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乡村文化振兴的民俗文化传承与发展探究

2022-11-25 20:49刘定定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23期
关键词:陇西亲朋意涵

刘定定

(定西市陇西县渭州学校,甘肃定西 748100)

民俗文化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突出表现在婚丧嫁娶的礼仪形式、节日庆典、地方特色饮食、风俗习惯等方面,塑造着一个地方的民风和人民的性格。民俗文化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经过几千年的积累而积淀起来的精神财富与智慧结晶,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和社会习惯。民俗文化在我国大地上传承千年,在各地和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交融中,形成了各种互相联系又各有不同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民俗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更是实现文化自信、发扬中华文化的重要根基。随着商业的迅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信息的传播更加迅速,然而这些信息传播大致以人们的物质追求为中心,但凡那些能够提高人们物质追求意识和物质追求能力的“有用的信息”便都能够得到迅速的发展。而涉及民俗与文化的内容,由于不能带给人们直接的物质利益,缺少了人们的必要关注,因此导致了民俗文化的虚化现象。该文以甘肃省陇西县民俗文化的发展现状为例探讨体验民俗文化和传承民俗文化的重要性。

1 优秀民俗文化的传承受到了物质追求和偏颇信息的双重挑战

民俗文化在婚丧嫁娶、节日庆典、特色饮食、风俗习惯方面都有典型的表现,现代商业和互联网信息的迅速传播导致部分事失实甚至是人们的偏颇认识,这种传播逐渐掩盖并代替了全部真相,这种现象严重虚化了民俗文化的真实意涵。以至今人们极其重视的婚姻礼俗来看看民俗文化面临的困境[1]。

在过去,婚姻是人生大事,婚事举办是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婚事举办是否恰当、各方面的关系能否合理处理,影响着一个人、一个家庭在本地居民及亲朋心目中的地位。陇西县的婚事从提亲开始,提亲一般在男女双方还未成年的时候,由男方找媒人去女方家里提亲,女方答应以后,在媒人的见证下,男方和女方及其长辈在女方家里见面,再由女方去男方家里“看地方”,实际是去看看家里是否富足,同时也是回礼的意思,如果双方都满意,接下来开始安排“定亲”,定亲需要选取吉日,并且必须要提前邀请族内长辈和娘舅参加,一是表示对长辈与娘舅的尊重,二是邀请其分享喜悦。定亲以后,每年在重要节日里互相走访,一直到结婚年龄。由男方家长跟媒人前去女方家“提话”,即提出婚礼的正式申请,并顺便商量彩礼、仪式及相关细节,确定嫁娶日期,做好日程安排,然后通知亲朋婚礼日期,其中双方长辈、娘舅及庄上人是必请的。婚礼活动共三天,第一天为女方家举办的“出阁”仪式,家里会邀请亲朋、娘舅、庄上人,同时敬祖先是必不可少的,要焚香祭奠。第二天,可称为“婚礼当日”,找“喜相”组成迎亲队伍,女方家藏起新娘鞋子以挽留,新娘子要大哭以表示“难离亲娘”,有说,不哭,婚后不会幸福。这一切活动热闹而混乱,但是在总主事的引导下,“出阁”和“上马”时刻是不能误的。然后娘家亲朋跟随迎亲队一路相送至婆家,经过“迎接”“款待”“恭送”娘家人环节以后,两位新人开始一起在男方家里“上香”“挂红”“拜亲”“礼客”。“上香” 是敬祖先,“挂红” 是接受男方娘舅的祝福,“拜亲”是认男方父母、娘舅及叔婶,“礼客”是向所有来宾敬酒。在这些环节结束以后,以未婚青年(包括一些已婚男子)为主体的队伍围绕并调笑新娘,方式不限,但需守住底线,旁边有“伴娘”维护新娘,并规范行为。伴娘一般由儿女双全、父母健在、家庭幸福的“喜相”妇女担当。在临近天黑,晚饭时候,由新娘为帮忙的亲朋,主要是女婿、外甥和族人准备“长面(手工面条)”,称为“试手面”。饭后,由婆家女婿、外甥等新人同辈亲朋组织“安床”,撒上大枣糖果等并送上“早生贵子”祝福。婚礼第三天,新人需要作为新晋成年主人,在长辈的指导下恭送和一一拜别所有还未离开的亲朋。

现如今,由于青年婚姻自由,婚事基本已经简化到“订婚”“结婚”两件事情,往往是“订婚”与“出阁”仪式合并,或者是“出阁”“结婚”合二为一,前一天“订婚”订婚仪式简单到两家人一起坐坐,甚至有的没有订婚环节,仅有结婚当日,而婚礼当日的仪式也因为商业形式的简便,变得看似花哨但没有隆重之感。而传统的嫁娶仪式在当今的乡村婚礼活动中仅以粗浅和混乱的方式存在着,缺少了有序组织,多了任意发挥。有些“闹洞房”或者“闹新人”或者“闹公婆”,在任意发挥的推动下出现了各种粗俗和出格的表现[2]。

比照过去的嫁娶礼仪和如今的婚礼举办过程,过去的婚礼仪式过于迂腐和烦琐,很多活动应该简化和优化,但比起如今婚礼举办过程中的文化虚化现象和各种粗俗和出格的表现,传统婚姻礼仪讲求文化内容和追求礼仪细节的方面应该得到推崇。由于互联网的快速传播,很多人将如今婚礼活动中各种粗俗和出格的婚闹现象归结为传统婚礼的恶俗,殊不知,这些现象与传统婚礼毫无关系,传统婚礼乱而有序,形式不限但守住底线,传统婚礼活动中强调亲朋的积极参与,老少各有位置,各有任务。各种礼仪活动,也是对年轻人和小孩的有益指导与教育,比如:上马时的“离娘哭”环节,是教育人们要有感恩之心;在婚礼上对新娘的调笑,是对新人的祝福,也表达未婚青年对自己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过去的婚礼上,有着各种调笑,但绝无“婚闹”。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结束了长期物质匮乏状态,人们在物质追求方面异常奔放,也使人们极其忽视民俗文化等非物质财富,但凡与物质利益无关的东西,人们自由发挥,失却规矩,这导致了民俗文化的虚化和消亡,甚至在流量意识的驱使下,这种规范丧失和民俗文化的虚化现象被错误地理解为传统民俗的糟粕,殊不知,这都是对传统民俗的异化和玷污[3]。

2 优秀民俗文化发展措施

2.1 结合乡村振兴,加强民俗文化建设

民俗文化振兴需要结合乡村振兴发展目标,积极倡导民间广泛参与,通过强化民众对民俗文化的体验,特别是让下一代从小积极参与各种民俗文化活动,在民俗文化的浸染中成长,夯实民俗文化的根基,让民俗文化成为传统文化继承与发扬的重要抓手,推动民俗文化的发展,促进中华文化的理解、继承与发扬,真正建立文化自信[4]。

陇西饮食文化独具特色,陇西腊肉、陇西烧鸡粉、陇西荞粉、陇西担担面、陇西饸饹、陇西金钱肉等都是陇西独具特色、远近闻名的小吃,这些小吃色香味俱全,在陇西民间深受欢迎。原材料来自天然选材,制作工艺精良。陇西腊肉皮黄肉亮,卖肉的厨子看到有人到来,招揽潜在客户,现场麻溜地刷下薄薄一层腊肉,供客人品尝,那层薄薄的腊肉咸淡正好,肥而不腻,进口馨香,回味无穷,但凡因好奇或者略感兴趣而尝了一口腊肉的人,都无法拒绝自己对腊肉的欲望,很多不打算买的都买了,打算买一斤的都买好几斤,自己吃,或送亲朋。过去陇西的农家市场上,腊肉、烧鸡粉、荞粉、担担面、饸饹、金钱肉都居邻分布,腊肉黄,烧鸡粉绿,荞粉与饸络面棕灰色,担担面白而长,还有诱人的陇西甜醅和深受欢迎的金钱肉,这些都是过去陇西市场上常见的陇中饮食,独具特色、深受欢迎。近年来,陇西县重视本地饮食文化的发展,专门建了现代化的特色市场供本地人们及外来游客消费,但是,由于这些食材制作繁杂,利润空间较小,在陇西市场上这些特色饮食逐渐消退,代之以简单易做、利润丰厚的小吃,因为其满足了一系列链条上的商业需求。这些食物与传统陇西小吃的营养价值没法比,但是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使人们逐渐向更加趋利的方向发展,这是物质利益追求导致传统民俗文化弱化的一大例证。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政府应该加大对本地特色饮食或者其他具有健康文化内涵的各类项目进行有效引导和积极支持,减少过度物质利益驱动下人们的活动对非物质文化的冲击[5]。

2.2 促进文化发展,提高全民文化体验

民俗文化的发展需要全体居民的积极参与与亲身体验,节日庆典是民俗文化集中体现的场合和时间,只有积极参与到民族文化的活动中去,才能真正体会民俗文化的意涵及文化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强调中华传统文化、传统节日的重要性,但是,人们对物质和互联网流量的追求导致肤浅理解或者错误认识的快速传播,严重地影响了文化理解能力较差的广大网民。以传统节日端午节为例,近年来网上流行的端午节安康的说法,就是对节日文化的严重曲解。我国地域广阔,端午节在各地都有不同的庆祝方式。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近年来对于端午节文化意涵的理解出现了严重的狭隘化现象。简单地将端午节定性为纪念屈原的日子,端午节有纪念屈原的意涵固然不错,然而端午节源自远上古时代人们的天象崇拜,端午之名就取自苍龙七宿位于正南中央的意涵,端午节舞龙活动就是寓意“飞龙在天”。端午节还有用荷包、雄黄、艾叶等驱蚊虫、除瘟病的习俗,端午节的五彩线更是代表了中国人的五行认识[6]。在陇西,端午节还有吃滚坨子(一种圆形表面带花的饼子)以及插杨柳的习惯。其实端午节的习俗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个性也可以看到其共性,无论是插杨柳活动,荷包、雄黄、艾叶驱虫,还是舞龙活动飞龙在天的寓意,都是表示夏季来临,一切开始茂盛的现状,总之端午节的基本基调是亢奋、向上、端于中央、阳气正盛[7]。但近年来,端午活动被简化为舞龙、纪念屈原、吃粽子,根本是对端午节的片面解读。中国地域广大,划龙舟,对于广大无深水河道的地区难以想象,中国人把端午节这一个早已存在的节日单一地理解成纪念一心抗秦未果以致郁闷投江的楚国大夫屈原的节日,会直接造成文化认识混乱。当然,屈原身上也充满了中国人的爱国主义精神,端午节也有纪念屈原的意涵,但作为中华大地上源自上古时候并流传至今的一个重要节日,端午节具有深邃的文化意涵,并不能单一地理解,近年来将端午节简化为屈原纪念日的说法,就是网络迅速传播的偏颇认识虚化中华传统文化的又一例证[8]。因此,在具体的文化活动中,我们有必要通过加强群众的文化体验,并做好文化意涵的解说和文化内容的传播,让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被人们理解并加强文化传承。

3 结语

民俗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在民间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实现中华文化自信和加强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基本根基,明确民俗文化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作用,认清民俗文化发展所面临的困境,通过积极引导的方式为民俗文化找出新的发展之路,加强全民文化参与和文化体验,特别是加强青少年一代的民俗文化教育和文化体验,是实现民俗文化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必经之路。

猜你喜欢
陇西亲朋意涵
甘肃陇西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及对策
陇西县节水灌溉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
简单
雨来了
一组馆藏藏式铜佛造像研究初探
唐朝皇室祖籍问题辩证
听说,陈意涵充满了正量
“缺少衣物难过冬,动员亲朋送春风”等十二则
香包送亲朋
古算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