邴嘉欣 福建省厦门市新民中学
随着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学生的日常生活与信息科技的联系日益紧密。大部分初中生对信息科技学科都抱有极大的学习热情,但信息科技学科的部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脱节,学生较难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此时,选择结合信息科技教学内容和德育内容的案例,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信息科技给生活带来的改变,也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社会责任感及良好的道德品质,因此,在信息科技学科教学中融入德育内容,既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政策要求,也是提升信息科技课堂趣味性和实用性的一个重要支撑。
教育是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也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应坚持立德树人,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特别要突出德育实效,多层次多角度地强化德育工作。因此,在常规课堂上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在教学内容中厚植爱国主义教育,结合学科特点对学生开展德育为先的素质教育,是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德育内容也应是信息科技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信息科技学科作为引领学生接触网络、接触世界的桥梁,应当帮助学生通过学科学习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中心,强调信息社会应具备的责任感,对学生进行正向积极引导。《普通高中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17年版)》强调,信息科技学科教学要让学生认识到信息社会中的个体在文化修养、道德规范和行为自律等方面应尽的责任,带领学生体会信息科技服务于人的本质,了解我国信息科技的发展水平,建立信息社会的责任意识。
相比于其他学科,信息科技学科的教学环境更为开放,教学手段更为丰富,教学内容更具趣味性。这些学科优势使得信息科技学科可以通过不同的教材教具、灵活的教学环节、丰富的实践活动,多角度、多层次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同时结合其他学科的内容进行融合,自然而然地向学生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在信息科技教学中常常面临着一个问题:所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脱离,学生无法真正领悟信息科技的内涵和实际用途。如果仅仅只是按照信息科技教材安排的章节和主题来进行教学计划和授课,有时会使原本关联性极强的知识点被拆分,不利于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由于课时安排和空间限制,根据独立的小节来组织教学,也会导致德育主题零散、过程分散,流于表面。因此,基于信息科技教学内容的关联性和开展德育的需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单元教学法来整合教学内容,围绕德育主题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理解信息科技内涵的同时接受德育熏陶。
例如,在讲授C语言编程内容时,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三种算法的基本结构中囊括了数据类型、变量的使用、输入输出函数等知识点,学习内容围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编程能力展开,教师在设计单元教学案例时,可以以“智能节源,智慧校园”为单元主题,先抛出问题“学校中有哪些不经意的浪费现象”,让学生分组合作,从生活细节入手,设计解决浪费现象的小程序,再通过整个单元的学习,不断地测试、完善和优化程序。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解构、建模和设计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环保节能,爱护环境,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
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认知能力飞速发展的阶段,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欲,会主动通过新闻、短视频等途径关注时事热点。因此,在信息科技教学过程中可以针对时事,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激发热情,寓学于乐,也可以通过相关案例及时强化学生的道德情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例如,在讲授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内容时,可以播放我国防治新冠肺炎的新闻和谣言,通过对比的方式引导学生判断信息真伪,并结合新冠疫情实时数据体现信息的时效性,在解析教材内容的同时,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防控疫情的现状和我国防控疫情的策略与措施,在信息科技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国家以民为本的政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民族自豪感。
信息科技学科的综合性、实践性相较其他学科都更为突出,在教学过程中更容易组织学生围绕德育主题,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例如,计算机的组成这一内容理论性较强,在帮助学生了解硬件和软件的概念之后,可以采取分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每组研究不同硬件设备的功能、使用方法、组装办法等,最终各组共同组装一台计算机主机;在学习软件系统时,可以围绕“必不可少的国产软件”这一主题,将软件按照功能进行分类,如实时通信软件、杀毒软件、学习软件等,各小组查找不同功能国产软件的资料,并分组进行汇报展示。在这样的探究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通过汇报展示的形式,让学生充分认识我国硬件的制造水平、软件的研发水平,了解优秀的国产硬件和软件,也体会到我国科研开发工作者们的创新能力和奋斗精神,从而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怀、产权意识和创新精神。
在教学中,很多学科的内容都不够直观,而利用信息科技学科的优势,将信息科技学习内容与其他学科的学习内容相结合,则能让学生更直观、更深刻地接受知识。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运用信息科技获取信息、了解世界、解决实际问题的核心素养,使其养成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有效使用信息科技的信息意识,也可以提升其他学科的学习效率和学习体验,让学生形成更宏观、更完整的学科间知识体系。
例如,语文学科在开展主题为“身边的文化遗产”的综合性学习时,如果单纯从知识层面来组织教学,学生无法切身体会到文化遗产的魅力和可贵。此时可以将信息科技学科中平面设计的学习内容与该综合性学习主题相结合,让学生根据语文课上学习的内容,分组进行信息检索、素材整理、平面设计,最终以“身边的文化遗产”为主题完成一幅平面设计作品,并在语文课上进行分组展示和评选。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将信息科技深度融合到其他学科中,不仅能让学生通过实践应用所学内容,还可以让学生在查阅资料、制作作品的过程中欣赏祖国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在加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在教学分析处理表格数据时,由于具体的学习内容围绕电子表格的实际操作展开,小节之间关系紧密,便于开展项目式单元教学;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源于生活的真实数据更能让学生体会到信息科技给生活带来的便利。因此,笔者选择以“透过中欧班列看数据”为单元教学主题,围绕国家推行中欧班列的政策整合教学内容和德育内容。
中欧班列是由我国铁路总公司组织,按照固定车次、线路、班期和全程运行时刻开行,运行于中国与欧洲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集装箱等铁路国际联运列车。从2011年到现在,中欧班列在开设的十年间打通了多条连接中国和欧洲国家的运输线路,开创了亚欧陆路运输的新篇章。在抗击新冠疫情期间,中欧班列为中外企业货物进出口提供了可靠而有力的保障。因此,选择中欧班列这一大单元主题,不仅可以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内容相呼应,还可以通过实际数据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到中国的强大和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在教学过程中,基于课程标准的要求,笔者收集、整合了中欧班列的开行线路、货运种类、带来的GDP变化趋势等数据,以这些数据为练习任务,引导学生探究公式的使用、排序等操作,学生可以在学习利用电子表格分析数据的同时,充分认识到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和宏伟目标,体会我国强大的综合国力。
在七年级下学期,在开展Python编程校本课的教学过程中,笔者结合《用编程来画画》一课的教学内容,选择2022年北京冬奥会作为时事素材,通过向学生展示开幕式上精彩的画面,介绍北京冬奥会主火炬“雪花”——它展现了“万千雪花从世界汇聚到北京共享盛事”的设计理念,展现我国兼容并包、热情好客、文化自信的态度,并由此延伸到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是一朵雪花,虽然看似脆弱,但聚在一起就是一场丰年瑞雪,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同时引出利用编程绘制雪花图案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