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英,张瑞玲,郭建琳,范益平,冯忠玲,武海珍
(吕梁市人民医院,山西 吕梁 033000)
艾滋病(HIV)是因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导致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致使艾滋病患者遭受社会各界人士的歧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绝望、恐慌等不良心理问题,个别患者甚至出现自杀、报复等极端行为,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和生存质量[1]。为此,提高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是我国防治艾滋病的重中之重。研发一种新型、切实可行、有效的利于患者的移动医疗APP亟待解决。而国内关于移动医疗APP的研究比较晚,且由于HIV患者的特殊性,无统一、规范的APP板块形成[2]。鉴于此,本研究采取定性研究的方法,对HIV患者进行深入访谈,了解其对移动医疗APP功能的需求和具体内容,旨在为开展远程延续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选取HIV患者,最终10 例HIV患者完成访谈。纳入标准:年龄≥18周岁;确诊HIV感染;有较好的沟通表达能力;自愿参加本次研究。10 例(D1~D10)HIV患者文化程度、职业、吸毒史不同,年龄(34.26±0.89) 岁;婚姻状况:已婚4 例,未婚5 例,离异1 例;职业:学生1 例,酒店服务员2 例,工人4 例,KTV服务员2 例,公务员1 例。医保支付方式:职工医保1 例,城镇医保5 例,农村医保4 例;吸毒史3 例。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以面对面、半结构式深度访谈法收集资料。访谈前查阅相关文献,列出访谈提纲,并经过4位护理专家进行评价与修改,最终形成的提纲内容包括:您希望从医护人员那里得到哪些专业的指导和帮助?具体指导内容包括哪些?您希望医护人员以哪种方式进行随访?您觉得移动医疗APP怎么设计更合理?您认为移动医疗APP对自身有何影响?参与本次访谈人员3名。访谈过程中,严守伦理保护原则和自愿原则。访谈前,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向受访者解释研究的目的、方法,特别关注受访者的语言习惯、肢体语言及手势、眼神等。如回答不明确,需进行再次确认,保证资料的准确性、完整性。采访全程进行录音、笔录,每位患者访谈时间30~45 min。
通过对10 例患者的深入访谈,艾滋病患者对移动医疗APP的远程延续护理需求呈现出4个主题:生活知识需求、网络平台共建、多元化式板块、自我护理管理。
经过访谈发现,患者对艾滋病的相关知识主要集中于艾滋病的症状、体征、并发症、药物作用、不良反应等。例如D5:自从患病后,我在网络上查到的信息不统一,也不知道从哪里可以获取正确信息?D2:以前听过艾滋病,一直没有关注。到现在都不知道自己怎么发病的?D7:经常发生口腔溃疡,全身频繁出现感染,身体状况越来越差,不知怎么处理为好?D10:当知道自己得了艾滋病后,不知道用什么药最安全?
艾滋病患者对医护人员的随访形式提出更高的要求,希望能建立一个快捷、便利、隐匿的网络平台。D3:每次护士随访时,碍于面子只能简单地询问,其实有更多的知识需要咨询,苦于不知从哪里获取。D6:护士随访时,访谈的人不固定,只能做一些简单的语言沟通,随访内容流于形式,起不到真正随访的意义。D8:我认为不能仅局限于电话随访,在网络上调查会更好。D9:我认为随访最好采取匿名的方式,这样大家都可以敞开心怀。
所有受访者均愿意接受移动医疗APP,并希望得到多形式、多渠道、多样化的多元化板块,让患者能便利、快捷地掌握相关艾滋病知识。D1:我每天总是忘记吃药,希望研发一个口服用药打卡功能,提醒服药。D3:自从确诊艾滋病后,每次去医院复查,总担心大家另眼相看我,真不愿意去,也不想去。最后,导致复查的事情一推再推,最好设定一个复查提醒时间,提早预约以避免漏诊。D5:我工作很忙,经常往返于医院特别浪费时间,是否开设一个热门咨询更好些,方便于较忙患者与医护人员及时沟通。D8:为了方便刚刚诊断的艾滋病患者更好地学习,建议研发一个健康资讯板块,既方便查阅,又可以节省人力!
访谈中,患者反复强调自我护理能力差,不能掌握自我护理的基本技能。D1:我从小不生病,但最近总是高烧不退,平常连体温计都不会看,更谈不上怎么自我护理。D4:艾滋病太可怕了,医生告诉我饮食要清淡易消化,可是我不知道怎么才算清淡易消化?哪些可以吃?哪些不可以吃?D9:自从得了艾滋病后,我总是手足无措,不会自我护理。
艾滋病患者作为特殊的弱势群体,不仅面临着肉体上的痛苦,还面临着生活上的困难,甚至社会的各种歧视[3-4]。因此,科学、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模式是非常必要的。本次访谈中,受访者都愿意接受移动医疗APP,但由于受访者的文化程度、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性别、病程等不同,接受度不同。因此,研发过程中,需考虑到各层次、各方位艾滋病患者的需求,以确保移动医疗APP的HIV患者享受良好的远程延续护理[5-6]。
艾滋病患者容易受到各种歧视[7],耻辱感较强,导致患者一度不愿去医院就诊,因此,探究一种人性化服务模式致力于突破护理瓶颈意义重大。本次访谈发现,艾滋病患者更愿意接受移动医疗APP非接触式的延续护理[8-9]。患者随时登录移动医疗APP查看各个板块的相关信息,不用挂号排队,减少来回往返医院时间,同时也可与医护人员共同探讨疾病的防治问题,以积极的态度接受治疗,让其充分感受到被重视的感觉,使其以良好的心态配合临床治疗及护理工作,成功将服务延伸到院外,实现了健康服务的前移,加快患者康复。
综上所述,移动医疗APP弥补了传统护理模式的不足,以患者需求为导向,以非接触的形式保护患者隐私,为患者提供人性化、便利的服务,患者易接受且认可度高,增加患者治疗、用药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