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健 葛述苹 鲁莎莎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共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积极推动乡村文化和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不仅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当地文化,更能通过乡村旅游的发展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这对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沈阳周边存在很多拥有红色文化资源的乡村,但其中一些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还没能充分体现出来。例如位于沈阳市浑南区东北部的高坎地区就拥有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但开发程度却亟待提升。引导其结合自身的历史传承、区域文化,深入挖掘所蕴含的文化价值,能够让红色文化释放更大潜能,必将为沈阳地区乡村振兴提供借鉴,形成有效助力。
毛主席一生曾视察过两个村庄:一个是河南省新乡七里营子村,一个是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高坎镇的旧站村。
旧站村所在的高坎地区地处沈阳市浑南区东北部,因坐落于浑河北岸的高坎之上而得名。村子南面流淌着宽阔的浑河,北面耸立着秀美的辉山,山上古松四季常青,水中鱼虾跳跃丰盈,山水之间土地肥沃。居民以汉族为主,有满族、朝鲜族两个少数民族。满族中有康熙年间奉旨移居盛京(沈阳)驻防的“新满洲”官兵及家属。
五四运动以后,高坎地区就出现了自发的爱国运动。九一八事变后,这里曾出现过抗日英雄“宁二傻”。1932年3月10日,“宁二傻”率部参加抗日总队司令赵亚洲攻打奉天的战斗,击毙伪第11警察分局长张振东,缴获许多枪支弹药。他还率部扒掉穿越旧站河的铁路桥西很长的一段铁轨,使堆积在沈阳火车站的日军物资无法东运。辽沈战役中,解放军166师所属497团经过激烈战斗,全歼国民党207师(师长罗佑伦)驻旧站火车站5号碉堡群两个排兵力,高坎地区得到解放。目前碉堡旧址尚完整保存,当年碉堡墙壁被炮弹炸出的两个大窟窿依然保持原状。
20世纪50年代初,高坎是中共沈阳市委直接抓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试点[1]。当地农民张振发积极响应党提出的“组织起来发展生产”的号召,于1951年带头由4户贫农、3户下中农组建了东陵地区第一个生产互助组。在他的带动下,全地区相继组建互助组,普遍达到了增产增收。1952年1月,在中共沈阳市委工作组的帮助下,张振发在互助组的基础上办起了沈阳市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高坎(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为沈阳市郊的农民树立了榜样。同年9月,高坎农业生产合作社首次接待了来自民主德国的工会代表团的访问。此后,陆续接待了来自苏联、日本、印度、罗马尼亚、波兰、英国、朝鲜等国家的来访者。1954年9月,张振发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参加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怀仁堂受到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58年2月13日毛泽东主席到高坎视察,实地了解高坎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设情况,为后期在全国推广实行农村人民公社化的模式提供了现实依据。
为了纪念这一历史性时刻重要意义,1989年高坎人民在毛主席当年视察的电井工地建成了“向东电井”纪念馆。后来由于市、省以及全国各地来纪念馆瞻仰伟人丰功伟绩的游客越来越多,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2003年在东陵区委、区政府的资助下,纪念馆进行了一次改扩建,到2004年改扩建完成。2021年6月,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沈阳市档案馆举办了一场档案史料展,回顾百年来党在沈阳地区的奋斗历程,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单元特别提到了“高坎经验”。建国初期,在中共沈阳市委的指导下,高坎的农业合作化道路走在了全国的前列,粮食大幅度增产,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国家领导人和外国元首纷纷来到沈阳高坎视察,参观。由此可见高坎地区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及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具备依托红色文化与乡村旅游进行融合发展的基础。
文化是旅游发展的核心所在,是推动旅游业行稳致远的驱动力;旅游是文化传承的有机载体,是实现文化血脉源远流长的有效方式。因此,推动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能使文化得以走向“远方”,旅游也会更有“诗意”。在新时代背景下,积极实现文旅融合,对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优秀文化动态传承具有重要的价值。近年来,在乡村振兴建设工作中,乡村旅游开发已成为农村发展、农业转型以及农民致富的重要抓手,乡村文化振兴也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
《辽宁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提出“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把文化和旅游发展纳入全省乡村建设行动计划,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时代魅力乡村。”乡村旅游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而文旅重视传承、利用、发展优秀乡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乡村振兴基本要求中乡风文明的保障。文旅是乡村振兴的“领跑者”。
2022年2月22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实施乡村休闲旅游提升计划。支持农民直接经营或参与经营的乡村民宿、农家乐特色村(点)发展。将符合要求的乡村休闲旅游项目纳入科普基地和中小学学农劳动实践基地范围。” 2022年5月12日,《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行动纲要》中提出“做强文化旅游业态。挖掘乡村体验游……开展休闲农业旅游和文创农业旅游。”
在这样的前提下,如何从把文化和旅游巧妙结合起来,推动文化旅游业发展迈上新台阶,是当前我们亟需研究探讨的课题。当前旅游者已不满足于传统的观光旅游产品,开始选择具有鲜明地域特色、时代特色和文化特色的休闲度假旅游产品。文化是旅游之“魂”,旅游是文化之“体”,文化为旅游提供丰富的内容产品,旅游则为文化创造巨大的市场空间。事实上,文化旅游本身就是旅游者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去旅游目的地感受“异质文化”,从而提升自身文化品位和文化修养的一种行为。当前旅游者已不满足于传统的观光旅游产品,开始选择具有鲜明地域特色、时代特色和文化特色的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由此可见,升级历史文化旅游、乡村旅游势在必行。合理开发高坎地区红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不仅是振兴经济的有效途径,更能够以此打造并擦亮“高坎精神”品牌,对沈阳地区乡村振兴做出贡献。
所谓策划,是通过实践活动获取更佳效果的智慧,是一种智慧创造行为。与旅游相关的文化策划则是以文旅资源为基础,通过对文旅市场和环境等的调查、分析和论证,对文旅资源的转化路径进行谋划,创意设计旅游方案,落地实施,使资源与市场得以有效结合,从而获取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过程。
因缺乏文化策划的先导,将旅游独立看待导致整体思维缺失。不少乡村目光局限在了以农家乐餐饮、田园观光为内容的狭义概念中,真正的文化旅游资源处于待开发状态或半开发状态,没有形成有影响力的品牌。还有一些地区,由于缺少可持续的科学策划,历史文化古迹遭到惊人毁坏,在过度追求商业利益的背景下,作为文化旅游的精华和核心的人文环境的原真性也受到严重破坏。对于高坎地区的文化资源,特别是文化遗产进行梳理,包括历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及生态文化资源等,例如将抗日英雄“宁二傻”破坏的铁路线原址、解放战争碉堡遗址及“二.一三”纪念馆等所承载的英雄文化基因做好分类,探寻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充分挖掘文化遗产价值,盘活利用解读其丰富的内涵的路径,建立文化资源开发体系。
高坎地区目前基础设施建设未能与时共进,乡村文化空间缺乏特色,未能凸显红色基因,游客也无法形成旅游体验。以该地区红色文化核心地标“二.一三”纪念馆为例,该馆面积230平方米,纪念广场基地16660平方米,绿化面积约10000平方米。虽然在当时基本满足了各地区人们来参观的需要,但由于年久失修,现在纪念馆和广场与沈阳市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沈阳市青少年德育基地的称号极不相称,这处极其珍贵的对后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与其应起到的作用相差甚远。
针对该核心地标建筑,通过改扩建提升其功能,将高坎地区的抗战史、解放史、发展史融为一体展示,同时加入研究、培训功能,使其集展览、红色文化研究基地功能于一体,以符合时代需求,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此外,通过找寻并提炼红色文化元素,确定其对应的现实空间展现方式,运用符号学重构地域文化符号,将其应用在乡村公共景观空间中。依托塑造特色风貌,植入红色文化根脉,设计合适的文化旅游开发方式。
1.加强对高坎地区红色文化蕴涵的信仰理念、革命传统、人文精神等深入挖掘,借鉴瑞金红色实景演艺“浴血瑞京”和延安的《延安保卫战》等红色旅游演艺项目经验,开发沉浸式红色实景剧,通过文化演艺、场景呈现和情景体验等多元形式,将红色文化活态化、情景化、互动化,形成可倾诉、可参与、可感受的红色文化,使每个观看的人都能融入情景,体验感觉真实生动。
2.发挥高校、文艺团体等的优势,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围绕“毛主席来到咱农庄”主题,深入开展共和国成长史研究和红色精神谱系研究,理清沈阳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历史脉络,围绕高坎地区涌现出的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张振发等具有时代精神的人物,擦亮红色名片,推出更好更多的红色主题舞台艺术和美术作品。积极发掘红色文化当代价值,升华沈阳英雄城市精神的内涵。
“文创”即文化创意。文化创意产品简称文创产品,是艺术衍生品的一种,设计者通过对文化独到的理解与物质载体的创新结合,形成一种全新的创意产品。[2]近年来,我国文创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在政策上,国家相继出台鼓励文化与文创产业融合发展的有利政策,为文创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氛围,也为文化资源发掘与文创融合发展奠定了基础。纵观近几年全国包括文博会、书博会在内的各类文化产业类会展,文创产品亮相的频次也越来越高。除了常见的文化IP衍生品,如书签、明信片、笔记本/相关文具、玩具以外,联名服饰、VR及AR等适用于沉浸式体验的科技产品等也相继出现。
创新红色文创,把高坎地区红色遗址、革命文物等有形要素,与革命信仰、英雄精神等无形要素分别提取出来,有效地融入文创产品中。鼓励网络动漫产业企业以高坎地区红色历史为背景,开发适用于移动客户端传播的红色动漫、游戏、故事等老少咸宜的文化产品。推进红色旅游景区文创体验馆建设,促进场景消费。
扶植培育一批红色旅游商品生产销售企业,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意独特的品牌,使沈阳的主要旅游商品购物场所均有一批具有沈阳特色的红色旅游商品。
1.开展红色研学系列活动,充分利用旧址遗迹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教室”,文物史料作为学习的“教材”。依托高坎红色文化资源,精心包装策划一批红色研学项目,培育红色文旅龙头企业,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就“红色文旅 + 教育”模式进行深耕。鼓励社会培训机构策划推出一批面向学生群体的红色夏令营、冬令营等产品,利用节假日开展红色体验教育和研学旅游活动。精心设置课程,进一步提升互动体验,强化受众参与,听革命后代讲革命历史故事,学习红色历史文化,学唱红色歌曲等,从实际感悟沈阳的红色文化,收获良好的旅行体验。
2.推出“红色微旅行”项目,强化区域红色文化资源整合。将高坎红色文化资源与沈阳其他区域红色地标旅游资源整合形成联动,打造城市红色旅游系列精品线路,使游客深度体验城市红色微旅行。依靠旅游达人、网红直播等方式展示以红色地标为核心的红色打卡点,吸引市民游客参与微旅行。推进全市不同地区红色地标深化联合营销,加强景区之间的互动交流,优化不同类型景区旅游产品线路组合,为游客提供多元化旅游体验。
在人们对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需求日趋提高的今天,越来越看重文化与人文元素的利用与发展。[3]本文从沈阳地区乡村振兴的角度出发,以文化资源开发为切入点,探索以区域经济发展为重点,以文化发展为导向的沈阳特色发展路径,以期能对沈阳地区乡村振兴起到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