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红梅
(扬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
情感是人类精神世界的基本需求和表达方式,反映了人们对待生命和世界的基本态度。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观认为,“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1],可见,人的社会关系的健康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涵,而情感则是个人社会关系的具体表征。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类对于真理的追求。”[2]显然,一个情感积极健康的人,才可能达到自我、自我与他人、自我与世界关系和谐发展的境界,才可能被他人及社会悦纳,从而更充分地实现个人价值及社会价值。大学生是“天之骄子”,是青年同辈示范群体,其情感观念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自身幸福,而且在朋辈教育中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当前部分大学生情感观念呈现“异化”现象,需要从知识整体论的视角对此类现象的成因机制进行系统分析,以强化大学生情感观念的教育引导,实现情感价值的重塑。
学界普遍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和心理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与个人意志及认知过程共同构成了心理过程。从本质上看,情感也是一种价值意识。情感的内涵非常广泛,包括亲情、友情、爱情、信仰与理想、道德与审美、心理与生命及各种隐性及显性表达等。而亲情、友情、爱情是大学生最为聚焦的情感领域,而且大学生遇到的主要困扰往往也集中在亲情、友情和爱情三个方面。大学生情感观念是其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在亲情、友情和爱情等方面的个性表现。我国有关法律条款指出,亲情是因婚姻、血缘及收养事实而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广义的亲情是没有亲属关系的人之间产生的类似亲情的深厚感情。而友情是以信任为基础,双向而平等,亲密而持久的特殊的社会关系;广义的友情不仅表示个人之间的关系,而且表示社会关系,比如民族之间及国与国之间的友情等。爱情则是人与人之间吸引的最强烈形式,是指生理、心理成熟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对异性个体产生的一种高级情感,表达了人与人之间强烈的依恋、亲近、向往,以及无私、专一并且无所不尽其心的情感关系,爱情通常是指情侣之间的情感表达,也是贯穿于婚恋过程中的主线和主题[3]。
在知识整体理论的视角中,完整的知识体系由理性知识、感性知识、活性知识三部分组成,大学生亲情、友情和爱情等情感观念是大学生认知系统中重要而复杂的知识整体。三元知识结构的整体性和动态关联性为构建大学生情感认知提供了理论支撑。从大学生情感观念的内外部影响因素来看,大学生情感的理性知识是国家“立德树人”教育目标中理想信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情感教育体系的核心,关涉情感观念的基本概念、心理生理科学知识、传统文化、社会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公序良俗、道德及法律规范约定等,也是客观的逻辑性科学知识。感性知识则指实践经历或观察得来的经验性产物,蕴含在实践育人的情感板块,饱含着浓厚的个性化色彩。而情感观念则属于三元知识结构中的活性知识,是大学生社会认知层面中社会性知识的自我建构,受到个人知识结构、感性体验、价值观念、认知水平和社会价值导向等一系列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不仅反映了大学生社会情感力量的形成结果,同时也反映了大学生对社会情感的认识过程,表现为自身的理想、抱负和价值观。大学生情感观念的形成是他们在理性知识学习基础上获取有关亲情、友情、爱情及社群交往等感性认识,从而构成价值观念的习得过程。
第一,部分大学生亲情观认知出现偏差。在2021年针对江苏地区1万多名大学生情感状况调查中,76%的大学生选择“在亲情中获得成长的正能量,非常感恩父母,既能够理解父母苦心也能保持独立自主,保持优良的亲情关系”,19%的大学生选择“在亲情中存在诸多困惑,有时需要他们,有时想摆脱他们,或多或少存在亲情沟通障碍”,5%的大学生选择“在亲情中有一些不愉快体验,亲情有时会成为负担”。可见,大学生亲情观总体积极而正面,对父母有孝敬之心,但也有五分之一的大学生对亲情缺乏深刻认识,亲情观有失偏颇。部分大学生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习惯了亲人无微不至的照顾,养成自私偏执与霸道易怒的个性。部分大学生不懂得主动与亲人沟通,不善于表达感情,交流想法,不能与家人平等平和相处,导致彼此的想法无法被接受和理解。当在亲情中受了“委屈”,就会抱怨亲人,导致亲情淡漠,误入了“亲人不亲”的窘境。
第二,部分大学生友情观“异化”,呈现消极倾向。在对大学生友情困惑的现状调查中,68%的大学生选择“具有良好的友情体验,并能持续维系”,15%的大学生认为“友情存在不确定因素,友人间常常出现分歧”,13%的大学生认为“处朋友太累,虽然有朋友,但内心仍时常感到孤独无人能懂”,也有4%的大学生认为“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朋友,渴望友情但感觉距离遥远”。通过调查数据和实证访谈,发现部分大学生的友情观“异化”呈现出五种消极的倾向。一是友情理想化绝对化,视朋友为个人专属,不能接受朋友间的磕磕碰碰。二是友情物化功利化,物质交往重于情感交流和精神互通。三是友情利己化,以自我为中心,不能以平等的姿态维系友情。四是友情“无我”化,满足友人的所有需求,甚至牺牲自我利益,使友情向畸形方向发展。五是友情虚无化,社交恐惧或社交淡漠,不相信友情,不愿付出足够努力寻找并建立友情。
第三,部分大学生爱情观与婚恋观存在道德滑坡倾向。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婚恋观和爱情观总体态势是积极的,但部分存在爱情观、恋爱观、择偶观、婚姻家庭观、性观念不成熟以及对爱的能力认知不足。有的大学生对爱情的内涵意义认知偏颇,有的大学生为了摆脱孤独与寂寞,或者受猎奇从众心理驱使而恋爱,甚至奔走在“快餐式”恋爱中。有的大学生将“高颜值”作为择偶首要标准,忽视心灵美、内涵美,不关注双方是否志同道合,这样的择偶观为未来的婚恋家庭幸福埋下隐患[4]。大学生在婚姻家庭观方面更加自主,部分人注重爱情享受,淡化责任担当,对双方家庭经济因素过于看重。部分大学生将恋爱、婚姻、家庭三段式爱情程式逐步消解,大学生个人主义下的婚前同居行为,其结局和走向时常受到以父母为代表的传统力量的影响,爱情的坚韧性和自主独立性经不起考验[5]。性观念方面,由于大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尚未完全成熟,部分大学生自制能力不够,在多元文化影响下,他们对异性的性需求较为强烈,性观念相对开放,导致因恋爱引发的社会问题频现[6]。同时,部分大学生对爱的理解力薄弱,爱情理念与恋爱技巧缺乏,在爱情实践方面缺乏责任、自律、专注、耐心。
第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教育内容不足,导致大学生情感知识体系缺失。高校情感教育既是大学生德育和“三观”塑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情感教育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长期以来,高校对大学生情感教育不够重视,缺乏顶层设计,未形成健全的教育机制。总体看,当前高校的情感教育未能把握大学生情感心理特点,未能满足他们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等生理心理知识的诉求,未能解决他们面临的实际情感困扰。此外,以“情感观念”为主题的选修课更是凤毛麟角。受传统文化思想影响,亲情、友情、爱情观念多被视为个人内心世界的情感要素,在日常师生交流主题中较少涉及,加上目前高校还没有专门的情感教育师资,思政教育专职教师的情感教学能力培训缺乏,这就间接导致大学生“情感观念”教育匮乏。高校思政教育机制及情感教育体系的不完善,造成情感理性知识供给与大学生实际需求之间的脱节,大学生学习情感知识的途径多元但科学性值得商榷。
第二,对大学生个体情感知识生成机制重视不够,导致情感知识获取与实践脱节。情感教育需要引导受教育者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并在实践中提升,实现“知识-认知-实践”的良性循环,大学生个体性情感知识获取也必须经历实践体悟的过程,而情感实践环节长期被忽视。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家长和教师把绝大多数精力放在学生学业上,而对其情感发展关注不够;家长和教师对于学生在亲情、友情和爱情等层面的不当言行往往予以漠视或粗暴干预,未能进行科学合理的实践指导,加之网络时代虚拟情境的诱惑误导,阻碍了大学生个体性情感知识获取机制的建立与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及社会实践的“第二课堂”理应给学生补齐情感实践这一课,但尚未能落细落实。部分大学生奉行个人主义,缺乏利他精神;社交不积极,不懂得接纳他人;自我协调能力不足,对周围人和环境不能给予适度的关切,对情绪变化不敏感;团结协作能力弱,责任心不强;主动学习情感知识不够,情感实践中自省与提升不足,难以与异性融洽相处,协调处理学业、人际、情感困扰的能力薄弱等。这些深层次原因催生了其情感观念的“异化”现象。
第三,大学生社会性情感教育引导机制尚未健全,导致大学生情感活性知识获取不足。大学生的内心情感体验是主观的社会现实,是某种社会关系及其认知的体现。大学生经历亲情、友情和爱情,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而组建家庭回归社会,最终参与社会生活及社会分工。社会性情感是社会要求个体具有确定的情感信仰和价值观,健康的情感态度,对社会变迁和情感生活变化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大学生社会性情感是大学生情感的社会化,通常由自我意识与自我管理、社会意识与人际关系技能、负责任的决策与果断的执行力等方面组成,而社会性情感教育引导机制不健全则为大学生的成长埋下了隐忧。由于社会性情感引导的协同机制尚未完备,大学生社会情感实践的顶层设计和具体举措不足,大学生获得社会性情感支持的渠道变窄,通过社会交往系统获得的关于亲情、友情和爱情等情感能力不佳,对社会主流导向、情感传统文化难以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也无法为自己的情感辨析与选择提供理性依据。部分大学生在社会性情感方面一味注重自身的生理与心理需求,这种倾向反映在情感观念领域就会引发对情感价值的漠视、对情感道德的回避、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的间歇性否定,甚至选择对社会群体生活的逃离。
青年大学生的情感观念教育是涉及价值观、情感及个性的复杂的教育系统工程,宜疏不宜堵,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家庭应积极担当,形成协同育人合力,肩负教育引导责任。
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应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制定相关政策将大学生情感观念教育纳入“三观”教育的重要环节。国家广电总局相关部门应对亲情、友情、恋爱交友等节目进行整体设计,传播正确的情感观念。加强对互联网,特别是对涉及负面情感信息的网络信息平台进行甄别和筛查,有效阻断对大学生群体情感认知的负面导向和辐射效应。同时,共青团、工会、妇联、街道、社区、学校等组织也应积极担当起正面宣传引导情感观念的责任。高校应发挥大学生情感教育主阵地作用,主动应对大学生对情感教育的迫切需求,适时将亲情、友情及婚恋教育等纳入教学体系,实现教育内容标准化、师资专门化、课程独立化,避免情感教育边缘化、片面化、空洞化。积极运用“浸润式”“体验式”“滴灌式”等多种教育模式提升大学生情感道德水平,做到因材施教,正向引导。同时,家庭应承担起大学生情感教育的基础责任。父母应重视中小学阶段孩子的情感教育和道德品行教育,掌握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切实增强家庭情感教育的实效性。
在情感教育的系统工程中,每一个具体的情感教育任务的实现都与教育内容本身,与情境、个人目的、个人经验、个人需要以及教师的人格特征息息相关[7]。系统工程需要系统地推进,高校作为大学生情感教育的“前哨”阵地,应加快大学生情感知识整体的构建。聚焦大学生情感理性知识教育,强化情感知识实践,推进情感活性知识的反思、矫正及内化,有效完成情感观念知识整体的系统性构建,帮助大学生解决现实的情感困扰,助推大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第一,要构建大学生情感教育引导体系。为大学生系统传授情感知识,强化性别角色定位,提升情感危机处理与防范水平。强化亲情、友情及爱情观教育引导,注重“三观”的正确塑造。帮助大学生认识情感的本质内涵,学会建立优质朋友圈,掌握人际相处技巧。强化情感教育的前置性、全程性、全局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观念。引导大学生以树立正确情感观念为前提,以敬老爱幼为起点,以尊重、平等、互爱、志同道合为基础,体验亲情、友情和爱情带来的愉悦与幸福,同时更深刻地激发情感给大学生带来的内生积极力量,挖掘情感中蕴含的积极的社会功能。第二,要加快情感教育课程建设,赋以独立的学分和课时。大学生情感观念教育指导课程可“安家落户”在新生入学教育课、形势政策课、公共选修课等模块,覆盖全部学生,使情感教育“走深、走心、走实”。加快大学生情感教育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建立“用爱来交换爱”的情感教育互动模式。第三,要推进大学生情感实践心理辅导平台建设。大学生对情感教育引导的潜在需要较为凸显与目前教育资源的较少供给存在供需矛盾。情感指导和咨询是精神层面的需求,具有显著的私密性,大学生也更倾向于在私密环境下向值得信赖的人倾诉,寻求情绪引导和帮助。高校可借助新媒体资源开通相关服务平台,如上海交通大学辅导员“娘亲”微信公众号、扬州大学“红梅引航”辅导员网络工作室等为家长和学生提供个性化咨询服务。
大学生情感教育源自生活,也必然要回归生活,最终才能指导生活,融入生活。情感教育的目标在于服务大学生成人成才,帮助大学生构建良好的情感生态,使之真正成为自己情感的主人,而不是沦为情感的奴隶[8]。
第一,以人本理念开展大学生情感价值引领。爱是人的生理心理的自然需要,没有任何一种感情比亲情、友情和爱情更能给人带来强烈的激发、唤醒与满足。情感是个人私权视角的自主活动,具有私密性、独立性、合法性和个性化的特征。开展大学生情感教育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内在需求和客观环境出发,尽可能提高教育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人性化情感教育的迫切需求。第二,以全人教育理念促进大学生情感认知与情感观念正向发展。大学生要成为健全完整的人,既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素养与技术能力,也要具有健康的体魄与健全的人格。帮助大学生提升社会能力素养,特别是提升爱与被爱的能力。引导大学生充分认识自身所具有的“爱的能力”的重要性及可塑性,掌握正确理解爱、辨别爱、表达爱等方面的理念、知识与技巧,提升自律力、专注力和忍耐力。重视大学生情感人格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外向性和宜人性人格特质,使其具备更强的情感维系能力与媒介素养。第三,以立德树人为宗旨,积极培育大学生群体社会化情感观念。以“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情感价值为根基,以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助力大学生群体社会化价值观的重塑,促使他们逐渐形成以信仰为动力、以责任为纽带、以感情为基础的价值态度。学会处理好与亲友、恋人之间的关系,提前学习和掌握亲子关系以及与婚恋双方家人相处的理念和技巧。第四,引导大学生群体主动关注情感主题,理性追求幸福。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哲学家弗洛姆认为,爱既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能力。让大学生懂得培育情感的关键是高度关注自身爱的能力建设。提升自身爱的能力,既强调个性基础上的自我突破,也强调以新时代情感价值为主线的与社会及他人的同向而行,风雨共济。第五,强化集体主义意识和利他精神培养。个体主义文化氛围下的情感关系更注重个人的情感体验,而集体主义文化氛围下的情感关系更注重双方的整体感受和集体与家庭的关系发展[9]。所以,大学生群体社会化情感价值观重塑,需要强化集体主义意识和利他精神培养,要引导大学生锤炼独立人格,既善于人际沟通、平等互爱,又要自立自强,勇于自我突破、自我完善。强化大学生情感道德与责任意识,掌握处理情感关系的技巧和方法,提高情感价值观辨别的能力,引导大学生在以学业为主的前提下培育良好的社会化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