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贺丹 徐道富 刘英锋 刘红宁(.江西中医药大学岐黄国医书院 南昌 330004; .江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分化发展研究中心 南昌 330004)
中国书院教学形式最早出现于唐朝,迄今已有1300 余年历史,其功能包括藏书、读书[1]。之后,历朝书院都承袭了唐代书院藏书、修书职能,并逐渐将教学衍化为书院的主要功能。书院由此被喻为古代读书人的精神家园[2],并且在宋代和清代因为与科考的紧密联系也成为了人才输出的主要场所。作为中国独特的教育和学术机构,书院是古人讲学、问道、研究的场所,时至今日仍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书院的教育、教学、管理、藏书、刻书、祭祀等文化,极具内涵和底蕴,承载着中国厚重的历史和历代文人无穷的智慧,值得当代教育教学借鉴和学习。以邓洪波《中国书院史》为代表的多部专著围绕着中国书院的发展历程及主要功能进行了详细论述[3]。认为“书院”的产生是“文化积累、研究、创造、传播的必然结果”,是有助于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载体。陈薛俊怡也强调了“古代书院渗透着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体现着儒家文化崇教育、重学术的人文精神”[4]。清代田文镜[5]曾高度评价书院教育,认为书院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周围民风,对普通百姓也起着道德教化的作用。基于书院教育对中国人才培养的良好作用和重要影响,国外学者也对中国书院发生兴趣并进行了专门研究,例如德国著名汉学家卜恩礼的《东林书院与它的政治、哲学意义》,成为欧美国家对中国古代书院研究的代表[6]。以史为鉴,书院作为教育形式的一种,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尤其在传统文化相关领域的教学中,书院教学方式有独特魅力。
如前所述,书院除藏书,修书和著书以外,另一个主要功能是教学,其主要教学形式和特点是山长讲学,生徒问道,定期考试,师生探讨,辅以奖励,并逐渐将此演变为书院培养人才的独特方式[7]。得益于此种教学形式,历朝历代涌现了不少文人墨客和医学大家,例如理学家朱熹,著名医学家张志聪[8]等。中医与传统文化有着难以分割的渊源,从诞生、发展到成熟,中医都极大程度地依赖于传统文化的滋养,甚至可以说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例如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思想“整体观”即来源于我国古代朴素的哲学思想“天人合一”,认为人是天地的产物,人的生理病理的认识可以从大自然的规律中找到答案,中医认为天地之间的相互关系就像人体当中心肾之间的关系,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再如中医的实践操作,“望、闻、问、切”不仅依靠医生的精准技术,更依赖医患之间的信任和合作,医生进行触诊和切脉时是医患之间的肢体接触,医生要依靠医德和医术与患者快速建立信任感和依赖感,这也是医生人文关怀素养的体现;中医的诊疗特点“辨证论治”是医生基于经典进行临床诊治的高度概括,辨证错误可能失治误治,辨证精准则能药到病除,而经典理论的研读需要丰厚的传统文化功底以及极高的辨识、质疑、审慎能力,由此可见中医教育需要培养的三种基本能力均在不同程度上依赖于传统文化的支撑,然而目前中医的院校教育呈现出多元弊端,或是信念不足,或是理论基础不牢[9],寻找适合中医学科特点的教学形式尤为迫切,教育学专家认为教育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真正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激发学生探究科学问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要鼓励多种教与学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究空间,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人格,让学习从被动转为主动,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书院式教育注重修身与为学,与中医教育中注重医者思想品德教育和医术精益求精的宗旨不谋而合,书院重视“自悟”“质疑”“明辨”学习风格,这也和中医辨证论治思想所需要的基本素养高度统一,书院提倡住宿制沉浸式学习方法,中医传统学习模式亦是师带徒的形式,由此可见,书院式教学方式与中医的学科特点在多方面深度契合,这种契合引发了现代中医教育学者的兴趣和思考,并开始了中医书院式教学方式的探索,目前已有多所院校进行了尝试,下面以江西中医药大学岐黄国医书院的探索为例进行阐述。
江西中医药大学岐黄国医书院肇始于2012 年,由太湖世界文化论坛、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路志正中医药研究院和江西中医药大学共同组建。本着探索高水平中医临床人才培养模式的初衷,回归传统,从中国古代书院式教学中寻找适合中医教学的方式方法,依照书院的会讲和讲会制度、自学方法、考课制度、质疑精神、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及奖励制度等,岐黄国医书院进行了深度学习,总结了一系列岐黄国医书院特有的教学方式,现将具体教学方式分述如下。
2.1.1 经典讲授中医经典是中医的灵魂,是中医临床的源头活水,多项针对名老中医学习经验的研究表明专家学习方式各有千秋,但共同点即是“学经典,上临床”,有些专家谈到学习体会时说,中医要边学边悟,反复实践,最终形成一套自我对人体生理病理的独特认知。然而中医经典历史久远,行文布局、遣词用语晦涩难懂,对教学是一项挑战,岐黄国医书院沿袭古代书院的讲会制,聘请资深专家以讲授法为主,结合提问、案例、互动、自编教材、设置特色课程等方式多维度进行,例如我院开设的《经典案例实训》《伤寒辨证程式通论》《仲景症状鉴别诊断学》三门课程将中医理论,临床和实践的主线串联起来,帮助学生建立中医思维,同时解决辨证的深度问题即症状鉴别诊断。
2.1.2 四诊讲授基于中医学的实践性,书院高度重视学生的辨证技能培训,使用的是本院教师自编教材《中医四诊技能实训》,书院认为中医辨证技能的掌握和提升是建立在“望、闻、问、切”四诊的规范化操作上,操作规范是辨证准确的前提,而辨证准确是疗效的保证。学生经过本科阶段学习已有一定的四诊理论基础,但缺乏深入理解和动手能力,因此书院的教学目标设定为规范学生四诊操作,提升学生的四诊理论水平。基于此目标,书院聘请了一批专门的实训技能辅导老师,这批教师经过不少于50 h 的岗前培训,有专门的培养方案,包括跟诊、访学、定期临床考核,以保证教学质量。技能辅导教师通过一对3~5 人的方式,对学生的操作进行反复训练和纠错,形成了一套教—考—评—再考的四诊教学模式。
2.2.1 拥有良好的学习场所为倡导学生的自学精神,书院为学生提供自学和探讨的学习场所,专门设计和打造了学生的自习室,例如明辨堂,慎思堂,提供移动和旋转桌椅,方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讨论和质疑。
2.2.2 参与书籍的修订书院组织编写了《岐黄国医书院方剂手册》《蒲园医话》《症状鉴别诊断》等书籍,作为辅导材料或自编教材,学生通过参与修订和编写,极大提高了中医理论和科研水平。
2.2.3 拥有经典藏书图书馆书院学生拥有自己的图书馆,藏书包括文学书籍和专业书籍两类,学生可以通过学生办随时借阅馆藏图书,四书五经和四大经典相关书籍非常丰富,可以帮助学生加强中国古典文学的学习,为经典学习打下基础。
2.2.4 习练易筋经易筋经的练习是通过身体的活动感受天地人的统一,每周3 次的易筋经的露天练习,既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力,也是体会中医天地人统一思想的另类方式。
考核是书院的一项特色,书院有固定的师资力量用于考核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以考促学,具体包括经典考核和技能考核。
2.3.1 经典考核经典条文的考核,通过周考和月考的形式,了解学生背诵和理解经典原文的程度,促使每个学生对经典条文做到熟读熟记。
2.3.2 技能考核四诊技能考核,通过设置考评量表,例如问诊考核表和舌诊考核表,对学生问诊技能和望诊技能进行逐项检验,对于涉及医疗安全的项目,例如询问患者是否已完善相关检查,妇女的经带胎产情况等,适当提高分数权重,以警示学生提高医疗安全意识。
通过“半天读书、半天临床”的研修方式,书院构建了“问道传道”模式,鼓励师生之间辩诘问难,搭建师生交流平台,激发师生智慧,促进教学相长。另外,书院以每月1 期的岐黄沙龙形式,提供学生问诘辩难的场所,学生基于某个专题提出疑问,书院每期安排2~3 位导师参与讨论。
书院设有豫章奖学金,按年度评选,评选方式包括经典条文默写、技能考核(真实患者),案例考核(观看教师看诊录像),提交10 份以上跟师心得和临证笔记以及专家质询和答辩,将各项内容按权重进行分数累积,依据分数排名给予不同等级奖励。
通过举办“学经典·用经典”知识竞赛、上山采药、中药材标本制作、易筋经比赛、经典诵读等一系列特色鲜明的中医药文化活动,形成书院独特的思政教育新模式,以此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知行合一。同时通过社区义诊等形式,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省情、国情,了解基层医疗卫生情况,帮助学生牢固树立“扎根基层”的思想,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江西中医药大学岐黄国医书院围绕书院式教学方式,对中医临床专业研究生的教学进行了多方位探索,无论形式如何多样,书院制改革的核心是一致的,就是回归书院模式以培养出合格并且优秀的中医学生的精神核心,书院的教育不是专才教育,也不是通才教育的延伸[10],而是一个倡导学生思想自由、行动自主、体现完整人格和完美生活追求的教育场所[11]。这与高校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不谋而合,即将传统教学模式与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学业研究能力提升、实践能力训练、道德文化素养等有机结合,形成系统化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研究、学会创新、学会实践。根据当前教育环境和各学校、专业具体条件改良而成的当代书院模式,是中医研究生培养体系外重要的教育补充,是突破传统教育模式发展瓶颈的改革方向之一[12]。
理学大家朱熹,与书院式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曾担任过书院的山长,在他的影响下书院形成“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和居敬持志”的读书方法[13],他的读书方法强调读书节奏,突出学而不思则惘,注重学用结合,尤其提炼出读书的要旨在于虚心和持志,是对读书人内在修为和涵养的要求[14]。可见书院对教育和学习的认识是先进的、多元化的,体现了教师素养卓识,值得后辈借鉴。书院的会讲和讲会制度、自学方法、质疑精神以及良好的师生关系,构建自由开放的学习氛围和培养学生的自学和探究能力等等都是与时俱进的先进概念[15]。倡导书院文化和书院精神,有助于启发当代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目前已有十几所院校回归传统,尝试从传统书院的教学形式上摸索契合点。江西中医药大学岐黄国医书院的探索是中医书院式教育的良好尝试,跟踪问卷调查显示,目前已毕业的148 名学生全部坚守在中医岗位当中,热衷使用经典进行临床诊治,有80%的学生依然在进行经典条文的自学,这和书院倡导坚守信念,终生学习的教育精神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医书院式教学探索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