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友, 周伟军, 金 平
(江苏福邦药业有限公司,江苏 连云港 222599)
维A 酸类药物(RA)可分为以下三代:第一代是非芳香维A 酸,包括全反式维甲酸、异维甲酸;第二代是单芳香维甲酸,包括阿维A 酯、阿维A、维A 酸乙酰酯;第三代是多芳香维A 酸,包括芳香维A 酸乙酯、阿达帕林、他扎罗汀。在本文中,笔者主要是对外用维A 酸类药物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综述。
维A 酸类药物对约120 余种皮肤病均具有治疗作用[1]。相关的文献指出,外用维A 酸类药物的具体用途主要包括:1)治疗痤疮。痤疮是维A酸的最佳适应证。此病是由多种因素(包括皮脂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过度、痤疮丙酸杆菌增殖、免疫反应异常)导致的毛囊皮脂腺疾病。另外,此病的发生还与遗传因素、心理因素等因素有关。有研究指出,维A 酸可通过多种途径对痤疮产生治疗作用。药理学研究表明,维A酸具有以下作用:(1)可增加毛囊皮脂腺导管细胞的有丝分裂活性,提高毛囊漏斗部角质形成细胞的转换率,从而可抑制粉刺的形成,溶解粉刺,加速粉刺的排出。(2)可调节角质蛋白丝的巨大集合作用,破坏厌氧环境,从而可破坏痤疮丙酸杆菌的生存条件,间接地发挥抗炎作用,抑制瘢痕的形成。姚聪君等[2]在研究中分别采用0.025%的全反式维A 酸与过氧化苯甲酰治疗寻常痤疮,结果显示用0.025% 的全反式维A 酸治疗寻常痤疮的效果优于过氧化苯甲酰。陈放等[3]在研究中比较了用0.05%的异维A 酸凝胶(安泰丝)与0.1%的他扎罗汀乳膏(乐为)治疗寻常痤疮的效果,结果显示用0.05% 的异维A 酸凝胶治疗寻常痤疮的效果优于0.1% 的他扎罗汀乳膏。倪萍[4]联用维A 酸和抗生素对50 例痤疮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大量的研究表明,维A 酸对各型痤疮均有疗效,特别是对久治无效的患者更是如此。2)治疗角化异常性疾病。黄庆山等[5]应用0.1%的维A 酸霜对100 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进行了治疗(在患者的病变部位直接外涂0.1% 的维A 酸霜)。结果表明,用0.1% 的维A 酸霜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具有疗效显著、起效快、安全性高等优点。3)治疗皮肤光老化、黄褐斑、色素沉着。皮肤光老化是指日光中的紫外线促使皮肤过早地出现老化性改变。此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粗糙、呈黄色,有粗细不等的皱纹,皮肤松弛,有不均匀的色素沉着斑及棕色斑,且呈皮革状。王震英[6]通过进行双盲、随机、平行分组研究发现,用维A 酸类药物对皮肤光老化患者进行治疗可改善其皮肤的总体状况,减少其细小的皱纹及色素沉着斑。有研究指出,用全反式维A 酸霜治疗黄褐斑的效果较好,此药可调节黑素细胞的功能,减少黑素体输入角质形成细胞的数量,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减少黑素形成。徐国梅等[7]使用0.025%的全反式维A 酸霜对78 例面部黄褐斑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张志等[8]探讨了面部烧伤后色素沉着的治疗方法。他们将42 例面部烧伤后色素沉着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为治疗组患者局部外用15% 的壬二酸乳膏和0.025%的维A 酸霜剂,为对照组患者局部外用安慰剂。结果表明,局部外用15% 的壬二酸乳膏和0.025%的维A 酸霜剂治疗面部烧伤后色素沉着可取得良好的效果。4)治疗其他疾病。李卫红[9]分别外用维A 酸霜与无环鸟苷软膏治疗扁平疣。结果显示,维A 酸霜组患者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患者。有研究指出,维A 酸可参与调控表皮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并具有抗增生、抗炎、免疫调节、促进角质剥落的作用。用此药治疗慢性湿疹引起的苔藓化皮损可取得良好的效果。赵淑肖等[10]的研究表明,用藏药冰黄肤乐软膏联合维A 酸霜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较好。廖伟坚等[11]在研究中指出,用维A 酸类药物治疗疣状表皮发育不良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近年来,维A 酸类药物在多种皮肤疾病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显现出良好的效果[11-13]。有文献指出,维A 酸类药物可用于治疗下列疾病:(1)痤疮。(2)皮肤光老化、色素性皮肤病。(3)角化异常性疾病,如鱼鳞病、银屑病。(4)其他皮肤疾病,如扁平疣、慢性湿疹等。
冯素英等[14]、刘丽凤[15]指出,外用维A 酸的不良反应包括皮肤干燥、脱屑、瘙痒等。Shapiro等[16]的研究显示,无明确的临床证据证实外用维A 酸存在非皮肤不良反应。钟华等[17]指出,外用维A 酸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皮肤干燥、脱屑、瘙痒、唇炎、结膜炎等。刘晓蓉等[18]指出,外用维A 酸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以皮肤黏膜刺激反应为主,临床表现包括皮肤刺痛感、灼烧感、瘙痒、干燥、脱屑、红斑等,发生时间通常是用药后的第1 个月。通常情况下,用药剂量越大,出现的不良反应越严重。为了使不良反应减少,外用维A 酸类药物时应先在局部小面积、低浓度给药,给机体一定的适应时间,在确定没有不良反应后再增加药物浓度,扩大用药面积。若出现严重的刺激反应,可涂抹皮质类固醇软膏,以缓解相关症状。有报道称,外用维甲酸可引起接触性皮炎合并化脓性肉芽肿,但这种不良反应十分罕见[19]。袁华等[20]的研究显示,1 例女性患者自行外用0.025%的维A 酸乳膏6 ~8 周后出现了头痛、记忆力减退、共济失调等症状(随后被诊断为因局部大剂量使用维A 酸造成的中毒性脑病和抑郁症)。周欣等[13]在《维A 酸在皮肤科临床应用的现状与进展》一文中指出,维A 酸局部外用的不良反应主要为皮肤黏膜的刺激反应,表现为皮肤红斑、脱屑、干燥、瘙痒、灼烧感、刺痛感等。总结以上报道可知,外用维A 酸的不良反应主要为皮肤黏膜的刺激反应,多发生在用药后的第1 个月,其严重程度与用药剂量呈正相关[21]。相关的研究表明,联合使用皮质类固醇可减小维A 酸对皮肤的刺激性。对于使用维A 酸后出现皮肤干燥、脱屑症状的患者,为其使用保湿剂可有效缓解其上述症状。周欣等[13]在研究中指出,外用维A 酸制剂时,应先从低浓度开始使用,以逐渐增加患者的耐受性。可先采用低浓度、小面积的方式用药,让机体逐渐适应后再扩大用药面积,提高用药浓度,若刺激反应严重,可外用糖皮质激素,以缓解相关症状。
大量的研究表明,外用维A 酸类药物治疗皮肤疾病的临床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高。近年来,随着制剂工艺及水平的提升、新型外用给药系统的发展,外用维A 酸类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均不断提高[21]。笔者认为,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维A 酸类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前景将越来越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