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园林建设与生态环境发展

2022-11-25 06:58:56杨俊杰
花卉 2022年18期
关键词:城市园林园林植物

杨俊杰

(义乌市园林绿化处,浙江 金华 322000)

0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推动了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但是给城市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压力。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阐述的有关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战略,需要通过建设魅力城市,建设生态环境友好型社会来落实。在城市园林建设过程中要关注生态环境发展,彰显当地的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秉承生态文明的理念,关注城市园林建设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在义乌的城市园林建设过程中,就采用了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和思想,通过城市规划和建设管控的方式来减少由于城市开发建设带来的不利因素,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 城市园林建设与生态环境发展的重要性

城市园林建设与生态环境发展掀起了生态学与城市规划工作有机结合的浪潮,促进城市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和谐发展。通过城市园林建设与生态环境发展的有效结合会美化城市环境,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增加城市美感,减少空气污染,净化空气,给人们带来愉悦的精神。在良好的环境中,人们的情操会得到陶冶,身心会健康发展,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更加主动地融入到和谐发展过程中。在良好的环境中实现人文和谐、自然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推进现代化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城市园林建设与生态环境发展相协调,遵循生态系统的发展规律,把握自然规律会建立一个和谐的生态系统,丰富园林资源,优化园林绿化,呈现出更美的生态环境,实现良好生态城市的建设,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战略任务,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2 城市园林建设与生态环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城市园林建设过程中城市绿地率、人均绿化面积、园林景观以及城市绿化覆盖率都有很大的提升,但是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到了生态环境,不利于城市园林建设。在目前的城市园林规划中并没有系统而完整的规划,对于城市园林建设与生态环境发展没有全面规划,相关建设并不完善。其次很多人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对城市园林建设与生态环境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重要性认识的不够高,很多人在生活中以及工作中没有重视园林建设,也不关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影响了城市生态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再次,在城市园林建设和生态发展过程中,真正的专业人士较少,缺少高水平的园林设计人员,在工作上没有可用经验和现成模式去效仿,而且在园林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着资金短缺现象,导致了城市园林建设整体水平较低。最后,在城市园林建设过程中,片面追求绿地指标导致了园林绿化发展不均现象,使城市绿化过程中出现了整体绿化量不足,而且分布不均的现象。由于这些现象的存在,影响了城市绿地可持续、低成本、高效率地发展,不利于城市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 推进城市园林建设与生态环境发展的有效策略

3.1 加强城市园林建设,发挥生态环境效用

生态建设是加强城市园林建设需要遵循的重要理念和任务。在城市园林建设过程中,要以生态建设为中心,发展功能健全的城市园林绿化生态系统,并且兼顾园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使城市园林建设更加注重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相协调[1]。在义乌市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就关注到了城市园林建设的生态环境效用。在建设过程中,增强了城市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方面的“弹性”,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工程措施,控制城市雨水径流,最大限度减少由于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园林建设过程中,通过建设下沉式绿地、可渗透路面、透水铺装、绿色屋顶以及雨水花园等海绵进行有效蓄水、渗水和净水,使绿化过程中达到了自然积存、自然渗透和净化的目的。可以减少路面、地面等硬化表面积,增强雨水的下渗能力,从源头减少径流;可以延缓峰现时间,降低排水强度,缓解雨洪风险;实现雨洪资源化、雨水回灌、雨水灌溉机构造园林水景观等,形成雨水资源的深层次循环利用。随着城市化规模的不断扩大,人们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城市园林规划部分和管理机构要看到人们对生态环境发展的需求,在城市园林建设过程中要发挥生态环境效用,坚持生态建设危险,满足群众的生活需求。园林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建设园林并发挥城市园林生态系统的作用满足了群众的迫切需求,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措施。园林工作人员在加强城市园林建设过程中要发挥生态环境效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并且积极地利用自然,在建设园林城市的同时为人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突出园林的生态效用。

3.2 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发挥生态整体功能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城市园林建设可以充分借助现代化技术的帮助来实现生态化发展,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优势。进行城市园林建设与生态环境发展,需要现代科学技术的帮助,它会增加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人类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居住环境[2]。通过科学技术的帮助,人类会建立起适宜的园林环境,协调好天然林、公益林、人工林的培育和可持续发展,共同建立起良好的自然环境,营造出高质量的生态环境。在科学技术的应用上,可以采用集约经营模式,在灵活、科学的基础上提高园林绿化的科技含量,增强科学技术应用,做好相应物资的投入,优化产业结构和产液量,实现有效优化森林资源,更加科学地进行生态整体设计。在应用科学技术时要关注科技的价值引导,构建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增加园林的功能性和实用性,通过综合发展的方式来实现从整体上对园林进行管控和设计,建构生态系统的整体性。通过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园林设计和管理过程中的准确性更高了,提高了精准性,有利于管理部门更科学地、针对性地进行园林设计和管理,提高对生态系统的整体管理,提高整体功能性。义乌在海绵城市的建构中,通过科技的帮助,可以更好地了解降水、排水、径流、蒸发以及下渗情况,以便更好地设计相应的园林设计和安排,更好地进行生态整体设计。

3.3 注重城市园林建设融合生态美学观念

生态园林美学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现代生态园林建设的审美特征和要求。为了满足现代人对园林建设的要求,园林管理部门要融合生态美学观念,突出园林的观赏性,呈现出美感,使人身心愉悦。在园林建设过程中要关注植物的色泽和绿化效果,增强园林自然化和森林化,并且融入相应的传统文化,增加园林文化底蕴和观赏性。园林有了很强的艺术性,会更加吸引人,凸显其观赏性和功能性,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在园林设计过程中要关注当地的阳光、地形、风、水、土壤和植被等情况,设计针对性的情境,改善当地环境和城市风格,凸显出城市个性。在城市设计时要凸显审美特征,按照生态、景观、游览等要求,通过细化绿地的方式来提高园林环境。精心的设计才能够展现出园林的景象,突出园林的美感,使人沉醉其中,得到心灵的享受。在义乌海绵城市建设工程中,设计了芳草园和樱花园,并且还专门设计了入口标记和特色雕塑,增加了园区景色的迷人性,提升了整体的园区形象。而且在设计过程中有一个全龄活动区,其中包括了适合大龄儿童的活动区,适合低龄儿童的游玩区,适合休闲娱乐的休息区,适合观看景观风景的眺望区,环境优美,景色宜人,集观赏、游憩、休闲于一体,增加了整个城市的风景,是一个综合性休闲场地。整个地区风景优美,是精心打造出来的魅力环境,体现了其生态美学观念和特色。

3.4 植物造景建设生态园林充实生物多样

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可持续发展,注重生物多样性,以植物造景为主,在空间上更好地配置植物,利用好植物的多类型和多种功能[3]。利用植物造景时要考虑到植物自身的质地、色泽以及绿化效果,通过精心设计,合理安排的方式来呈现出层次感和综合性,提高整体环境。在设计时要注重多种类型和多种植物的综合性搭配,配置合理的复合植物,关注植物调节温度与湿度的功能,并且巧妙地利用植物去消除噪音,减少尘埃,提高其水土保持功能。多样化的植物,例如乔木、灌木、草木会从不同空间和时间上呈现出美景,呈现出美感。管理人员要设计易于栽培的植株品种,并且提高植物的观赏性,利用具有观赏价值的植株来增加园林植株的多样性,形成色彩丰富,品种多样的生态环境。在设计过程中要从平面设计拓展到立体化设计,形成地面、墙面、屋顶等不同层次的景观,建构出多景观的绿化景观体系。在义乌的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建设了一批主题公园,并且有森林通道,利用起了很多闲置空地,新增了很多绿地,并且围绕着马拉松绿线进行了精品绿地建设,对原有的景观进行了创新性设计和改造。在植被的应用上选用了多样化的植被,关注了多样性原则,通过多样植物的应用以及植物造景的应用,建构出了立体化的生态环境。其中包括雨水花园、屋顶绿化、湿地公园建设等。雨水花园是海绵体的一种展示方式,其中的植物具有调蓄和净化雨水的作用。通过蓄水层、种植层、过滤层以及排水成的组合应用,会降低雨水的流速,更好地让雨水停留在源头,更好地渗透到土壤中,被土壤吸收,增加土壤的湿度,减少水土流失。屋顶绿化是建设立体化城市园林中的一种创新做法,通过将绿色植物种植到屋顶,会改善环境、净化水体,增加园林绿化效果,呈现出更美的环境。在种植植株的选择上也有更多的选择,有利于增加环境美感,推进生态园林建设,更好地推进水循环。

3.5 推进城市园林生态,注重精神文明建设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精神文明方面的追求也不断增加。为了更好地推进城市园林建设,管理人员也要考虑到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提高园林生态建设的同时,关注园林建设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推进作用[4]。园林建设本身就是一门艺术,通过具有美感和艺术性园林情境的创设,会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和美的体验,与此同时会更好地提高人们对美的追求,在无形中提高人们的思想水平和审美情绪。在设计园林时,管理人员要加大园林建设的文化底蕴和丰富内容,借助园林来加强科普教育,从多角度来提高人们的认识,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在无形中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在设计园林时要考虑到城市特点,并且要考虑到人们的精神需求,做到从实际出发,从根本出发,选择具有当地特色的植物来承载文化和思想,增加植物的文化底蕴,丰富人们精神世界。

3.6 实现景观生态设计与社会性的和谐统一

城市园林绿化并不是简单的植树中华,更需要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通过合理设计的方式来凸显因地制宜,突出当地特色和风格,呈现出多样化的自然环境,并且注重风格多样,生态宜人。在建设过程中要尊重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的融合,满足人们对自然环境、人文资源以及民俗风情方面的要求,凸显城市的个性,实现生态设计与社会性的和谐统一。在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园林的生态功能、文化艺术功能和使用功能,用高标准来提高园林建设的标准,为人们提供更好地生活环境。义乌的海绵城市级建设过程中就关注到了城市水质净化、小型绿地建设、下沉式绿地的应用,通过从细节入手,为人们提供更情节、舒适、优美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适宜的环境中,人们会认识到园林的重要性,也会提高到园林为人们提供的优美环境,形成良性循环,更好地推进城市园林生态化建设和发展。在不断地实践过程中会提高园林的艺术性,满足人们多角度、多方面的需求,用富有美感和社会性的园林景观呈现出宜居的环境,发挥园林的生态功能、文化艺术功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当人们可以科学而合理地利用园林景观,并优化园林绿化设计时,会更好地顺应自然、利用自然,体现园林的生态效益,促进社会的发展。

4 结语

总之,协调城市园林建设和生态环境发展会改善城市环境,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推进生态系统的自然调节能力,更好地推进生态平衡,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人们生活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会更好地生活,快乐地享受,创造更大的价值,推进社会进步。生态园林具有丰富的植物,会更好地创造自然植物群落,推进自然景观的创造,满足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需求,实现园林、生态、社会、经济综合效益最大化。

猜你喜欢
城市园林园林植物
城市园林垃圾资源化与处理模式研究
清代园林初探
艺术品鉴(2020年9期)2020-10-28 08:59:02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文苑(2020年12期)2020-04-13 00:54:32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金桥(2018年6期)2018-09-22 02:18:50
雪中园林的七个片段
现代装饰(2018年3期)2018-05-22 02:51:34
城市园林建设与园林管理的新思路
现代园艺(2017年22期)2018-01-19 05:07:21
现代城市园林管理模式分析
现代园艺(2017年22期)2018-01-19 05:07:20
论现代城市园林建设与管理
现代园艺(2017年22期)2018-01-19 05:07:18
哦,不怕,不怕
将植物穿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