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体育旅游融合背景下的博物馆社教活动初探
——以“江南园林与太极拳”活动为例

2022-11-25 01:20田萌王懿静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20期
关键词:社教太极拳园林

田萌 王懿静

(南京市博物总馆,江苏 南京 210000)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出游需求和休闲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一方面,传统的观光旅游模式已无法满足人们日益提升的消费需求,旅游市场必须向外融合发展,体验式旅游成为一种新的需求、新的模式、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许多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健身运动越来越受到群众欢迎。由此,催生了一种将体育与旅游结合起来的新业态——体育旅游。恰逢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推进了体育运动在群众中的普及,体育旅游市场更加受到广大群众的热切关注。

1 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的政策背景

体育旅游对于旅游市场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它不仅是增强人民体质的重要方式,也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有利保证,能够为实现“健康中国”做出更大贡献。为此,国家有关部门多次发布文件,鼓励将体育与旅游进行深度融合。

2016年12月,国家旅游局、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发布的《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从国家层面描绘了体育旅游发展的蓝图。

2019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意见指出应促进实施“体育+”行动,鼓励体育旅游融合发展,探索将体育旅游纳入旅游度假区等国家和行业标准。实施体育旅游精品示范工程,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体育旅游精品线路、精品赛事和示范基地,规范和引导体育旅游示范区建设。

国家政策的扶持为体育旅游的融合发展铺平了道路,博物馆理应抓住政策机遇,落实以体育旅游融合为背景的社会教育活动。博物馆作为公益性社会服务机构,承担了向公众普及知识、传播文化的任务,社会教育功能是其最主要的核心功能,也是其与公众联系最紧密的部分。南京市博物总馆下属的“瞻园”素有“金陵第一园”之美誉,为南京仅存的两座明清古典园林之一,是南京的地标性建筑,代表着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符号(图1)。南京市博物总馆抓住体育旅游发展的契机,因时、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场馆资源,将瞻园与中华传统体育文化——太极拳融合,相时而动,拟推出“江南园林与太极拳”社教活动。

2 博物馆开展太极拳社教活动的优势与特色

近年来,随着体育旅游市场的兴旺,观众对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有了更高的期待和要求:他们不满足于仅仅当一名安静的观众,被动地接受博物馆灌输给他们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否参与到社教活动中,能否成为社教活动的主角,在当中获得新的体验和快乐。世界三大博物馆之一的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为我们做出了一个良好的示范:他们开展了“博物馆健身课”,让观众身着运动服、在教练的带领之下,按照既定路线一边跳健身操一边与油画、雕塑等艺术品近距离对视。这一课程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一经推出便销售一空。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先例充分说明观众对体育旅游活动的需求与渴望,博物馆应充分尊重观众的需求,对既有社教活动作出改进和创新,深入挖掘和开展体育类的社教活动,发挥好博物馆的社会教育作用。

太极拳在我国传统健身运动中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2006年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以中国传统文化哲学里的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兼容并蓄了养生文化、中医文化等,是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中国传统拳术。太极拳经数百年的发展,逐渐衍生出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孙式、赵堡式等多种流派。为便于太极拳在民众中推广,1956年,国家体委在杨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删去繁难和重复的动作,选取24式,编成“24式简化太极拳”。

“江南园林与太极拳”活动主要面向普通游客,为便于他们学习和掌握,考虑以“24式简化太极拳”为活动内容,适合普通游客的需求。“江南园林与太极拳”活动融合了江南园林的旖旎风景与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太极拳,该项活动具有四大优势与特色。

2.1 以游客强身健体的需求为导向

太极拳动作轻柔、速度较慢、步式易学,而且架势的高低、运动量的大小都可以根据不同年龄、个人的体质等进行自我调节。通过练拳养气、行气通经、平衡阴阳、协调五脏,提高自身机体的阴阳自和能力。参与者无论是为了舒展筋骨,还是为了强身健体,都能从中获取各自的需要。

2.2 山清水秀的园林环境,沉浸式的运动体验,有益于游客的身心健康

瞻园初建于明代,迄今已有600余年历史。全园布局以山为主、以水为辅(图2),有庄严肃穆的官衙建筑群,素雅精巧的楼榭亭台,尽显堂宇阔深、园沼秀异,尤以“海棠佳韵”“老藤化虬”“回廊探春”“曲桥幽泉”等十八景闻名遐迩。园内一年四季草木茂盛,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氧气充足,环境宜人。太极拳的深长呼吸使肺部排出大量废气,吸入较多氧气,在瞻园进行太极拳运动,可以达到“吸气养神”的目的,十分有利于游客的心肺健康。

2.3 将太极拳运动与景区游览相结合,不拘泥于固定地点,边游边运动

瞻园面积较大,景点较多,移步易景,四季不同。为让游客有更丰富的体验,在园林里设置了七个活动地点(图3标注A、B、C、D、E、F、G处),通过游览路线将这七个活动地点串联起来,游客每游至一处皆有新的收获。

2.4 太极拳运动不设年龄门槛,受众面广泛

以往博物馆社教活动多以青少年观众为主要目标人群,面向成年游客的活动较少,受众面比较小。而太极拳运动不受年龄限制,上至耄耋老人,下至低龄稚童均可参与,真正实现了全民健身的目的。

3 “江南园林与太极拳”活动的实施方案

3.1 充分兼顾游玩与锻炼,合理规划活动路线

“江南园林与太极拳”活动以体育旅游为出发点,既要让游客饱览园林的旖旎风光,也要让他们通过太极拳运动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效果。因此活动路线的设计原则是从瞻园路的南大门进园,沿途将瞻园主要景点都包含进去,并以“十八景”为重点,游至中华路的西门活动结束,设计路线如下:从瞻园南门入园,沿途经过序厅、甬道、碑廊、翼然亭、盆景园、海棠院、桂花院、南假山、静妙堂、紫藤架、观鱼亭、一览阁、牡丹台、罗尔纲史学馆、北假山、临风轩、碧荷池、船坊、景徐堂、抱石轩、逐月楼、环碧山房等景点,最后从瞻园西门出园。

在此条线路上较空旷处设置七处活动地点,分别为序厅、甬道(图4)、籁爽风清堂、静妙堂水榭、紫藤北面平台、罗尔纲史学馆、环碧山房(图3标注A、B、C、D、E、F、G处)。

3.2 明确活动目标,合理安排课程时间与人员

“江南园林与太极拳”的主要活动目标是让游客在欣赏瞻园美景,尤其是“海棠佳苑”“艮岳生辰”“石矶戏水”等十八景的同时,学习并掌握24式太极拳的基本手型、基本步型及24式步法。通过边游边运动的过程,促进身心健康,达到修身养性之目的。因瞻园亭台楼阁精巧雅致、曲径通幽,活动空间不甚开阔,每场活动以不超过15名游客为宜,游客年龄3~80岁均可。

活动规划时长约90分钟,其中游园时间约38分钟,太极拳活动时间约52分钟(热身活动约4分钟,每个太极拳教学点步法练习约8分钟)。

3.3 充分做好活动前准备,合理规划授课内容与地点

该活动由一名讲解员和一名太极拳老师组织带队。由太极拳老师整队集合,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一边讲解园林景点,一边将学员带至各个活动地点。学员到达活动地点后,太极拳老师整理队形,并教授所学内容。完成之后,再由讲解员一边讲解一边带队,进入下个活动地点(表1)。直至到达瞻园西门后,活动结束。

表1 “江南园林与太极拳”授课内容与地点规划表

3.4 根据活动实施情况,适时调整活动方案

“江南园林与太极拳”为南京市博物总馆的规划活动,尚未进入正式实施阶段。今后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南京市博物总馆将不断总结经验,适时调整并完善活动方案,以期取得更好的社会反响。

4 结语

博物馆是城市形象的无形资产,也是城市的文化名片,它展示了一个城市的历史厚度和文化底蕴,是城市软实力的象征,大力发展博物馆是提升城市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南京市博物总馆明确“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绿色低碳”的发展目标,充分发掘以瞻园为主题的社教活动,增强了瞻园作为生态旅游景区的竞争力,对构建南京城市形象、打造南京文化名片、弘扬传统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南京城市软实力的充分展现。

“江南园林与太极拳”课程是南京市博物总馆响应体育旅游融合发展号召所作的一次创新尝试,该课程将江南园林与太极拳结合,让参与者饱览园林美景的同时,身体素质也得到了提高,既迎合了人们探寻异地文化内涵的旅游需求,又达到以强身健体为目的的健康需求,可谓一举两得。该课程的实施落地将为发展体育旅游事业添砖加瓦,为实现全民健身计划的目标提供服务支持,为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提供动力,为实现国务院提出的“关于加快体育产业发展促进体育消费若干意见”的发展战略目标保驾护航,为构建中国梦提供文化支持。

猜你喜欢
社教太极拳园林
电视社教节目的发展困境及突破
太极拳的『绝世秘籍』
清代园林初探
太极拳的“教”与“学”应“以点带面”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新媒体环境下地方台社教节目的创新研究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42式太极拳
电视社教类节目创新策划的三个角度
书法与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