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人民英雄范式的生成逻辑及实践进路

2022-11-24 01:48胡博成
关键词:范式英雄中国共产党

胡博成

(华东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3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许多重大会议和重要场合发表了关于英雄的系列讲话,以“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为中轴全面建构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民英雄范式,为新时代“崇尚英雄、学习英雄、捍卫英雄、关爱英雄”提供了理论遵循和行动指南。“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1],“新时代是需要英雄并一定能够产生英雄的时代”[2]。英雄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理想人格,更是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奋勇向前的精神纽带。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高度肯定了人民英雄发挥的作用,“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3]。在《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先后8次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方式,高度肯定了人民英雄主义精神在百年实践中的雄伟作用[4]。人民英雄是在百年实践基础上对中国共产党英雄观的全面概括和提升,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21世纪的创新和发展。人民英雄为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精神血脉滋养,从核心要义、生成机理及实践路向方面深化研究人民英雄范式,以民族精神殿堂和人民精神家园建设为抓手,为新时代奋力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磅礴之力,是理论界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文献回顾及问题提出:从英雄到人民英雄

英雄不仅是人们社会日常生活谈论和宣扬的高频词汇,而且是学术研究领域中的热门和前瞻话题。就已有的研究来看,各学科学者围绕英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新时代深入认识人民英雄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从英雄到人民英雄的文献回顾

从学界关于英雄研究的时间脉络来看,以往的研究主要聚焦英雄、英模等主题,人民英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才提出和深化研究的新范畴。从学界关于英雄研究的学科范围来看,以往的研究主要涉及文学、历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相关学科,人民英雄研究则主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范围内。从学界关于英雄研究的主要内容来看,以往的研究主要以英雄类型、英雄形象、英雄群体和个人为主,在较小范围和程度上触及了人民英雄,人民英雄直接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创新发展。从学界关于英雄研究的总体研究效度上看,以往研究成果对英雄的概念和价值取向比较模糊,甚至一度表现出了泛市场化、庸俗化、负面化的英雄主义倾向[5],而人民英雄是为升华中国共产党英雄观、适应新时代实践发展的理论范畴,其提出和延展是弥补以往英雄研究的重要支撑。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曾使用了革命英雄、民族英雄、抗日英雄、战斗英雄、劳动英雄等多种阐发先进人物事迹的称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为基础,从“平凡英雄”“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等角度全面升华了中国共产党的英雄观。学界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英雄的相关论述开展了深入的研究,为人民英雄范式的形成发展作出了重要探索,逐步生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人民英雄理论范式。解析和梳理新时代学界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可以概述人民英雄范式的总体风貌。第一,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的英雄为新时代人民英雄范式提供了重要历史和实践基础。人民英雄范式的形成不是无源的、更不是偶然的,它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基础上对英雄精神的深化提炼,是对中国共产党英雄文化和英雄制度的全面升华,反映出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对群众史观的弘扬和发展[6]。第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英雄的重要论述为人民英雄理论范式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最为直接、最为厚重的理论滋养。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在历史、理论和实践三个层面丰富了人民英雄的科学内涵[7],而且创新了中国共产党的英雄叙事范式和价值引领[8]。《思想教育研究》2020年第12期曾组织了“习近平关于英雄的重要论述研究”专题,从英雄人物定位、英雄价值、捍卫英雄、弘扬英雄精神等方面较为系统地论述了新时代人民英雄范式的内容、价值以及实践导向。第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为人民英雄范式形成发展提供了实践根基。改革开放以来受西方超人英雄主义、传统个人英雄主义等影响,英雄内涵不断泛化,各种负载特定政治目的和意图的社会思潮,试图解构革命英雄、诋毁英雄文化,影响和削弱了主流意识形态传播[9]。因而建构起科学反映历史和现实发展需要的英雄范式,是新时代加强文化领导权和意识形态建设的现实需要[10]。第四,传统英雄主义和西方英雄主义为人民英雄范式的发展提供了间接理论来源。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崇尚英雄传统[11],近代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西方英雄主义的传入,为中国共产党英雄观的形成发展提供了间接理论来源。总之,英雄已成为新时代各学科研究的前瞻问题,抗疫英雄的文学书写、修辞表达反映出了人民英雄的崇高价值[12]。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关于英雄的论述和学界相关研究可以发现,从英雄到人民英雄全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唯物史观和人民价值立场的坚守,这为新时代人民英雄研究提供了重要价值遵循和实践指南。

(二)从英雄到人民英雄的问题提出

尽管学界关于英雄的研究成果丰硕,总体勾勒出了人民英雄范式的全貌,但已有的研究仍不能有效满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现有研究成果仍以英雄为主,较少有直接涉及人民英雄的研究。虽然进入新时代以来人民英雄研究成果日渐增多,但仍几乎没有以“人民英雄”为研究主题的系统性成果。文学和历史作为研究英雄的主力学科,已经关注到了人民和英雄的逻辑关联[13],总体看文学历史关于英雄的研究是否坚持人民价值立场、能否与人民英雄形成合力,是关涉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弘扬人民英雄价值取向的关键。第一,现有的人民英雄研究侧重关注其历史发展的演进逻辑,主要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发展进程中考察了从革命英雄、战斗英雄、劳动英雄等成为发展演进成人民英雄的脉络体系,缺少对人民英雄核心要义的系统梳理,容易形成对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英雄范畴的对立化理解。应该说人民英雄范式的提出对弘扬唯物史观、坚定人民价值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意义。侧重历史演进脉络缺少对人民英雄核心要义的系统把握,容易形成碎片化认识,并影响对其整体性理解。第二,现有的人民英雄研究侧重关注其价值意义,主要从文化认同、政治制度等方面肯定了新时代人民英雄的重要作用[14]。人民英雄的价值意义举足轻重,然重价值意义则容易忽视对人民英雄生成机理的研究,目前只有零碎的文献涉及了传统英雄和西方英雄比较。事实上,人民英雄是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中批判传统和西方英雄主义建构起来的新范畴,缺少对这一深层逻辑的理解容易陷入“非此即彼”的跳跃思维,难以从唯物史观和人民价值立场深刻理解人民英雄范式。第三,现有的人民英雄研究在实践层面侧重关注英雄宣传教育、英雄文化传承面临的困境及对策[15],如何赓续和弘扬中国共产党英雄观层面的研究不多。人民英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谋复兴的实践产物,在厘清人民英雄理论范式核心要义和生成逻辑基础上,立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赓续和弘扬人民英雄范式,为民族复兴贡献精神力量是其实践路向。

总而言之,从上述文献回顾和述评中,可以得出人民英雄并不是传统英雄,更不是西方英雄,它是中国共产党以历史唯物史观为基础,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进程中建构起来的全新范畴。新时代人民英雄范式生成逻辑及实践进路研究有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是要从概念涵摄和基本表征角度梳理其核心要义,为把握人民英雄范式提供基本靶向;二是从批判和建构角度提炼其生成机理,为升华人民英雄范式提供学理依据;三是从赓续和弘扬角度得出其实践路向,为践履人民英雄范式提供基本思路。

二、概念与表征:新时代人民英雄范式的核心要义

毫无疑问,人民英雄的核心在人民,因此把握人民英雄范式核心要义的关键在于结合历史、理论和实践以概述其内涵和表征。人民英雄具有深厚的理论价值底蕴,凸显的是唯物史观和人民价值立场,是与“众星拱北”的英雄史观和个人中心主义的英雄相对的范畴,即判断和把握何谓人民英雄的关键在其观点和立场是否符合唯物史观、是否违背人民立场。

(一)新时代人民英雄范式的概念涵摄

人民英雄是对中国共产党英雄观的全新理论升华,深入把握人民英雄范式的基本内涵首先要在厘清个体与人民关系基础上,结合历史、理论和实践作出界定。英雄主义史观和凸显个人的英雄主义,割裂了英雄和人民的关系,是主观主义史观。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脱离人民群众的个人主体无法触摸真正的历史,更不可能影响、推动历史发展。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证明,脱离群众的个体历史是不存在的,“以个人为本位的事业最终只能是少数人的事业,真正能凝聚起磅礴之力的思想必定属于人民群众的事业”[16]。人民英雄范式是立足新时代实践对唯物史观的继承和发展,英雄是人民群众中的先进个体、是遵循唯物史观的杰出份子,是立足人民价值立场、顺应人民意志、为人民利益奔走的个体。尽管英雄是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涌现出的个体,但英雄绝不是个人价值本位的“孤胆英雄”“救世主”“神秘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着,是真正的英雄”[17]。片面强调英雄的个人主体作用,是夸大英雄、曲解唯物历史的谬论。

第一,人民英雄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逐步建构的、能够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英雄范畴。在革命早期中国共产党侧重批判个人英雄主义对革命的危害,在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批判个人英雄主义的同时,逐步将英雄与民族前途结合提出了“抗日英雄”“民族英雄”范式。1941年毛泽东正式提出了“群众是真正的英雄”[18],并作了进一步阐释,这是人民英雄范式的早期雏形。抗日英雄、民族英雄都要符合人民群众利益,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推进了英雄史观向群众史观的转换,是在革命语境中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继承和发展。在大生产运动中涌现的劳动英雄、在战斗中涌现的战斗英雄都是对群众英雄的谱系拓展,革命胜利后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对群众英雄的进一步肯定和提升。革命时期初步建构起的群众英雄,为建设和改革时期人民英雄范式发展奠定了基础。从个人主义到人民群众标示着中国共产党英雄观实现了全面擢升。衡量是否是英雄的重要标准在其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和集体利益,不平凡的英雄和平凡的英雄都符合人民群众利益发展需求。尽管新时代英雄有民族英雄、群众英雄、时代英雄等类型的区分,但他们都符合人民群众利益,本质上都能归属到人民英雄范畴中。

第二,人民英雄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唯物史观和人民价值立场的继承与发展。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高度重视人民利益,进入新时代更是旗帜鲜明提出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原则,进一步发展演绎了马克思唯物史观和人民价值立场。从毛泽东、邓小平到习近平,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始终坚持从唯物史观出发,深化认识英雄和人民的关系,真正打通了人民群众和英雄在历史观方面的融通逻辑。不同于个人主义英雄,唯物史观高度肯定富有创造力和变革力的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以此为出发点创造性地提出了人人都可以成为英雄的论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英雄谱系、英雄气概和英雄品格三个方面概述了人民英雄范式,全面升华了中国共产党的英雄观,实现了对马克思唯物史观和人民价值立场的继承发展。平凡英雄、无名英雄、群众英雄、人民英雄等各类讲话中的高频词汇,进一步拓展了中国共产党的英雄范式谱系。结合不同历史背景和具体情境,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肯定了先进知识分子的百折不挠、抗战英雄和红军英雄等群体的不畏强暴,描摹出了人民英雄范式的宏伟气概。在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授勋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炼出了人民英雄具有的忠诚、执着、朴实品格,全面彰显了人民英雄的时代性和人民性特征。

第三,人民英雄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伟大事业建设进程中对人民历史作用提炼和升华的现实必然。英雄来源于人民,并为人民事业的发展奋斗不止。从英雄角度肯定人民群众力量,重视发挥人民群众在新时代实践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历史和实践证明,不论是革命、建设还是改革进程中,人民群众始终奋战在党和国家最需要的第一线。在百年征程中,人民群众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守在最平凡的岗位上,为解决不同时期历史任务作出了自身的重要贡献。“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英雄的人民创造英雄的历史”[19]。英雄始终与民族前途关联,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英雄的人民接续奋斗,需要14亿人民群众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大局观奋勇向前。明确人民英雄在新时代实践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型塑有助于人民英雄范式发展演进的社会氛围,全面发挥人民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的作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目标和现实必然。

(二)新时代人民英雄范式的主要表征

新时代人民英雄范式区别于个人英雄主义的根基在人民,因此它最根本、最重要的特征是人民性。以人民群众为中心,拓展升华的其他特征还包括先进性、时代性、政治性、生活性、现实性和未来性等。人民英雄范式是立足唯物史观和人民价值立场对中国共产党英雄观的升华,具有六大鲜明表征。

第一,人民性和先进性并举。马克思指出,历史是群众创造的,同时随着历史发展的深入人民群众必将走向更为广阔的视野和天地。“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20]。人民英雄是来自人民群众的普通人,同时又是人民群众中能够反映出时代发展的先进人物[21]。人民英雄范式的前置条件在人民,理论创新和贡献亦在人民,是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遵循,是对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中积极作用的最高肯定。中国共产党深谙唯物史观精髓,不仅以人民英雄范式赋予了英雄平凡烟火气,更以英雄赞誉肯定了普通人民群众在工作岗位上矢志不渝、埋头苦干、忘我工作的崇高品质。人民英雄范式是中国共产党立足新时代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创新发展,是立足全球化场域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出的突出贡献。英雄是人民群众的先进分子,是人民群众学习的榜样。以人民英雄肯定人民群众中的先进分子,容易型塑有助于社会发展进步的整体氛围,全面激发人民群众主体性并有效凝聚历史合力,真正凸显出人民英雄的人民性和先进性。

第二,继承性和发展性兼具。人民英雄范式传递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追求,是在马克思群众史观基础上立足新时代伟大实践的新发展。作为一种迥异于西方超级英雄和传统个人英雄的新范式,人民英雄的理论根基在于马克思唯物史观。换言之,人民英雄在继承发展马克思唯物主义英雄史观的基础上,扬弃了西方超级主义和传统英雄主义的种种弊病,同时又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了马克思唯物史观,进一步凸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在百年的宏大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唯物史观为遵循,重视人民群众的积极作用,全面推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发展。在继承马克思唯物史观理论、梳理党史上关于弘扬英雄模范的实践探索基础上,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发展了人民英雄理论,赋予了人民至高无上的社会地位,全面凸显了“人民至上”的实践原则。

第三,政治性和生活性融合。与西方个人主义的超级英雄不同,人民英雄范式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进程中提炼和升华的理论,它蕴含着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理想追求等反映意识形态要求的内容,是能够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追求、代表人类社会前进方向的新范式。就此而言,人民英雄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它承担着思想引导、政治宣传、理想教育等功能。当然,人民英雄不仅具有政治属性、能够承担和实现政治功能,而且还具有鲜明的生活性。人民英雄来自人民,是拥有崇高信仰的人民群众,是扎根社会生活并全面践履社会责任和义务的平凡人,因而人民英雄具有平凡生活的烟火气。人民英雄不是西方超越世俗的“神话”,而是来自平凡岗位的人民,展现的是平凡岗位中不平凡的事迹,诠释的是平凡中的伟大和果敢。生动鲜活的抗疫英雄宣传图像刻画印证了人民英雄来自平凡生活,拥有人民群众可以触摸感受的生活性[22]。

第四,时代性和历史性统一。人民英雄范式不是简单的英雄概念升华,它的形成和发展深刻反映出了时代主题的转换和历史任务的变迁。“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大人物, 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把他们创造出来”[2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为普通人民群众提供了平等的出彩机会以及奋斗实现人生价值的广阔天地,为成就人民英雄提供了最宏伟的实践场域。当然人民英雄范式的时代性亦体现在对新时代精神风貌、奋斗目标和人民愿望,对时代大势、时代精华和时代印记的全面映射,任何违背时代、脱离潮流的个体都不能冠以人民英雄称号。与人民英雄时代性相接的是历史性,人民英雄是对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革命英雄、战斗英雄、民族英雄、劳动英雄、时代英雄的赓续,是对平凡英雄、群众英雄的弘扬,它的形成发展反映出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发展中对英雄模范人物的认识深化以及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创新发展。

第五,现实性与未来性共存。人民英雄范式是中国共产党立足新时代实践发展演绎的全新范式,是对普通人民群众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实践中发挥积极主动作用的高度肯定,具有鲜明的现实性。人民英雄作为一个全新的理论范式和荣誉制度,具有更高远的立意,它不单单囊括了当下现实发展中肯定普通人民群众的种种可能,还包含了对未来实践发展过程中发挥人民英雄作用的无限期许。中国共产党自诞生起就把人民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就把实现民族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现实接续着未来,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过程中,人民英雄范式的现实价值在于肯定人民英雄的主体积极作用,从而为实现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作出更大历史贡献。

第六,批判性和建构性同在。人民英雄范式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与西方超级英雄以及中国传统英雄都存在着本质不同,但上述两种英雄范畴对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与发展产生了影响,因此人民英雄范式是在批判西方和中国传统英雄概念基础上建构起的全新范式。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党的领导人就对传统江湖英雄、草莽英雄展开了批判,为人民英雄范式澄清了历史传统前提。同时中国共产党还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深入地对西方超级英雄主义开展了批判。人民英雄范式的批判和建构逻辑在下文有更为详细的论述,此处不再赘述。

三、批判与建构:新时代人民英雄范式的生成逻辑

人民英雄范式是以马克思唯物史观和人民价值立场为深层底蕴的新理论,是能够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英雄精神和文化的独创范式。新时代人民英雄范式不是凭空、更不是偶然出现的,而是中国共产党在争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批判个人主义英雄建构起来的理论,其生成标识着中国共产党英雄观对中国传统个人英雄和西方超人英雄的全面超越。

(一)在历史进程中批判传统的“个人英雄”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进程中不断结合现实澄清了中华民族传统个人英雄主义边界,克服了传统英雄主义的精英化、个体化局限,建构起了与社会主义价值追求相适应的人民英雄新范式。

第一,在主体方面以人民群众为主体实现了对精英化英雄的批判和超越。中华民族传统英雄具有鲜明的精英化特征,是古代理想人格的化身[24],一般为功勋卓著、社会声望高、能够留名历史的精英人物,王侯将相是传统精英英雄的典型代表角色。从唯物史观角度看,精英化的英雄不仅排斥劳动人民,而且容易与乱世结合在一起,否认和平时期出现英雄的可能性。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不断批判传统英雄的精英主义取向,在类型、形象和属性方面实现了英雄主体的人民群众转向[25]。一是在英雄类型方面实现了向人民群众的转化。无论是战争时期的战斗英雄、抗日英雄、民族英雄,还是建设时期的劳动英雄,主体都是工人、农民等普通人民群众。赋予人民群众崇高的社会地位和荣誉感,充分激发最广大人民群众参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主体能动性,终极目的在于更好完成不同时期的历史任务,为人民提供更充裕、更优厚的生活条件。二是在英雄形象方面实现了向平凡英雄、无名英雄的转化。传统英雄的精英化使得英雄成为高高在上、不可触摸的“悬空人物”,这违背了历史唯物主义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价值立场,持续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褒扬平凡英雄、人民英雄,以普通劳动人民群众为主体重新塑造了社会主义的英雄形象。三是在英雄社会属性方面实现了向普通职业方向的转化。传统精英英雄主要是乱世、战争年代涌现出的能够力挽狂澜的个体,而人民英雄是以普通工作为职业的劳动者,是能够承担劳动生产管理的劳动模范和榜样。英雄社会属性从精英到普通职业的转化,突破了精英与乱世的强关联逻辑,为革命、建设和改革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支持。

第二,在价值方面以集体主义为遵循实现了对个人主义英雄的批判和超越。集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为人民英雄范式描摹了厚重的价值底色。传统英雄具有典型的个人主义倾向,将历史变革的关键寄托在杰出个体身上,忽视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作用,同时还将个人功成名就作为英雄的价值追求,造成了英雄与人民的对立。中国共产党在深入批判传统英雄的个人主义价值基础上,全面建构起了集体主义的英雄价值观。一是在历史观方面以唯物群众史观实现了对个人英雄主义史观的超越。传统英雄推崇帝王将相在历史变革中的决定性作用,否认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人民英雄范式坚持人民群众决定作用,一改传统英雄片面关注个体作用的形而上学认识。在唯物群众史观指导下,人民群众的决定性作用成为衡量中国共产党工作的重要标准,“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是历史进步的真正动力,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利益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26]。二是在价值取向层面以集体主义的大公无私摒弃了传统英雄的个人价值本位。传统英雄以个人利益为本位,这是集体主义道德强烈批判的价值取向。集体主义要求“不要自私自利,不要个人英雄主义和风头主义”[27],不斤斤计较个人利益,可以为集体利益牺牲个人利益乃至奉献生命,这是保证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前进的重要价值基础。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并不是扼杀个人追求、否认个人合法正当利益,而是强调要突破个人中心主义、有效平衡集体和个人利益。

(二)在社会实践中批判西方的“超人英雄”

近代以降随着国门打开,西方文化不断传入,西方超人英雄进入中国并对中国产生了相当程度的影响,甚至一度影响了中国革命前途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加强对西方“超人英雄”的批判力度,全面建构起了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人民英雄范式。

第一,在革命时期不断批判西方超人英雄的冲击,避免革命事业走向“英雄崇拜”极端。与中国传统英雄类似,西方英雄同样拥有个人主义价值观念;与中国传统王侯将相不同的是,西方英雄主要表现为超级英雄、神性英雄。西方超级英雄最早起源于古希腊神话,古希腊人将英雄视为神与凡人的后代。以神性英雄为基础,卡莱尔为解决19世纪英国社会危机提出拥有浓厚神性和专制色彩的英雄。传奇式、竭力效仿、上帝选派等皆是卡莱尔链接在英雄形象上的词汇,恩格斯批判了这种荒谬的、彼岸抽象的杜撰。应该说西方超人英雄、神性英雄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无所不能、拯救人类的超级英雄一度让思想文化界陷入了对西式英雄的疯狂迷恋中。当时革命者受西式超级英雄影响,刺杀、暗杀等现象时有出现,深层影响了革命的发展前途。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不仅深刻批判了西方超人英雄对革命的误导和影响,而且在凸显人民群众推动革命事业发展积极作用过程中,初步建构起了人民英雄范式。为适应革命斗争需要,中国共产党批判了个人逞英雄的不良倾向,同时建构起了以人民群众为基础的战斗英雄、革命英雄、民族英雄等范式,为创建和丰富中国共产党英雄谱系完成了重要历史积累。概言之,克服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们对西方超级英雄的盲目崇拜,建构起群众英雄、人民英雄范式,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唯物史观与革命实际结合的产物。

第二,在改革开放时期不断加大对西方超人英雄对意识形态影响的批判力度,全力发挥人民英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凝神聚力作用。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社会思潮不断侵扰,裹挟在影视作品、文学作品中的西方超人英雄主义不断传入,并对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产生了不良影响。为此,一是在批判西方超人英雄至高无上形象基础上,建构和巩固人民英雄形象。借助西方超级英雄来攻击、解构人民英雄形象,是西方社会思潮用以实现特定政治目的的伎俩。人民英雄来自人民群众,具有普通人拥有的烟火气;而西方超级英雄具有超凡脱俗的能力,往往能借助一人之力改变国家和民族命运,具有无可挑剔性[28]。在敏捷动作、动人剧情等因素的影响下,西方影视和文艺作品中的超人英雄与人民英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怀疑、揣测人民英雄日常生活细节的杂音不断涌现。显然,用西方超级英雄取代人民英雄,以细节、碎片解构历史的影响极为恶劣、用意极为歹毒。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直面西方超人英雄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开展了宣传、教育以及授勋表彰英雄模范等系列活动,建构和巩固了人民英雄形象。 二是在批判西方超级英雄形而上学价值基础上,深入挖掘和建构人民英雄的人民性和崇高价值。西方超级英雄不断抽离英雄的个性生活现实,以鲜明的超越性和神性特征,冲击了人民英雄的崇高价值。以此出发,指责人民英雄要作出生命牺牲,反向肯定西方超人英雄的价值虚无主义不断滋生。新时代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维护人民英雄形象和价值,不断通过制度、法律等举措来维护人民英雄形象,在全社会形成了尊崇人民英雄的氛围。

四、赓续与弘扬:新时代人民英雄范式的实践进路

人民英雄范式的理论源流在唯物史观,价值立场在人民群众,这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形成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范式,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内容,是民族精神殿堂和人民精神家园的重要源泉,具有厚重的历史感、深刻的理论魅力和鲜活的实践价值。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赓续和弘扬新时代人民英雄范式,要在深刻把握人民英雄范式价值基础上掌握人民英雄的话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源源不断地贡献磅礴之力[29]。

(一)深化研究人民英雄范式,全面擢升中国特色英雄话语

人民英雄是时代发展的坐标,生动展现出了百年来人民群众在御外辱、争独立、谋复兴进程中的昂扬风貌。人民英雄范式是中国共产党继承马克思唯物史观和人民价值立场创造性提炼的新范式,是能够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理论。深化研究人民英雄范式,不断丰富人民英雄的内涵和外延,全面擢升中国特色英雄话语,有助于讲好中国故事、构筑中国形象。人民英雄范式是迥异于西方超级英雄的理论,只有深化研究人民英雄,推动世界对人民英雄的理解才能更好推动世界对中国的理解。

第一,人民英雄范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定式,是随着历史任务和时代主题发展不断演进的先进范式。在百年发展进程中,人民英雄范式拥有战斗英雄、革命英雄、民族英雄、劳动英雄、人民英雄、群众英雄、平凡英雄等多种反映历史和时代发展的称谓。尽管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历史场景称呼存在差异,但中国共产党树立和宣传人民英雄的立场并没有改变。新时代人民英雄范式既反映了中国特色,又具有了世界意义。在“友谊勋章”授勋现场,有6位外国政要和友人接受了中国的崇高赞誉。就此而言,中国共产党人民英雄范式是不断发展的,它全面超越了民族传统英雄和西方超级英雄,在国际视野中传播了中国特色的人民英雄范式和精神。随着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会与中国人民携手共建美好世界。可以预期,未来的人民英雄表彰活动中会不断出现新的国际政要和友人面孔[30]。

第二,要以人民英雄宣传和表彰为重要窗口,不断提升人民英雄的世界影响力,以此加深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故事的了解程度。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走向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方面取得了翻天覆地的成就,引发了世界人民对中国发展和中国故事的好奇。在人民英雄宣传和表彰过程中,有意识地采取措施向世界宣传人民英雄,是讲好中国故事、构筑中国形象的重要窗口机会。人民英雄来自人民,具有真实可感的烟火气息,其对外宣传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用平凡英雄、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和奋斗,用鲜活生动的日常生活事迹,可以让世界各国人民感受到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成就,并以此可以更为深入地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先进和伟大,最终建构起立体、真实、可感的21世纪中国形象。

(二)大力培育人民英雄文化,全面助推中国特色英雄文化建设

作为民族的闪亮坐标,人民英雄文化对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作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人民英雄发挥主体能动性,为民族复兴贡献更多力量,因此要大力培育人民英雄文化,以中国特色英雄文化建设为实践贡献更持久的力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都蕴含着人民英雄文化,只有大力培育和弘扬人民英雄文化,才能更好地推动人民英雄文化发展。

第一,要立足新时代发展需要塑造人民英雄、培育英雄文化。人民英雄来自人民,人民英雄文化来自人民英雄,因此培育人民英雄文化的首要前提是围绕历史、理论和现实塑造人民英雄。新时代是人民英雄的时代,要立足时代发展现实不断型塑人民英雄形象。尽管中华民族历史上的英雄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英雄存在实质差异,但传统民族英雄文化中蕴含着人民英雄范式发展需要的文化资源,为此要及时梳理历史上民族传统英雄案例和文化,为人民英雄范式应对泛娱乐化冲击提供素材基础[15]。新时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要探索从各行各业发掘和选树人民英雄,在此基础上及时借助主流媒体宣传人民英雄、为人民英雄正名。

第二,要结合新时代发展实践创新人民英雄文化传播的载体。人民英雄文化是鲜活生动的,其宣传教育不仅需要坚持宏大叙事和微观叙事相结合,而且需要不断创新传播载体。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取得了可喜成就,其中最重要的经验是不断活化主流意识形态传播载体。要真正发挥人民英雄范式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作用,需要不断创新人民英雄文化传播教育的载体。毫无疑问,寻找英雄、记录英雄、创造出更多传播人民英雄文化的文艺作品是基本前提。此外还需要借助各类新媒体形式,全面建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结合的媒体矩阵,为宣传人民英雄文化提供强大媒体支撑。人性化、生活化的人民英雄文化需要更为直观、更为生动的传播形式,网络视听平台等新媒体为此提供了最佳传播载体。

(三)加大表彰人民英雄力度,全面发挥中国特色英雄之力

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不断加大对人民英雄的表彰力度,已在全社会形成了尊崇、捍卫、学习和爱护英雄的良好氛围。2017年党内功勋表彰、军队功勋表彰、共和国勋章、七一勋章、八一勋章、友谊勋章等相关条例实施,2018年烈士保护法通过并实施,这在国家制度和法律层面为人民英雄表彰提供了基本法律和制度遵循。新时代要更好地发挥人民英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还需要进一步加大表彰人民英雄的力度。

第一,要在现有关于人民英雄表彰的法律规范制度基础上,不断细化人民英雄表彰规则。人民英雄在思想和实践层面具有重要价值意义,表彰活动表面上是维护和巩固人民英雄形象,其深层意义在于保护社会公共利益。人民英雄源自生活、源自现实,不可避免地会因平凡与崇高之间的矛盾削弱人民英雄的影响力。发挥人民英雄作用需要避免生活细节和碎片化信息的影响,为此要在现有制度规范基础上不断落实落细人民英雄表彰制度。新时代要不断细化对人民英雄内涵和类型的界定,不断聚焦和细化表彰人民英雄的规则体系,在社会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层面形成更有利于弘扬人民英雄的氛围。

第二,要加大对诋毁人民英雄人物、形象和精神言行的批判,在全社会形成尊崇人民英雄文化的软制度约束。国家法律法规是刚性约束条件,是捍卫人民英雄形象、表彰人民英雄的根本保障。要真正在社会形成尊崇人民英雄文化氛围,还需要软制度的约束。改革开放以来在多元价值取向影响下,攻击、解构人民英雄的言行时有出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全社会并未完全形成对诋毁人民英雄言行的批判抵制氛围。作为新时代加大对人民英雄表彰力度的另一面,强烈批判诋毁人民英雄的言行,在社会层面真正形成尊崇英雄的氛围是软制度保障。人民英雄的制度化建设是极其复杂和漫长的过程,其中涉及多种不确定性因素。为更好地表彰新时代人民英雄,迫切需要深刻把握人民英雄内涵和外延的动态性,不断廓清影响人民英雄制度建设的影响因素。

(四)全面强化人民英雄教育强度,全面建构中国特色英雄教育机制

理论研究、文化建设、表彰力度主要在宏观和中观层面,廓清了新时代赓续弘扬人民英雄的基本前提,为推动新时代人民英雄范式发展作出了奠基性贡献。追根溯源在新时代全面形成“崇尚英雄”的社会氛围,还要在微观层面上全面强化人民英雄教育力度,以中国特色英雄教育机制为赓续弘扬人民英雄贡献更深层更持久的推动力量。

第一,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人民英雄范式教育活动,全面打造向人民英雄致敬、向人民英雄学习的昂扬向上氛围。弘扬人民英雄的深层缘由在掌控文化领导权,只有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人民英雄文化,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人民英雄教育,才能够真正发挥好人民英雄在社会动员、意识形态宣传教育以及社会整合等方面的作用[31]。人民英雄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生成的理论范式。新时代要充分运用传统和新兴教育手段开展内容丰富的人民英雄教育,从而在全社会形成礼遇人民英雄、向人民英雄学习的昂扬向上氛围。在教育系统架构内综合运用开学第一课、重大历史活动纪念日等窗口,开展“听英雄讲故事”“为英雄写封信”等活动,在各类学生主体与人民英雄的情感互动中型塑向英雄学习的氛围。此外还要充分运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视听媒介、沉浸体验等形式,以“铺天盖地、迎面而来”的宣传教育方式全面营造向英雄致敬、向英雄学习的氛围。

第二,要及时设置和更新关于人民英雄范式教育的前沿内容,全面整合各类教育资源,为深化人民英雄教育提供载体和平台支撑。现有的教育资源中有多种涉及英雄教育的内容,如教材体系中的英雄事迹宣传教育案例、篇章等,但在如何更好地凸显人民英雄范式的价值取向和历史唯物主义遵循方面仍存在一定缺位。传统英雄、西方英雄与人民英雄存在本质不同,如何在涉及传统英雄和西方英雄的教学内容中,引导受教育对象加强对人民英雄的理解成为新时代英雄教育的重中之重。要在现有教育资源内及时设置和更新关于人民英雄范式的教育内容,以专题化、系列化设计为新时代人民英雄宣传教育提供载体和平台支撑。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涌现出了不计其数的人民英雄,可以结合区域实际编写本地英雄宣传画册、简易读本等,与现有的教育资源形成互补,以充分发挥所在地区的人民英雄示范引领作用。

结语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我们要铭记一切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贡献的英雄们,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戮力同心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32]。人民英雄范式是以唯物史观和人民价值立场对中国共产党英雄观的升华,肯定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和社会变革中的决定作用,是革命英雄主义在新时代的全新表达[33],是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光明未来的重要指导理论。新时代要持续深化人民英雄范式研究,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全面建构起人民英雄新范畴,不断为民族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范式英雄中国共产党
英雄犬
法治范式的沟通主义进路
——简评《中国法治的范式研究:沟通主义法范式及其实现》(郭金平)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中国传统哲学研究中的认知范式转移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重走英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