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人才振兴模式初探

2022-11-25 11:31:55庞娇陈永霞闫丰安晓明
河北农业 2022年2期
关键词:人才农村大学生

□文/庞娇 陈永霞 闫丰 安晓明

乡村人才则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但总体而言由于农村的地理位置以及配套设施等问题,农村地区对人才的吸引力始终不足,农村人才缺乏,导致农村的观念较落后,阻碍乡村振兴的实现。因此,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地区人才吸引力是乡村振兴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

一、乡村人才发展现状

河北省是人口、农业大省,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资料乡村从业人员为3023.37万人,占人口总数的43.21%。在从业人员的年龄上,农村80、90后青壮年多数不满足于农村生产、生活现状,纷纷流向城市和第二三产业,以至于留守农民的平均年龄高达57岁[1]。农村从业人口老龄化已非常严重,农村专业人才缺乏,已成为制约乡村振兴的重要阻碍。

二、乡村人才振兴现存问题分析

1.引:农村发展相对落后,对人才吸引力较低

由于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水平依然和城镇存在巨大差距,大量年轻人外流到城市,在城市定居工作。根据2020年的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河北省的城镇人口占比已由2000年的26.08%上升至60.07%,城镇人口的增加一方面说明了以人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扎根农村,在农村居住人口越来越少,从2010年至今已减少将近1049万人,同时在现有的农村居住人口中老龄化程度也在逐渐提高,严重制约着农村的创新发展。

2.用:乡村人才意识淡薄,人才不受重用

近来随着对于农村人才政策的放开,驻村干部、村官、乡镇公务员的队伍逐渐壮大,为农村输入了一批高素质高学历人才,但由于长期相对落后的农业思想,以及农村地区较为单一的农业经营模式,导致当地多数农民对于人才的重视程度较低,甚至认为很多年轻人只是纸上谈兵,不懂得的实践经验,对他们持怀疑态度,因此在政策推行以及具体实践操作环节配合度低,导致乡镇各类人才在工作推进过程中面临的阻碍较大。

3.育:人才培育机制不健全

由于目前各个村集体经济贡献率低,村内部可支配资源少之又少,无法依托自己的力量去培养本地人才,所以更多的要依赖政府的支撑和政策支持,通过人才输入的方式进行乡村人才补充,而输入方式的最大弊端是人员归属感较低,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到农村建设中。

4.留:缺乏激励机制

在乡村振兴的政策推动下,驻村帮扶人员、大学生村官数量在增加,但由于缺乏相应的长效激励机制,物质方面乡村从业人员薪资水平、工作环境都与城镇工作人员存在一定差距,精神层面,乡村人才成就感较低,导致农村对于吸引进来的人才缺乏长期吸引力,留不住人。

三、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的对策及建议

面对农村人才困境,要增加农村人才吸引力、更好的留住人才,激励人才,同时农村地区要重视自身人才的培育,尊重人才。

1.加快政策落地,多方联动提高农村人才吸引力

农村具有丰富的资源,在经济发展中具有自己独特的作用和功能,而随着每年大学毕业生数量的增加,导致城市的竞争压力逐渐增大,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萌生了返乡创业的念头。

以此为契机,政府通过提供各种优惠政策的带动,通过创业支持政策,可以吸引一批农村出去的大学生返乡创业,用他们的创新经验和开放思维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引领和带头作用。

2.强化人才沟通机制,给予农村人才更多支持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指出:“要让各类人才在乡村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对于乡村治理人才,要给予其更多的权利,提升其在村民中的威信和威望;对于回乡创业人才,政府和村级治理主体要给予充分的支持,帮助其推进创业项目,并发动群众利用自身人脉和资源助其打开市场。虽然长期扎根农村地区的高技能高素质人才较少,但从农村走出去的大学生却占据相当大的比重,他们进入大城市学习工作之后,眼界更加开阔,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同时对于自己走出去的农村也会有一种天然的情感,村级治理主体可以与这些大学生建立长效沟通机制,将他们的个人发展与乡村振兴建设进行有机结合,既能实现自己的个人目标,又能为自己的家乡做出贡献,对于这些大学生而言也将会有充分的满足感和自豪感。

3.完善农村的人才培育制度

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农村职业教育是开发农村人力资本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变量[2]。政府要加强对于农村人才的培训力度,对于不同技能型的人才提供合适的培训方式,如对于新型职业农民定期聘请专家进行现场的培训和指导,要让村级治理主体中具有职业能力过硬的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用自己的切身经验带动农村产业发展以及产业优化升级。同时要加强与科研、农业院校的合作,充分利用高校以及科研院所的资源,指导农民科学种植,并定期举行培训会,本地培育一批农业技术人才,用于指导村民的具体实践。

4.完善激励制度,留住人才

健全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针对不同类型人才提供针对性的激励措施。对于大学生村官要为其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给予充分的关注和尊重,完善各项福利待遇,让其有充分的安全感和成就感,并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职位晋升机制充分激发人才活力。对于返乡创业人员要通过政策支撑、村内帮扶等手段对其创业提供助力。同时对于扎根农村的人才要给予医疗、子女入学等各项政策的优惠倾斜,通过多样化的激励机制,留住人才。

结语:

乡村人才振兴既是乡村振兴的要求同时也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做好人才的引、用、育、留,突破制约乡村振兴的人才短板,才能更好的发挥出各级各类人才的智慧,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巨大助力。

猜你喜欢
人才农村大学生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人才云
英语文摘(2022年4期)2022-06-05 07:45:02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2-01-12 06:32:04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商周刊(2018年13期)2018-07-11 03:34:10
留住人才要走心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9
“人才争夺战”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8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中国记者(2014年2期)2014-03-01 01:38:08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中国火炬(2013年7期)2013-07-24 14: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