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芳,丁瑶莉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音乐舞蹈学院,四川 绵阳 621000)
沐川县歌舞乐展演是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县推出的全国首个以原生态山水实景为背景的歌舞乐展演,它融合了生态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等沐川地域特色文化,借助现代光影技术,以情景再现的表演手法展现沐川民间文化。
沐川县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地处四川盆地西南部,岷江、大渡河、金沙江之间的三角地带。相传,沐川县的母亲河沐溪河中有3 块巨石,远远望去就像是3个美丽的女子在沐浴、嬉戏,因而,这个地方得名“沐川”。沐川有悠久的历史,据记载,早在秦汉时期,沐川就有僰人的痕迹,沐源僰道沿途有许多僰人悬棺,沐川境内已发现11 处悬棺遗址,这证明沐川曾经是僰人繁衍生息的故土。在唐宋时期,“茶马古道”是西南地区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而沐川是当时西南地区物资交流及出口的重要商贸道路,古称“沐源川道”。
沐川县歌舞乐展演将沐川非遗文化以歌舞乐展演的形式向大众展现。全剧包括《序》《诗韵沐川》《茶马古道》《婚俗遗风》《舞动金秋》《尾声》六个部分,时长为40分钟。开篇序曲再现了远古时期僰人的生活,展现了沐川悠久而灿烂的文化。《诗韵沐川》部分利用荷花造型、民族舞蹈,以及“美女沐浴”的表演诠释了“沐川”的由来,并通过岸边垂钓、撒网捕鱼、镐草砍伐等生产生活画面再现了沐川的自然地理和人文风景。在《茶马古道》篇章中,马蹄声响遍全场,通过演绎艰辛的纤夫、船工和马帮运输场景,表现了沐源川道艰难行进的商旅队伍。《婚俗遗风》篇章再现了沐川民俗九大碗、吃虫宴、包粽子、打糍粑、土法造纸、织布扎染、婚礼习俗等,其展演有以下特点:
1.传承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传的文化遗产。沐川县歌舞乐展演融合了沐川县大量的非遗文化元素,如第二篇章《茶马古道》融入了已有百年历史的边河号子、山歌等沐川民歌。第三篇章《婚俗遗风》中的哭嫁歌有浓郁的地方民歌特色。第四篇章《舞动金秋》中沐川喔山号和沐川草龙也有上千年的历史,喔山号起源于何时无从稽考,但据沐川县九十多岁的老农介绍,他们在小的时候就跟随大人学着吹了。沐川草龙起源于唐朝,相传,唐太宗李世民在不得意时白天沿街乞讨,晚上常枕稻草而眠,后来,他登上真龙天子的宝座,当地人便耍草龙以求祥瑞。沐川草龙是由稻草编织而成的一种龙灯,又称“黄龙”。在2008 年,沐川草龙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元素贯穿整个沐川歌舞乐展演,不同的篇章融入了不同的故事,再现了不同的非遗文化,这体现出沐川歌舞乐展演具有传承性。
2.表演性
沐川县歌舞乐展演是通过模拟、效仿、情景再现的手段将沐川民间歌舞乐艺术以及沐川历史文化移植到舞台上进行表演,具有非常强的表演性特征,而这一特征在保护、传承、弘扬沐川县歌舞乐艺术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如开篇“美女沐浴”的表演就诠释了“沐川”的由来,通过演员演绎岸边垂钓、撒网捕鱼、镐草砍伐以及沐川山歌等再现了沐川人的生产生活场景。《茶马古道》篇章中,开篇马蹄声响遍全场,演员表演着边吆喝边指挥马帮前进路线的情景。第三篇章《婚俗遗风》中,演员敲锣打鼓再现婚礼现场,婚礼上母亲唱着哭嫁歌向女儿诉说着不舍与对女儿的嘱托。展演将沐川歌舞乐、民俗文化、历史文化直观地向观众展现了出来。
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地理环境、生活习俗和方言,这决定了沐川歌舞乐只能在本土内部传承。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沐川民间音乐大多数是师徒传承,没有记录的歌谱也没有记录的文字,如边河号子、沐川山歌等,据调查,现在能领唱的号子已经非常少了,多数老船工都已离世,而他们的后代大都在城市工作,很多号子都已失传,现在能领唱的船工都已七十多岁了。由于代表性传承人数量严重不足且老龄化严重,我们必须找到办法抢救濒临消失的民间瑰宝,因此,为了满足沐川非遗文化保护的需要,以弘扬沐川民间歌舞乐为基础,探究沐川县歌舞乐展演的传承与发展的新渠道尤为重要。
沐川县歌舞乐展演中歌、舞、乐元素种类非常丰富,根据体裁可分为沐川山歌、边河号子,根据民俗可分为哭嫁、祭祀,这种分类为沐川县歌舞乐展演的传承、创新、发展奠定了基础。
1.沐川山歌
沐川山歌声音质朴、浑厚、嘹亮、高亢,属于民间说唱艺术。首先,它句式短小,以四句子山歌最为常见,可以是四句为一首,也可以是若干个四句组成一首。沐川山歌曲调质朴,无论歌词多少,曲调都一样。其次,沐川山歌节奏自由,没有固定的歌谱,但歌词内容却极其丰富,多以叙事为主。沐川山歌起源于何时没有记载,但从歌词内容与地理特征来看,沐川山歌应是生产力落后地区的劳动人民所创造的民间文化的见证。《舞动金秋》篇章运用采茶山歌表现了沐川传统的农耕文化,诠释了沐川民间文化的精华。
2.边河号子
《茶马古道》篇章中的边河号子无固定演唱模式,有独唱、对唱、齐唱、一领众合等不同演唱模式,而“一领众合”是最常见、最基本的演唱方式。它一般都是即兴编唱,音调时而高亢,时而婉转抒情。众人合唱部分音乐变化不大,唱词多以衬词、重复词为主。领唱开唱后,众人后于领唱形成两个声部并相差半拍,强调重音、减弱尾音,使演唱具有强烈的回声效果。
1.哭嫁
沐川县歌舞乐展演中运用了大量民俗音乐元素,如哭嫁,即“哭出嫁”,是新娘出嫁时的哭唱仪式活动。哭嫁歌中第一次哭称为“开声”,接着就“哭爹”“哭妈”,其内容有对父母的抱怨,也有对父母的感恩和依恋之情。也有哭亲戚、朋友、过礼(男方所给的聘礼)、添香(女方的嫁妆)等。“哭轿”(哭上轿)是哭嫁中最为激烈、悲戚的场面,也是哭嫁的高潮。曲调是我国五声调式,唱腔为哭腔,而歌词有即兴也有传统唱词,句式长短不一,较为自由。
2.祭祀
在新增的《风云沐源川》篇章中,为了更好地展现僰人的葬礼和祭祀等内容,加入了《僰人铜鼓舞》。僰人是先秦时期中原华夏诸族对西南诸族的统称,是非常古老的民族,在明朝时被灭。铜鼓和铜鼓舞是我国西南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遗产,僰人在祭祀时敲击铜鼓以保佑平安,婚嫁时聚众击铜鼓以示庆贺,丧葬时敲击铜鼓以致哀,形成一种以击打铜鼓而舞为特征的舞蹈,是中国最古老的舞种之一。
沐川县歌舞乐展演中所涉及的民歌、舞蹈、乐器是当地民间文化的精华,然而,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生活方式受到现代文化的冲击,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消失,如其中的音乐元素喔山号,喔山号的制作工艺繁杂,吹奏方式不易掌握,因此而面临失传危险,对它的传承就具有特别的意义。笔者认为,可以用以下三种方式进行传承:
1.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在沐川县歌舞乐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中,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沐川县歌舞乐中的多数内容都属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沐川县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力度,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而传承与保护的主要平台是学校,如沐川县五里小学被确定为“沐川山歌传承培训基地”。政府还可以充分发挥媒体和旅游景区的作用,如在旅游景区开展沐川歌舞乐展演,这有利于沐川歌舞乐的传承和发展,继而使政府、学校、旅游景区、现代媒体等共同发挥保护沐川歌舞乐的功能。如果没有政府的主导,沐川歌舞乐的传承就失去了强大的后盾,因此,在继承与保护沐川歌舞乐问题上,政府的主导作用非常重要。
2.利用现代媒体技术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媒体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而且效率更高。现代媒体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传播声音和图像的一种技术,而沐川县歌舞乐中的音乐元素大都是以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方式进行传承,然而,现代媒体的介入改变了沐川音乐的生存空间,对其传承方式也产生了巨大影响。比如,当地采用数字化技术记录每一位传承人的技艺,以纪录片的方式记录村里70 多岁的老人的口述历史、传承教学和继承实践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电影、电视剧或是自媒体等方式传播当地民间音乐。
3.完善歌舞乐采集工作
完善歌舞乐采集工作并对相关内容进行整理,使沐川歌舞乐能够系统、科学、完整地传承下去非常重要。首先,在采集前要完善准备工作,包括选择采集地点、确定优秀民间歌手或是传承人、制定访谈提纲、做好器材设备调试等工作。其次,要做好现场的录音录像,做好采访过程的记录,采访记录要包括民歌的由来、准确的歌词以及传承人相关的故事等,拍摄照片须备注说明文字。采集工作完成后要对其进行基础整理,如根据内容分为民歌口述档案、民歌传承人档案和民歌录音录像档案。做好民歌档案分类有利于后期建立民歌数据库,提高整理和研究工作效率,为传承奠定坚实基础,完善歌舞乐采集工作并整理其内容的意义不仅在于现在,更在于未来。
随着时代的高速发展,现代人的审美观念也发生了变化,沐川歌舞乐需要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从群众性自娱自乐艺术走向舞台艺术,进一步走向世界舞台。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式对沐川歌舞乐进行发展:
1.创新民歌表现形式
音乐表现形式没有一定之规,有关人员可以在保持民歌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艺术加工,可以加入一些新的节奏和新的唱法,以获得观众的喜爱。比如,在沐川山歌的演唱形式上,可以融入莲箫、快板等乐器,或是采用二人对唱并加入舞蹈的表演形式,还可以以小品的形式边唱边演,把不同风格的舞蹈融入沐川山歌的表演。也可以根据现代人的审美偏好对其进行改编和再创作,如根据不同风格特色创作符合现代审美的新作品,将其插入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等中,既增加作品的乡土风味,也提高作品的感染力。沐川民歌要适应现代审美需求,在内容与形式上结合时尚元素,同时,沐川当地居民也要积极参与沐川歌舞乐的传承与发展,使其焕发新的生机。
2.扩大传承人队伍
在民歌文化研究方面,资源最丰富的是高校,高校要把其优质资源与沐川县歌舞乐传承相结合,把民歌文化加入到学校教学体系中,致力于民歌的传承与发展。首先,高校要以方言教学为基础,开展民歌教育,使民歌代代相传,在学校中培养大量优秀人才,并有效利用自己的优势,从理论上系统研究民歌的发展历史与传承规律,保证沐川歌舞乐文化得到延续与发展。其次,传承人保护尤为重要,政府要不断完善相关保护制度,为传承者提供有力的支撑与保障,使其充分了解传承人的工作内容与工作价值,让传承人为能够传承传统文化而感到自豪。随着互联网的崛起,信息技术日渐成熟,微信、QQ、抖音等互联网平台内容不断丰富,有关方面也可通过网络来推广沐川县歌舞乐,拍摄相关的小视频并在网络上进行传播,将沐川县歌舞乐中优秀的作品推广出去,让更多的人们听到、看到沐川县歌舞乐,并招募热爱沐川歌舞乐的有志青年前来学习。
沐川县歌舞乐展演一方面为民间歌舞乐的传承与交流提供了舞台,另一方面使观众欣赏到了沐川县绚丽多彩的民间文化,进而吸引他们为歌舞乐的传承与发展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