探究山东牟平祠堂现状及当代文化价值

2022-11-25 01:20王春燕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20期
关键词:子孙祠堂祖先

王春燕

(烟台市牟平区博物馆,山东 烟台 264100)

1 祠堂的产生与发展

祠堂源于远古人的祖先崇拜及相应的祭祀活动,早在商周时期已经建祠祭祀祖先,有了一套系统的祭祀制度。《礼记》记载:“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而庶人则“祭于寝”。秦汉时期,皇帝陵寝祭祀和墓地祭祀盛行,唐代中期打破了官员不准立私庙的禁令,诏令百官立庙,使家庙合法化。宋代建立了宗族和宗祠理论,以“忠孝节义”教化人们思想,立下祠堂之制,真正意义上的宗祠开始出现并不断发展,但始终没有得到皇权认可,仍不允许庶民私自建造祠堂。明清时期是祠堂的成熟期,对庙祭、寝祭、墓祭等进行了消化总结,明朝嘉靖十五年颁布大礼仪,"许民间皆联宗立庙",为宗祠迅速发展提供了契机。在清代,朝廷将“立家庙以荐悉尝”列为宗族的首要任务,宗祠与基层政权相结合,得到皇权的全力支持,使祠堂文化席卷全国,达到极盛和顶峰,中国现存祠堂大多是明清时期建造的。

2 牟平地区祠堂的历史文化背景

牟平,依山傍海,早在五六千年前就有祖先在此繁衍生息,有着重要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是胶东史前文化序列中重要的一环。牟平以“千年古县”闻名,历史上文人辈出,唐代牟平已建有学宫,金代既有学宫又有书院,明代创设社学,唐宋时期儒学兴盛,仅宋代靖康以前,朝廷在牟平征辟的理学名儒就有14位之多,通过朝廷“制科考试”的有22人,是山东区域内人数最多的县。牟平地区兴盛的儒学,促进了牟平宗族的稳定和祠堂的发展。牟平境内的遗爱祠、节孝祠、文庙、文昌阁等祠堂庙宇不胜枚举,正如清《宁海州志》序言:“其山水之奇,文物之盛,忠孝节烈之卓卓不朽者,代不乏人。”①

牟平地区的移民文化也为祠堂的发展提供了包容开放的有利氛围。牟平地区第一次较大的移民是元初从云南迁移入宁海州。至元元年,阔阔出被封为宁海(今牟平)王,他和他手下大小头目,把从大理国俘虏的奴隶带到宁海州,被称为占山户。第二次移民是明代设立卫所制度,随驻军迁来的大量军户和匠户,最后在驻地牟平入籍,改变了牟平当地的人口结构。这些移民和当地住户一起,逐渐形成了一种开放包容的多元文化,这种多元文化和繁盛的儒学及祠堂庙宇,构建起了牟平地区地域文化的形态,牟平祠堂文化就是以地方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观念为依托形成的。

3 牟平地区祠堂现状

牟平现存的祠堂大都建于清末民初,规模不是很大,但结构精巧端庄,古朴凝重,带有明显的地方特色。随着时代发展,这些祠堂正逐渐失去原有的风采和神韵,大部分祠堂已经变成了残垣断壁,蒿草丛生,有些已经坍塌甚至不复存在,幸存下来的也大都被废弃或闲置,还有少数被改作他用,仍保留祭祖功能的很少。近年来,随着祠堂热潮的兴起,牟平部分村落开始重修祠堂,开启祠堂祭祀功能。

据不完全统计,牟平境内现存的祠堂有21座(表1),其中有2处为省保单位,其他的均尚未定级。

表1 牟平地区祠堂情况一览表

4 姜格庄镇北头村都氏祠堂

4.1 溯本清源知根脉,民族融合一家亲

《都氏谱书》记载:“都氏系皇元宗室,始祖系必里海公,元初为宁海州达鲁花赤兼本州诸军奥鲁劝农事。嗣后,皇元鼎革,隐居于乡。”焦版《宁海州志》记载:“元初有必里海,中统元年,海死,子抄儿袭;抄儿死,子不老赤袭。子孙遂家焉,子孙存姓曰‘都’。”②清修《登州府志》、民国修《牟平县志》均有相同记载。由记载可知,必里海公是北头村“都”姓辈分最高的始祖。元朝时担任宁海州等处都达鲁花赤,镇守胶东半岛,占籍牟平,子孙世袭其达鲁花赤一职。明朝建立后,必里海公的后代,迁到了今牟平区北头村,改姓为“都”。都姓后人逐步改变了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和汉族人民亲密融合在一起,是蒙汉民族融合历史的一个典型和缩影。

4.2 祠堂建筑的文物价值

近年来,祠堂的文物价值,越来越受到文物部门的关注,有些已经相继公布为文保单位。

都氏祠堂,位于牟平区姜格庄镇北头村,从镶嵌在院内墙上一块石碑载文可知,在清朝嘉庆七年(1802)修缮过,说明至少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祠堂坐北朝南,是一个四合院式院落,砖石结构,青砖灰瓦、斗拱式建筑,制作工艺十分考究。2013年被公布为省保单位,2016年进行了维修扩建。扩建后的祠堂,不仅恢复了建筑本体的原有风貌,而且对祠堂周边环境进行了硬化、绿化、配套化扩建,增设了都氏先祖必里海公塑像以及门厅、围墙和影壁墙等附属建筑,恢复和完善了蒙汉融合的历史文化元素,都氏祠堂不仅成了都姓人祭拜祖先、追根溯源的圣殿,而且成为蒙汉民族交流融合的鲜活见证。

4.3 祠堂的当代文化价值

祠堂文化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它所承载的宗法伦理、典章制度、族规家训已经成为尊祖敬宗、宗族联谊、诗书传家等深入中国人骨髓的文化基因。

①祭拜祖先、尊祖敬宗。都氏祠堂的正堂悬挂着都氏先祖名讳的世系挂堂,设有神主牌位,牌位前有香炉、烛台和各种祭品,每到重大节日,附近的都氏族人都会来祠堂祭拜祖先。还有散居在世界各地的都姓人,也都自发来寻根问祖,寻找原始的家族基因。也许都姓人体内独特的蒙古血统,使得对“寻根问祖”的渴求极为迫切,这种对根脉的找寻是隐藏在亿万中华儿女心中最柔软的共性情结。

前来祭拜的都姓人,身处在这可以触摸、可以呼吸的家族圣殿里,通过摆放祭品、跪拜的仪式,搭建起和祖先的沟通,完成同宗同源的身份构建和族源认同。他们抬头仰望列祖列宗,聆听祖先教诲,默念祖先的功德伟业,表达着对祖先的追念和缅怀。也许,这虔诚地跪拜,不仅仅是祈福于祖先,寻求祖先的护佑,更是对祖先的一种敬畏和告慰,一种对家族繁荣延续的责任担当,一种对祖先德行和伟业的承继,这也是中国人特有的精神依托和精神安慰。

②凝聚宗族、敦亲睦族。祠堂的功能之一是能够唤起一个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发挥“上述祖德,中联宗亲,下启子孙”的天然血缘纽带作用,形成一种万流归宗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都氏祠堂,不仅是都姓人祭拜祖先的场所,也是都姓人聚族议事、交流互助、血脉连接的平台和纽带。2006年的祠堂修建落成大典上,都氏子孙齐聚一堂,代表蒙古族文化元素的敬献哈达、马头琴演奏、蒙古舞表演、祭祀诵经、祭祖形式等,充分体现了对宗族发源地的追念。2007年、2008年和2010年,举办了大规模的寻根祭祖活动,将分散在各地的都姓人凝聚在北头都氏宗祠这个强大的根系上,使家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空前高涨。在村落家族文化逐渐消逝的今天,显得弥足珍贵。孙中山说:“《族谱》记述中华民族由宗族的团结,扩展到国家民族的大团结,这是中国人民才有的良好的传统观念。”这种宗族团结早已内化为民族精神的一部分,成为中华民族团结一致,久经磨难而坚强屹立的有力支撑。

③教化子孙、培育美德。祠堂文化的教化功能,绵延千年而不衰。祠堂背后的宗族将家族的信仰观念、族规家训、宗谱传记等通过灌输式教育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来规范子孙的言行。牟平都姓家族将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念、忠孝节义的基本规范,耕读传家的良好家风,附着在家族文化的底版上,影响着后世子孙的德行。都氏祠堂对子孙的道德教化主要体现在“修身”和“德行”上。“诗书传家,耕读世长。遵纪守法,法理一样。仁义礼信,忠孝善良。父严母慈,兄爱弟让”,这些经过千锤百炼的家训族规,字字珠玑,将立身处世所需要的德行修养,传授给子孙。都氏辈分释义墙上刻有“镇八方而威四济,国昌盛而民裕丰,应人求而顺天意,宏家业而社稷兴,汝一光而满堂亮,思祖德而承祖训……昌正气而扬正风,进忠言而举孝顺,修道德而阅金经,传礼仪而重诚信……”将辈分中的“镇国应宏汝,呈思丕世悦,元本兴基业,书田永克昌,进修传广训,继述正伦常”,和国昌民裕、家业社稷相结合,融合在顺自然、扬正气、修德行、讲礼仪、重诚信的美好品质的修养中,灌输给子孙“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的家国一体思想。

家族的道德教化和深厚的文化渊源,规范和滋养着都姓子孙,形成了良好的家风,使他们在各行各业做出不朽的成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子女教育得好”③,整个社会风气才有好的基础;也唯有每一个家庭的家风好,千千万万个家庭才能“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5 养马岛度假区张氏祠堂

张氏祠堂,位于养马岛街道张家庄村,是岛上保存最为完好的祠堂建筑。据记载,明初由于养马岛“倭夷为患,因徙其民”于内地,因此岛上村落大多为明中期以后至清初,胶东明初移民的再次移民所建。据《牟平区志》记载,张姓是明万历年间,由云南迁居广河,后又迁此建村,得名张家庄。

5.1 祠堂建筑的文物价值

张氏祠堂建于民国初年,为一四合院式院落,建筑面积约360平方米。这座祠堂原本建有东西两座厢房,西厢后期被拆除,现为花坛,房屋均为砖石结构,单檐硬山式屋顶,东西南墙与院西墙之间原有一堵内院和两道门,后来拆除,整个祠堂制作工艺十分考究,2013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张氏祠堂是牟平现存较为精美气派的祠堂,艺术价值较高。祠堂大门正脊垂脊,中间的门楼高度和深度都大于两侧耳房,显得深邃而高大,屋脊屋面上的各类花砖、瓦当、滴水等砖瓦件造型精美,质量上乘,垂脊、搏风部位的砖雕都有秀美的纹饰。

张氏祠堂的彩绘壁画,和养马岛西三官庙中的壁画,是胶东地区壁画保存最多、最好的两处建筑,尤为珍贵。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自然风化,壁画有一部分已经被破坏,现依稀可辨的画面有山墙上的“高山流水、青松翠柏、嶙峋的怪石、红粉牡丹、锦翎和燕雀”,正厅墙绘有“秋山访友图”和“春山得意图”。这些图画都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传递出海岛人特有的理想化的情感,反映了张氏族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期盼,也从侧面反映了养马岛美术教育的普及。

5.2 祠堂里的家风和习俗

张氏祠堂的黑漆大门上有副对联:“书传百忍,世擅两铭”,这是张姓人奉为圭臬的家训。张氏祖上张公艺为人谦和、心胸坦荡。唐高宗曾到其家中,询问与邻居和睦相处的经验,张公艺手书一百个“忍”字呈给唐高宗,此为“百忍”。张氏先人北宋哲学家、理学创始人之一的张载著有《东铭》《西铭》两部经典著作,此为“两铭”。张氏家族将其写在大门上,充分体现了对张公艺百忍家风和张载丰富学识的承继。祠堂院内竖有祠堂院内竖有“崇德报功 垂裕后昆”“馨香百世 慎终追远”“世泽延长”三座石碑,详细记载了祠堂的建设经过和捐款族人的姓名和捐款数目。“世泽延长”碑,记载了祠堂修建的目的是希望“先祖先宗在天之灵所以佑我群从子弟者亦且如佑我颜山之永”。祠堂作为家族的象征,修建目的主要是供奉祖先、祈求子孙繁盛、弘扬家族风范。“馨香百世 慎终追远”碑上,记载了“礼曰牺牲不成粢盛不洁衣服器皿不备不敢以祭……”,说明了祠堂祭祀有着十分严格的礼仪规范和规矩。为了保证子孙按时供奉,张家还设置了祭田和祭祖基金等公产,这既是对祖先的敬畏,也是对子孙的一种约束。

5.3 祠堂里的经商和教育

祠堂的建筑规格与装饰,和族人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是分不开的。据民国《牟平县志》载:“养马岛孤悬海中,而富冠全县。”养马岛各村在全国各大商埠几乎均开有十分有名的商号、工厂,是清末民初全国工商业发展大潮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发迹后的养马岛人不忘故土,纷纷回岛买地盖房,投资教育,热心公益,形成了养马岛独特的人文气息。海岛经商是养马岛历史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是牟平近代对外开放历史格局的缩影。

坐落于养马岛的张家祠堂,就是张家后裔张颜山经商发迹后回乡投资兴建的。张颜山(1862—1941),祖籍养马岛张家庄,后迁至宁海邵家塂村定居。幼年家贫,15岁时打赤脚到烟台“泰生东”学做生意,张颜山承袭了岛上人的经商基因,20岁当上掌柜,45岁时开设“泰东升”染料庄,专营“德孚洋行”的“狮马”牌染料,之后,成为德方在山东经销染料的总代理,号称“北方的染料大王”。张颜山的生意遍及大半个中国,为他捐资兴建祠堂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世泽延长”碑文记载:“祠堂落成计靡钱贰万三千吊,颜山任十之八九”

张颜山及众多养马岛人经商的成功,和岛上重视教育是分不开的。据《养马岛旅游度假区志》记载,“清末,岛上共有私塾13处”,至民国7年,全岛有10处小学,且贫苦家庭学生免费入学。岛上几乎所有学校均为村内富户或乡绅倡导捐资建成,而且有的学校选址紧邻祠堂,或者以祠堂作为校舍。岛上浓郁的教育氛围和儒家教育的浸润,使岛上人兼具了开放敢闯的性情和商人的儒雅气质,“忠孝仁义”“光宗耀祖”的思想又使这些优秀人才反哺家乡,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推动着养马岛的发展繁荣。

祠堂是村落家族文化的物质载体,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的根基,是我们作为炎黄子孙,源于华夏共祖的那份自豪和骄傲。“中国的现代化、中国社会未来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村落家族文化的何种态度,对村落家族文化如何应变”④。山东牟平地区的祠堂,各有特色,都有故事,我们应该努力挖掘其历史文化价值,为经济发展赋能,为文化自信助力。我们还应进一步深化对祠堂文化的认识和研究,为祠堂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奠定基础,让旧祠堂成为文化发展的新阵地。

注释

①王枢.宁海州志[M].刻本.1672(清康熙十一年).

②焦希程.宁海州志[M].刻本.1548(明嘉靖二十七年).

③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

④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猜你喜欢
子孙祠堂祖先
祖先与吹牛
科学家发现了萤火虫祖先 等
梁家祠堂史话
First Man
祠堂,华夏山水间的独特风景
谁说我们一定要像祖先一样过
沈家祠堂
祠堂,祠堂
水和水的子孙以及冰雪河流(之七)
水和水的子孙以及冰雪河流(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