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自立自强的历史经验

2022-11-25 18:31周晓敏杨先农
传承 2022年1期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科技发展

□ 周晓敏,杨先农

1.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四川 广汉 618300;2.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 成都 610072

自立自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各个领域的奋斗中相信自己、依靠自己、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宝贵经验之一。2020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五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凸显了中国科技发展走自立自强之路的重要意义以及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发展的紧迫性。一直以来,中国共产党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建设科研机构,凝聚科技人才,制定科技规划,加强中国科技发展顶层设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提出“使我国建设中许多复杂的科学和技术问题能够逐步地依靠自己的力量加以解决”[1]。发出“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改革开放之初,全国科技大会胜利召开,“科学的春天”在热切盼望中到来,中国共产党提出要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进行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努力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设备,并大力加强实现现代化所必需的科学和教育工作。邓小平认为科技体制改革是一个重大而紧迫的问题,科技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有利于科技进步,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科技人才茁壮成长[2]。以上都体现出了科技自立自强的理论自觉。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新时代形势需要,对中国的科技自主创新道路进行了顶层设计,对科技发展战略进行了系统部署,对中国科技发展的自立自强道路重视程度之高、政策密度之大、推动力度之强前所未有。在中国科技实力大幅提升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在党领导科技自立自强的经验上形成了独特的科技发展理论,建立了党领导科技自立自强的体制机制,培养了党领导科技自立自强的人才队伍。实践证明,走中国特色科技自立自强道路是一条必由之路,也是党的宝贵经验。

一、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科技自立自强的根本政治保证

“谋全局者,宜深思而远虑。”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成功,没有中国共产党作为坚强领导核心是无法取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之所以能够取得伟大成就,就在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政治保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在中国的科技发展过程中,也体现出了这一特征。在人类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复杂和重要的实践活动通常都是有组织性的通过集体完成的。中国的科技发展之所以能取得今天这样辉煌的成绩,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高瞻远瞩地进行科技发展战略规划以及强化科技发展顶层设计是分不开的。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成功经验表明,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科技自立自强的根本政治保证。

中国共产党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每一个关键节点都作出了具体规划和部署,制定了科技发展的方针和政策,正确引领科技发展的方向。1956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核垄断和科技封锁下,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为求得中国科技发展的独立自主,我国开启了自行研发“两弹一星”的国防科技创新之路。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顺利召开,中国的科技发展真正迈向了大步前进的“春天”,走上了新的台阶。2012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召开,国家发布《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创新体系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是把科技创新放到了国家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提出要把科技创新发展作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启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新征程。从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至今,党中央多次强调,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3]。2021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一定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都特别重视科技自立自强,减少对他国科技的依赖,确保科技发展的自主可控。当前,科技自立自强已被赋予国家发展战略支点的功能。

当前,在一些西方国家对中国科技发展实施技术阻碍和封锁的情况下,若没有中国共产党坚强有力的领导,审时度势和牢牢抓住战略时机,善于决断,我国的科技发展方向就无法明确,更无法抓住科技创新的重要机遇。在当下科技发展危与机并存的时期,我们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在中国共产党强有力的领导下,改革阻碍科技发展旧的体制机制,清除阻碍科技向经济成果转化的因素。坚持科技发展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优先支持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兴领域,以改革助力科技和经济有效的双向互动,消除制约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把握科技发展脉搏,引导科技发展方向,中国的科技就无法取得当今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科技事业栉风沐雨、砥砺前行。在基础研究领域,陆相成油理论、人工合成牛胰岛素、铁基超导等在国际上产生重要影响;在战略前沿领域,量子信息、移动通信、生物技术等实现重大突破;在工程科技领域,“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北斗导航、高铁技术等彰显了中国力量……

二、坚持人民至上是党领导科技自立自强的根本前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人民至上的科技发展原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始终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理论就是一切为了人民的理论,党的路线就是一切为了人民的路线,党的事业就是一切为了人民的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指出:“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并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事业发展经验表明,坚持人民至上是党领导科技自立自强的根本前提。

科技发展的方向要以人为本,这样的科技才是温暖的。偏离了这个方向,再尖端的科技也是冰冷的。以科技创新为人类美好生活服务,是中国共产党发展科技的根本目的和一致共识。科学技术只是工具与手段,它的根本目标是提升人类的生活质量。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幸福、更加美好,这才是科技发展的最终目标。“以人为本”“人民至上”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原则。让科技服务于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需要,是未来发展科技事业的根本目标。现代社会,颠覆式创新趋势明显,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创新服务人民美好生活”应成为国家管理者和科技工作者心理自觉和行为自觉。

科技发展“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人制定科技政策和发展规划中关注的问题,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发展科技事业坚持的人民立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在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建设道路的探索中,达成了必须依靠科技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共识,认为只有通过科学技术提高生产力,才能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进行了创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进一步论证了科学技术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中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人民放在首位,为中国的科技自立自强之路指明了前进方向,作出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的承诺。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科技发展理念,领导中国科技走向自立自强,是理想与现实相衔接的桥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前提。

三、制度优势是党领导科技自立自强的根本保障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在一定条件下,上层建筑对于推动经济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反作用。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社会建制,其在一定程度上对推动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激发人类创新活力的因素之一。一个社会的科技创新能否最大限度地实现,与社会制度中社会创新氛围的营造息息相关。在当代,中国科技自立自强之路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很大的原因就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不断彰显,从而促进科技创新氛围逐渐形成。从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党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升,是因为党领导人民建立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和发展了党的领导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等各方面制度,不断加强和完善国家治理。中国科技事业发展得以成功的历史经验表明,在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是党领导科技自立自强的根本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改革完善适合于科技创新发展、适合于科技人才形成创新思维的良好制度环境,并且利用制度优势排除国内国际制约科技发展的因素,使我们能从容应对各种风浪,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走出一条适合中国的科技自立自强的道路。一百年来,支持中国科技发展的相关制度不断得到巩固、完善、创新与发展,富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发展体系不断得到优化和提升,为我国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根本制度保障。现代社会的科技创新,特别是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应依靠我国的制度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以国家力量引领重大、尖端科技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把科技创新提升至战略高度,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用科技创新来驱动社会生产力和提高综合国力,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在指导科技发展方面的崭新理念。中国共产党人在基础工作、系统工作和重点领域注重改革完善了一系列有利于增强科技创新的外部机制。注重搭建创新平台,推进前沿性工作;始终依据国情,主动整合利用全球科技资源,积极参与国际重大科技装置、重大科技创新的研发;注重“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准确把握重点领域科技发展的战略机遇。纵观人类发展历史,重大的科技突破与同时代的社会氛围和产生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息息相关。特别是从工业革命以来,科学发现和重大技术发明与人类的生存方式联系更为紧密,科技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历史上每一次科技领域特别是工程科技的重大突破,都催生了社会生产力的深刻变化,使人类走向更高的文明阶段。鉴于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我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点燃这个新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系。”[4]

四、“四个面向”是党领导科技自立自强的根本方向

“四个面向”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清晰的发展方向和路径。科技创新走向何方,是关乎人类生存发展和科技自身发展的重大问题。16世纪以来,世界科技经历了5次对人类产生深远影响的革命,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使得一些国家赢得先机率先发展,从而改变世界格局。当前中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特殊时段,危与机并存。当今世界,科技创新能力的高低已然成为影响世界经济社会格局的重要变量,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来临之际,谁抓住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谁就能站在世界发展的前端,掌握发展主动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发展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5],这是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科技发展方向的深刻总结,凸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科技管理上的理论自觉。同时,“四个面向”更是指引未来中国科技发展的根本方向。

第一个“面向”要求我们必须提高科技原创能力,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如果没有对国际有影响力、能深刻影响社会生产方式的原创性成果,就不可能在世界上引领科技潮流,站在科技发展的最前端。在“四个面向”中,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是最基本的,没有它,其他三个“面向”就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基础性前沿性科技研究,就不可能以此驱动经济发展,也不可能带动国家重要需求,更不可能带给人民群众健康美好的生活。当前,中国开启了迈向世界科技强国的现代化新征程,中国科技发展不能跟在他国后面亦步亦趋。而重大原创性科研成果都需要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作有力支撑,我们要想在一些重大关键性科研方面实现突破,就应密切关注世界科技前沿发展状态,重视基础研究,增强科技原创能力,从而使我国摆脱一些国家的科技制约,抢占科技创新高地,引领世界科技潮流。

第二个“面向”是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逐步走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建设现代化的经济体系是重要部分,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是现实需要。推进经济发展从数量走向质量变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要求有强大的科技力量作为支撑,建立科技与经济的良性互动。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大浪已经袭来,危与机并存。在颠覆式创新的时代,人类一年的变化相当于过去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变化,人类科技迎来新一轮的历史机遇期。纵观世界各国,科技创新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的迅速发展,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会给经济发展带来一个黄金时期。当前,应推动经济进一步发展,从而使中国在国际上更加站稳脚跟,掌握更多的话语权。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加速演进,科技创新面临的外部环境严峻复杂,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从未像今天这样迫切。在国内,以经济发展来应对人口老龄化、消除贫困、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等方面带来的挑战同样至关重要。科技发展必须为经济发展服务,科技发展要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不断完善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

第三个“面向”是坚持需求导向,为国家富强提供深厚的科技支撑。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科技发展的主体是人,科技发展不仅要尊重科技发展自身规律,而且要同国家需求相结合。马克思主义认为,改造世界必须注意把握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辩证关系。科技发展要尊重科技自身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要坚持需求导向,从战略上谋划中国科技发展。当前,中国的科技发展要在关键领域和“卡脖子”的地方寻求突破,实现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科技工作者尊重科技发展规律,同时要急国家之急,在国家重大需求的科技方面下功夫,为国家繁荣富强助力。坚持需求导向,就是使科技创新与党和国家同心共行,为国家经济、社会、安全等服务,为国家的繁荣增强科技底气。

第四个“面向”契合该文提到的坚持科技发展的人民立场。科技发展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对科技发展的方向不加以正确引导,科技就可能走向歧途,被居心不良的人利用,给社会带来危害。科技伦理问题主要是科技发展与生命意义之间的矛盾、科技发展与人类自由的矛盾、科技发展与社会公正的矛盾[6]。科技的服务对象是人,科技工作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立场,科技发展背后体现出的是共产党人胸怀天下的家国情怀。在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关注和呵护人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是中国共产党人发展科技的根本目的。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是科技事业发展“人民至上”理念最现实最生动的体现,也是科技事业发展有温度有热度的表现方式。从这一层面而言,第四个“面向”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猜你喜欢
中国共产党科技发展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科技助我来看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