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 王雨倩 朱婧 张莉 邹宁
儿科学的宗旨是为儿童健康保驾护航,提高未来生命质量。但当前社会,儿科医生普遍不足,且医患纠纷多,这些都导致了儿科方向医学生专业认同感及社会责任感不强[1]。因此教师应在传授学生医学知识的同时传递儿科医生对于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性,注入爱婴观念、家国情怀、医者仁心等思政元素,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在治病救人的同时,倾注人文关怀,使理论知识具有生命的温度[2-3]。“课程思政”建设强调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4]。近几年,一些医学院校已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儿科护理学中,并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不错的效果[5-8]。因此“儿科学”作为临床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开展思政教育责无旁贷。儿科学“课程思政”就是结合儿科学的课程特点,把“立德树人”贯穿“儿科学”教学的过程中,挖掘德育元素,建设蕴含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儿科学”课程体系,充分发挥“儿科学”课程的育人功能,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员育人的思政格局[9-10]。目前,本校儿科学课程思政建设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文章从教学目标、学生背景分析、教学方法、教学案例设计、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反思等几个方面对目前本校儿科学思政课程体系加以分析,将医学严谨的临床思维与人文素养贯穿到整个课程中,力求培养向学生传授课程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最终为培养新时代“有温度”的儿科医学人才做出贡献。
通过儿科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儿童预防保健措施及儿科常见病的诊治方法,掌握疑难病症的临床诊断思维方法、检查手段以及鉴别,熟悉急危重症的抢救方法,了解儿科最新的科研进展。
(1)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利用案例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出问题并探寻答案。教师课堂上只讲授大纲中要求的重点和难点,给学生较充足时间阅读教材及有关参考资料,课余时间可加强辅导。(2)培养运用科学的临床思维和缜密的逻辑分析临床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教学找出病例特点和疾病发生发展要点,并根据病例特点提出诊断、鉴别诊断、制定诊疗方案等,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1)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换位思考的良好品质,强化儿科医患沟通技巧和为人处世的能力。(2)提升医学文人,关爱孤残弃婴: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救死扶伤、悬壶济世”医学精神和“尊重生命、大爱无疆”人文素养。(3)防控出生缺陷,起航生命健康: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深刻理解儿科学学习的根本意义不仅是“解除病痛”,更是为了“守护希望”。
(1)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儿科学教学对象为四年级学生,具有生理学、病理学、免疫学、诊断学等知识背景,能够理解从医学基础课到临床课之间横向和纵向的融通。(2)有一定自学潜能:这一阶段学生求知欲强,对临床问题和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度高,适合采用探究、讨论、综合分析等方式完成本课教学。
(1)虽然此阶段的学生整体素质较高,思维活跃,但欠缺较好的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2)经过近4年的医学课程学习,虽然有一定自学能力和科研热情,但缺乏系统的临床思维与科研培训。(3)临床医学四年级的学生,基本已完成了基础医学课程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作为“医生”的一定知识储备,但对于“医生”角色的认知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因此当课堂学习情境与临床工作的反差使得学生观念容易摇摆不定,适合利用“课程思政”树立思想风向标[5,8,11]。
因此,总体而言,学生的特点是基础知识牢靠,临床思维欠缺;吸收能力强,自学能力弱;求知好奇欲强,三观立场不坚定。通过课程思政的案例教学,期望能够以生动的案例、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的兴趣,增强学习主动性;通过临床问题与基础理论的联系培养其“基础”联系“临床”的意识和思维;通过案例中的思政元素,使学生在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得到职业素养的提升。
案例导入→问题链式驱动→启发式教学:以案例导入,问题链式驱动,启发学生自主探究专业课知识,教师并由此强化重点、难点内容,帮助学生梳理诊疗思维。
专业知识联系临床(临床思维):通过案例分析,对临床中的病例能够做出正确的诊断及相应的治疗。
讨论式教学+情景演绎(医学联系思政):案例中涉及的“医患沟通”“弃婴救治”“出生缺陷”等热点话题进行思政讨论以及模拟情景演绎。
相互联系法:案例教学可将知识框架整合,并从中同一学科各章节、不同学科间、临床与基础之间课程相互融会贯通。如本学科内各章节的横向联系;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儿科学与产科学、预防医学);基础联系临床(儿科与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免疫学、遗传学)。
课后效果检验:通过课后话题讨论与问卷调查反馈,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和“风向标”树立情况,强化儿科医患沟通技巧,培养爱伤观念。
在讲述“绪论及儿童保健”章节时,引入案例《都是疫苗惹的“祸”》,通过分析山西2007 年乙脑疫苗事件、深圳2013 年乙肝疫苗事件,让学生从现实素材中吸取教训,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作为儿科医生,从事的职业不仅是“解除病痛”,更是为了“守护希望”,只有时刻牢记“尊重生命,服务患者”的原则,做到“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儿科医生。
在讲述“生长发育与营养障碍疾病”章节时,引入案例《奇特的“婴语”》,通过讲述一个人工喂养的宝宝,因“维生素D 缺乏佝偻病”而出现反复的夜间哭闹,使学生在探索中挖掘掌握婴儿喂养的方法、母乳喂养的优点、人工喂养的原则以及异常的“婴语”往往是营养性疾病的表现等专业知识。旨在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的习惯,倡导母乳喂养,关爱母婴健康的职业素养。
在讲述“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章节时,引入案例《被遗弃的折翼天使》,通过讲述一个有先天出生缺陷的早产弃婴,在疾病救治过程中的一系列不幸的遭遇,使学生根据新生儿疾病发生发展的顺序,掌握早产儿与足月儿的鉴别、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黄疸、缺氧缺血性脑病等重点疾病的诊治要点。旨在培养学生的医患沟通技巧,融入爱婴爱伤观念,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悲悯情怀,以后在工作中会付诸行动,更好的服务于患儿,树立尊重生命、大爱无疆的医学精神。
在讲述“感染性疾病”章节时,引入案例《当儿科医生遇到自己孩子发烧》,通过讲述儿科医生当自己的孩子发烧时,与家人理念不同发生冲突并解决冲突,最终通过自己的专业能力,正确判断出孩子发生了“幼儿急疹”,避免了滥用抗生素、过度治疗的故事,使学生掌握不同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要点及治疗原则。旨在培养学生高尚的医德,为患者负责的态度,以及自主思考,能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在面对不知情患者耐心的态度和能安抚并帮助患者家属的能力。
在讲述“呼吸系统疾病”章节时,引入案例《雌雄难辨的“小儿肺炎”》,通过讲述一个学龄儿童因发热、咳嗽就诊的过程,使学生掌握小儿不同病原肺炎的鉴别要点及治疗原则,了解成人肺炎与小儿肺炎的鉴别。面对新型病原体的流行,切合时宜的引入典型故事,学生更易于接受引起共鸣,旨在培养学生面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临危不乱的处世态度,和敢于承担风险、临危不惧、乐于奉献的医学人文精神,最终为培养一支适应我国卫生需求的儿科医学专业人才队伍做出贡献[12]。
在讲述“遗传性疾病”章节时,引入案例《我是“唐宝”》,通过一个21 三体唐氏综合征患儿的自述,使学生掌握21 三体综合征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等专业知识。唐宝发自肺腑的自述,一方面,引起学生共情,在临床上遇到这类患者,不要有歧视,充分发挥所学知识,解决患儿的病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对围产医学和三级预防的认识,强化社会责任感,最终为医学事业的发展做贡献。
医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运用各种手段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与能力,形成解决临床问题的技能[13]。通过一个个故事案例可以引导学生沿着疾病的发生发展顺序推理,使专业知识的学习更具有全局性。在教学中设计连锁式问题,学生在思考答案的过程中,需要掌握的知识与外延的知识之间建立知识网络,既便于真正理解和记忆,又能够促进学生临床思维的形成。
儿童起病急,病情变化快,因此有效的医患沟通是构建和谐医患的前提。其次,儿童的健康承载祖国未来的希望。因此,教师除了传授医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守护希望”的儿科医者情怀。大连医科大学作为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医学院校,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的方针政策。“儿科学”是临床医学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在医教协同的背景下,多年来已都针对不同临床专业课程教学形式和手段进行了多项改革,如微课、翻转课堂、PBL 教学等,均取得一定成效。因此,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的方针政策,开展思政教育势在必行。在前期笔者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思政素材,为更好的服务于课程教学,将其融入教学案例,进行调整和优化,进行了部分实践与探索。
案例教学的主要任务仍然是教学,因此首先应该以教学为主。在进行教学案例的选择上一定要严谨,选择的案例一定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否则就会喧宾夺主,上成思想政治课了,而不是课程思政[14]。其次,注意思政内容的无痕化,不要刻意强调思政内容,让学生在讲课的过程中思考和体会相应的思政内容,真正达到二者相得益彰,形成协同效应。
通过几个较为典型的案例教学,将正常的专业课教学过程和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政治素质教育结合起来,将“爱国、奉献、担当”等思政要素和“缜密、求真、融通”的临床思维融入教学过程,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在今后的儿科学教学过程中,教研室将凝练更多教学案例,融入更多有意义的思政要素,采用多种形式植入课程思政。最终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修养,达到知识传授和育人的双重目的。
医乃仁术,医学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医者仁心的济世人才[15]。因此,儿科学“课程思政”是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其核心就是培养有温度的医生。通过儿科学课程思政,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换位思考的良好品质,强化儿科医患沟通技巧和为人处世的能力,提高法律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最终延伸到为促进医学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本文的课程设计,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在专业课上,对具体的机制无法深入讲授。在思政效果上,只能利用讨论形式引领学生思考,无法全部随堂检验思政效果,对未来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还需学生自我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