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施工建设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应用

2022-11-25 11:32:01周珊群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市政工程整体现实

周珊群

宁波市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 宁波 315000

在市政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基础性的施工手段,就是软土地基施工技术,而且在现下,不同地区的市政工程,都难免会遇到软土地基的问题,所以,整体施工质量好与坏,都会直接影响到整体的工程呈现效果。所以,对于相应的市政施工企业而言,必须要在该方面加大重视力度,同时,深化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应用,还要从现实情况角度出发,进行针对性的应用,只有做到如此,相应的施工技术才能发挥出自身的功效和作用,提高市政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促进城市乃至社会的全面发展。

1 软土地基及其危害性分析

对于软土地基而言,其主要就是指一些土壤结构本身具备一定的淤泥性质,这样的软土地基所属的类别,大部分都是饱和软黏土,主要分布的区域,也是江河湖泊的入口部位等,但是我们必须要承认一点,在内陆地区中,如果整体的水资源含量相对丰富,那么也由非常大的概率出现软土地基,特别是在一些沿海地区,软土地基更是频频出现。对于软土地基而言,在具体施工处理的过程中,如若处理不当,会直接影响到市政工程的施工和建设,由于其本身的含水量非常高,相应的自身承载力也严重不足,那么如果受到了外界一些较大作用力的影响,而且在持续作用的背景下,那么就会出现相应的变形问题,这对于市政工程建设而言,会带来非常大的安全威胁,即便当下施工完成,在后续的工程运行过程中,也会埋下非常大的安全隐患。

对于市政工程施工建设而言,由于所处地区不同,那么遇到软土地基的可能性也非常大,而且软土地基对于整体的市政工程施工建设带来的危害,也是非常大的,具体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第一点,就是会带来严重的沉降危害。以软土地基为实际的基础,开展市政工程的施工建设过程中,可以说,最常见的危害就是沉降问题,而且产生此种沉降问题,会直接影响到后续的项目正常应用。中苏州之,软土地基之所以称之为软土地基,根本原因,就是其自身的含水量极大,那么对比一些正常的土质,其本身的孔隙也就相对较大,那么其整体的压缩性也就非常大,因而会带来极大的沉降量。在市政工程的不断施工和进展过程中,软土地基带来的此种沉降性危害,也在逐步增加,举例来讲,对于市政项目本身,在遇到持续性的沉降之后,整体的工程安全性就会受到影响,轻则出现裂缝,重则出现严重的塌陷,不仅如此,一旦出现工程缺陷问题,那么周围的一些管线也会受到牵连影响,进而出现损伤或者是断裂的情况,直接制约了城市的和谐稳定发展;其次,就是涌土问题。从现实角度来分析,当下的市政工程存在很多的软土地基情况,而这些软土地基,若没有进行很好的处理,那么就会直接导致出现涌土问题。对于该问题而言,并不是说在处理软土地基的过程中,有所遗漏,而是在填土的过程中,出现了过量的情况,导致实际的填土高度过高,而且超出了现实的填土限制,进而在整个路基结构中,收到了一个严重的剪切力,进而导致出现破坏问题,在进一步演变之后,出现涌土的滑坡问题。针对该问题而言,其给市政工程带来的最直接危害和影响,就是会威胁到工程的稳定性。在实际开展施工作业的过程中,一般路堤部位出现了缺陷问题,但是,在处理过程中,没有从现实的需求角度出发,就会带来一些列的不良影响。特别是对于路基的倾斜度而言,若不能做到科学合理的控制,那么就会导致整体的基础结构承重不足的情况,进而影响整体的承载稳定性,加大安全隐患[1]。

2 市政工程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特点及现状

2.1 特点

2.1.1 触变性和流动性很高

对于软土地基工程而言,其不论是触变性,还是流动性,都非常高,而且在显示中,我们遇到的大部分软土地基,在遇到一些重力或者是外部力量的作用以及影响下,就会非常容易出现变形的问题,而且如果在施工的过程中,未能站在现实的施工角度出发,也没有考虑一些现实施工要求,就随意应用一些软土地基施工技术,那么整体的效果就大打折扣,而且由于不适配的施工技术,会导致软土进行持续的流动,那么市政道路工程就会不可避免的出现塌陷问题,而此种问题会直接影响到市政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制约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2.1.2 含水量高

对比普通的地基而言,软土地基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含水量非常大,在软土内部,存在较多的水分,而正是由于这些水分的存在,才导致整体的软土,呈现一种松软或者是流动的状态。而且对于软土地基而言,一般情况下,土质中还有一些粘土和粉土等内容,其中涵盖着众多的负电荷,而且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空气中也含有大量的水蒸气,这些水蒸气就会被负电荷所吸收,与此同时,还会在土粒的表层滞留一部分,进而导致软土地基的含水量持续增加。众所周知,我国的国土面积可以说是十分的辽阔,那么不同的地区,实际的地质差差异性也非常大,那么在湿度相对较大,且降水相对较多的城市区域,就会频繁遇到软土地基,这就导致整体的施工难度进一步增加[2]。

2.2 现状

2.2.1 施工设备不够先进

在如今社会发展过程中,虽然我国的市政工程建设范围在逐步扩大,也将很多的施工机械设备应用了进来,但是从现实角度来分析,这些施工设备的发展和更新速度,远远比不上施工工程的革新速度,而且也无法满足当下的发展需求,而且从现实的应用实际情况来看,其无法满足地基处理要求,而且也不能很好的应对软土地基,更无法满足城市发展需求。

2.2.2 有效监管缺失

在实际开展市政工程建设工作过程中,不论是任何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应用,都必须要进行有效的监管,但是现实的监管力度严重不足,而且对于大部分的负责施工企业而言,内部的监管部门自身严重缺乏责任心,在具体工作的过程中,也缺乏严谨性,更没有将严格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措施制定并应用进来,导致监管工作出现层层漏洞,针对一些软土地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也不能及时发现,导致施工质量大打折扣。

2.2.3 施工人员综合素质严重不足

从现实的市政工程建设而角度来分析,不论何时何地,最为重要也是最为关键性的一个因素,就是施工人员本身。但是基于市政工程的建设速度进一步增加,在市政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对于施工人员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但是整体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仍然相对较低。根本原因就在于很多的施工人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和培训,更没有在上岗之前,进行相应的培训,所以,自身的知识相对匮乏,那么在施工的过程中,也就非常容易产生问题。

3 市政工程施工建设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应用

在当前阶段,我们必须要认识到一点,就是市政工程的大规模施工和建设,最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就是软土地基,而且软土地基由于自身具备一定的特点,会带来各种不良影响,那么为了根本性保证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保障整体工程的稳定性,就要高效运用软土地基施工技术,保证应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高施工质量。

3.1 强夯法

在如今的软土地基之中,最明显的一个问题,就是孔隙非常大,那么针对这样的现实问题,就可以将强夯法这一技术应用进来。对于该技术而言,主要就是针对具体的软土地基,采取不断夯击的方式,进而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一般情况下,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都会优先将机械设备和相应的重锤应用进来,并且将具体重锤吊在具体的高度上,确保其进行自由落体运动,通过自然降落给地面带来的冲击力,就可以达到逐步夯实地基的效果。针对具体的软土地基,在实际开展施工建设的过程中,一般实际重锤的重量都有相应的要求,需要维持在10t到40t之间,那么在具体起吊过程中,也有具体的高度要求,实际的高度应不低于10米,同时不高于40米。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实际高度和重量选取情况,要考虑具体软土地基的实际情况,然后进行恰当的设置,这样,才能保证达到最佳的夯实效果,提高软土地基的夯实度。对于该技术而言,其最大的应用优势,就是无需进行任何繁琐的施工处理,整体的操作极为渐变,而且在施工过程中,难度也相对较低,广泛应用在一些杂填土或者是砂性土之中,整体的夯实效果也非常的理想化。但是,相关施工人员以及技术人员,在运用该方法的过程中,应避免盲目性,而是要在前期阶段,就深入到施工现场之中,开展调查,还要实时监测现场施工进度,进而对具体的夯实次数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协调,确保可以达到最佳的应用效果。对于该技术而言,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还面临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就是噪音问题,所以,如果市政工程所处的位置,恰恰是市中心或者是人员密集的地方,则必须要将噪音防控工作做好。

3.2 置换法

在市政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针对软土地基方面,还有一个非常有效的施工技术,就是置换法。对于该技术而言,其有一定的所至方向,主要就是一些施工项目原本的土壤条件,无法满足现实需求,所以,要进行置换处理,这样,就可以保证施工质量。在具体应用该技术的过程中,整体的效果,可以说非常理想化,可以让原本的地基结构承载力大幅度提升上来。但是,我们必须要认识到一点,该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整体的工作量非常大,虽然,实际的操作并不复杂,但是必须要进行高频次的工作,这势必会让整体工程的施工量大幅度增加。在具体应用该方法的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还要深入到具体的置换土壤之中,开展系统的质量检验工作,确保在置换之后,整体的土层自身的承载力效果可以达到理想化,避免一些已经被置换进来的土壤,仍然有质量问题。在现实中,一般已经置换完成之后的土层,也需要利用相关机械设备,开展压实处理工作,这样,整体的施工效果才能实现最大化的提升,促进市政工程的可持续发展[3]。

3.3 粉喷桩施工技术

在实际处理软土地基的过程中,还有一项非常常用的技术手段,那就是粉喷桩施工技术,从某种角度来分析,该技术属于深层搅拌技术的重要内容,其可以最大化的改良软土地基,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地基本身的承载效果。在该技术应用过程中,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粉体状固化剂,要确保其可以深入到软土地基之中,进行系统的搅拌,达到一个最佳的结合效果,这样,才能达到一个理想的加固状态。对于该技术而言,一般常用的材料,就是石灰或者是水泥等,利用相应的操作设备,让其和软土地基内部的土壤紧密结合在一起,然后发生反应,那么整体的软土就可以达到一个最佳的硬结效果,确保其强度提升上来,满足市政工程施工需求。但是,施工人员也需要特别注意一点,就是在运用该技术的过程中,必须要切实提高桩基本身应用的精准性,同时,搅拌操作也不可马虎,必须要完全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固化效果。

3.4 排水固结法

对于排水固结法而言,其也是非常常见的一项施工技术,而之所以将该技术应用进来,根本原因就在于软土地基本身的水分含量相对较高,那么水分含量较高会给整体的路基施工,带来一系列的危害性,那么就要适当的采取有效的排水方法,而对于该技术而言,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形成的系统处理方法。对于该处理技术而言,除了将泥炭土这一类软土以外,都可以达到非常理想的效果。在应用该技术的过程中,相关施工人员必须要率先将排水井设置进来,同时要保证设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而且施工人员还要考虑到现实的地基表现情况,一般应用相对普遍的方法,就是塑料排水井和砂井等,当然,也可以将一些其他的排水设施结合应用进来,最大化的提高排水的效果。

3.5 硬壳层补强技术

一般情况下,在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如果遇到了一些路基相对较低,且实际的排水条件相对较差,同时软土的性质,又具备砂性的特点,那么通常情况下,就会将该技术应用进来。该技术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主要原理就是将振动碾压的方式利用进来,让硬壳层本身的厚度进一步提升,提高其硬实度。通过该技术的科学合理运用,可以让整体的施工效果大幅度提升上来,不仅如此,还可以根本性节省成本,提高市政工程效益。根据前面分析,我们已经清楚的认识到了,该技术具备较强的经济性,而且应用范围也相对较广,可以最大限度的为市政工程的可持续建设和发展保驾护航。

在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市政工程是最为主要的一项内容,其决定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而且涵盖的土质内容也相对较多,而针对软土地基这一棘手问题,需要深入其中,进行多方面的考量,然后结合现实的需求,考虑到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以及现实的施工要求等,要科学合理选取恰当的软土地基施工技术,这样,才能根本性保证施工质量。当然,针对具体施工技术的应用,也可以将多种技术结合应用进来,达到一个最佳的应用效果,最大化的提升地基性能,根本性降低市政工程的安全隐患,促进市政工程的可持续建设和发展。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从现实的市政工程角度出发,软土地基频频出现,如果不进行有效的处理,那么势必会影响整体工程进展,给后续工程运行埋下较大的安全隐患,所以必须要加大重视力度。但是,从现实角度来分析,不同的软土地基施工技术,都各有利弊和适用的方向,那么在现实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就要全面掌握这些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以及具体应用注意事项等,然后在施工过程中,依据相应的规定和要求,考虑到现实的地基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改善和加固,确保施工质量大幅度提升上来。可以说,在如今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市政工程承担了重要的职责,而其中的软土地基又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内容,而且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如何,都会直接影响到市政工程的质量,施工人员必须要谨慎再谨慎,熟练掌握并应用这些施工技术,在恰当的时机,进行恰当的应用,保证施工效益。

猜你喜欢
市政工程整体现实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文苑(2020年11期)2021-01-04 01:53:20
歌曲写作的整体构思及创新路径分析
流行色(2019年7期)2019-09-27 09:33:10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谈市政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挖淤换填施工工艺在市政工程的应用
不平衡报价在市政工程招投标中的应用
市政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探讨
一种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强现实交互App的开发
改革需要整体推进
中国卫生(2015年7期)2015-11-08 11: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