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义
四川电子机械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四川 绵阳 621000
当前,建筑工程中的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情况并不理想,在建筑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事故依然是时有发生,建筑行业已经成为了仅次于交通业、采矿业的第三大高危行业[1]。建设工程施工项目是反映建设工程领域管理水平的前沿窗口,加强其安全管理极为重要。
建设工程施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影响因素非常多,包括人员、机械、环境、管理组织等多个方面,各个因素之间是相互制约、联系的。
在建筑企业的改制下,用工制度也出现了明显变化,管理层和劳务层之间是分离的,施工现场施工人员从传统的固定模式转化到如今的劳务工模式。施工人员队伍普遍存在文化水平不高、流动性大、习惯性违章、未接受过系统化职业培训的问题。
在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中,有大量的机械设备,如吊塔、推土机、起重机、自卸汽车、载重汽车、打桩机、搅拌机等等,还有一些施工需要用到的建材,如钢材、钢管、水泥等[2]。在目前的建设工程中,大多是根据进度来引入施工机械,与其他产业的施工机械相比,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机械的工作环境较为恶劣,长期露天工作对机械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寿命都造成了不利影响。同时,建设工程机械设备工作对象是以各类建筑材料为主,腐蚀大、磨损严重、受力情况复杂,这都会带来安全隐患。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工序繁多,并且露天作业、交叉作业的问题也普遍存在,其中,任何参数出现变化,都会对作业环境产生影响。总体来看,影响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作业环境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因素、作业场地因素、噪声因素、固体废弃物、有毒气体潜在泄露、潜在爆炸、扬尘、有害光射线等。与其他的作业环境相比,建设工程施工作业环境会随着施工进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有着较强的随机性,在不同阶段,影响因素也各有差异。
建设工程的施工项目管理组织也具有特殊之处,管理层次复杂、扁平化程度较低,涉及的责任主体也较多,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规定,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及其他与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有关的单位,都需承担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责任。目前,施工企业经营体制已完成改革,管理层与经营层之间相互分离,涉及的管理层次也就更多,综合上述因素,建设工程的组织结构层次复杂,这与其他的化工企业、制造业的管理组织相比,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因素。
安全意识即预警意识,是相关人员在作业时对危险的关注程度与判断意识,有较高预警意识的人员,能够把握好建筑施工环节的重点和难点,严格按照安全规定来开展工作。从建设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数据来看,有80%以上的事故是由于人为因素导致,因此,对于建设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需要首先从人员层面着手,提高施工安全意识,严格做好施工安全生产教育工作。引发建设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的原因非常多样,总体来看,有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直接原因是事故地点环境、物等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从而诱发了不安全行为;后者则是由于管理原因或者操作原因造成。其中,又以管理作为重点,如果管理不到位,无法约束人的行为,那么,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就会显著升高[3]。
对此,针对施工现场人员,需要严格做好安全生产教育,主要包括思想教育和技术教育两个层面,思想教育是针对全体员工,对其进行相关的建筑法律法规、生产纪律、操作技能的宣传教育,并有意识的宣传一些典型安全事故,提高员工的安全警觉性,坚决杜绝违章作业和违规指挥。技术教育则是对员工提供的再培训,在建筑业的发展下,相关的建筑法规也在与时俱进,这就要求从业人员需要时刻关心新的制度规范,做到与时俱进,建筑企业要重视对员工的再培训和再教育,提高管理者的管理能力与一线施工人员的作业水平,减少由于人为管理和操作失当引起的安全事故。
同时,要重视员工安全生产素质教育。通常来看,影响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的人员安全素质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素质,二是管理者的安全管理素质。针对施工人员,要加大安全生产教育频率,不容忽视的是,在当前的施工现场中,农民工依然是主要力量,他们的文化素质水平较低,对自身安全的保护意识薄弱,不了解相应的法规,极易出现违规作业,针对此类人员,要开展多形式的安全生产活动,做到防患于未然;针对管理者,此类人员在施工现场有着决策权和指挥权,其管理水平和安全素质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整体安全。针对新进管理人员,要予以系统化的培训和教育,通过培训,使之尽快适应岗位工作。同时,与时俱进的更新管理方式,及时为管理人员传递各种新工艺、新技术带来的管理模式改变,借助线上培训方式,让管理人员可自行选择培训时间,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来提高其管理水平,适应现代社会建筑工程事业的发展。
建筑企业需根据安全标准化的要求建立作业环境与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对施工现场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详细检测和评价,在每次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前,都必须要了解周围场地的环境,包括各类危险物品、管道、线路等,对于项目的安全主管、项目经理、监察人员,需要严格做到持证上岗。在企业内部,设置相应的职业健康管理机构,配备职业健康保护相关的工具和设施,定期开展职业健康培训,并在现场设置职业健康警示说明,为每位人员建立健康档案。完善安全卫生制度,为人员提供安全的劳动保护用品,对影响职业健康的各种因素做好专项检查,合理安排人员工作,为其提供良好的工作、休息环境[4]。同时,要增加安全投入,改善人员的作业条件,由企业提供足够的安全生产专项资金,严格做到专款专用,加大安全设施和设备的投入,借助各类新设备和新技术,提高安全保障成效。
当前,各地正处在城市大建设的重点阶段,这一阶段,也是各类生产事故的高发期,加之目前各类高层和超高层建筑数量愈加增多,其施工技术、难度和风险也大大增加,鉴于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的客观要求,需要构建出对应的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一是狠抓隐患整改。建设工程施工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其中,会不断出现新问题,需要严格做好安全检查,将隐患排除在外。施工企业需要建立自查制度,认真解决安全隐患,尤其是要重点排查塔吊拆卸、临时用电现场、脚手架工程、边坡基坑支护等关键部位,如果出现事故隐患,要第一时间整改。安全监督部门要对施工企业的安全主体落实情况进行全程监督,对于未将安全责任履行到位者,予以相应的惩处。
二是明确工作职责,构建责任体系。建设工程各方主体以及安全监管部门要严格推行“一把手”负责制度,对于超高层建筑,由市级监督部门进行全程监督,各个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要对承建项目负责,确保安全责任能够做到层层落实。
三是严格执行法律法规。施工企业要组织人员认真学习法律法规,由监管部门定期针对法规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于违规项目,予以严肃处罚。施工企业也要支付对应的安全措施费,对于重点工程,实施“设计师现场驻派制度”,及时帮助人员解决施工环节中出现的各类意外问题。
四是严格落实时段安全措施。根据建设工程施工规范的技术标准,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安全管理,如,在冬季,要严格做好防冻、防滑、防火措施;在大风、降雪天气,严禁室外高处作业;对现场的大型机械、起重设备、电源设施、彩板房等,由专人管理,做好越冬工程维护工作;严禁宿舍违规取暖、私搭电线,杜绝炉火保温和明火取暖,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
五是实施标杆引路。为了激发出施工企业争创精品工程的积极性,由上级部门开展文明施工交流会,组织相关人员交流经验做法、参观样板工程,通过经验交流,形成争先创优、取长补短的良好氛围。
从建设工程的施工现场来看,风险的类型多种多样,针对不同风险,需要采用对应的安全防范措施[5]:
针对高处坠落风险:要做好施工人员和作业环境管理,对于上下梯子,要保证结构牢固,设置1.2米以上的护栏,由专人负责管理和维护;在垂直和狭窄的作业面,可设计大型梯笼;在高度较高的爬梯中,增加休息平台;对施工生产区域的“四口”,都要做好标记;各类临空作业面,需按照要求设置围栏;在悬空作业时,要挂上安全网、设置脚手架,要求施工人员严格遵守现场规定,高处作业时严禁嬉戏打闹。
针对物体打击风险:为了预防物体打击风险,需要制定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加强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尤其是龙门架、塔吊、施工升降机等起重机械,在组装搭设完毕后,要组织专人进行检查和验收。对于施工升降机和塔吊,要向专业的机械检测机构申请检测,确保质量合格后方可投入到施工现场使用。机械设备部门要与施工人员做好技术交底工作,重视设备的日常检查,督促人员及时进行维护和保养。
针对机械伤害风险:加强现场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对于设备中的力矩限位器、自动控制机构警报器、监测指示仪等报警和信号装置调试,由专人负责。针对起重机,可实施远程网络监控管理,在其中设置远程管理模块,将每日工作数据传输至数据库,让相关人员能够实时查看。政府监管部门也可借此数据来掌握违章证据,最终消灭由于违章而引起的塔机事故。对于现场的各类机械设备,都要及时进行保养,如果发现有“带病运转”、“超载”等问题,要及时停止使用。
针对坍塌伤害风险:在开挖基坑之前,要对现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情况进行详细勘探,了解原有的地下构筑物、电缆、地下管道资料,做好现场勘查,根据施工条件来制定施工方案。在挖基坑时,要求施工人员严格遵守安全纪律,挖土要从上到下逐层进行,如果发现边坡出现土地连续滚动和裂纹的情况,施工人员要第一时间撤离现场,并及时分析原因,采取防范措施。对于高大模板的支设,需要根据模板支撑体系来设计,由专家进行论证后方可执行;对于钢管,要确保其表面的光滑、平直,不得有分层、错位、结疤、裂缝、毛刺和划道等;对于扣件和钢管,在使用前要进行鉴定,将样品送至法定机构检验,根据检验结果来制定搭设方案,检测批次根据不同的厂家、型号来划分,若质量不符合要求,坚决杜绝进入施工现场,并且要严格落实钢管和扣件的报废制度,在每次回收之后,要第一时间检查、清理,将问题钢管和扣件剔除报废。
关于安全文化的概念,最早是在1986年出现,这一概念诞生后,就引起了业界的普遍关注。安全文化对于决策层、管理层以及执行层的要求是不同的,实践显示,多数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人为因素导致,因此,构建适合的安全文化十分重要。施工企业需高度重视安全文化的建设,让安全文化、安全理念能够渗透到每个员工心中,使之成为无时不在的观念,那么,安全文化就会发挥出潜移默化的影响。安全文化既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也是社会文化的组成,对于安全文化的建设,可从两个方面来着手,一是做好基础安全文化的建设,这需发挥出幼儿园、中小学、高校教育的力量;二是专业安全文化,专业安全文化的建设可通过培训、继续教育等方式来获取,其中,企业培训是一条重要途径。
对于施工企业而言,建立安全文化,能够改善人员的安全行为,目前,多数施工企业的安全文化比较薄弱,专业文化发展水平也较弱,因此,各施工企业需要从这一方面来进行优化,将安全文化建设放到企业发展日程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安全文化的建设除了前文提到的教育和培训之外,还要利用各种宣传手段以及奖惩措施,发挥激励作用,对于在安全生产活动中表现优异的员工,予以奖励,对于不积极配合、屡教不改的员工进行严肃处理。
要注意的是,安全文化建设其本质是解决“人”的问题,长期以来,不少施工企业还是将主要的精力放置在对“物”的管理方面,针对人员管理,是采用强制化的硬性管理模式,效果并不理想。新时期的安全文化建设要求融入“人性化”管理理念,通过软管理,让每个员工都能够树立安全价值观,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安全操作流程,这种方式提高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比起硬管理模式,更加的持久和高效。
安全管理一直是工程建设过程中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对整个建筑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了将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需明确具体的影响因素,从制度、人员、设备等各个方面来优化管理,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