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文慧,王小林,石 彦
(1.甘肃省陇西县第二中学,甘肃 陇西;2.甘肃省漳县第二中学,甘肃 漳县;3.陇东学院历史与地理学院,甘肃 庆阳)
新课改以及核心素养的提出,使得我们对传统教学“三维目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对学生学科知识能力、学科素养和品格的全面提升有了更高的要求。笔者以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2“工业区位因素”相关知识为例,将学生身边的工业生产实际案例作为课堂活动内容,更加吸引学生眼球,学生在小组互助合作探究过程中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培养了学生的互助合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教材重难点知识得到有效突破,有效落实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地理教学最终的使命是解决区域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由于学生在初中地理学习中学情差异的影响,地理实践力是高一学生较为薄弱的环节之一。本文基于乡土地理教学,让学生以县域内典型的中药材加工和制药厂为研究对象,身临其境感受“工业区位因素”是如何影响工厂布局和未来发展的,在情境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提出假设、分析原因、解决问题,将所学的地理知识用于解决身边的生产生活实际问题,以地理学的角度审视问题,人地协调观在乡土地理教学中全面落实,地理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得到有效提升。学生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学习,深刻理解“工业区位因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受时代的影响特别是信息时代,信息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越来越重要,区域认知、地理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得到有效的培养,引导学生更好地看待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正确的资源观、发展观和全球视野。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2“工业区位因素”的课标要求是:运用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说出并理解工业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
从课标要求看,“运用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是行为条件,“说出”和“理解”是行为动词,是教学要求,是学生学习知识、体验知识的过程,是教学目标中对学生的学习要求,让学生在体验知识生成的过程中能对“工业区位因素”更好地理解。因此围绕这一教学目标要求,笔者通过查阅资料,对陇西县的基本情况进行展示,用观察、分析、简述等动词提出设问,要求学生进行探讨、研究、体会、感知,通过所学地理知识解决、落实设定的问题。
案例1:陇西县是全国重要的中药材生产、贮藏和交易基地之一,黄芪、党参、柴胡等产量占全国市场份额较高,生产主要靠人力为主,加工产品为初级产品。
(1)据自己了解,分析陇西县发展药材产业的优势条件。
(2)分析陇西县药材工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简述陇西县发展壮大本地药材产业的措施。
第(1)题,学生会根据已有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的学习,分别从自然条件、交通、原材料、市场、劳动力等方面加以描述,较容易作答。通过第(1)题让学生说出“工业区位因素”这一行为动词得以落地,学生全程参与知识的生成过程,使区域认知观这一地理核心素养得到有效实施,地理综合思维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第(2)题,主要考查学生通过情境发现问题的能力。学生会从药材工业生产中遇到的土地污染、市场信息不流通、经济发展、科技投入等因素导致药材原材料滞销、市场监管不力、药材原材料保存等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这一过程中学生将对前面所学知识“工业区位因素”的理解更加深刻,通过情境式的教学发现问题、解答疑惑,呈现目前陇西中药材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通过第(2)题,学生应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发展观。第(3)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解决措施时,由前面两个问题作为铺垫。第(3)题属于开放性的问题,学生可以通过实地体验,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很好地呈现问题的答案,每个学生呈现的观点都很正确,但由于学情差异的影响,学生在呈现答案时出现语言表述方面的个体差异,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加以专业术语的训练整合。
通过以上三个问题的设置,学生对“工业区位因素”的理解基本到位,具体落实中只需要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观点在文字表述方面加工整理即可,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不断培养学生规范化表述的能力。笔者认为:高一必修2 具体教学中要严格执行课标中的行为动词和行为条件,并将教材知识点具体落实到乡土地理中,引导学生在问题导向型的课堂活动中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和应用过程,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激情,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协调观具有促进作用。
特定情境体验是挖掘学生创新意识的必备条件。活动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在特定的具体情境中体验式学习更能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在教师的有效点拨下,主动把所学知识和自己实地考察的所见、所得联系起来,课堂上逐渐生成知识,并提高了自己解决实际生产生活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因此,问题导向,乡土地理架桥的创新学习,进一步释放了学生的学习潜力,提升了学生探究的能力,也更彰显了地理学科育人的核心目标。
案例2:湘教版必修2“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课标要求理解掌握运用地理知识,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笔者着重将“科技、市场、信息”作为突破点,融合乡土地理知识,达到教学内容的乡土化、问题设置的情境化,进一步落实地理实践力。
“角色模拟”的真实情境,让学生更容易走进课堂。
材料:假如你是陇西县某制药厂的厂长,看到如今中药材的市场需求和变化,你在股东大会上会做出怎样的决策部署?
问题设问:请同学们先自行思考,然后采取小组讨论的形式将你所在组讨论的结论在小组内分享、交流,小组成员自行补充,每一小组选取一名小组代表发言展示。
设计意图:师生均处于一个共享模式中,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形式,让每个学生全身心投入知识体验的过程中,每个小组成员均会提出一至两个观点,然后在小组内自行补充,最后形成一个非常全面、合理的答案,每个小组成员在分享知识的过程中会体验到学习带给他们的快乐和成就感,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案例属于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学生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将案例1 中所学的知识进行全方位的应用。学生实地考察了制药厂的布局,在参观过程中还有制药厂相关负责人的解说,让学生对“工业区位因素”有了更好的理解,与此同时信息化对制药厂的影响也越来越重要。这个角色体验让学生感受到了“工业区位因素”是随时代不断变化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相比单独传授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身临其境地感知会让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更深刻。作为一厂之长,当然要全面考虑制药厂的发展前途,此环节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使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人地协调观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很好的落实。
合作探究使得学生的地理实践力落地生根。“角色模拟”的真实情境体验中,以前面案例中所学知识为工具,以合作学习为纽带,以创新探究为媒介,以解决实际生产生活实际问题为指向,以提升地理实践力为目的,进行深度学习。这个过程中真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小组探究学习不仅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创新实践的主体,实现了真正意义上地理实践力的落地生根,也在不同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学科品格和自主创新能力。
基于问题导向的乡土地理教学活动的设计,通过学生亲自体验参与课堂实践的方式将地理核心素养和乡土地理有效结合起来。问题导向主要依托课标要求和乡土地理中具体生活情境的融入,教学活动中问题的设置是学生有效参与活动的根本,既要让学生感兴趣又要让地理核心素养在教学活动中落地,逐步引导学生通过递进式问题的设置,激发思考的独立性和探究的有效性,强化地理学的根本宗旨,服务于生活实际,导向正确的价值观。所以问题导向型的教学活动和乡土地理的高度融合,不仅锻炼了学生挖掘材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增强了学生的情趣味与获得感,同时将学生地理知识的获取和核心素养的培养有效结合,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