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思颖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上海 200444)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人类文化记忆的传承,是全世界的文化瑰宝,是世界文化保护的重要内容。我国也于2011年6月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全国各地非遗申请、保护等活动也随之蓬勃发展,非遗申请和保护逐渐成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上海更是将非遗保护纳入推进国际大都市建设、发展创意文化产业的都市文化建设主要内容之一,而重点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就有顾绣。
图1是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一幅珍品《洗马图》的一个局部。众所周知,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頫的传世作品中有一幅长卷画作《洗马图》,如果不是太熟悉这幅画,你或许以为这就是赵孟頫《洗马图》中某个细节。其实不然,这是韩希孟顾绣代表作《宋元名迹册》中的《洗马图》(图2)的局部。光以图片对比,足以以假乱真,难以分辨真正的画作和画绣。这也正是顾绣得以名噪一时、流传数百年的主要原因之一。
从图片上看,似画非绣,营造的意境闲适、安逸。河水淙淙,水草飘摇,微风之中,柳枝轻抚,洗马人不紧不慢,马匹也悠然自得,在洗刷中似乎还露出来一丝笑意,甚至带着几分放肆。画面中柳枝、柳叶、水草、流水等柔顺自然,丝毫看不出是丝线绣成;马尾、马鬃张扬奔放,栩栩如生,似乎有了几分丝线的痕迹;而马匹身上的黑斑,浓淡相间,黑白之间自然衔接,并不生硬,想必正是采用了半绣半绘、绣绘互补的工艺……这就是本文想要探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顾绣,一种细品之下让人如痴如醉、想要一探究竟的民间绣绘艺术。
刺绣又有别称“黹”“针黹”等,古时候人们称之为“针绣”,是用绣针引彩线,在纺织品上刺绣运针绣上构思的花纹,以丝线留痕的方式构成花纹图案的一种工艺。由于刺绣都是在纺织品上完成的,且纺织品不易保存,因而找到古老的刺绣作品实属不易,所以刺绣是何时、何地、如何起源无法准确考证。但是如果一定要溯源,似乎可以追溯到距今约1.8万年前的史前文明,在北京周口店猿人洞穴曾发掘出来的骨针是远古时期人类用来缝制兽皮、树皮的工具。①这种创造性手工缝制似乎已经表明早期刺绣已开始萌芽。而1974年12月在宝鸡茹家庄西周古墓中的考古发现有红、黄、褐、棕四种色彩的刺绣印痕,这表明早在公元前1100至前771年的西周就已经有古刺绣的存在。②如此推算,刺绣作为我国古老的手工技艺之一,距今已有3000~2000年的历史。
中国地域辽阔,民族多样,各地方材料、工艺、习俗不尽相同,也因此形成了刺绣的多样化,有明显的地域性。由于旧时交通的相对封闭,地域之间缺乏交流,逐渐发展出了各地特殊的刺绣工艺,刺绣针法丰富多样,各有特色。刺绣用的材料也有蚕丝、动物毛发等,《红楼梦》中晴雯修补的雀金裘据说就是孔雀羽毛做的。刺绣作品也广泛用于日常生活中,既有精美的生活服装,颇具特色的戏曲歌舞服饰;也有诸如桌布、枕套、手绢等的生活日用品;还会有些富贵人家用来制作屏风、壁挂等装饰品。
诚如前面所说,更古老的刺绣或许也有非常有名的作品,但是由于无法长期保存,已经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而目前闻名遐迩的“四大名绣”成名较晚,形成于19世纪中叶,至今依然在我国广为流传。其产生一方面充分体现了地域性差异,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绣品的商业化,充分走向了市场。其中苏、蜀、粤、湘四个地方的刺绣产品销路广,影响大,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从而有了“四大名绣”之称。
本文重点介绍的顾绣是上海的特色刺绣,起源于明嘉靖年间的松江府,并一度成为皇家贡品,风靡一时,成名更是早于“四大名绣”,或许可以大胆猜测,顾绣的一些刺绣技法在“四大名绣”中有传承。
千年上海看松江,有着“上海之根”之称的松江建县已有1270多年,在历史上的经济地位一度非常显赫,并不输于“天下足”的苏湖。其中纺织业尤其发达,特别在宋末元初“黄道婆”引进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后,松江府以及长三角周边城市一度成为中国著名的棉花种植基地、棉布纺织中心、棉织品贸易中心。现在松江“袜子弄”就是当年松江棉纺织工业发达的一个明证。明华亭人范濂所著《云间据目抄》记载:“郡治西郊,广开暑袜店百余家,合郡男妇,皆以做袜为生……”③数百米不算太长的一条幽静弄堂就有上百家店铺经营袜子业务,由此可见一斑。另外,时至今日松江民间也还有零星种植棉花的习惯,经常在田间地头看到散种的棉花。
与此同时,富足的人们对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不再局限于饱暖等基本生活需求,开始有了更高层次的精神满足的需求。明嘉靖年间,显赫官宦之家顾名儒、顾名世兄弟二人在松江府兴建露香园,致仕后的顾氏兄弟于此寄情笔墨丹青,绘画与赏画成为顾家的传统。顾名世的儿子顾斗英、孙子顾寿潜均在画史留名,其中顾寿潜幼时师从明代书画大师董其昌学画,尽得董其昌丹青之真传。顾家是明代江南地区的显宦之家,家底殷实,顾家女眷不必为生计犯愁。家族渊源的绘画功底自然也熏陶了家中女眷,她们兰心蕙质、秀外慧中,有条件读书学画提升个人修养,有机会接触文人雅士开拓艺术眼界,更有大把的闲暇时光安坐于家中穿针走线。而刺绣本是闺中女眷的日常,已经掌握刺绣的女眷巧妙地把家学绘画技艺综合体现在刺绣中,从而诞生了名动一时并流传至今的顾绣。
先进的棉纺织工业,良好的群众基础,潜在的市场需求,自然孕育着变革的可能,或许揭示了顾绣产生的必然,量变而产生了质变。而掌握了绘画技巧又懂得日常刺绣的顾家女眷得以“偶然”创造了画绣,从而诞生了这种完美融合了绘画和刺绣的顾绣。
康熙年间编纂的《上海县志》称:“顾氏露香园组绣之巧,写生如画,他处所无。小民亦习以糊口,略与纺织等。其法劈丝为之,针细如毫末,……值甚贵,各方争购之。”④又如董其昌在韩希孟《花卉虫鱼》册上的题跋:“……冰寒之誉,绣采绚丽,良丝点染精工,遂使同侪不能望见颜色。始知郭景纯三尺锦,不独江淹梦中割截都尽,又为女郎辈针锋收之,其灵秀之气,信不独钟于男子。观此册,有过于黄筌父子之写生,望之如书画,当行家迫察之,乃知为女红者。人巧极,天工错,奇矣!奇矣!”⑤
通过以上历史线索,可以推断顾绣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征:第一,劈丝为缕,将一根绣线根据需要劈为更细的丝缕,既便于精细刻画图像元素,也有利于保持绣面平整;第二,针细如毫,选用针眼细小的牛毛针,配合细丝线的使用,可以细密下针,绣面不露针眼;第三,绣采绚丽,纤细丝线可以多样配色,确保画面颜色丰富,远非传统水墨画能比拟;第四,似画似绣,人物山水、虫鱼鸟兽都能精巧刻画,可以根据需要精雕细琢,丝线无法体现之处辅以绘画,反之,墨色难以表达之处再补之刺绣。
刺绣是采用各种针法在织物上通过丝线留痕形成预设图案;而传统中国画通常于宣纸上着笔墨,运用各种绘画技巧成图;机缘巧合诞生的顾绣则完美地融合了二者。早期的顾绣是临摹名画中的山水、花鸟、人物等,采用绘画和刺绣相结合的技法绣绘而成。整幅作品会根据画面意境以及内容表达,时而以画为主,辅之于刺绣,时而以刺绣为主,又补充一些笔墨,真正做到了以画辅绣、以绣代画,丝线和笔墨浑然一体。这是顾绣最为独特之处,因此也被后人称为“画绣”。中国画笔墨的浑厚沉稳,辅之于丝线绸缎的天然光泽,让画绣一改传统画作的低调内敛,而显得光泽耀眼,栩栩如生。
顾绣作者一般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美术技巧和刺绣技艺,其绣品的价值在于艺术性和欣赏性。因而顾绣受到明代官宦士绅的喜爱,声名远扬,风靡全国,人们不惜花费巨资购买。据记载,被誉为南绣之冠的顾绣,不仅数度出现于帝王左右,且参与清宫对内、对外的重大国事活动,其影响甚至波及清帝国之外。乾隆年间编撰的《四库全书》中《江南通志·卷十九》中有关于松江府不多的文字,其中赞道“文物衣冠蔚为东南之望”,松江顾绣此时已经名满天下,因此笔者以为此处的文物衣冠特指松江顾绣。另外《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中明确记录了和珅给乾隆万寿圣节准备的赏赐给安南国王阮光平物品清单中有“顾绣蟒衣一件”。⑥
皇室对顾绣画绣风格的推崇和喜爱,也对此后顾绣仿作的流行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皇家贡品,受到了皇室的重视,这极大地促进了顾绣的发展,民间纷纷效仿,也促进了顾绣在民间手工业中的蓬勃发展。
顾绣对绣工有很高的要求,不仅需要较高的刺绣技艺,还需要很高的绘画造诣;而顾绣这一特色又决定了一幅好的作品需要“十年磨一剑”的精心打磨,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另外,顾绣的诞生、发展以及风靡全国,都主要以艺术欣赏品而存在。顾绣在国富民安的年代还有存在,甚至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但是清末以来,在战争和动乱之中老百姓颠沛流离,疲于解决温饱问题;即使没有温饱之忧的富足家庭也难免受政局影响,难以静下心来精雕细琢,顾绣或因此逐渐趋于湮没。
时至新中国,如久旱逢甘霖,兼具社会与艺术价值的顾绣迎来了新生。2006年5月20日,顾绣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有了社会的认可,得到了国家层面的支持,生存自然不是问题。松江非常著名的四鳃鲈鱼原产地附近有处街边公园思鲈园(图3),园内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影壁浮雕,颇有几分古韵,掩映在绿荫中有几处古香古色的仿古建筑,其中一处挂牌上海松江顾绣研究所(图4)。不过很是遗憾,研究所似乎并不对社会开放,大门紧闭,不免让人觉得“深藏闺中”,难得入内一窥究竟。笔者探访而不得的窘境,却也让人不免依然有几分担心顾绣的长久命运。如此独具特色的“绣绘”作品,是不是可以雅俗兼顾,走出过于小众艺术的神圣殿堂?是不是可以走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出现在衣服等日常用品上?是不是可以与时俱进,创作出更多符合现代人审美观念的绣画?是不是可以效仿风靡一时的故宫文创作品,基于顾绣创作出更多的伴手礼等小物件?
笔者以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现代传媒手段让非遗人所皆知。顾绣,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笔者身边的名绣,从小就听说过,但是只知其名,从未得一见,难免有些遗憾。这次特意前去探访,却依然不得的窘境,让人不免有几分担心顾绣的命运。
其次,让非遗走进校园。可以尝试安排在孩子们的劳动技术课堂上,让中小学生从小就认识身边的非遗,深入了解非遗。绣绘相结合的特殊工艺,可以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绘画技巧和动手能力,或许可以通过这些活动让孩子们爱上非遗,甚至于培养出更多的非遗接班人。也可以让非遗走进大专院校,不少学校有绘画、服装、纺织、设计等专业,可以让这些专业的学生把“绣绘”的元素也用于他们的学习研究领域,让“绣绘”元素出现在他们的作品中。
再次,可以尝试让现代科技融入顾绣之中。现如今的社会,科技在不断进步,新的技术、新的工艺、新的工具不断涌现。我们可以不必再“劈丝为缕”,现代技术肯定可以生产出颜色更丰富、更为纤细、更有韧劲的丝线。“针细如毫”自然也较之以前更容易实现。当然,这些或许还远远不够,现在火热的3D打印、机器人概念是否可以助力顾绣的发展呢?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要让非遗走向社会,走向市场。顾绣作品或许可以依托于某些产品,广泛地出现在市场上。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全面引入市场机制,或许有助于大力促进类似于顾绣这样的传统文化的传承。⑦
顾绣是笔者第一时间能想到的、自己身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顾绣自然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传承价值,值得我们新时代的年轻人学习、研究和传承。不仅如此,我们更应该在传承中进一步发展顾绣等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扬光大,创造合适的机会和平台让我们的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也让世界进一步认识我们的传统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需要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也需要专业人士的努力,但是在如今充分的市场经济下,更需要市场的支持,顾绣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更是如此。熟悉并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和技艺,也符合我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思想,是“四个自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注释
①陈元玉.“非遗”视野下民间绣活的多维度探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0,37(6):52.
②袁巍.西秦刺绣艺术特色简论[J].邢台学院学报,2010,25(1):94.
③松江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云间据目抄 云间杂识[M].[内部资料],1997:45-46.
④史彩修,叶映榴,等.上海县志:康熙:卷一:风俗[M].刻本.1683(康熙二十二年):23.
⑤刘芝华.制造“文人绣”:以韩希孟《宋元名迹方册》为主的论析[J].美术学报,2017(2):30.
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⑦李艳梅,吴杨萍,王燕珍,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顾绣在高校的传承与创新应用[J].纺织服装教育,2020,35(3):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