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排 杜志伟 沈阳体育学院 张晶宇 辽宁中医药大学
近年来,辽宁省体教分离弊端显著,体教结合、体教融合政策落实力度不够,政府财政压力剧增,竞技篮球后备人才成才率较低且外流情况严重,运动员训练比赛与工作生活矛盾激化,辽宁篮球队更是出现青黄不接的尴尬窘境,究其原因则是辽宁省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固化,与时代、社会发展脱节。本文尝试从新的视角出发,打破过去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培养只有体教结合与体教融合的模式,加入社会系统这一重要角色,探索与构建体教社结合视角下具有辽宁特色的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多元培养新模式,为辽宁竞技篮球发展助力,为推进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特别是三大球项目)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实践参考。
20世纪80年代初原国家体委为培养一批具有文化素质的高水平优秀运动员,提出了“体教结合”的发展思路与政策措施,主要是针对国内竞技体育运动员文化程度较低,接受素质教育的程度不够,寻求平衡训练与学习间的关系,旨在解决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分离、脱节的问题,化解体育系统内部自办文化教学效果欠佳的矛盾,是当时举国体制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政策方针。
“体教融合”是在新时期背景下对“体教结合”的改良与升华,进一步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打破原来只有体育系统培养优秀运动员的传统路径,发挥学校系统的重要作用,通过完善校园体育赛事体系、加强学校运动队伍建设、深化体校改革、培养教师与教练队伍等,强化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间密切联系,共同培养高素质、高水平、全面型的优秀运动人才。
“体教社结合”是在“体教结合”与“体教融合”的基础上,对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的深度审视。通过调查发现,众多学者在研究过程中仅局限在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的框架内,探究社会领域极少,没能发挥社会系统在青少年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造成资源浪费,效果欠佳。因此在新的历史时代背景下,探索体教社三方系统结合视角下培养和挖掘更多全面型人才,对整合与统筹体育、教育、社会系统资源,扩大青少年人才基数、提升成才质量与数量、促进社会健康发展等有着深远的意义。
2018年1月11日,在四川省举行的中国篮球协会青少年委员会成立暨青少年篮球训练工作研讨会上,中国篮协提出“体教社结合”的新思路,篮协青少部主任薛云飞在报告中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下,无论是我国传统的篮球培养模式还是教育系统篮球培养模式均有短板。为此,体育部门应该主动加强与教育部门的合作,同时发挥社会领域尤其是青少年篮球俱乐部的作用,打造出新型的中国篮球青少年培养模式。”这为新时期背景下运用体教社发展理念探索与培养竞技篮球后备人才提供了可靠的方向保障。在培养竞技篮球后备人才的各领域中,体教社结合注重发挥三方系统的联动效益,通过运动员、教练员、领队、相关领导间的人才流动,建立三方系统间的竞赛组织与体系,在场地设施与器械配合使用、打破输送人才壁垒矛盾等方面,全面提升资源效率化,共同培养全面型竞技篮球后备人才。
辽宁省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结构主要有两大系统,一种是体育系统,另一种是教育系统,而社会系统的培养单位虽作为培养后备人才的有益补充,但尚未有效纳入培养体系中。如图1所示。
图1 辽宁省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结构体系图
对相关专家进行访谈可知,整个辽宁省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管理体系分为三个层次,如图2所示。
图2 辽宁省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管理体系图
本文在基于上述对辽宁省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查与分析中,发现体育系统和学校系统间的结合与融合程度远远不够,联合培养人才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通过对辽宁省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重新进行审视及优化,提出一套辽宁省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多元培养的新模式,进一步提升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价值。以整体性、跨界性的视角明确辽宁省体育系统、教育系统及社会系统尤其是青少年篮球俱乐部在青少年培养方面的职责,进一步补充我国篮球运动青少年培养模式研究,同时,也为我国其他地区提供参考范例。构建体育系统+学校系统+社会系统联合培养辽宁省竞技篮球后备人才的新模式,对新模式进行运行机制的正确梳理,指明辽宁省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多元培养新模式的实施路径。
图3 辽宁省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多元培养新模式的运行机制
通过各省市地方篮球协会、体育局与中国中学生、大学生体育协会、国家体育总局建立紧密的合作联系,整合体育系统、学校系统和社会系统多方资源,打破各系统间的壁垒和矛盾,努力解决体制内外的历史遗留顽题,层层递进、层层相连互相弥补各系统在培养后备人才过程中的劣势,集中发挥三种系统的优势特点,实现三种系统间共同培养众多优秀篮球后备人才的理想效果。
1.深刻落实“体教结合”的政策引导
一方面,辽宁省体教两部门在保持省内传统体育运动学校培养优势的基础上,以省内各层级学校组建校级运动队为抓手,充分利用课余训练时间,并通过对校内体育教师进行专项培训、体教系统教练员进行优势互补等措施,推进校园篮球项目发展优化和改善各层级学校的办学水平。另一方面,在总结各级学校运动队发展的基础上,探索推进“小学-初中-高中”课余体育训练赛事整体化建设,以篮球项目为实验排头兵,由1所实验性示范中学和1所篮球特色学校牵头,下设4所初中、8所小学,共同组成一个基本的“一条龙”人才培养单位,完善辽宁省全面育人的工作机制。
2.协同体、教、社三方系统,努力解决学训矛盾
牢固树立整体协调意识,充分认识到“体教社结合”不是体育部门、教育部门以及社会领域之间的机械合作,而是三个系统之间相互信任、通力协作,以期形成更优效应。从篮协提出“体教社结合”的培养新思路看,“体教社结合”是新时期建设我国竞技篮球人才梯队的创新思路,体育与教育系统的相关负责人要构建起整体性、跨界性的思维,以积极的态度推动各部门的协同发展,主动破除传统的竞技、教育工作中“学训分离”的思维固式,紧密探索社会领域内尚未充分开发的篮球资源,三方联动朝着顶层设计的目标共同奋进,找准学训问题顽固症结,体教社三方集思广益形成决策合作。任何竞技体育的最终目的均是通过参赛获得优异成绩,任何竞技体育项目的训练计划都是参照年度的赛程进行规划,应通过对照世界上竞技篮球发达地区关于后备人才赛制安排的成功做法找准自身亟待解决之处,体教社三方科学建设相应赛程的规划管理,对参赛球员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核,每名参赛球员若相应文化考核不达标将不得参赛,还应根据辽宁省各参赛学校的整体实力水平进行有益于球员的赛制调整,增加参赛学校及球员的竞赛机会,以达到平衡竞技水平的目的,牢固把握培养人才的本质,消除具备成长潜力的球员及球队因赛制问题过早淘汰的弊端。
3.合理规划人才培养,提高校园篮球运动员竞争力
篮球人才的培养目标可具体概括为三大类:健身型篮球人才、复合型篮球人才、竞技型篮球人才。健身型篮球人才是指身体素质不具备职业潜力,通过业余的篮球运动学习将篮球运动作为自身的业余爱好并以期实现锻炼身体的篮球爱好者。复合型篮球人才是指通过专业的体育相关知识学习,并坚持长久的篮球技能训练,以从事篮球相关工作为职业规划的专业人才。竞技型篮球人才是指通过长久的系统专业的篮球训练,具备优秀篮球技能,并有能力在赛场上夺取优异运动成绩的运动员。因此,应根据运动员的自身特点和职业诉求,合理地制定不同的培养计划,针对辽宁省校园运动员缺乏比赛的竞争力这一问题,采用多途径、多形式的训练方法,聘请高水平的教练员进行授课,着力提高校园篮球运动员的竞技水平,逐步提升运动员的竞争力。
4.稳步提升教练员专业化水平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人才是战略资源。应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对于竞技体育发展来说,教练员就是“指挥棒”,教练员的人才贮备与梯队建设已然成为推动体育项目发展和培养优秀后备人才最重要的动力。随着校园篮球工作的推进以及“体教社结合”发展新思路的进一步探索,辽宁省篮球教练员队伍的人才流失和专业素质等问题会更加突出。因此,为更好推进在“体教社结合”发展新思路下对辽宁省竞技篮球后备人才进行培养,应集中三方人才资源,进行各阶段教练员队伍的合理配置,形成结构互补。
发挥辽宁省体教社三方合力的优势。三方共同牵头成立辽宁省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教学规划与指导部门,专职负责教练员在后备人才培养上的指导训练工作,提升各级教练员的学习主动性,使辽宁省教练员的专业化更趋成熟与科学,有效提升青少年篮球教练员的职业荣誉感。此外,辽宁省应出台相关政策,提升青少年篮球教练员的薪酬待遇和行业地位,并组织相应的宣传片,记录青少年篮球教练员的付出与收获,增加与社会大众的联系,进而达到获得长足发展的机遇。
辽宁省竞技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主要依托于体育系统和学校系统,但二者间的结合与融合程度远远不够,联合培养人才效果并不理想,体教结合、体教融合的发展进程效果不佳,资源浪费情况严重。将社会系统这一重要角色加入辽宁省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模式当中,构建体育系统+学校系统+社会系统联合培养辽宁省竞技篮球后备人才的新模式,对新模式进行运行机制的正确梳理,提出辽宁省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多元培养新模式的实施路径,以期培养更多高素质、高质量的辽宁省优秀竞技篮球后备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