魁国胜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太极中学,甘肃 临夏)
当前我国正处于课程改革的关键阶段,初中物理教师应该积极对现行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多元化优化与创新,充分利用好现实生活素材降低教学难度,从根本上增强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参与度,师生之间通过高效的互动共同打造高效课堂。生活素材在课内的灵活运用能够消除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恐惧和抵触心理,调动自身的学习积极性,用创造性思维思考问题,最终能够思路清晰地理解物理知识内涵,同时也促进实践应用能力的提高,保证教学质量。
根据对当前初中物理教学情况的调查可以知道,一些教师虽然能够及时转换教育思想,主动观察生活,分析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却无法准确、有效地利用生活资源,如仅仅口述生活现象,无法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或者未能自制简便、有效的教具,仅仅利用已有的生活实物,未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加工,导致无法利用生活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实践的意识也被弱化,整体教学有效性无法得到提高。为此,想要构建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教师一定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对生活资源进行充分利用。
一般情况下,初中物理教师都以平铺直叙的方式借助生活资源展开教学,直接建立起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未能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学前思考时间,他们的潜能无法被真正激发,为此教师需要及时进行自我反思,从课前导入、过程分析、总结复习、实践训练等各个方面出发,分析对生活元素高效利用的方法,做好课堂设计工作,既降低教学难度,增加师生之间有效互动,又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实践欲望,端正他们的物理学习心态,让所有人都能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走进生活、观察生活,并且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最终获得物理素养的不断提升。
良好的导入是课程教学成功的关键,对于初中生而言,枯燥、单一的教学内容会逐渐消磨他们的耐心,甚至还会在被动状态下产生抵触、恐惧心理,这也是大部分学生无法理解物理知识内涵的原因,教师对重难点知识进行细致、反复的分析,学生缺少主动探究的机会,理解能力、实践能力都无法提升。因此,教师在课改期间必须重视对导入环节的生活化设计,生活化的案例、素材都能成为学生眼中的新奇物品,并且将分散的注意力快速集中,在主动思考问题、探究物理现象原理的前提下端正学习态度,不断拓宽知识面,进而在正式的学习课堂中发挥自身的无限潜能,在与教师默契配合的状态下理解知识内涵,获得物理素养的提升。
如教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光的直线传播”一课时,教师在多媒体上呈现出不同类型的“光”,如太阳、电灯、萤火虫、水母、蜡烛、火柴等,通过对各种生活中“光”的现象的展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他们能在观察五彩缤纷世界的过程中产生对“光”的内涵的探索欲望,在此基础上教师正式进入教学,将上述导入展示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分析出“自然光源”与“人造光源”之间的差异,从而保证学生在理解基础概念的前提下展开深入学习,学生在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状态下能主动与教师交流学习心得,实现观察能力和质问能力的提升,并在和教师共同探究的过程中明确光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特点,借助生活化导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初中物理教师在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优化与创新的过程中需要明确一点:必须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所有人都能在课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仅积极思考教师所提问题,还能及时对不理解的知识点提出质疑,从而真正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久而久之深化自我的物理意识,促进学习能力的提升,为未来发展做好铺垫。物理知识具有逻辑性强、抽象性强的特点,学生只有通过细化的学习才能逐渐提升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知能力,但是由于知识范围较广,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混淆类似的物理概念,从而降低学习能力,为此教师一定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精准的生活现象,让学生能在自然状态下明确知识之间的本质差异,也能在探索过程中理解知识内涵,最终通过自主探究产生成就感,用最好的状态面对未知新知的挑战。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引入一些新型的教学技巧,如小组合作学习以及多媒体教学等。在具有趣味性的课前导入之后,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来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让课堂中的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实际参与到这些环节中来,提高学生在课堂当中的话语权与参与权,让学生能够充分意识到自身在课堂当中的主体地位,进而有效消除学生的抵触心理,让学生能够充分意识到物理知识充斥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通过潜移默化的教学,让学生学会利用物理思维解决问题,看待世界,能够灵活运用自己所学习到的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课堂中的一个重点环节,尤其是初二的启蒙时期,教师必须借助多元化实验深化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知,夯实他们的基础,从源头出发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但是传统教学中的实验过于刻板化,学生不能对每一个实验步骤、实验现象都产生深刻记忆,也无法深入理解实验原理,不利于他们后续的学习和发展。基于此,教师应该在实验中积极增加生活化元素,让物理实验“活”过来,在此期间可以使用PPT 演示、视频展示等多种方式在实验教学中融入生活化元素,将教材内的基础实验材料进行生活化替换,给人眼前一新之感,这样学生能够明确物理现象来源于生活的道理,也能快速掌握实践应用能力,在解决实验问题的过程中提高知识学习及理解能力。
物理的学习其实就是将生活中常见的复杂性物理变化原理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教师通过对物理变化过程的整合、简化与总结为学生提供短小精炼的理论知识,为此想要进一步提高物理教学效率,教师可以将现实生活的实物、实际案例直接拿到课堂之上,便于学生理解知识,并提高他们对所学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生活实物在课堂内的有效应用能够将抽象的改变做具象化处理,学生能够快速明确相应的改变,在产生直观理解的前提下获得学习能力的提升。生活实物引导下的物理课堂中,学生更容易接纳新奇的物理知识,也会不由自主地发挥出自己的想象能力,说出自己的理解,最终在交流互动中实现学习能力的提高。
例如,教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杠杆”一课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手中已有的生活元素展开教学,引导他们使用直尺、橡皮、铅笔等文具完成模拟杠杆水平实验任务,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他们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在此基础上教师再依次呈现核桃夹、裁纸刀、迷你独轮车、开瓶器、筷子、镊子等体量小且易观察的生活物体,让他们通过观察来总结不同类杠杆的特点,分析不同杠杆的省力情况,学生能将观察到的结论和实际生活经验相结合,进一步提升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在生活实物的帮助下更快速地理解物理知识内涵,实现学习能力的提升。
教师还可以采取生活化情境创设的方式完成课堂的构建,通过还原生活现象、展示生活故事等方式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教师充分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图片展示、视频引导等方式提高情境的真实性、生动性,在捕捉到学生学习态度变化的前提下不断设置问题,鼓励他们自主思考、探索,进一步强化他们的思维能力,提高学习能力和实践水平。这样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在“感同身受”情绪的支撑下释放出对物理知识的学习热情,他们会主动分析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真正提升物理学习能力,实现核心素养的发展。
如教授“升华与凝华”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呈现一则新闻报道:在气温零下15 度的情况下,沙丘上厚厚的积雪在20 分钟不见了,人们脚下踩的是干爽的沙地,通过用视频展示这一真实生活故事的方式来完成情境创设的任务,学生能将主观情感带入情境之中,身临其境地感受这一神奇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不断向学生提出生活化思考问题,如“雪发生了什么样的状态变化?”“生活中其他的物质能否由固态直接转变为气态或者由气态直接转化为固态?”学生畅所欲言,积极将自己观察所得、所思、所想分享给教师、同学,在自由的交际中教师自然渗透“升华”“凝华”的概念,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例理解概念的内涵,在观察与问题探索中实现物理学习能力的提升。
为进一步增强学生对课内所学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实践应用能力,教师应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为学生布置生活化课后任务,以生活素材、生活故事为基点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让他们发挥出积极性、主动性,在自主实践中内化所学,最终实现物理学习能力的提高。生活化的复习联系不仅能够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能够让他们真正将“物理”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形成自主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实践水平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初中生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教育改革下初中物理教师应该积极对现行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优化与创新,积极对形式化、平淡化的教学环节进行丰富设计,积极使用生活中已有的素材,通过生动化导入、情境化教学、具象化实验、实物探究、生活提问等多元化手段来完成课堂的构建,从根本上调动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为他们提供广阔的思考、实践空间,让所有人都能在生活指引下实现学习效率与质量的同时提升,为未来学习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