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粮生,刘小燕,吴兴明
(1.信丰县大塘埠镇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江西 信丰 341600;2.信丰县农业农村局,江西 信丰 341600;3.信丰县油山镇人民政府,江西 信丰 341600)
水稻拥有非常多的品种,这一点从市场调研上就可以发现。根据口感与品质的不同以及地区间的差异性,关于水稻的种植研究也在不断增多,不同品种水稻的面积产量、环境要求与成长周期之间都存在着些许不同,这就需要技术人员在种植之前要考虑到当地的环境条件,例如地质、气候与天气变化等诸多要素,甚至还需要考虑到市场需求,根据以上条件选择合适的水稻品种,才能确保生产效率足够稳定。
对于水稻种植而言,品种选择最科学的几个方面在于:①品质优良。②本身的适应性强。(针对于环境条件的适应性)③抗逆性强。④合适的成长周期,成熟时间较为符合当地气候的季节转换。
除此之外,农户还需要调查种子的资料,例如稻种的包装是否出现破洞或是泡水、缺少标签等情况,这是确保稻种质量的最直接途径,具体可以参考包装上的字迹模糊、袋装多次封口、内部稻种颜色不同且大小不一、标签提供的资料内容不齐全等等内容,这些内容都蕴含着稻种可能出现质量问题。
稻种确定以后,就需要对稻种进行处理,处理的目的主要在于增强稻种的抗病能力,防止遭受害虫破坏,以提高稻种的存活率。稻种存活率的高低以出苗率作为初步标准,而相关的处理也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①对稻种进行科学合理的筛选,筛选条件主要在于饱和程度与健康状态,从这两点可以大致判断出稻种的品质属于优良还是较差,其中品质较差的稻种很有可能携带病害。②进行下一步的防害处理,需要对稻种进行杀菌,要选择一个阳光充足且具备一点通风条件的场所,然后将稻种铺开进行暴晒,这也是为了加快稻种本身的水分蒸发,稻种在水分蒸发的同时,会促进内部的酶活动,可以帮助稻种更多地发芽。③种子晾晒以后,还需要技术人员配置适量药剂,将药剂与肥料进行混合,然后将稻种放入其中进行搅拌,这样可以进一步提升稻种的抗病能力,同时降低其本身携带病害的可能性,这是较为常用的一种方法。除此之外,还有硬实处理、层积处理等等方法,也同样可以达到杀毒除菌的效果,具体需要根据种子品质的实际情况做好选择。
1.3.1播种的前期准备
育苗移栽是我国目前最常用的种植手段,在稻种完成了处理工作以后,要根据当地特有的环境选择播种育苗的时间,因为地区间的差异性,所以播种育苗的时间也有所不同,但是总体而言可以在5℃~6℃的气温条件下进行播种。同一块稻田的播种时间需统一,以发芽率、出苗率作为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强调整齐度,在稻种之间留下合适的生长空间,不然就会降低生产效率。
虽然地区间的差异性导致育苗工作在各种细节方面有所不同,但是依然可以按照一定标准去执行工作,标准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①播种育苗的场地应选择渗水性较为优良的场地,最好是平坦地势,例如山丘脚下的位置,地貌情况过于复杂会对育苗过程造成不利影响,要尽量避免积水的情况。地质条件要选择非盐碱的地质,盐碱含量与积水问题是导致稻种出现烂苗现象的根本原因,前者会对稻种的健康状态造成阻碍,后者则会加剧稻种的营养流失。②育苗床土的选择条件在于两点,即土壤疏松肥沃且不具备较强的酸碱度,便于渗水与植根生长,而酸碱度较强的土质则会导致稻种的营养流失。③设计苗床的长宽以及流水所需的沟槽深度与宽度。④播种前根据土壤性质进行肥料的挑选,再将苗床进行浇水后播种,并且合理分割空间,确保稻种分布均匀,每个孔穴一般可播2~3粒。
1.3.2播种管理
苗床管理重点在两部分,一是温度,二是水分。
(1)封闭育秧棚以后,需要通过对内部稻苗生长状况进行观察,根据不同阶段的表现来控制温度,例如在稻苗1叶1心期时,最好是把育秧棚的温度控制在30℃上下,在2.5叶期时,则需要将育秧棚内的温度控制在20℃以下,根据生长阶段的不同,控制温度能够保障稻苗的健康状态。育秧棚内出现温度过高的情况时,可采用通风的方式进行降温,避免出现高温烧苗的现象,正式插秧前,不能直接将育秧棚撤掉,而是先打开棚顶,让稻苗慢慢适应外界温度。
(2)关于水分的管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具体可以参考播种前与出苗后的浇水情况,判断地膜保水的效率如何,再了解每次浇水量的多少以及浇水频率。
整地使用的方式方法与时间都需要随机应变,因为地区之间的差异性,所以土壤条件以及气候特点都存在着细微的变化,例如在缺水地区,普遍存在灌溉困难的问题,所以应该将整地时间重点放在秋季。秋季可以更好地提高水利用率,并且可以跳过泡田的操作,同时秋季整地还能让土壤熟化,熟化后能够减少土壤中存在的病菌与虫卵,相对应地,在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则需要将整地时间调整为春季,翻整的深度应该控制在15~18 cm最为合适,这是为了避免破坏犁底层。
移栽时间应根据当地的气温变化来选择,例如在气温稳定在12℃~13℃时进行插秧工作最为合适,插秧时间的控制是关键环节,因为如果时间过早,可能会导致稻苗生长时间过于缓慢,这样随着气候带来的影响,稻苗的成活率就会随着生长过程的发育速度受到不良影响,而如果过晚插秧,稻苗的成熟期也会得到延缓,质量就会下降。
关于插秧量,需要对稻苗的品种特点有足够了解,并且对其生长过程的各个阶段进行持续观察,不同稻苗的品种素质表明了其所需要的生长空间,需要根据这一点来对插秧量进行调整。例如自身品种素质较高的稻苗,就可以扩大其生长空间,也被称为“降低单位面积插秧量”,这是为了避免因生长过度而影响整齐率、稻苗之间出现互相影响的状况。
混合施肥,即结合肥料、有机肥与微量元素肥料进行综合施肥,这是最有保障的施肥方式,因为受稻苗本身的品质差异以及环境差异的影响,混合施肥能够为稻苗生长带来更多的营养物质,有效促进稻苗的生长发育。
因为地区间环境条件不同,所以在施肥前,技术人员需要对近期的天气情况进行调查,并且掌握稻苗的品种特性,以此来制定科学的施肥方案,例如不同品种的稻苗抗病能力也有不同,针对一些抗病能力较弱的稻苗,应当在施肥的过程中增加氨元素化肥的使用,对于抗倒伏能力不强的稻苗,则需要在施肥的过程中增加钾元素化肥的使用,因为氨元素化肥可以增强稻苗的抗病能力,而钾元素化肥则能帮助稻苗增强根部的韧性。
关于稻苗的灌溉管理,顺序如下:①稻苗插秧结束一天过后,用水灌溉量应该为水深到稻苗苗身2/3的位置最为合适,如果出现当地气温骤降的情况,低温下就需要加大用水灌溉量。②灭草杀虫后,应采用浅水灌溉的方式为主,除此之外还可以参考间歇灌溉的方式。③稻苗开花时,需要将浅水灌溉与间歇灌溉的方式结合起来,前者主要在前期应用,后者则在后期应用,这样分开的模式优点在于可以保证土壤的渗水性与通风性。
病虫害防治工作,需要针对其发生原因进行防治,只有了解原因,才能找到具体的防治措施,例如稻曲病,其发病的根本原因在于稻苗受到了厚垣孢子的影响,这种病菌的特点是会破裂,并且会藏在土壤内度过冬季,等到来年再萌发,对于这类病菌的处理措施是:应当在整地阶段使用农药对病菌进行均匀喷洒,就能对其起到预防作用。需要注意的是,26℃左右是病菌最为喜爱的生长温度,所以在苗床管理阶段的观察期,技术人员要了解相关病菌的发病特征,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病虫害的处理应当以预防为主,因为治理过程较为复杂,投入很大,而且在发病期间稻苗的质量已经受到破坏,因此,技术人员要清楚以预防为主的防病原则,对于前期的各个处理环节要规范标准,降低病虫害的发病几率,从而达到控制的目的。
农药是现代稻苗种植必不可少的一个防病措施,但是化学农药的使用,也会对周遭的稻苗生长环境造成破坏,所以技术人员要严格把控好化学农药的使用剂量,具体的剂量可以参考化学农药的说明书进行配比,遇到下雨的天气,要根据降雨量大小增加用量。并且根据正确的使用方法进行喷洒,保障化学农药在使用过程中被喷洒均匀,避免稻苗的健康状态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