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慧敏
(西安财经大学 陕西·西安)
[提要]本文以榆林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作为研究内容,梳理其供给现状并发现不足,剖析其背后的根本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强调,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切实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并围绕此目标制定多项战略部署规划,因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已然成为一项重要工作。陕西省榆林市地处省域北面,不仅富含能源资源,也具有厚积富涌的山川人文,近年来其经济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民众的物质基础与收入水平皆在省内名列前茅,榆林市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愈发强烈。然而,与其目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比,与建成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的任务预期相比,仍然具有一定的差距。因此,积极寻找榆林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发展之路,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美好需求,成为公共文化服务领域重要的研究话题。为此,本文以榆林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为主要研究内容,梳理目前发展的现状,并深入探究其供给过程中难以解决的短板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供给举措,以期为调整和优化榆林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提供可供借鉴的思路。
近年来,“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逐渐成为公共文化领域中诸多学者的研究热点,有关探讨呈现出燎原之势。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发现目前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以及有效性方面。一是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必要性研究。窦芳芳(2021)认为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有利于推进文化治理建设,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补充和完善精神文化内核。二是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中的短板问题。目前,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普遍集中于服务观念过于传统、公共文化资源利用程度不足、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储备不足、服务供需难以均衡、供给主体有待拓展等。三是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有效性的研究,不少专家学者提出了各自的见解。最初,国外相关领域研究专家认为,公共文化服务应当由政府作为独立主体,随着研究持续深入,学者继而注意到市场的参与调节作用,并将参与主体逐渐拓展至公众以及各类社会组织。我国学者杨乘虎(2020)认为应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制度体系;促进公共文化机构跨服务、跨领域协同建设,推动相关服务实现体系化、开放化、普适化;基于社会化视角,推动中西部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通过梳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领域中现存的研究成果,为本文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本文对榆林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现状进行深度剖析,以期相关结论为促进该供给体系提质增效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榆林市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积极发挥主体力量,全面加大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投入和建设力度。目前,榆林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基本情况主要有:首先,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榆林市政府将建设重点着力于文化基础设施短板,积极推动文化设施完善,以助力城市文化繁荣发展。到目前为止,已建成以绥德剧院、靖边影剧院、榆林剧院为首的系列高质量剧场,辖区内建有“两馆”且达到三级馆以上标准的县市区有12个。其中,历数整个西北地区县级公共图书馆,在建造面积方面府,谷县图书馆居于第一位。其次,在优秀文化作品创作方面,榆林市文艺创作领域成果颇丰,陕西省第八届艺术节、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皆在此地举办,其中《一路踏歌》《岁月韶华》等系列文艺节目,摘获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等多个奖项,丰富的文艺演出为榆林市群众文化生活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文艺生命力。最后,在公共文化服务活动方面,陕文投榆林文旅公司依托旗下榆林大剧院、中能文创园、赵庄田园综合体,精心打造了“文化拜大年”系列活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满足了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了城市的影响力,为榆林市增添了一道道文化风景线。
虽然近几年榆林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能力,加大各类文化活动的组织力度,受到了民众的广泛喜爱和参与,但整体上依然存在基础设施利用率低、实际供需不均衡、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社会参与程度不高等不足之处,值得警惕和思考。
(一)基础设施利用率低。基础设施作为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提升其利用率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从目前发展情况来看,榆林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日渐完善,但仍未得到充分有效利用,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只见设施不见民众”的现象,造成了资源闲置和浪费问题。这背后原因可以概述为下述两点:一是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单一,形成供给大而不强的局面。迄今为止,在供给体系建设中,政府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因此所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较为粗放,创意较为贫瘠,无法用内容吸引民众驻足,进而造成基础设施的“空壳化”。二是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缺乏合理的供给方式和经营模式,使之基础设施建设成为面子工程,如出现在上级领导检查时才组织群众进行活动的情况,造成公共文化服务有设施无内容,服务效能不充分。
(二)有效供给与实际需要不对应。公共文化服务有效供给与实际需要不对应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服务供给内容过于单一。经济水平的提升带动精神文化需求日益丰富,因此民众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需求也日渐呈现出精准化、个性化以及多样化的趋势,而当前榆林市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过程中并没有紧密贴合民众需求,主要表现在所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多具有普适性和同质性,尚未针对各年龄层以及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展开公共文化服务的精准供给,同时对于特殊人群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仍有待加强。二是供给方式需要创新,主要表现为近年来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进程中,虽然购置各种新设备,但配套技术运用不扎实,因此亟须重视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发展的动态性。三是文化精品不足,就目前榆林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而言,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具有重复性和局限性,供给只是保持了传统的老内容,尚无突出本土的特色文化以及富有地方品牌文化的活动,对于一些群众文化服务活动也仅仅停留在一般性层面,没有注重实际效果,与民众所需的形式丰富、喜闻乐见的公共文化服务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难以吸引民众的兴趣,导致供需错位。
(三)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缺乏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缺乏社会力量参与的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由于民众自我需求表达意愿的缺失,需求表达欲望并不强烈;二是由于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过程中,政府长期作为主导力量,只有较少部分社会组织作为参与主体,因此多数民众过于依赖政府服务主体,导致民众主动放弃这项权利;三是缺乏相应的需求表达机制,导致民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途径匮乏,难以同政府相关机构在公共文化服务需求方面实现有效沟通交流,群众文化需求的反馈路径受阻,久而久之其参与主动性将受到消极影响,大大降低参与意愿。因此,榆林市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多元化的道路上还有很多路要走。
基于上文所述可知,只有不断细化榆林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提升基础设施利用率,改善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平衡,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才可以使民生文化福祉得到切实保障。
(一)提升基础设施利用率。面对目前榆林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基础设施利用率低下的问题,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统筹整合市内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基于各地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开放情况,切实立足于当地民众的文化活动需求,适度增加开馆周期,配套安装照明设施,保障场所及设备实现利用效率最大化。其次,合理规划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统筹兼顾榆林地区人口规模、区域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现状等多项要素,明确基础设施的空间布局、项目规划、设施选址以及建筑规模,使其最大限度地辐射民众,提升基础设施利用效能,继而增强民众体验感与满足感。再次,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在硬件上应当合理加强设施投入以及功能拓展建设,立足于当地民众的差异化需求,设立多样化的功能区,体现设施的综合性和多功能性;管理上,为提供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需要加强服务人才队伍的管理水平,因此需要构建持续化、发展性的保障与激励机制,将服务人员的工作表现与个人发展挂钩,通过这种方式激励他们努力工作,进而提升基础设施利用率。最后,要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方面的宣传和推广力度,提高民众的知晓率和参与率,通过在相关报刊媒体上宣传对外开放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具体地址及配备的功能,保证周边民众的知晓率和参与率,提高各基础设施的利用率。
(二)改善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平衡。榆林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要达到提质增效,首先要保障文化供需双方的精准对接,要以民众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为重要抓手,以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质量和内容为基准,及时准确地掌握民众动态的需求变化,建立“自下而上、以需定供”的互动式、点菜式服务,同时也要关注到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满足其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让其也能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的本质益处。其次要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模式的创新发展,随着信息时代的蓬勃发展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公共文化服务线下常态化的供给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民众不能够进行以往常态化的文化参与和文化消费,将会以线上公共文化服务作为调整路径,所以加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供给成为目前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重要课题。但值得注意的是,供给服务不能为了数字化而数字化,依然需要借平等、便捷的数字化平台实现需求和供给精准有效对接,借助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主动聚焦民众需求,提高数字服务的供给能力。再次将已有的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依托本地区的特色文化资源,鼓励和支持开展特色浓郁、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让民众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最后要对文化精品加强价值观引导,保证文化精品价值内涵切实符合时代社会价值观,并以富有内涵的艺术思想为社会优良风尚注入发展动力,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和展览馆作为载体,加快推进陈列布展和功能优化布局工作,切实做好开馆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全力启动市博物馆藏品、市图书馆文献征集工作,从而促进榆林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的高质量发展。
(三)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政府在当前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仍然发挥着主导力量,而此种模式难以切实满足民众日益丰富的文化需求。因此,必须要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多主体参与,由此才可实现提质增效目标。一是要形成“拼单”模式,尝试发动社区、企业、协会等多方社会力量,根据其各自的优点和特长,做好各类公共文化资源的整合重组利用,协同助力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建设,促使更多的文化机构能积极融入到公共文化服务的工作中,弥补政府工作人员数量不足和专业性不足的问题,实现公平而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二是要建立自下而上的需求表达机制,鼓励社会民众通过多元路径向政府机构反馈、表达有关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建设的意见或需求,通过集合线上服务平台以及线下服务平台收集群众的意见,对群众文化诉求进行有效筛选与整合,形成统一诉求,立足于民众意见反馈,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针对性。不仅如此,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人员应当从专业性的角度出发,切实发挥主观能动性,配合交流或激励手段,主动调查和收集群众的真实建议与不满之处,充分掌握民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变化。三是扎实开展民众满意度调查,民众是公共文化服务的享有者,因此公共文化服务需要更多地依赖民众的力量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进行考核与评价,全方位地了解民众文化诉求,择取切实有效的群众满意度评价指标,促进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考评体系实现效能提升,从而逐渐形成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