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 炜
武威市基础地理勘测技术服务中心 甘肃 武威 733000
在市场经济稳步提升与信息科技飞速发展的形势下,我国对测绘成果的要求持续产生新变化,由以往的模拟成果向地理信息转变;但是因为应用测绘成果的方法、范围、模式与对象出现了全方位变化,特别是用户的日益广泛与信息技术的全面普及,促使测绘成果在大范围运用中出现了诸多不安全泄密的现象,在给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提供保障的前提下,又非常容易出现泄密和安全方面的问题。怎样在控制好保密工作的“度”的同时,又可以最大程度推广和使用测绘成果,已经成为了广大相关工作者需要不断探究与致力解决的重要问题。
测绘成果主要是通过各种测绘技术,记录陆地、空间和海洋等测绘活动而形成的,是记录地表人工设施或是自然地理要素的大小、空间位置、属性和形状的地理数据、档案以及图片等,包含重力测量、天文测量以及卫星大地测量的信息与图件;航天及航空遥感测绘底片与通过其他载体展现的影像资料;各种地图与其他信息载体呈现的地理数据信息,工程测量信息与图件等,并将其当做我国战略性、基础性的数据资源,测绘成果对于促进市场经济发展、提升国民生活水平、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等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测绘成果和我国安全存在密切联系,特别是涉及国家机密的测绘成果,对社会秩序稳定与国防安全发展有直接关系,实际运用测绘成果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根据我国的测绘管理法律以及保密规定进行[1]。
为了切实守住国家机密,真正维护我国的利益与安全,我国在1988年出台了保守国家秘密的相关法律,并将其作为依据,陆续建立并实行了各种保密测绘成果的法律制度,合理区分测绘成果的保密等级,对获取、管理、使用测绘成果整个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审核批准的流程都做出了严格的要求规定。根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现阶段我们国家和有关测绘成果保密的部门制度和管理文件有大概四十项,包括《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若干规定》《测绘管理工作国家秘密范围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成果管理条例》等。这些法规制度文件的印发和实行,给测绘成果的保密和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法律制度保障,严格规范了各项管理工作,进一步确保了测绘成果保密和使用活动的顺利进行。
当前测绘成果在城镇建设、国土资源、交通运等诸多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成为了社会发展与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数据信息支撑。在政务信息化全方位实行的背景下,政府部门在实际进行政务管理、应急指挥和决策规划等工作中,对精准度高、现实性好的测绘成果需求非常迫切。国民经济的飞速、稳定发展推动了人们生活质量的逐渐提升,大众对测绘成果的需要也日益强烈。特别是近些年,汽车导航、手机定位等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与广泛普及,测绘成果的使用普及到各家各户,人们对测绘成果的个性化要求和依存度越来越高。测绘成果的大范围运用促进了相关地理信息领域的飞速发展与壮大。在测绘成果的使用范围持续扩大、使用层面持续深入的形势下,与其相关的保密和使用工作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凸显。首先,测绘成果的保密范围太宽、应用限制太严,在很大程度上约束了其应用和开发水平,对政务信息化建设、地理信息领域发展、政务公开等都产生了影响,也促使保密成本和应用成本增加;其次,倘若测绘成果的相关保密规定太过宽松,管理工作随意,就会严重危害到我国的利益与安全。怎样切实控制好管理工作的“度”,有效应对测绘成果保密和运用之间的冲突,是相关工作人员当前在开展测绘管理期间急需思考的主要问题[2]。
在广泛运用测绘成果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应用与管理那些涉密测绘成果时存在很多问题。部分单位没有根据泄密漏洞与安全隐患建立预防措施,保密制度体系不健全,管理工作较为混乱,对于涉及国家机密的测绘成果管理程序不合理;一些相关管理人员的保密意识淡薄,没有树立积极正确的保密观念,也没有充分掌握保密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对新时期下我国测绘成果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缺乏相应的认识。主要体现在下面几点。
首先,缺乏完善及必要的管理制度,对获取和使用的测绘成果管理不严格,没有第一时间进行归档储存,而是随意外借和放置涉密图件,甚至有的当做个人资料进行保存应用;其次,工程项目的投资单位索要涉密资料,完成工程之后没有根据有关移交流程进行移交登记,把涉密资料图件交给投资单位,而投资单位也没有对测绘成果进行合理保存和管理,导致涉密资料最后丢失,甚至有的单位丢失了大量的涉密资料;最后,测绘成的移交登记机制不完善。在获取方、资料管理人员调离原单位或者是退休的时候,没有第一时间清退涉密测绘成果,也没有按照相关流程办理交接手续。
测绘成果的借阅没有根据规范制度进行,没有经过管理人员审核批准就随便外出借阅,也未按要求办理借阅手续,在单位中各个部门中随便借阅测绘成果,甚至因为讲究个人情面和人际关系,任何手续都没有办理,就把机密的测绘成果借给其他单位,也没有第一时间进行追还,从而导致我国查找涉密测绘成果非常困难。另外,没有经过具有测绘成果单位的许可,对那些涉密资料信息进行擅自复制,并且也没有把复制完的测绘资料实行保密管理以及登记造册,致使测绘成果的管理失去控制。同时,没有根据相关要求规范办理涉密资料销毁报批手续,没有经过提供测绘成果部门的许可,自主销毁测绘信息,没有及时记录也没进行登记造册。
第一,保存测绘局成果的设施太过老旧、简陋,不利于长时间保存和应用涉密测绘成果;第二,没有配置专门管理测绘成果所需的防磁柜与计算机,将这些涉密资料随意摆放于常规档案柜当中;第三,保存和处理测绘成果的设备没有针对性的安全防护措施,移动保存介质在涉密与普通的计算机间混淆使用[3]。
测绘成果使用和保存的单位工作人员有部分是从事非公务性服务业务,比如安保、驾驶、保洁等工作人员,通常把这些人员统称“后勤工作者”。后勤人员在测绘单位中工作,但是又和内部其他公务人员有一定差别。一般情况下后勤人员并不是涉及秘密的人员,但是因为职位关系,和公务人员之间的关联非常密切。这些后勤人员通常处在保密监督管理的空白处,所接触到的保密培训也并不多,保密意识淡薄,缺乏基础保密知识,倘若受到其他单位或个人的威逼利诱,就极有可能会触犯法律规定,导致国家机密遭到泄露。近些年,后勤工作人员泄露秘密的情况经常出现,这就体现出了测绘单位对这些后勤人员的保密宣传教育和监督管理存在相应的问题。
2006年,我国测绘局和保密局联合颁发了测绘管理保密范围的相关规定文件,其中明确规定了测绘成果的保密管理登记,给定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参考。在平时工作当中,测绘人员经常会接触到测绘成果,并且在各项开发、生产活动中也在持续出现全新的测绘信息,担负着我国测绘任务的资料还会经过严格管理,测绘成果也要逐层向上提交,并接受质量检测。但是那些市场任务的测绘成果就不一样了,这些测绘信息是将满足人们需求作为终极目标,在日常工作中通常忽略保密工作,对使用测绘成果衍生出的产品更是很少定密或是直接不定密,保密标识也是几乎没有根据要求进行粘贴。没有规范、及时的进行标密,就会导致本该处在保密监督管理情况下的测绘数据失去管理,处于随意监管的状态下,非常导致泄露国家机密。
根据一些工作人员出现的“信息时代秘密保守不住、倘若秘密泄露无实据可查、所有人都没预防出现问题都有责任”等不利思想认识,各层级的测绘主管部门在日常开展业务培训和宣传教育活动的时候,应有意识的加强信息安全相关常识的指导,加大保密宣教力度,切实提升测绘成果相关人员的保密安全意识,定期组织开展技术能力培训、进行警示指导。利用真实事件和模拟泄密案例,来加强工作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以及安全敏锐度。从而切实把保密意识、安全常识深入到人员内心,以此筑起牢固的意识观念“防火墙”[4]。
除了要严格遵守各项与信息保密安全有关法律规制外,还需要设立专门的测绘信息安全管理部门。建立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安全制度,提高保密工作的严谨性,确定保密的措施和流程,配合健全的加密软件和硬件设施,并持续更新升级。具体应做好下面几点工作:(1)通过隐蔽和干扰互相联系的保密措施进行管理。避免诸多通信工具在相同时间段内出现插、拔电池或是开、关电源的操作,从而防止发生大面积、高强度的电磁异常情况。(2)除了使用普通的干扰机与电子屏蔽等物理主动防御之外,还需要严格禁止各无关人员与设备接触网络;在使用互联网的时候,机器设备中应装置安全防护软件;真正做到“上网不涉密、涉密不上网”,从而防止遭受病毒入侵。(3)对于包含测绘信息的保存介质,通过定人定时定区、区分保密等级等使用方式,确保各类保存设施的专项专用,严格落实测绘成果学习沟通机制,使用各项信息资料之后进行及时锁存或是拆散之后彻底销毁,从而保证涉密信息的安全性。
测绘成果的安全保障工作贯穿了整个测绘信息数据的形成、储存、使用等过程。需要严格实行管理责任制度与分管责任制度。对测绘资料进行统一管理规划,重点强化对先进保密技术和软件硬件的引进、更新与使用,利用专业化的培训活动打造出一批综合素质极高的安全保密团队,从而成为信息安全保密工作的中坚力量。以此建立出上有整体要求,下有落实文件;上有监管督查、下有管理规定,所有人员都积极参与的长效运行制度,从而保证测绘成果的安全性[5]。
全方位、多角度贯彻落实保密成果应用的审核批准手续,对使用保密成果的人员和单位进行严格控制,从根源做起,切实落实好跟踪管理与检查工作。不可以只提供信息,而忽视保密管理,相关管理单位需要充分掌握用户的具体使用状况,另外也应明白他们的实际需求,严格监管整个过程与中间环节,从而保证安全管理通道的顺畅,数据反馈需求及时并且精准。做好测绘领域内部的保密安全管理工作,严格避免发生“灯下黑”的情况。在实际进行生产、管理和使用过程中应将测绘领域为主,防止管理方面内外不统一或者内松外紧的现象出现。
在测绘部门给社会各界提供信息数据的量逐渐增多、品种日益丰富、用户涉及面积和网络技术普及越来越广泛的形势下,测绘成果的安全保密工作不只是简单的复制以往模拟成果,而是更加注重如何高效管理测绘成果,需要深入思考的是怎样在技术方面增强防范,在互联网中实行动态化监管控制。需要建立切实可行的举报奖励机制,对经查证实的违法违规操作,对举报人给予奖励,促使全员都能够积极参加到管理与监督工作当中。应持续探究全新的安全防范模式,持续更新操作技术,及时处理新问题,使得测绘成果保密安全工作始终走在最前沿。
测绘成果在国际地理数据资源建设、“一带一路”等战略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意义,同时受到了人们广泛、高度重视。在测绘成果使用范围持续拓展、使用深度不断推进的形势下,怎样切实解决好测绘成果的使用和保密之间存在的矛盾显得越来越重要。在民用卫星影像分辨率稳步提高,汽车导航、手机定位等应用广泛普及下,必须要通过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保密工作,涉密测绘成果使用应在遵循相关制度要求和法规红线的基础上,利用我国规定的脱密技术处理之后,通过各种形式给广大用户提供服务[6]。
不但要针对测绘成果落实好保密工作,还应最大程度将其作用发挥出来;不可以为了保密而对其科学应用进行限制,使测绘成果使用效率下降;也不可以忽略保密工作,任其随意发展,从而危害国家安全。需要控制好管理和使用之间的“度”,利用行之有效的制度规范各项管理工作。利用健全法规与体系制定,通过科学技术方式,严格遵循多策并举、职责明确、加大推广、定期培训的原则,切实做到高效管理,加强相关人员的保密意识,加强问题查处与保密检查工作,促使保密管理工作能够有序、稳定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