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双治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实验小学,福建 泉州)
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深入,人才培养理念发生了一定的转变,而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及教学质量的评价已经从以教师为主体转向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成了评价教学成果的关键指标。而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上,信息技术的支持有利于突破传统课堂上时间以及空间的限制,让学生的学习资源更加多样化,有利于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小学数学老师,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信息技术的使用,充分挖掘信息化工具以及数学学习的资源价值,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老师在不断地创新教学方式,这种环境下,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形式也得到了丰富。而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以及系统性也得到了凸显,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学效率,强化了教学效果。在此背景下,小学生在课堂上已经不再是被动的角色,学生会根据老师的思路以及教学的节奏沉浸于教学活动中,也能够在活动的过程中主动思考,并以此掌握数学知识。但不容忽视的是,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参与度虽然比较强,而且他们也会听从老师的安排进行学习,但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依然不够强。很多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依然会停留在跟随老师、依赖老师学习的层面上,如果老师不加以引导,小学生就会出现手足无措的情况,甚至会不知道该如何进行学习,如此一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会减弱。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老师首先要回到引导者的角色。但是很多老师对引导者的角色并没有过多的认识,所以做的有关引导的工作太多,最终又回到了教学的主导地位上。由此可见,很多小学老师似乎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但实际上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他们依然占据主导的地位,而且依然会过多地干涉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学生虽然有一定的自主学习意识,但实际上自主学习能力并不是特别强。而且当学生失去了老师的引导以后,他们就很难做到自主学习,所以教师依然需要对自己的角色进行反思,并且要及时引导学生,避免在引导过程中再次出现角色的过度转变,影响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学是紧紧围绕老师、课本以及课堂展开的,学生在固有的时间以及空间框架下进行学习,因此学习资源也会相对匮乏。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学生能够实现跨情境的学习,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学习能力,随时随地地对自己的学习进度进行调整,以此更好地学习数学。信息技术的使用,除了能够为学生提供数学线上学习资源以外,移动平台也能够为学生提供便利的学习环境。而学生在线下学习数学的时候,有疑问可以通过移动设备和老师随时随地进行互动,以此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开放且灵活的环境中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
不论是从学生角度看,还是从老师角度看,信息技术的引入往往能够为他们提供更加个性化以及全面化的数学学习和教学条件。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来说,老师可以为他推荐线上的辅导资源,让学生能够在课后利用这些资源学习。而对于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利用线上平台,为其布置难度有所区别的线上作业,以此实现分层作业设计,也能够实现因材施教,实现分层教学。信息技术的支持能够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平台,而且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教师可以运用丰富且直观的视频、游戏、音频等多种媒体教学材料,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内在学习动机,以此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在信息化技术的帮助下,小学数学老师有了更加客观且便利的评价平台,老师可以通过线上教学管理平台,提升学生的时间管理意识,让学生能够主动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同时也提升自己的自我监控能力。以最为常见的线上教学平台为例,数学老师通过平台,可以为学生推送数学教学相关视频,并且设置相关的数学作业,同时也要在平台上设置作业的提交时间,以此帮助学生树立一定的时间观念。教学平台上多数会有即时检查的功能,对于一些确定的答案,平台可以根据输入的正确答案以及学生的答案进行实时评价,减少学生因为自主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答案的误导而导致误导式思维定式情况的出现,而老师也可以及时对学生作业进行评价,让学生根据老师的评价进行反思,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调整。
自主学习不代表封闭式地学习,也不代表孤立式地学习,而是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寻找交流以及合作的学习伙伴的方式共同学习,通过互动交流的方式,培养探究问题、分析问题以及学习知识的能力,以此提升自主学习能力。而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老师可以通过线上平台为学生布置小组探究的相关任务,让学生在正式教学以前就搭建知识框架,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
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在布置课前探究任务的时候,可以先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将学生分成三人一组,然后在教学平台上推送以“认识统计表以及条形统计图”为主题的课前探究任务,而学生在课外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去完成教学任务。在这个过程中,老师需要提供相关的视频资料,并且要求学生根据视频资料去完成初步的学习,试讨论什么是统计表以及条形统计图,并且分析统计表以及条形统计图的重要作用,简单掌握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基本特征。接着,学生需要以小组探究的形式进行交流,并利用网络查阅2021 年中国、美国、日本、英国的人口总数,尝试画出相对应的统计表以及条形图,并将其以小组为单位提交到平台上。如此一来,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条形图以及统计表的作用和绘制的办法,还能够在合作的过程中和伙伴分享自己的想法,有利于降低学习的难度。
传统的数学课堂上,学生获得新的知识的主要途径还是通过课本学习以及老师的教学,所有的知识基本都是来源于老师“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老师一味地灌输,而学生只能够一味地接收,所以课堂的主体是老师,而不是学生,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难以产生兴趣,数学的学习效果也会比较差。而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之下,老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设计教学任务,并且在课堂上设置闯关任务,将知识按照难度进行梯度化的排列,让知识点之间能够形成有效的连接,也能够环环相扣,呈现出层次感。在游戏闯关的过程中,学生的心理需求得到了满足的同时,也能够让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分数的乘法”教学过程中,老师就可以在课堂上设置闯关游戏,并且设计相应的规则,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掌握知识。例如,可以设置闯关游戏,让学生需要完成上一个练习题以后,才能够解锁下一道练习题,而且第一个习题为1 分,第二个习题为2 分,分数依次递增。而且每一题完成的时间有一定的限制,倒计时结束以后,就结束游戏。学生在完成相应的闯关游戏以后,系统会自动生成学生的游戏分数,并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生成游戏闯关排行榜,对于排行比较靠前的学生,给予恰当的奖励。这种既有层次,而趣味性又比较强的闯关游戏,不仅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还能够实现分层布置作业的效果。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在线上平台进行游戏闯关,并且在游戏的过程中体现成功的喜悦,同时还能够巩固所学知识,提升自主学习自信心。
传统数学课教学结束以后,很多学生会根据老师布置的作业进行课后巩固练习,但是作业的形式以及内容是固定的,而学生之间是存在个体差异的,所以无论是在学习过程中还是在课后作业的完成过程中,都会出现学习困难的问题。在课后练习过程中,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由于在课堂上没有完全消化老师教学的知识,所以他们要完成正常布置的作业也会出现一定的困难。而对于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那些难度不大的作业会让他们迅速完成,但却没有更多的渠道去学习新的数学知识,不利于这部分学生的发展。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老师可以通过微课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后观看微课视频,帮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复习,以此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分数的加减法”的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并不能够掌握分数的加减法的运算规律,也不懂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因此老师可以就这些问题录制比较复杂的分数加减法案例分析视频,以此作为学生课后辅导的材料。学生在课后可以通过线上学习平台,观看微课内容,而微课的时长要进行控制,尽可能控制在五分钟以内,对于规律的讲解,不能局限于字面上的讲解,而是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题目的分析以及解释,从具体的题目当中去对比,并且发现其中的规律,以此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对于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来说,可以选择不观看这部分视频,而选择完成“进阶练习”,以此提升自己的数学能力。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教学材料以及辅导材料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自主学习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在循序渐进中逐步提升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有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