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益瑞
(甘肃省永登县第六中学,甘肃 兰州)
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新课标中明确提出的高中历史教学任务,而时空观念作为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梳理历史事件脉络,还可以促进学生构建与完善高中历史知识体系,这对高中历史教学水平的提升以及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
历史学科中的时空观念可以从时间以及空间两个角度进行解析,其中,时间既是描述事物运动和发展过程的重要参数,又是历史最为核心的构成要素,只有加入时间这一元素,历史才能真正称为历史,而空间则是承载事物、事件的载体及其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学科中所说的历史空间主要是指人物活动以及事件发生的特定环境,如果说时间是对历史事件运动和发展过程的反映,那么空间就是对历史事件变化和发展结果的反映。
就历史学科而言,历史时间与历史空间之间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关系,因为历史当中每个历史事件以及人物活动的发生和发展,都是在相对应的时间以及特定的空间环境中进行的。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时空观念的培养,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清晰、精确地了解历史事件以及人物活动的引发缘由、发展过程及其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还可以帮助学生将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活动有机串联起来,从而让学生更加系统地了解历史的发展与变迁。
高中生虽然在心智发育方面逐渐趋于成熟,但大多数高中生仍然存在生活阅历较少以及认知水平较低等情况,在了解和解析历史事件时总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的思想观念以及兴趣喜好作为评价历史事件的重要参考依据,从而导致在历史事件理解和评价过程中存在片面、偏颇等问题。如果历史教师能够重视学生时空观念的培养,并让学生站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角度去看待和分析历史事件,不仅可以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并增强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和感悟,还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客观地体会和评价历史事件。
历史伴随着历朝历代以及民族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其中包含着方方面面的事件以及民族精髓,同时历史的发展过程不仅具有继承、传承等特点,还具有总结、积累以及不断发展进步等特征,而且高中历史教材内容中并非只是对历史事件的简单讲述,还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观念以及人文精神。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时空观念的培养,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以更加客观的视角对相关史料进行解读和辨别,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站在当时的环境下对相关事件进行深度分析和体悟,这对学生民族自豪感、国家归属感以及历史学科综合素养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高中历史教材内容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以及整体性特点,而且教材章节虽然会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进行排列,但章节的划分主要是以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发展为依据,甚至不同章节当中存在时间线相互交错等现象,很容易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思维错乱等问题。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时空观念的培养,并借助时间线对历史教材知识进行有机串联,可以帮助学生理清历史知识脉络,这对学生历史学科学习质量和效率的提升有着极为显著的作用。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是规划课堂教学方案的前提,对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也有着重要影响,而围绕时空观念进行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主要是指在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历史时间和历史空间的基础上,全面、翔实地研究和把握时空观念方面的内在联系,然后在此基础上对课堂教学目标进行设计和完善,从而提高课堂教学中活动以及引导方案的合理性、实效性,并促进学生时空观念培养成效的提升。例如,在学习高一历史必修1《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这一单元时,历史教师可以根据单元下各个章节的内容以及学生时空观念培养需要,按照时间轴对各个章节进行合理划分与组合。比如,历史教师可以将第一章节《鸦片战争》以及第二章节《太平天国运动》划分成一个整体,并围绕1840—1900 年这一时间段内的中国历史背景以及西方列强入侵行为进行讲解,然后横向拓展到这些历史事件对当时中国带来的社会影响等方面,这一时间段正处于西方列强入侵伊始直至八国联军入侵这一区间,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从宏观层面对当时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以及缘由进行全面、深入的理解,并借此促进学生时空观念的培养,另一方面还可以为后续章节内容的学习奠定更好的基础,这对学生高中历史学习质量和效率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知识灌输式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虽然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记忆效果,但对学生时空观念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效果较为有限,这就要求历史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目标以及学生时空观念培养需要,对课堂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和优化,在调动学生课堂学习兴趣和思维活跃性的基础上促进学生课堂学习质量以及综合素养培养效果的提升。首先,历史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选择适当的时机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2“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这一章节时,历史教师可以借助当时特有的一些老物件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比如,教师可以提前收集当时采购所需的粮票、肉票等图片或实物,在课堂教学中挑选适当的时机展示给学生,并为学生讲解计划经济时代人们的生活状况,然后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等对计划经济的产生缘由及其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和体悟,既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翔实地理解教材相关知识点,又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其次,历史教师还可以合理利用历史地图对学生的时空观念进行培养。例如,在学习高一历史必修1《解放战争》这一章节时,历史教师除了可以合理利用渡江作战示意图以及刘邓千里跃进大别山示意图作为教学辅助素材,还可以在网络中搜集一些当时我党和国民党的势力分布图等教学素材,然后在课堂教学中把握适当的时机,围绕相关地图素材为学生讲解相关历史事件,一方面可以利用地图素材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补充,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全面、翔实,并让学生对相关历史事件的空间活动等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另一方面还可以借助相关地图素材与教材内容的有效整合,促进学生时空观念的培养。
高中历史教师指导学生使用“时空经纬度”对历史进程进行整理、汇总和概括,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梳理自身的历史知识结构,并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起始、发展及其影响的理解程度以及分析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时空思维以及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例如,在学习高一历史必修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这一单元的内容后,历史教师可以让学生以15 世纪为切入点,让学生按照时间轴的发展,对新航路开辟时期、世界市场拓展和殖民时期以及工业革命时期等各个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进行整理,然后针对每个历史事件的时代背景、发展历程及其对当时带来的影响进行补充和完善,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进行回顾和巩固,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系统、完整地了解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并促进学生时空观念的培养和提升。
教学评价是高中历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是为了对教师的教学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更是推动学科教学改革步伐的重要举措之一,但以成绩为主要参考依据的传统教学评价模式虽然能够对学生的教材知识掌握情况进行了解和考评,却难以真实反映学生的时空观念等素养培养情况,这就需要历史教师对教学评价活动进行创新和优化。比如,以教材中某一章节为主题,让学生以口述的方式对这一章节的历史进程进行概述,学生还可以针对这一章节中的某一历史事件进行扩展性讲述,这种阶段性教学评价活动不仅可以让历史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还可以更加直观地体现学生的时空观念培养成效。
时空观念作为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生时空观念的培养不仅是为了更好地响应素质教育改革要求,还是充分发挥高中历史应有作用和价值的重要途径之一,这不仅需要历史教师重视自身教学观念的转变以及教学模式的创新优化,更应围绕时空观念培养需要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评价工作进行规划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