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朋,张 婷
(焦作大学 信息工程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3)
职业教育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步伐的不断加快,职业教育的作用越来越重要。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强调,要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近年来,河南省职业教育蓬勃发展。2021年河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着力打造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完善新时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这一目标、落实这些任务,需要构建现代区域职教综合体,推动区域产业经济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本文拟以河南省为例,分析区域产业经济与区域职业教育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境,探索出路,研究产教融合背景下现代区域职教综合体的构建。
对于产教融合发展,国内学者从多个方面进行了研究。董春利等从微观理论层面对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进行了探讨[1];谢阳越等主要研究了在产教融合深入推进背景下职业教育理论的内涵以及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路径[2];王伟楠和刘颖均从产教融合视角探讨了现代职教体系的构建[3][4],万虎从职教体制机制建设和职教政策制定等方面对职教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分析[5];储开峰、段安斌、雷林等对区域产业经济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当前政策支持不到位,企业积极性不高,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不对接,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不一致,阻碍了区域产业经济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6-9]。诸多学者多方面的深入研究促进了产教融合,为职业教育提质增效奠定了理论基础。
1.国内典型案例
近现代中国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职业学校是现在的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它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所以“职业”两字冠名的职业教育学校,也是全国首家公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学校。该校一直致力于工作室建设,其艺术设计专业的“艺术工作室”教学模式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对高职院校教学模式改革有着引导作用和借鉴意义。“艺术工作室”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同于传统教室,它集理论课教学、案例分析、技能培训和产品研究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拥有独特的教学环境。“艺术工作室”将职业院校与相关政府机构、行业企业紧密联结起来。通过“艺术工作室”这一平台,学校邀请企业专家参与教材改革和教学方法创新。学校依据市场需求,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结合企业实际,引导学生对产品设计过程进行优化,对市场进行开拓。学生设计制作的一些创意作品,由企业或创意平台组织销售,这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2.国外典型案例
韩国永进专门大学于1995年首创了订单式教育,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专业技能人才,提高了韩国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连续五年获得国家“顾客满意度第一”的殊荣。该校认为,提供需求驱动课程是职业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故应将课程设置从供给驱动改为需求驱动。为了开发需求驱动课程,各个专业都选派教师对合作企业的行业专家进行了一系列访谈,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努力构建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许多合作企业都根据订单班的要求和定制课程的成绩来聘用学生,教师也根据学生技能水平与岗位需求的匹配度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推荐。在该合作模式下,学生有极大的可能被合作企业直接录用。这样做,既满足了市场需求,又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促进了学生的职业发展。
区域大职教综合体是一个一体化办学体系,它由地方政府牵头组织,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构建,它以产教融合为平台,以协同发展为动力,以资源共享为基础,以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为目的。从微观角度来看,区域大职教综合体体现了职业院校与区域行业企业在发展需求上的对接,这种对接包括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企业岗位需求的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对接,说明校企深度合作模式正在运行[10]。从中观角度来看,区域大职教综合体是一个由多元主体参与构建的命运共同体。《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职业院校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建设、深度融入社会发展,不仅有利于自身,也有利于社会。职业院校的发展规划和发展路径与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扶持力度、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区域产业转型发展、科研机构的科研力量优化配置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会对职业院校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产生一定的影响。从宏观角度来看,区域大职教综合体体现了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的融合发展,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衔接,人才供给侧和需求侧全要素的全方位融合,以及职业院校办学条件的改善,体现了促进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这一重要战略的有效实施,区域大职教综合体的建设有利于打造国内和国际竞争新优势。
构建现代区域大职教综合体的意义在于:一是使区域内部职业教育相关资源例如优质人力资源、先进科学技术、配套技术服务、完备的生产和教学基础设施等得到有效的整合利用,丰富产教融合的内涵,突破技术技能型人才瓶颈,使产业发展摆脱人才因素的制约。二是促进校企文化融合,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多主体联合培养的毕业生,在企业管理模式下学习和工作,接触较多生产元素,故其职业素养更高,在劳动力市场上的需求量更大,能更好地服务社会。三是提高教学技术更新频率、实训设备利用率、科学技术转化率和人才流动频率,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四是实现区域职教一体化。中职和高职在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具有连续性,故应加强二者的衔接。
构建现代区域大职教综合体需要职业院校、政府相关部门、行业企业和科研院所等不同类别和性质的主体共同参与、协调运作。目前,一些地市在区域产业经济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上还存在模糊认识,政策引导缺乏,现代区域大职教理念没有真正树立起来,协同联动机制不完备,各个参与主体的责任、利益等还没有完全划分清楚。职业院校在自身发展上缺乏自主性,受地方政策和区域经济状况影响较大,不能通过自主调整,去适应市场变化。由于利益不明确,所以企业对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和投入度普遍不高,存在“搭便车”意识。参与主体定位不明晰不利于现代区域大职教综合体的构建。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一个地方生产要素的相对优势会发生变化。职业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主体,在满足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对人才、技术、服务的需求方面具有滞后性。其表现是:面对企业新岗位、新工艺不断出现,职业院校很难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调整专业结构、培养教师新技能、建设规范标准的实训室等相关工作任务,去适应企业的变化。当前,河南省职业院校的一些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与岗位需求不匹配,二者契合度不高,专业交叉型课程缺乏;实训内容与企业实际生产操作流程不对接,技术技能训练不配套;教学评价、反馈机制不完善,没有引入社会第三方评价,无法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对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人才培养方案不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单一,服务行业企业的能力不强,产教融合度不高,无法满足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当前,职业教育是以职业院校为本位来发展的。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和科研院所在管理模式、利益诉求等方面是不同的。职业院校主要围绕人才培养、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提升、教学科研设施建设来运转,注重社会效益;行业企业围绕市场开发来运转,注重经济效益;科研院所侧重于科研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构建区域大职教综合体需要关注各方利益诉求,创新合作模式。这就需要顶层设计,需要落实各项具体政策。当前,在构建现代区域大职教综合体方面,顶层设计缺乏,各参与主体在一些合作领域难以达成共识,致使产教深度融合难以实现,大职教综合体的优越性难以凸显。
构建现代区域大职教综合体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明确各方利益诉求,统筹规划,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现代区域大职教综合体建设方案,出台一系列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优化资源配置,积极推进“引校入企”“引企驻校”“校企一体”,推动产教深度融合;要营造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社会氛围,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要采用“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综合激励方式,引导行业企业积极参与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加强人才储备工作,夯实企业发展基础。
职业教育是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上的重要一环。要遵循职业教育规律,落实职业院校办学自主权,引导和鼓励职业院校坚持服务地方、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坚持特色发展思路,依靠地理、文化上的优势,挖掘潜力、完善机制、理顺关系、落实责任,营造接近工作环境的实训教学环境,按照岗位实际操作过程设置实训教学内容,推动教材和教法改革,在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特色专业和课程建设、教师引进和培养等方面下功夫,紧贴市场需要,对接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增强自身在区域产业经济中的影响力,不断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提升服务水平;要明确中职、高职各自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利用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实现中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配套衔接和一体贯通,推进现代区域大职教综合体建设,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要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推动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围绕市场需求,联合创办二级学院、创办特色专业、开设特色课程,构建职业院校多元融合开放办学格局,实现教师教学、学生实习、毕业生就业一体化。要在联合办学基础上,打造校企利益共同体。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职工培训、教学资源利用、科技创新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服务,企业在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学生实习、“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给予学校支持,实现资源整合、机制优化,实现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利益最大化。
产教融合视阈下构建现代区域大职教综合体,需要多元参与主体达成共识,需要责任共担、利益共享、协同发展。要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推动产教深度融合,提升职业院校办学质量,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充分发挥职业教育服务区域产业经济建设的作用,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