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进入今年六月份以来,上海抗击新冠疫情已由应急状态转入常态化防控的新阶段。上海农业农村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正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克服前三个月上海奥密克戎变异株病毒疫情带来的严重困难,抓紧农业生产领域复工复产,努力恢复农村生产生活正常秩序,团结一心,踔力奋发,全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夺回来,力争今年农业有好收成,农民收入有新增长,农村面貌有新变化。
一是做好常态化下的疫情防控工作。从全球范围来看,新冠疫情仍在发展中,上海作为口岸城市,始终受到外防输入的严峻考验,某个时段疫情复发仍有可能,要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继续做到防疫“三件套”“五还要”,时刻不放松、不麻痹、不懈怠。要总结这次抗疫的经验和教训,既要坚持中远郊地区疫情防控的好做法,更要研究近郊特别是城乡接合部地区防疫中的短板问题,健全预案,完善机制,增加力量,强化责任,筑牢防疫篱笆,切断病毒传播链。
二是促进农业生产复工复产。要按照农业种养业生产的规律,适时适地开展各项农业生产活动。对受疫情影响落下的农活,农业农村部门要指导督促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尽快补上。随着气温上升,农作物防病治虫将进入高峰,要依靠农业科技和适用农机,把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地产蔬菜产供销在疫情期间经受住了考验,为足不出户的市民生活保障作出了贡献。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地产蔬菜也将恢复原来的产供销模式,相关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要做好对接工作,防止出现新的卖难问题。
三是落实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的各项政策。市、区农业农村部门要关注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申请国家和地方纾困解难政策的情况,积极协调解决政策落实中遇到堵点痛点难点问题。要用足用好政府强农支农惠农的政策,促进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在农业生产恢复中的带动作用。要关心农产业加工企业、农业服务业经营主体的复工复市,重点要解决资金和稳岗问题,尽快开展正常的生产经营和服务活动,让本市的民宿、农家乐、农业景点、郊野公园重新成为市民向往的好去处。
四是加快推进乡村振兴面上工作。由于受疫情影响,今年全市乡村振兴的日常工作节点已相对滞后。各涉农区要按照年初计划逐项对照,组织力量,细化措施,落实专人,狠抓落实,力争把损失的时间夺回来。已列入年内争创乡村振兴示范村和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的乡镇,要进一步动员和组织所在村干部群众,以主人翁的姿态,一项一项地抓落实,确保完成好今年的各项创建任务。
五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新冠疫情对农民造成的直接影响是当期收入锐减,要抓住市场正常供应恢复的有利时机,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种得好还要卖得好。要落实好国家种粮补贴政策,让种粮农民收入有增长。要加大对农民就业培训的力度,进一步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从事非农就业,特别要关心关注农村大龄劳动力的再就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要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正确处理好积累与消费关系,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要不断提升农村社会保障水平,改善农村公共服务条件,特别是要重视农村老年人养老事业发展,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上海带来巨大损失,也给上海农业农村工作造成重大影响。面对新的挑战,唯有迎难而上,复工复产,真抓实干,才能迎来新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