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湖北·沈嘉柯
给大家聊一本书,季羡林先生的散文集,书名叫做《我爱天下一切狗》。我买这本书,就是冲着这个书名,觉得很特别,想知道这个书写的是什么。大概在十几二十年前,先生在晚年写了一些散文,当时非常受欢迎,尤其《光明日报》上发表的《赋得永久的悔》,也收录在这本散文集里。我记得当时在文学界掀起了一个风气,都在说季羡林的散文,说他的散文娓娓道来,生动可喜,亲切活泼。譬如写猫的篇章,常常出现在各地的各种考试里面,这是早年间我对季羡林文章的一个印象。批评的声音也有,说他白开水似的散文,也有点老干体味道。我觉得,这批评过于苛刻挑剔。
季羡林去世之后,他的家庭爆发了很多负面报道,尤其是他的儿子季承,直接就出了书,讲述自己父亲的一些家庭猛料,披露了很多家庭内部的矛盾和斗争,尤其是儿子说他对家庭非常冷漠,疏于照料,甚至没有什么感情,但对外人对外界特别的古道热肠。还有因为季羡林很喜欢猫,所以他们家常年养猫,但是在他儿子看来,老爸爱猫甚于爱过子女,常常为了猫引起家庭矛盾。
曾经有记者采访季承:“季老喜欢猫,真的搞得全家人鸡犬不宁吗?严重到什么程度?”季承说:“我父亲也讲过,我们家因为猫划清界限,分为左中右三派,这也是很严肃的问题。当然,他是很诙谐地跟我讲——他是右派,我祖母、母亲是左派,我是和稀泥的,中间派。实际上,我当时把这件事看得很清楚,为了维护家庭的和谐,我只能做一个中间派。”季承在父亲逝世一周年前夕,还推出了一本斟酌多日的回忆录——《我和父亲季羡林》。当年的媒体纷纷报道了这本书。《读报参考》2010年第14期介绍:“这本书彻底颠覆了被社会塑造的大师的完美形象,还原了一幕幕诗意后面的血泪。外界猜测不休的父子恩怨也有了新的注释:季羡林竟然因忌恨儿子孝敬母亲而心生醋意。”“在这本书里季羡林可以说是一个人生的失败者,一个有国无家的浪人,一个孤独、寂寞、吝啬、无情的文人。早年的心结——寄居叔父家、无爱的婚姻、母亲早逝,塑造了他压抑、封闭、孤傲的性格。他的意气用事毁了自己一家,又使他身陷一个女人设计的阴谋泥沼而难以自拔。”
这种种报道和人物故事,当时我其实是有疑惑的。尤其是儿子季承和父亲的关系这么僵硬,揣摩其中必定有很多的故事。我在读这本散文集的时候,找到了答案。为什么像他的子女所说,这个老爷子性情怪,有很多的缺点,也有很多的优点,但主要是这些缺点让他的家人难以忍受。我在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整体的感觉就是仿佛又回到了七八十年前那个乱糟糟的、晦暗的民国时代。开篇前半部书中,讲的全部都是社会的悲惨故事,写的也非常幽暗和悲哀。
《我的童年》里面,直接写到他的童年没有红没有绿,是一片灰黄。关于政治的回忆就是皇帝倒掉了,毫无万象更新之势。这样的环境之下,新旧交替的年代,他出生在山东省清平县一个村庄里,叫做官庄。当时的全国经济形势是南方富裕,但山东很穷,山东东部比较富裕,而西部很穷。他家在山东西部最穷的县,而他的村又是这个穷县当中最穷的村,他们家又是全村当中最穷的家。这三个排比下来,他的起点非常悲苦,但是他们家又并非一直都这样,早年间他们家曾经是富裕的,出过小官。在这样的一个家庭背景之下,童年时常挨饿,一年当中吃白面的次数非常有限,平时只能吃红色的高粱面饼,“也没有钱买盐,就把盐碱地上的土烧起来,在锅里煮咸菜,至于什么香油呢,更加是见都没有见到的。”
因为贫穷,季羡林很小就投奔叔父家。叔父母对季羡林的“爱”,是因为他是个男孩。6岁那一年,也就是1917年,他离开了故乡,离开了母亲。他们整个家族,男孩就只有他一个,成了宝贝。然而从心里季羡林知道,真正爱他的只有母亲,别人只不过是把他看成传宗接代的工具罢了。
这个书名,源自书里其中一篇文章,叫做《一条老狗》。他说,他总是会想起一条老狗来,在过去70年的漫长岁月当中,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不管是在亚洲还是欧洲非洲,闭上眼睛,总是会想起老狗的影子,透过芦苇丛后闪出的一片水光。其实那条狗只不过是一条普普通通的狗,毛是棕红色的,沾满了水草和泥土。在乡村的一群狗当中,无论如何都显不出特别,既不凶猛也不魁梧,这么一条不起眼的狗,揪住了他的心。
那么在70年前发生了什么故事呢?那时候他还是一个不谙世事的毛头小伙子,正在清华大学读西洋文学系,能够读清华那当然是很骄傲的,也是他平生最满意的时候,一直也过得十分惬意。但是好景不长,他接到了济南家中打来的电报,电报只有4个字:母病速归。他仿佛是劈头挨了一棒,脑子昏迷了半天,立刻买好车票,赶上开往济南的火车,他当时的处境是住在济南的叔父家中,这是他名义上的“家”,而母亲却住在清贫的老家里。当时,他的母亲在乡下过着极为艰难的生活,家里没有男人,只有二妹和母亲两个人。当季羡林读了大学,长大了之后,深深地懂得这种痛苦和悲哀。他的母亲一辈子连名字都没有,做了一辈子的季赵氏。活着的时候,她甚至见不到自己最心爱的孩子。
在大学时,季羡林幻想着过两年一毕业,抢一只饭碗是不成问题的。等到自己手里有钱了,就把母亲接到济南来。她的母亲那时候才40多岁,往后享福的日子多着呢,但是季羡林的美梦,被这张电报给击得粉碎。在火车上坐着的时候,他忐忑不安,心惊肉跳,母亲究竟是病了还是走了?他没有办法知道。那个年代电报是非常昂贵的,信息有限,当时的火车速度也特别慢,从北京到济南要十四五个小时。果然到家之后,他才发现母亲不是病了,而是已经走了。
如雷轰顶,他躺倒在床上哭了一天,悔恨就像毒蛇一样撕咬着心脏。
长达8年的时间内,难道就不能在任何一个暑假里面,抽出几天回家看一看吗?二妹在前几年也从家乡来到济南,家中只剩下母亲一个人,孤苦伶仃。季羡林特别自责,他问自己:你的良心到哪里去了?你连想都不想一下吗?你还能算得上是一个人吗?他找不到一点能够原谅自己的地方,一度想到自杀。季羡林陷入极度痛苦,他的婶母看到苗头不对,怕他出问题,就派马家的二舅陪着他。此时此刻这篇文章的主角才出场。女主人不在了,去世了,之后,季羡林才看到全村有一点亮光,透过大坑的芦苇,闪着水光,走进家里的破篱笆门时,门旁地上有一个黑东西,去看才知道是一条老狗。它甚至还冲着季羡林摇摇尾巴,表示心意。
那天晚上极度悲痛的时候,季羡林看到的就是这样一条老狗。他一个人孤身走进屋里,屋里面停放着母亲的棺材。他躺在里面的大土炕上,炕上到处都是跳蚤。本来就毫无睡意,跳蚤更加使他难以入睡。陪伴着死人和棺材,是不是害怕?一点儿也不,因为里面躺着的是他的母亲,她永远爱他的儿子,是绝不会改变的。这样孤独而黑暗的夜,一条忠诚的老狗。这样痛苦的夜晚,他终于能体会到何为“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他立刻就想到,这样的漫漫长夜,他一个晚上就如此孤独痛苦,而他的母亲却度过了将近3000天。这8年时间里,是多么可怕的一段时间。长夜当中,全程没有一点灯光,没有一点声音……只有她一个人想的是自己的儿子,伴随她的就是门口那一条老狗。季羡林觉得,那个狗其实代替他,陪伴着母亲一段最后的时光。所以在母亲的丧事处理完又要离开之后,他抱着那条狗,亲了一口。他很想把它抱回济南,但那是绝对办不到的。他只好一步三回首,离开了那里。
这一幕过去了70多年,他始终忘不了那一条老狗。文章最后一段是这样写的:我从来不信什么轮回转世,但是我现在宁愿信上一次。我已经90岁了,来日苦短,等到我离开这个世界以后,我会在天上或者地下什么地方与母亲相会,拍拍脚下的这一条老狗。这就是他70多年念念不忘的一条老狗的故事。
这也是这本散文集,编辑把它的名字取为《我爱天下一切狗》的原因。这就是所谓的爱屋及乌,因为思念母亲,所以念念不忘门口趴着的那条老狗。我用他的一段话作为收尾,从中可以理解先生的一切内心原则。他说,“我从小就喜欢小动物,和动物在一起,别有一番滋味,它们天真无邪,率性而行,有吃抢吃,有喝抢喝,不会说谎,不会推诿;受到惩罚,忍痛挨打,一转眼间,照偷不误。同它们在一起,我心里感到怡然,坦然,安然,欣然,不像同人在一起那样,应对进退,谨小慎微,斟酌词句,保持距离,感到异常地别扭。”
1929年,季羡林按照叔父母的安排,被动接受了他们安排的包办婚姻,娶了一名叫彭德华的济南女人。妻子比季羡林大四岁,只读了小学。先有了一个女儿婉如,后又有了儿子季延宗,也就是季承。季羡林在一篇《寸草心·我的妻子》里写道:“如果中国将来要修‘二十几史’,而且其中又有什么‘妇女列传’或‘闺秀列传’的话,她应该榜上有名。”这就是一切答案的真相。
父母子女夫妻,血缘的联系并不等于人的亲近。身不由己的婚姻,没有爱的缘起,只有道义上的褒奖感谢,没有情感上的亲密。季羡林的成长,只是模仿大人,去承担家庭,去活成一个世人眼里的文化大师。世人并不在乎他自己的内心悲伤和难以释怀的委屈悔恨,他的子女得不到“标准的父爱”难免怨怼,即便懂得,也并不能反过来给予。
对于季羡林来说,他爱的,不在人间了。他一生经历纷乱岁月,养成的心硬,让他活了下来。活到七老八十,才能慢慢回忆最初的一点点温暖的人情。人与人的相处,是复杂的,太多利益纠葛,太多牵绊怨恨。人与动物相处,反倒简单纯粹。
我看清楚了,一个大师的忧伤。他的内心,一直都是那个6岁离开母亲,再也没能回去看她一眼的小男孩。寄人篱下是真的,看遍天下的生死冷暖是真的,叔父母当他是传宗接代的工具人。婚姻是包办无爱勉强履行职责的,子女是索取和对他怨恨不满的。他爱天下一切狗,爱着猫,爱着小动物,宁可与动物相处,也不愿意与人相处。
读这本书,能让我们真正去了解一个完整真实的季羡林,了解时代和命运对人的折磨与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