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军
武夷山是我国著名的旅游风景区,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西南10 公里处,面积约70 平方公里,有“奇秀甲于东南”之誉。
武夷山鬼斧神工的丹山碧水,终年飘逸的云雾山岚,堪称人间仙境。景区内有名山三十六峰,有巍峨挺拔宛如天柱的大王峰;有号称武夷第一奇峰的如窈窕淑女般亭亭玉立的玉女峰;有高峻险绝的接笋峰;有登此峰而产生飘游若天仙的天游峰。徐霞客称:不临溪而能尽九曲之胜,此峰固应第一也……
一座座奇丽峰岩,宛如一盆盆精心雕镂的盆景,竞秀争奇,异彩纷呈。武夷山自然景观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的丹霞地貌。红黑色的山岩配翠绿色的林木别具一番景致,而且武夷山峰林、怪石、绝壁、幽谷、岩洞“五类”俱佳,更为奇特的是所有山峰的岩层都向西倾斜,倾角一般在20~45 度,其势如千军万马,昂首向西,场面蔚为壮观。
武夷山的水以清爽幽奇闻名,有清、净、绿三大特点,因此称“碧水”。“碧水”或环绕镶嵌峰岩之旁,或奔流归宿于丹山之间,千变万化,多姿多态。著名的九曲溪穿行于武夷山风景区中腹,九曲水一水九折,一曲一滩,形成“曲曲山回转,峰峰水山抱流”的景观。“逍遥游”飘流九曲溪,可使你尽览它的风姿。
六七根毛竹,拼成一张竹排,外加一根竹篙,乘在竹排上,仿佛回到千年前的岁月。飞驶的竹排,如一条青龙,载游人穿行在云雾山林中,溪岸两侧峰峦叠嶂,仿佛接受游人的检阅。只有在竹排上,才能更贴近清碧的溪水,能和山、光、水色融为一体,充满诗情画意!也只有在竹排上才能体验到“石出疑无路,云开别有天”的壮景。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九曲溪虽不深,却常有“龙”迹显现。有时从水面上钻出一个如烟如雾的“龙头”,接着整条龙都跃出水面,像轻纱一般飘浮在水面,沿水流的方向,张牙舞爪,在河谷中曲折盘旋,活灵活现。过一时半刻,“龙”向上腾起,消失在山谷洞天之中,此“龙”是水面上水汽凝结后形成的云雾,受九曲溪曲折的河谷气流的影响而出现的,是武夷山九曲洞天特有的云雾奇观,一般在春、冬两季晨曦初照时出现,当地人称之为“云龙”。
说起雾,也是武夷山常见的,武夷山年均雾日达108 天,所以武夷山四季可见云海,每当云雾来时,原先隐约可见的草木、岩石都被乳白色的山岚笼罩,千万座山峰像大海中的千万座绿岛,云海滚滚如波涛汹涌,渐渐地把绿岛全部吞没,过一会儿,云雾又徐徐升起,先露出谷底,接着是山腰、山巅,群山逐渐长高长大,十分壮观。观看武夷山云海最佳的山峰在三仰峰、大王峰、天游峰。
武夷山“云龙”常现,而有关龙、仙的传说更是不在少数,如“许仙斩龙”“仙人育婴”等,而其中最著名的是有关“幔亭招宴”的传说。相传,武夷君于秦时来到武夷山。秦始皇二年八月十五日,武夷君在武夷山大王峰左侧的一个峰顶(此峰后称幔亭峰)大摆筵席,招待众仙和乡人。他把五色朝霞化为织锦扎成数百间彩屋,并把一道彩虹化为拱桥供2000 多位相约而来的乡人上下,而众仙则乘仙船来去。当宴会散后,虹桥飞散,插到各山峰的石罅洞穴中……
这些虹桥板有的坠落于地被人收藏。史料记载,明朝崇安(今武夷山市)县库就藏有一块虹桥板,其色如绛香,纹理坚实,剖开可见木纹如细丝,木色亮如银,却认不出是什么木头。而那些应约的众仙有的则被武夷美景吸引留在武夷山,他们临终前便选择埋葬在山崖高处洞穴的仙船内,这就是“武夷山船棺”民间传说的来历。
20 世纪60 年代初,郭沫若先生来到武夷山旅游考察,看了大、小藏峰的船棺后说:“岩棺葬是古代少数民族的葬礼形式,他们把船棺放在高高的悬崖上,认为离天近了,就上天成仙了,所以过去说是仙人葬处。”
在福建省博物馆内就保存有一具1978 年考古队在武夷山吊下的船棺。棺内有一具男性尸骨及果核等,经测定,船棺距今已有3400 多年的历史了!游人如今可在天游峰下天游的一览台上,用望远镜观察大藏峰岩壑中的船棺,可见船棺中一块骨头闪闪发光(笔者以为是块头骨)。
有关武夷众仙的传说很多,虽说神仙是不存在的,但武夷山在历朝历代的的确确招来许多名士来此读书传道,修身养性,在他们之中最有名的一位就是宋代大儒朱熹。
朱熹(公元1130~1200 年),南宋人,哲学家、教育家。朱熹一生70 载,为官九年,在朝46天,有63 年是在闽北度过的,其中在崇安生活了将近40 年。他从小便立志“读圣贤书,行仁义事”;为官时则以“天下之子莫大于恤民”为己任,千方百计为民谋福利;最大的心愿是收复被金人践踏的失地,到泗水之滨的曲阜去瞻仰万人景仰的孔府、孔庙,朝拜慕名已久的圣人像。“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表达了他的心愿,可遗憾的是,他至死也未等到这天。
由于政见不合,得罪了权臣,朱熹屡遭解职。在他54 岁时,再度辞官回到武夷山的怀抱,在五曲的隐屏峰下,创办了武夷精舍,收徒讲学。朱熹的一生,虽受不少打击,遇到很多挫折,但他一生始终乐观处世,潜心著书,谆谆讲学,终于桃李满门,成为一代巨儒。他一生都过着“客来莫嫌茶当酒,山居偏与竹为邻”的清淡闲居的生活;他不嗜酒,节肉食,但最爱品武夷岩茶,可以说他从垂髫少年至皤然老叟,一天也未离开武夷岩茶。在武夷精舍旁他还亲手植下几株茶树,后人称“文公茶”,成为武夷山名茶之一。
宋代斗茶风极盛,武夷岩茶因品饮艺术的精湛而堪称极品,蔡襄、苏东坡、陆游等文人都精于茶的品饮,给武夷岩茶很高的评价。武夷茶浓郁甘醇,在唐朝以腊面茶而闻名,故又称腊茶,宋代曾作为贡品进奉皇帝品饮,武夷岩茶中最著名的当属“大红袍”。
说起大红袍,也有种种传说。相传许旌阳大仙在武夷山北乘仙鹤,手执七星宝剑,杀死九条恶龙,龙的尸骨化为九龙窠。武夷众仙在九龙窠种了两丛神茶,这两丛神茶得龙髓精华,长得十分旺盛,叶片泛出锦霞般红光冲上云宵,惊动了正在坐禅的永乐禅院方丈铁华禅师,禅师赶到九龙,见是茶丛发出的祥光,便从袈裟袖口里取出一只拇指大的猴子,令它攀上悬崖摘下一片茶叶。铁华禅师返回时,只见一秀才倒卧在庙门口,腹胀如鼓,气息已无。老方丈忙将一小片神茶用沸水泡开,灌入秀才口中。神茶舒缓了秀才心肺,片刻间回肠荡气,起死回生。秀才便把这片救命神茶珍藏起来,后来他进京考上状元,进殿见驾时,听说皇后卧病不起,连御医也无能为力,他呈上珍藏的神茶让皇后品饮,果然治好了皇后的腹胀病。皇帝龙颜大喜,赏赐神茶大红袍一件,并命新科状元前往九龙窠封赐这两丛神茶。
从此,大红袍福茶之名便广泛流传开来。“大红袍”质厚叶大,冲泡以后,绿叶镶着朱砂红,鲜亮的红色围绕着浓翠的绿色,还真像是给绿叶披上了一件大红袍呢!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而山水俱佳的武夷山实在是个好去处,在这里你可以寻幽、览胜、猎奇、考古、品茶,在万年宫闽北朱熹纪念馆,你还可以一览大儒的生平事迹,从中也许会受到许多启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