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入道:“范蠡救子”内隐价值探究

2022-11-25 16:46李燕妮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2年22期
关键词:范蠡事物思维

□文/李燕妮

(山东工商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 山东·烟台)

[提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范蠡救子”的故事蕴涵着谋万世、谋全局的可持续发展的民族精神和谨慎乐观、防患未然的民族品格,彰显系统思维、本质思维、战略思维的深度思维方式,具有丰富的思想价值。肤浅的阅读往往使其深邃的涵义隐而不彰,问题可以将思维引入纵深系统的认知,按照“是怎样,为什么,如……会怎样”的问题模式探究文本的内隐价值,是获得传统思想智慧之道的有效途径。

“文者,贯道之器也。”中国人历来主张文以载道、文以明道,道是中国传统思想智慧的最高体现,是文化传承的根本意义和经世济民的价值所在。史家治史之目的亦为以明天人之道,中华民族丰富悠久的历史文献中蕴含了数不尽的精彩故事,故事的背后是中国人的信仰、价值观、人生智慧的体现。了解、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文与道的关系,重在阐发文字背后的思想密码,发掘其中蕴涵的民族精神和世界观方法论的普遍规律,为现实生活实践提供借鉴。

《范蠡救子》的故事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这段记载寓意丰富,道理精深。一带而过的肤浅阅读,往往使其深邃的涵义隐而不彰,无法体察到其背后的智慧之道及司马迁的史家洞见。这个颇令人费解的故事,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路径来进行深度探究。

一、故事梗概

范蠡居住在陶地,经商成为巨富,二儿子在楚国杀人,被判死刑。得知消息后,范蠡认为杀人当死,然而有身份地位的人可以不死在公共场合,在家人恳求下让三儿子去楚国救人。大儿子却认为父亲不看重自己,以自杀相迫,在母亲央求下,范蠡同意让大儿子前去。大儿子奉命持书信和黄金千镒到楚国找范蠡的老朋友庄生,请他帮助救人。庄生家贫落魄,老大见状心生疑虑。然而庄生在楚国却以廉直闻名,一言九鼎。庄生入宫谎称观天象有灾异,使楚王决定大赦天下。大儿子不知实情,认为庄生没出力而白得千金,返去讨要。庄生恼怒,禀报楚王道路百姓皆言陶地富人之子杀人囚楚,其家用金钱收买楚王左右,这次大赦天下并非体恤楚国百姓。楚王大怒,二人商议,先杀老二而后赦天下。大儿子最后带着弟弟的尸首回家。众人皆悲,唯范蠡独笑说:

“吾固知必杀其弟也!彼非不爱其弟,顾有所不能忍者也。是少与我俱,见苦,为生难,故重弃财。至如少弟者,生而见我富,乘坚驱良逐狡兔,岂知财所从来,故轻弃之,非所惜吝。前日吾所为欲遣少子,固为其能弃财故也。而长者不能,故卒以杀其弟,事之理也,无足悲者。吾日夜固以望其丧之来也。”

二、问题的提出——引人入“道”

范蠡作为一个政治家、军事家、商圣,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如此高的成就,其成功的原因何在?这不禁会激发人们的好奇心。作为背景知识,这也是对故事的深层意义挖掘的基础。

这个故事有很多让人困惑不解的地方,这种疑惑的感觉正是展开思考的绝佳契机,也是读透这个故事背后之“道”的必经之路。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好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人们的问题或困惑有哪些?此时应该把问题具体呈现出来。

范蠡到底是怎样一个父亲,想不想救出儿子?大儿子是怎样的人?小儿子是怎样的人?二儿子是怎样的人?母亲是怎样的人?庄生是怎样的人,为什么出尔反尔?范蠡为什么送钱给他?如果让老三去就能成功吗?

顺着这些问题的思考,就能深入到人物的内在,抵达事理而悟道。

三、问题的分析——启人悟“道”

(一)范蠡家庭分析。这是一个家庭遭遇的极端事件,我们不妨从家庭成员入手来了解。大儿子,如范蠡所说,小时候经历了生活的艰辛,所以爱惜钱财,胸襟浅薄。小儿子乘坚驱良逐狡兔,终日无所事事,很像一些玩物丧志的富二代纨绔子弟。二儿子行凶杀人,可见更偏类于小儿子。母亲爱儿心切,是一个慈母形象。那么,这个家庭大概是一种什么样的教养方式?从三个儿子的表现来看,并不尽如人意。以范蠡之卓越超群,为什么家庭教育并不成功?大概的原因是什么?无论古今中外,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比较常见的情形大约是,范蠡忙于经商,疏于管教,母亲又是一个过于溺爱孩子的人,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了严重后果,甚至是难以挽回、后继乏人的窘况。

这些故事中并没有充分说明的情况,必须联系生活经验加以想象补充,将文本中给出的看似不相关的细节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推理出大致情形。悟道的关键在于理解,理解力是基于感受和联系的能力,要进行跨情境的情绪感受的对应和跨时空的因果链接,经过这样的训练,会提高人的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

(二)对庄生的理解。庄生的思想行为线索大致是谋划营救-被误解-愤怒-反悔-终止营救。庄生为什么会反悔?这需要站在庄生的角度,运用同理心的方法,假设我就是庄生,我是怎样的一个人?文中有一个关键信息,说到庄生“以廉直闻于国,自楚王以下皆师尊之”。如此高的威望,可以说明他是一个极度珍视个人名誉的人。当他听到国人纷纷议论此次大赦乃是因为楚王身边的大臣收受了范蠡的金子,知道消息已经败露,恐怕人们迟早会联系到自己身上。此时大儿子来讨要金子,更是让他羞愤难当。金子自己本不想要,现在却被这不知轻重的年轻人看成一个无能贪婪的人,自己一生辛苦建立起来的名誉也将毁于一旦。权衡之下,尽管有负老朋友,个人名声和尊严却是无论如何不能失去的,唯有先杀掉二儿子才是斩断谣言的唯一办法。

对人物中心思想性格的把握是理解人物的关键点。一个人一生的追求是贯通一个人一生思想、活动的中心,有了这个中心,就是一个有灵魂的人,一个生动、鲜活的人。庄生的行为是颇让人费解的,其突破点就在于对其核心价值观的把握,以此为基点,去解释前后的行为,就能顺理成章了。理清人物思想行为发展的来龙去脉,需要调动人的情绪感受能力和推理分析能力,也就是心理学所说的拥有心理理论或者说读心能力,即“能够准确推断他人信仰、意图、欲望和情感的能力,认识理解心理状态与行为间的关系,并据此作出解释和预测行为的能力”。实践表明,社交和人际关系成功的关键是拥有“读心”(mindreading)能力,通过解读历史人物,将心理理论灵活迁移到生活实践中,实现从知到行的转化,可以有效提高社交沟通能力。

(三)对范蠡的理解。这更是超越了一般的理解范围。对于任何普通人来说,舐犊情深乃是人之常情,无论自己的儿子犯了什么错,一旦面临被杀,亲人都会想方设法去营救,尤其是在法制观念还不那么强的古代。况且以范蠡之能,应该具备这个实力。难道他不爱自己的儿子,还是真的能做到依法依规,大义灭亲?这是阅读中普遍困惑的问题。怎样解释范蠡的种种反常言行?这里可以再做一个深层的追问:如果救成了,会怎么样?二儿子会怎么想?小儿子会怎么想?大儿子会怎么想?对于这个家庭的影响是什么?

以当时的实际情形,三个儿子都无法承担振兴家族的重任,如果救回二儿子,只会使局面更加恶化。说服管教虚弱无力,事实胜于雄辩,三个儿子的内心不会引起巨大的震荡改变。然而,范蠡后来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这个家族事实上非常兴旺。是什么成就了这个家族的辉煌?这一段故事是否在其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在三个儿子已经长大、形成了自己偏颇甚至扭曲的价值观念和人生理念后,说教已经无法起到作用,只有现实才能让他们幡然醒悟。老二被杀这样血淋淋的教训就摆在面前,多行不义必自毙,即使权势和金钱也难以挽回。不务正业的老三和过于爱惜钱财、自作聪明的老大,都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唯有如此才能浪子回头,知耻而后勇,奋发而图强。

范蠡作为一代人杰,必然预见到了这一点。他是一个深谙人情事理、能够敏锐地洞悉事物发展趋势的智者,往昔的错误已经无法挽回,如果此时再不纠正,将会导致儿子们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病入膏肓的重疾唯有下猛药才能阻断,为了整个家族,他只有忍痛割爱,可谓用心良苦、高瞻远瞩。应该说,这个事件在范蠡的家族兴衰中是一个起着巨大转折作用的分水岭。那么,司马迁在《越王勾践世家》中插入这样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小故事,也说明他认识到了这一点。

四、问题的解答——传统智慧之道

道,就是天地人之道,作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最高概括,是中华民族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认识的普遍的根本的规律的呈现,展现了中华民族独特高妙的思想智慧,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不竭源泉,为全球化价值观的确立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史记》中的这个小故事蕴藏着博大精深的思想智慧及科学的发展理念,为现代社会提供了有益借鉴。从疑问出发到合理解答,是一次从幽微到显明的思想探索和精神提升之路。发挥传统民族精神和智慧的鲜活生命力在当代具有重大的实践和认识论层面的指导意义,也是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应有之义。

(一)谋万世、谋全局的可持续发展观。清代陈澹然在《寤言二迁都建藩议》中说道:“惟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古往今来取得卓越成就的英雄伟人都具有这样的智慧、胸襟和格局。他们统观全局,着眼于未来,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关注的是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发展是承接历史,奠基未来的一个演变过程。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可持续发展取决于后继者的价值观、心智模式和能力。老二杀人囚楚这个极端事件的出现使范蠡深感家庭问题的严重性,敏锐意识到以往家庭教育的缺陷及进一步发展的严重后果。在陷入僵局的情况下,此次事件又恰好成了一个转折点。他及时抓住危机拐点,扶大厦于将倾,昭示了其总揽全局,谋求万世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可持续发展观要求我们看问题有高度、有深度、有广度,在社会的、国家的乃至世界的、宇宙的范围审时度势,关注到各方面因素,谋求普遍共同的利益发展,进而采取正确的决策和行动。这也是习近平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受到世界范围内的赞成和拥护的根本所在。只关注一己之私,固囿在个体主义的小算盘中,最终将被时代大潮所抛弃。把握时代发展的大势,在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前,谋求绿色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理念,培养具有世界格局和战略眼光的人才,是“有质量的教育”由量变到质变的重要依托,有益于树立高远的理想,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重大抉择面前保持清醒、理智,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人价值。

(二)谨慎乐观、防患未然的民族品格。按照托尼·博赞的理论,学习的本质是把吸收进的信息和自己已有的经验进行关联和建构,而关联和建构的核心是学员自己能够进行反思、分享或者实践。范蠡的思维和做法反映了中华民族固有的民族性格,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塞翁失马的故事以及老子在《道德经》中关于福祸转化的论述。“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是一种关于事物变化的正反合一的哲学观念,造就了传统中华民族精神中一种乐观谨慎的忧患意识,对于当今的生活具有直接启发意义。

好事和坏事经常是互相包蕴转化的,无论面临顺境或逆境,都要用一颗平常心一分为二地去看待。在面临挫折和失败时不必过于悲伤低沉,认识到这是生活赋予的警示或磨炼,找出薄弱的方面奋起直追。在面临成功和顺境时要保持清醒,意识到风险和因沾沾自喜而落后的危机。范蠡二儿子被杀,表面看是一件坏事,从长远影响来看又对整个家族有利。老二被救当时可以看作好事,但却会为整个家庭的发展带来难以预料的结果。“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范蠡高瞻远瞩,看到了老二被救会产生的不利影响,阻止了形势进一步恶化,扭转了乾坤。

《道德经》关于事物发展的规律总结为“反者道之动”,事物都在向相反的方向转化,要维持正向,先从其反面开始,或者在其中添加一些反面因素。“这个理论对于中华民族文明的绵延贡献很大。由于相信这个理论,他们即使在繁荣昌盛时也保持谨慎,即使在极其危险时也满怀希望。”这是一种不骄不躁、不屈不挠、坚定勇敢、乐观积极、理性谨慎的民族品格,也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法宝。任何人具备了这种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就能抵御生活中的困难、诱惑,凭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积极拼搏的奋斗意识不断走向成功和自我实现。

五、问题的引申——思维方式之道

一旦阅读中出现疑问,就意味着深度学习和思考即将开始。“范蠡救子”故事的解读关键在于提出合理恰当的问题,而科学有效的思维方式则是解决问题的终极法则。问题隐含和召唤着全面、深刻、科学的思维,范蠡的智慧之处就在于他具备了常人所没有的深邃而完整的思维方式,这也是生命成长和成才的基础和关键。

事物的存在可以从自身、空间、时间三个方面进行考察,分别对应人类感知和思维的三个维度,即深度、广度、长度,表现为本质思维、系统思维、战略思维三种模式。思维模式可以通过询问不同类型的问题来引导建构。

事物成为其自身,是由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特殊矛盾构成的根本性质决定的,这就是本质。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往往反映在事物与外部的联系中。本质是比较单一、稳定、深刻的东西,靠思维才能把握。现象是丰富、多变、表面的东西,通过感官即能感知,而感官呈现的往往是虚妄的。人类的认识需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现象到本质。这体现了认识的深度,彰显了本质性的思维方式。探寻本质可以通过不断追问“为什么”来逐层下沉,促使人们突破现象的遮蔽,实现对对象的内在属性的把握。

事物都存在于一定的空间关系系统中,与外部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与其他事物有着复杂的条件因果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这就要求人们采取系统的思维方式。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通过询问事物是怎样的、何以会这样、都有哪些影响因素,来整体地分析其当下状态,开拓视野,延展思维。

事物存在于过去、当下、未来的时间向度中,是永恒发展的,事物因内外部矛盾而引起的发展过程、状态、形式等遵循质量互变规律,量变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变,质变能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这就要求我们从历史的维度考察事物的发展演变,发挥主观能动性抓住关键矛盾,面向未来去把握事物发展的方向,在思维方式上体现为战略性思维。当面临复杂情况和不确定性,需要在多种可能中做出选择或决策时,不妨思考一下,如果这样做,事情会怎样发展?从决定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入手,做出正确的判断。

(一)为什么——本质思维。为什么,就是对事物本质属性根本规律的追问,可以使人从对表象的关注延伸到对内部因素的体察,发掘起决定性作用的控制项。人们的行为是外部现象,其本质则在于内在的心理。上面对庄生为什么出尔反尔的追问,就是启发读者对人物心理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其本质区别在于思维、性格、价值观等个性心理特征和倾向的差异。这些内在的隐秘的特征则通过外在的行为和周围环境的反馈表现出来。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对于人的选择和行为起决定因素的就是人的需求或者价值观念。

庄生在楚国的崇高地位和威望应该说是他一生辛苦经营的结果,可见他对自身名誉的珍视,这也是他本人的最高人生追求。庄生的种种反常行为看起来自相矛盾,令人费解,其实在复杂现象的背后就是这样一个核心本质。马克思说:“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而为一,一切科学就都成多余的了。”现象是随机多变的外在表现形式,因环境和多种因素的叠加而对本质造成遮蔽,本质思维就是要求一层一层从表象迷雾回溯到事物的本质,再从本质出发去重新看待表象,这是观世界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

(二)是怎样——系统思维。系统思维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一个重要原则,世界不是单个事物的累加,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集合体系。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认为:“自然科学证实了黑格尔曾经说过的话:相互作用是事物的真正的终极原因。”联系构成了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一个事物现实呈现的状态,往往是周围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同时也会影响其他相关事物。在人类社会中,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社会性首先是由父母家庭塑造的,上面对范蠡家庭状况与成因及对范蠡想法的分析,就彰显了系统思维的方法。三个儿子和他们的父母是怎样的人,具有怎样的个性特征,需要在整个家庭生态系统及个体彼此作用中去把握。范蠡夫妻与三个儿子组成的家庭系统又与外界的社会组成了一个大系统,楚国国内也各方力量相互关联,过去和未来之间有机接续,任何一个人物的思想行为变化都能引起整体系统的改变。二儿子救成与否不仅关系二儿子的生命,并且关系到其他兄弟和整个家庭的未来。老大自作聪明出于救弟心切,却意外画蛇添足,触动了庄生最看重的个人名誉。金子原本用来救人,却成为事情失败的导火索。

“是怎样”指向系统内相关因素的关系影响,个体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生态系统中,与环境有着复杂关系,而人们往往只从眼前和近处的微观视角出发,缺乏全局掌控的宏观视角。系统思维的方式凸显了思维的综合性、开放性、动态性,是理解这个世界的正确方式。在全球化时代,要将个体的发展与家庭、社会乃至世界联系在一起,做好个人定位,将个人理想奋斗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践中。系统思维同样适用于知识的学习,要将不同的要素如概念、特征、原理等之间的关系理清,组成一个清晰、稳定、开放的结构系统。

(三)如果……会怎样——战略思维。“如果……会怎样?”这个问题是对事物发展趋势的思考。做大事者都必须是战略家,万古基业,必出自雄才伟略。范蠡的高超之处在于面向全局和未来去思考问题,其人生经历也佐证了其辉煌来自于系统思维、战略思维等的运用。战略思维具有长远性、前瞻性、全局性,要求人们从一时一地一域的狭隘利益中挣脱出来,关注宏观整体和发展趋势。范蠡与家人的区别正在于此,他不只是看到了二儿子这一个人、一件事,而是从这件事上看到了一个家庭,并与整个社会联系研判未来发展趋势。战略思维的能动性更体现在对关键变量的识别和驾驭,能够通过影响重要时机下的关键环节来掌控事物发展的进程。营救二儿子这件事如何解决,解决是否得当,将直接关系到整个家族的发展方向。对此,其他人并未意识到,只有范蠡洞悉到了这个关键环节予以干预。我们可以推测,在范蠡的内心也曾经是波澜起伏,在亲情和理智之间,在期冀与现实之间,在一子和一家之间的几多权衡中,最终还是倒向了现实和理智,这才是成大事者的大格局。正如苏轼在《留侯论》中所说:“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一个智慧的决策行动者,必须运用创造性的眼光解决问题,抓住主要矛盾,统筹全面,权衡错综复杂的要素进行全局谋划。

“范蠡救子”是一个非常典型的透露出中国智慧的中国故事。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就是要挖掘中华文化的思想精髓,阐明真理智慧,使之融入到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内核,向世界传播我们的理念和声音。道的领悟不是靠灌输,而要诉诸主体的自我觉察和反思。问题可以将思维引入纵深系统的认知,按照“是怎样,为什么,如果……会怎样”的问题模式探究文本的内隐价值,是获得传统思想智慧之道的有效途径,通过引人入胜的方式启人入道,循循善诱的途径使人悟道,达到启迪智慧、升华境界的目的。

猜你喜欢
范蠡事物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范蠡卖牛
美好的事物
范蠡还钱
范蠡故里疏议——从三十里屯遗址的发现看范蠡籍里
奇妙事物用心看
范蠡与西施毫无瓜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