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彦军
(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方家沟小学,甘肃 兰州)
从以往的教学经验与实践成效来看,生活化教育属于最贴近学生生活经验、认知习惯与认知能力的教育方式,相比传统教育模式,生活化教育能够更好地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角色与地位,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自主、积极参与,从而展现学生不同方面的能力,实践素质教育的同时还能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促使师生可以在生活化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进行沟通交流,借助生活化的道德与法治课程端正学生的思想品行,使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此,探讨生活化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应用有显著教育价值。
在新课程背景下,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人性化以及全面性发展,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并优化学生的态度便成了教师的重要职责。在课堂教学中为了更好地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需要注重构建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并为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得到锻炼,同时合作意识也会随之增强,此时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探究性学习欲望[1]。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当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与个性化发展进行分析探讨,在教学中总结教学经验并强化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使学生在课堂互动交流中得到尊重和重视,从中找到存在感和幸福感。
目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活化教学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其主要原因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1)主观性比较突出。目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活化教育模式中,因为教师自身的能力不足,生活化教学的效率并不是非常理想,教师并没有结合学生的成绩、认知习惯、生活经验等进行合理教学,对于存在的问题也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导致教学内容虽然有生活化的形式,但是缺乏生活化的内涵,从而导致整体教学效果不理想。
(2)缺乏认知。在生活化教育中,学生缺乏主体学习认知,同时也缺乏生活化学习的积极性。生活化元素的不明显也间接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整个课堂的教学成效不理想[2]。
(3)参与度较低。因为学生之间的基础水平并不一致,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参与积极性比较高,部分比较低。学生长期在应试教育理念之下学习,所以会变得比较消极,此时会呈现出不爱思考、不爱发言的现象,同时也不会主动去探索问题,习惯被动接受知识,从而背离了合作学习的初衷,导致学生整体学习成效较差。
树立正确的道德与法治生活化理念能够使学生能力与意识得以提升与改善,能够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活的意义,并且也可以间接提高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内容的掌握效果,从而提升整体教学水平[3]。不同年级的小学道德与法治中,教学主题存在一定的差异。如一年级因为属于起步教育阶段,此时学生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会面临更加复杂的问题,如新的学校环境、更加严格的秩序要求以及更加复杂的人际关系等,虽然学生有幼儿园的学习经验,但是小学相对于幼儿园少了许多的自由,同时教学也更加集中,教学的压力更大,所以在一年级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学重点应当着力于加强学生对生活的感受,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环境,并实现家庭、学校协同化教育[4]。
生活化教学可以明确具体的教育主题,能够促使学生更好地回归生活并形成常态化、真实性的生活学习,让学生在生活中更好地提升自己的道德与法治意识。基于学生整体生活方式,在前期的教学中应当高度重视儿童生活,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学生在学校中、公共环境中的表现,并联合家庭、社会、学校等多方面开展生活教育。
如在“开开心心上学去”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从儿童生活角度着手,创设从家里出发去上学、进入学校的情境,将教材当中的图文资料相结合,基于上学这一场景,学生能够看到更加丰富的自然风景和乡土人情。这一教学内容的编排可以更好地关注儿童的生活。与此同时,因为道德与法治中涉及许多的日常生活状态,这种常态属于有效实施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在回归儿童的本土化资源教育方面,也应当更加注重儿童的生活,从而提升道德与法治教育效果。
例如,在“这样安全吗”这一课程教育中,应当尽可能规避单纯性理论知识讲解或对错问答教学,在教学中积极创设各种活动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丰富的充满趣味的活动把学生引入真实环境中,基于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引入真实生活,从而可以有效达到教育效果,促使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内化,可以讲真话而不是正确的话,在交流期间更好地展现儿童社会化,为儿童发展提供支持。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实践智慧,应当引导学生形成课程知识观,因为道德与法治对于小学生而言有全新的教学观、课程观、学习观,可以促使道德与法治教育目标更好地深入到儿童深层次的核心素养培养中,有利于提升儿童的道德水平[5-6]。核心素养属于学生个人发展以及社会进步的基本能力,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与生存环境有直接关联。本土化教育方式能够促使学生更好地感受自己生活的环境,如通过乡土文化的渗透,丰富学生的体验并对学生精神和灵魂形成刺激,通过关联外界环境,从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的意识与价值观,促使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基于个体身心发展和道德修养水平,加强对环境的理解与适应力,为学生今后发展提供支持。
如在“不一样的你我他”这一课程教学中,可以应用课堂互动活动激发儿童的沟通交流意识,如学生身处同一个教室,但是每一位学生的家庭住址不相同,所以放学时所走的路、所看到的风景并不相同,在这一氛围之下可以展开不同的交流,学生可以接受并尊重他人的感受,构建良好人际关系,从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本土化方式能为儿童核心素养发展提供支持。
首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不能用“死”的书本,还需要用“活”的环境,基于丰富的自然资源,可以将花草、动物以及河流等当作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资源,展现自然资源,从而提高整体教学质量,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增强儿童内心对生活环境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生活化教育环境中,教师应当充分挖掘各种特色资源,并将教学延伸到课堂以外,强化学生的课外生活体验,促使学生可以在实践活动中感受特色化的生活状态,从而形成对家乡的情感与认知。教师也可以积极开发乡土化的教育资源,并将其应用到教学过程中,构建文化教育资源,拉近课程内容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这样不仅可以丰富课堂话题,还能够增强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
例如,在“试种一粒籽”这一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带学生走出教室并观看各种花草、粮食作物的播种方式,同时了解浇水、收割等不同环节,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传授相应知识,如水稻种植,可以在秧苗期、移植期以及抽穗结实期等不同阶段,借助现场教育方式显著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能力,不仅可以丰富农业理论知识,还有利于学生在田间课堂中更好地感受自然美,感受劳动辛苦以及实践的乐趣。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和实地体验,促使学生能够亲自参与、合作学习,在感官体验的同时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教学方案的设计理念应当是为教学活动而服务,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当对教学活动基本形式进行整体分析,合理创设教学情境,从而提升整体教学质量[7]。构建生活化的教学设计必须满足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回归儿童的生活并展现师生互动,丰富交流。生活化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有着形式多样化的特征,学生可以基于灵活、新颖的方式将道德与法治知识有效展现出来,同时基于生活案例与情境开展教学,可以加入生活化的学习资源,对道德与法治的生活化内容进行优化。一方面基于真实案例情境实现教学过程丰富化,生活实际案例可以更好地增强学生的真实感受,同时形成明确的感悟,达到提高自我认知的效果。例如,在“风儿吹啊吹”这一课程教学中,教材主要是基于图文方式为学生展现吹泡泡、玩纸飞机以及风车等活动,在学习中了解风的存在,相比于教材中的儿童,实际上学生很少去公园玩纸飞机、风车。对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儿童的实际生活,促使儿童可以通过真实触感了解风的存在,激发儿童的生活情感,与教材中的儿童互换角色,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更加浓厚的道德情感。
另一方面合理创设情境,促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形成对知识的理解与认知,并做到生活反思,结合儿童的情感构建融合情理的教学活动。教师在情境创设中应当采取贴近生活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积极参与,从而促进儿童道德的发展。例如,在“我是一张纸”这一课程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将自己想象成为一张纸,同时从出生、使用到二次回收,可以基于角色带入强化环保理念,并激发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在角色扮演情境中潜移默化地拓展儿童知识面,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8]。再例如,在“小水滴的诉说”这一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学生感受,高度重视儿童心理建设,让学生基于小水滴的情境聆听小水滴的“诉说”,也可以让学生自己配音,演绎小水滴想说的话,从而自然展现教学内容,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支持。
综上所述,生活化教学模式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是实现以学生为本教学要求的重要途径,能够显著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可以使道德与法治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可以显著提升学生分析、发现与处理问题等能力。从目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现状来看,教师需要注重生活化元素的运用,基于生活化元素的内涵进行合理的渗透,在课前、课中以及课后合理贯穿生活化元素,并结合实际教学效果针对性优化教学方式,从而保障小学道德与法治的综合教育质量,为学生的综合学习发展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