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波,郭昭昭
(江苏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镇江 212003)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等教育领域发生了诸多变革,不仅明确了教育的立德树人功能,也明确了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因此,抓好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就成为一项固本强基的工作。
1.从历史逻辑分析,培育高校思政课教师情怀是传承历史文化的应有之举。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地、君、亲、师”的伦理格局突出了教师群体的双重角色:既要传播知识文化,也要肩负道德教化。“教师德性自觉本身就是生产性和自我调控性的精神活动”[1],因此在中国传统教育体系中,虽然没有思政课教师的特定分类,但教师毫无疑问会自觉承担德育的工作。无论是“传道、授业、解惑”的群体认知,还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宏大愿景,都凸显了古代教师立志“为人师”的深厚情怀。随着西方科学的不断传播,中国现代高等教育陆续建立,专业分科日益成为一种规范,高等教育在培养专业人才的同时,对“德育教师”这一群体有过一定程度的忽视和淡忘。但是每当政局稳定,社会又总会自觉地强化“高校德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高等教育既强化专业分科,也重视“政治教师”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开放后,这种局面有了较大改变,造成局面转变的根源在于“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运行逻辑渗透进社会运行乃至教育行业,教师包括思政课教师日益成为社会分工体系中的交换主体,超越职业和个人利益的奉献教育,追求教育志趣与使命的情怀日益淡薄;社会思潮日渐多元,对高校学生、教师尤其是思政课教师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进入新时代,为推动中华民族强起来,高等教育需要守正创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倡中国文化中一以贯之的“师道”接续回归,为此高校思政课教师义不容辞要担当重责。在此背景下,思政课教师的情怀培育自然也就成了一个需要“常提长抓”的重要工作。
2.从理论逻辑分析,培育高校思政课教师情怀是实现教育强国的内在要求。实现教育强国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伟大目标,党中央就教育强国进行了顶层设计,并明确了教育“四个服务”的正确面向: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四个服务”指明了高等教育要扎根中国大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明确了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要知识能力强,更要政治素质过硬。高校从“四个服务”来理解“教育强国”的内涵不仅是政治觉悟提升的要求,更是一种理论自觉,“教育也是国家的一项主权,无论是对新建立的国家还是重建的国家而言,教育都是其发展民族文化、巩固政治体系的一种手段,是灌输国民意识、打造政治文化共同体的必要手段,与国家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2]。有了这种政治觉悟和理论自觉,高校思政课教师才能更好地领悟“立德树人”的丰富内涵,才能更好地领会思政课教学“八个相统一”的深层意蕴。政治觉悟和理论自觉的养成迫切需要这支队伍提升情怀,在此基础上更好地把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实践观等基本原理讲清楚,把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讲清楚,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讲清楚,进而引领学生识大局、立大志,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建设者。
3.从实践逻辑分析,培育高校思政课教师情怀是抓好这支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进行了深入总结,从治国理政的高度提出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为了固本强基,将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颁布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等高规格文件中,均对这一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虽然高校当前重点聚焦按照师生比配齐思政课教师队伍,但是在任何时候数量都不是最根本的问题,质量才是最为重要的。从实践逻辑推导,这支队伍的使命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让思政课切实成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进而引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真学、真懂、真信,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显然,这超越了知识教育、能力教育的一般要求。如何更好地对新时代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对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而言,只有持续不断地提升育人情怀,才能切实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以及亲和力、针对性。
1.情怀虚化、弱化、淡化的现象客观存在。思政课教师的情怀应该是具体、有力且旗帜鲜明的。“具体”强调情怀存在的直接现实性,对思政课教师而言,这体现在对学生的言传和身教中,“家国情怀、传道情怀和仁爱情怀”形影相随;“有力”强调情怀传递的力度,对思政课教师而言,这体现在是否能以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的“真学、真懂和真信”引领学生“真学、真懂和真信”;“旗帜鲜明”强调情怀的色调,对思政课教师而言,这体现在传承红色基因的实践中引领学生认识到“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但是反观现实,由于市场经济的渗透以及部分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等诸多原因,思政课教师群体整体在高校内话语权受限,主客观原因的交织导致部分思政课教师情怀出现了虚化、弱化和淡化的现象。“虚化”主要体现在情怀不存抑或是空谈情怀,“弱化”主要体现在情怀传递的力度不强抑或是间歇性中断,“淡化”主要体现在色调多元抑或是缺失红色的主色调。近年来,随着党中央对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日益重视,思政课教师的情怀整体得到了一定提升,但是由于历史的惯性,其情怀虚化、弱化、淡化的现象仍然存在。
2.对教师情怀“共性和个性”的关系缺少辨别。自古以来,教育情怀都是教师群体形而上的追求。在中国古代,教师职业没有过细的学科分类,“为人师”的表述凸显了教师肩负的德育使命。近代以来,学科分置细化,教师群体虽然打上了专业的烙印,但培养具有教育情怀的教师始终是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回顾中国共产党执政之后的历史可见,思政课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从肩负的使命进行推论,这支队伍的情怀和其他教师的情怀应该存在较大的差异。反观现实,一部分思政课教师对教师情怀的“共性和个性”关系缺少辨识,简单认为自身就是教师队伍的一员,在这一认识的左右下,一些思政课教师虽然也富有教育情怀,但是由于政治站位不够,导致其在教学设计、教学开展和教学考核过程中出现重知识传授轻价值引导、重思想启发轻价值灌输等现象,对促成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引领力度不强,发挥不了思政课是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重要作用。
3.情怀转化与育人实践的对接不力。情怀的本意是描述一种心情、心境以及胸怀,具有主体性和主观性的特点。对高校思政课教师个体而言,存在有无情怀和情怀深浅之别,在此基础上更看重情怀转化与育人实践能否有效对接。然而,事实并不乐观,因为现实中一些高校思政课教师虽具有情怀,但是无心转化,重点是将自己的精力投放在申报项目、撰写论文以及争取奖项等活动上。也有一些高校思政课教师虽有情怀,但是不善于在育人的实践中传递,总是恪守自身传统的一套教育教学方法,忽视了时代在变、学生在变以及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都在快速变化的现实。因为亲和力和针对性的缺位,全面弱化了思政课的育人效果。此外,在现实中还发现一些思政课教师情怀虽深,也懂得情怀转化要与育人实践有效对接,但是由于对自身职业的崇高性缺少准确认知,不经意间就会受到外在环境变化和内在心境波动的影响,导致情怀正向转化与落地的持久性不足。
1.要在研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基础上提升情怀。情怀本质上是一种情感,和“认识”反复交织。人的正确思想从哪里来? 需要在实践中获得感觉、知觉和表象,也要在实践中形成概念、判断和推理。前者概称感性认识,后者概称理性认识。认识虽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但作为认识的高级形式——理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情怀,首要的是在研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这项重要工作上下功夫。习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我国知识分子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重道义、勇担当”[3]。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他强调:“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4]在全国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在具体阐释“家国情怀、传道情怀和仁爱情怀”之前,他特别提及“思政课要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只有打动学生,才能引导学生。教师在课堂上展现的情怀最能打动人,甚至会影响学生一生。真信才有真情,真情才能感染人”[5]。无论是宏观上论述知识分子的使命担当,还是细论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教育的重要论述都为思政课教师情怀的培育指明了方向。高校要围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建立一整套体制机制,引导思政课教师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提升情怀。
2.要在打通“三大体系”的实践中提升情怀。情怀本质上是一种情感,和实践紧密互动。比起专业教学,思政课教学有其特殊性,对教材和教学运行都有严格的政治要求。在高校这一生态场域,非思政课教师对思政课教学认识的误区客观存在,部分思政课教师自身对思政课认识也出现了误区,“照本宣科最安全”是常见的自我提示。比起常规课程教学,思政课有一个特点:它不是一门课,而是一类课,一些重要概念在几门课程中都有涉及。为此,就具体一门课程而言,讲透彻一个概念如“辩证思维”“两个大局”“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具有较大难度。在此情境下,迫切需要思政课教师厚植情怀,深入研究“理论体系、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的衔接转换,“各门思政课本身有其内在的学理逻辑和课程体系,教学中要充分考虑课程本身的体系性、学理性和完整性。但思政课教学立德树人,在教学备课中,不能眼中只有教材没有学生,只有学理体系没有教学体系”[6]。“三大体系”有着明显区别,又有紧密的联系,内在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夯实情怀,在真学、真懂、真信的基础上娴熟驾驭。为此,高校要进行一整套规范设计,要求思政课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在整体性、层次性和关联性上下功夫,对教材体系中重大命题的钻研要点线面结合,对教学体系中重要的知识点要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理论体系掌握是前提,教材体系梳理完备是基础,教学体系创新设计是技艺。思政课教师在打通“三大体系”的实践中提升情怀,方能全面透彻讲解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而高质量实现思政课的育人功能。
3.要在深化对教师职业认识的过程中提升情怀。情怀本质上是一种情感,是一种超越教师个体性达成社会群体进步的一种奉献与牺牲。我们经常说的“春蚕精神”“红烛精神”等等都体现了这种教师情怀。比起专业教学,思政课教学有其特殊性,讲清讲透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非常不易,面对困难和挑战,思政课教师格外需要厚植情怀,推动自身的精神世界向崇高和伟大迈进,“主体主导结构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基本结构,这一基本结构是由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存在的目的和使命决定的”[7]。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思想的传递,这种思想传递决定了思政课不仅是思政教育知识的传播,更是教师和学生在一种思想场域中的互动、碰撞和感染,教师的情怀是否能够把个体关怀、社会价值和人类命运等融进这个场域并传导给学生,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改革开放以来,大批从校门到校门的博士加入思政课教师队伍,这支队伍具有较为深厚的思政课理论知识,但在信仰、价值观层面尚未能从“经师”提升为“人师”,更多的是把思政课教师当做职业而不是事业,离“情怀要深”的要求尚存差距。党的十八大以后,这种局面不断得以改善,特别是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以及思政课教师座谈会召开后,这支队伍的事业心和职业荣誉感不断提升。当前,党中央和教育主管部门需要就会议精神和出台文件的落实情况进行督查,持续推动高校重视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思政课建设以及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引领高校思政课教师更加深入地认识到给青年一代讲解伟大的理论、伟大的梦想、伟大的事业、伟大的工程和伟大的斗争,是一份伟大的职业和光荣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