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视阈下移民乡社区文化建设路径探析
——以酒泉市移民乡镇为例

2022-11-24 21:38董金玲吴楚越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28期
关键词:酒泉市移民社区

董金玲,吴楚越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甘肃酒泉 735000)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有序推进乡村振兴,有利于推动农业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有利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新格局,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社会治理格局[1]。”在此基础下,笔者经过多年的调研,全面分析了酒泉市移民乡社区文化建设现状,并提出了酒泉市移民乡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路径,以供参考。

1 背景分析

1.1 乡村振兴,关键靠人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靠人。而提高农村村民的生活质量,提升村民的认同感,增强村民的幸福感,增加村民的凝聚力便是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加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有利于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早日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

1.2 酒泉市移民乡社区建设状况

近年来,甘肃省酒泉市坚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在培育产业、促进就业、支持创业、乡村设施建设等方面狠下功夫,努力提高脱贫群众收入水平。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后,酒泉市与全国一道进入了全面小康社会。但是,酒泉市移民乡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市平均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之路任重道远。酒泉市移民群众主要分布在瓜州、玉门、金塔这3个县市下11个乡镇,有15.7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14.9%、占农村人口24.4%,再者移民乡镇自然条件艰苦、经济基础薄弱、配套设施不完善、人口迁移和流动性大等多方面因素制约着移民乡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影响着移民乡农村社区文化建设[2-3]。

2 乡村振兴形势下酒泉市移民乡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

2.1 移民乡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变化与服务供给的不平衡

2.1.1 移民乡农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诉求变化

在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日益发展的今天,对移民乡农民有了新的要求,具有科学文化素质、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掌握现代化农业生产技能、有文化、会经营、对生态、环境、社会和后人承担责任,成为移民乡农民发展的目标。但粗放式的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并不符合移民乡居民的内在精神需求,因此,效果不明显。例如,新型职业农民需要学会拥有互联网思维,并将消费者需求精细化。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科技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下,对市场、产品、用户、价值链及整个商业生态都应具有重新审视的思维意识。但农村文化产品的供给不能及时地传授互联网的文化知识,这就造成了现有的社区文化供给并不能满足农民对不断提升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求。

2.1.2 移民乡农民对文化生活的质量需求变化

目前我国城镇化的大趋势仍是农村人口转移市民化,但在实践中越来越体会到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样化;城乡有差别但不是有差距;城乡并不对立,而应融合发展、均衡发展、共同发展。乡村需要城市文化激发活力,需要先进的经验方法和活泼的人才。酒泉市移民乡居民家家有电视,人人有手机并能随时上网搜寻自己感兴趣的文化知识进行学习,这就对文化生活有了接近于城市化的更高质量的要求。但实际移民乡社区文化存在生搬硬套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内容,并没有根据移民乡村民自身的需要进行社区文化服务。

2.2 移民乡社区文化建设需求与建设主体缺乏的不平衡

2.2.1 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和流动,造成移民乡农村社区缺乏建设主体

由于市场经济的渗透及民工潮的影响,移民乡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不仅造成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和教育缺失也导致严重的家庭问题。由于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工作不稳定、劳动条件差、劳动量大而工资收入又相对较低,他们唯一的选择就是把孩子留在家乡让老人照管。这些孩子常年远离父母,长期缺少必要的父爱或母爱,并缺失与父母正常的交流和来自父母的正面教育,使得他们幼小的心灵长期处在对父母思念的煎熬中,这无疑不利于少年的健康成长,也影响到社区文化建设。有的夫妇双方甚至一走了之,把孩子、农田全部抛给家里老人,不仅直接加重了老人的劳动和精神负担,而且也让老人失去了来自孩子的应有照顾和心理安慰,其身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大多数留守的农村妇女不仅肩负着农活,还要操持家务,照顾老人,抚育小孩,因此,无力于农村社区文化建设,造成移民乡农村社区缺乏建设主体。

2.2.2 缺乏优质的新型农村专业人才,造成移民乡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人才缺失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民是主体,人才是关键。由于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和流动,直接导致农村人才的大量流失。而社区文化建设需要培育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知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村专业人才队伍,来为逐渐老化的文化团队注入新的活力,他们不仅是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更应是农村文化活动中的活跃分子。

2.3 移民乡农村社区文化管理体制不完善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和城市的边界也越来越模糊,但由于治理体制和机制的差异,农村与城市的生活质量和公共服务还存在差异。移民乡农村社区文化管理存在设施配套不全、文化治理体系无条理、资源配置不合理、社区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

3 乡村振兴形势下酒泉市移民乡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路径探析

3.1 丰富农村社区文化,满足移民乡居民的文化需求

社区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酒泉市移民乡社区文化建设本着“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原则,努力搭建丰富多彩的文化社区平台,激活乡村活力,满足广大移民乡居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重建乡村精神和乡村理想,培育新农村建设的合格人才。最大程度地提升移民乡居民的获得感、认同感、幸福感、安全感,共同促进社区文化建设。

3.1.1 积极打造日间照料中心,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在移民乡社区打造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的养老服务模式面向老年群众开放,并配套打造台球室、书画室、棋牌娱乐、按摩休息室等功能区,进一步提升社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让老年群众老有所乐。例如,2021年,酒泉市小金湾东乡族乡农村积极打造2个日间照料中心,以解决老年群众的生活,同时也解决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

3.1.2 倡导全民阅读,让阅读与农民零距离

围绕全民阅读的推广,进一步完善社区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配备少儿、艺术、文学、农业、医疗卫生等各类图书,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打造移民乡社区丰富文化氛围。例如,2021年,小金湾东乡族乡设有文体中心5个,农家书屋10个,网络信息学习站点15个,图书20 000多册,文化从业人员26人,图书设计全面,基本符合移民乡居民的需求,从阅读层面拉近农民与阅读的距离。

3.1.3 强化体育设施建设,推动全民健身

修建村社区多功能运动场,为广大移民群众提供必要的文体活动场所。应配备健身器材、篮球架、乒乓球桌等文体健身器材,并开展趣味运动会,篮球赛体育活动;组织村舞蹈队,利用闲暇时间跳广场舞蹈,推进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发展。例如,2021年,酒泉市移民乡体育场地建设36个,完全做到村村有活动场地,村村有体育设施,为村民们闲暇时进行健康娱乐项目提供活动场地。

3.2 打造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人才队伍,弥补社区建设主体的缺乏

移民乡社区文化建设队伍是开展社区文化建设的主力军。酒泉市近年来,不断建立健全文化人才利用和培育机制,激发文化人才活力,以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为乡村文化振兴助力。

3.2.1 建立培训机制,以政策留住人才

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为各文化艺术门类的本土人才创造外出学习机会,并邀请专家来进行培训辅导,使本土人才能力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能够更好地服务移民乡社区文化建设。定期对本土文艺社团骨干开展各艺术门类培训,提升文艺骨干专业素养;定期开展全民艺术普及走基层活动,举办民歌、舞蹈、书画、摄影等艺术门类培训班,用“重点+普及、线上+线下、短期+长期”的方式培养移民乡社区文化建设的专业本土人才,以此壮大文化服务队伍[4-6]。

3.2.2 健全培育机制,以平台聚集人才

培育机制是否健全直接关系着培育效果和质量。要注重培育针对性,找准本地特色,从实际出发,针对培养对象的特点,量身定制培训内容,着力放在创新观念、更新知识和提升经营管理服务水平上,重点加强应用能力的培养与实践技能的提升。要强化与高等院校、研究所、党校等干部培训机构的密切合作,聘请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教学效果好的专家教授,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培训教师队伍,以保障培训质量。坚持以培养当地农民为主,定向培训一批能适应现代农业,有志扎根于农村的大学生,从而加强移民乡社区文化建设。

3.2.3 启动“雁归工程”,以乡情呼唤人才

建立“雁归工程”数据库,健全在外人员基本情况、创业就业情况等数据库,对在外高校毕业生、企业家等多类人才实施动态管理、跟踪服务,掌握其创业意愿。设立市镇两级“雁归工程”服务中心,做好“雁归”创业就业人员基本情况统计等工作。并打造服务平台,通过新建或盘活闲置厂房等方式,由政府主导投资建设“雁归”人员创业孵化基地,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创业孵化基地、科技孵化器等,从而加大社区文化建设。

3.3 健全移民乡农村社区文化管理体制,开发利用社区文化资源

3.3.1 建立责权统一的移民乡社区文化管理体制

完善村级治理体系,强化农村基层党的领导。例如酒泉市金塔县羊井子湾乡在推进乡村治理过程中,坚持党建引领,抓基层打基础、强班子带队伍、搭平台聚合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先锋领航作用,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加强,乡村(社区)治理水平显著提升。健全以村党组织为领导核心,党群议事会为议事主体、村民委员会为执行主体、村务监督委员会为监督主体的“一核三体”运行机制,强化村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并实施“头雁领航”行动,深入推进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县乡共同管理,全面实行“党员户挂牌”、党员联户行动,推行群众事务党员代办、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服务积分管理等做法,发挥党员骨干作用,打通服务群众、引领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协同推进农村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通过有效的文化管理,促进科学的知识文化在农民群众中得到弘扬,推动移民乡村文化建设。

3.3.2 构建移民乡农村社区治理“一张网”的治理网格

2020年以来,酒泉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农房改善作为惠民利民的民心工程、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支点、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抓手,全力以赴建项目、强配套、促发展,形成以农房改善撬动乡村振兴的良好态势,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瓜州县腰站子乡作为移民乡,由于受村集体经济的制约,社区文化建设比较落后,县委坚持以党建引领社会治理,遵循“一张网、五统一”的原则,将司法、信访、民政等多项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纳入5个治理网格,依托大数据平台,形成“网格+网络”“线上+线下”的联动、联控治理体系,实现了乡村治理工作科技化、智能化、信息化。还有效实现了管理无盲区、服务零距离、资源共分享。为乡村振兴开辟了一条新路径,其县委多方筹集资金14万元,对腰站子乡社区文化建设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和扶持,为腰站子乡的6个村委会免费配办公桌椅12套,双人会议桌95套,铁皮文件柜6个,DVD+音响6套,彩色电视机(29英寸)2台,电话6部,购买各种文件资料盒(夹)78套,喷绘布置各类主题专栏16个,制作门牌24个,规范各项制度和软件,建立健全了腰站子乡六个村委会的社区文化建设等软件设施;对扎花营村、马家泉村两个村委会的办公场所、活动阵地进行了整体维修,使村民的活动场所有了较大地改善,为腰站子乡社区文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腰站子乡社区文化工作者将各村“艺术家”组织起来,开展“花儿”演唱比赛活动,以此丰富村民的娱乐活动。

3.3.3 建立开发利用移民乡社区文化资源通道

一是,实施项目帮扶来提升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为形成帮扶合力,市民政局主动联系沟通,积极与其他部门协商,与移民所在街道、村对接,争取多方面支持移民村发展的成功经验,建立沟通协调机制,搭建合作平台,加大资金投入,形成帮扶合力,实现移民资金投入的叠加效应,从而加快移民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步伐。例如,酒泉市金塔县羊井子湾乡位于金塔县城东北12 km处,总面积64.73 km2。全乡现辖6村26组,1个乡办农林场,总人口7 535人(2021年)。2011年末时,设有文体中心1个,农家书屋6个,网络信息学习站点6个,图书1 500册,文化从业人员13人,体育场地4处,而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人员占常住人口的20.0%。2021年末时,设有文体中心6个,农家书屋12个,网络信息学习站点24个,图书15 000册,文化从业人员36人,体育场地8处,其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人员占常住人口的80.0%。

二是,创新思路以拓宽文化资源渠道。在当下自媒体传播快速发展的时代,社区文化的宣传方式也正在不断地转型升级。如何让宣传信息更加贴近乡民生活?如何更加精准地对接每位乡民的文化需求?如何回应乡民对美好文化生活的新期待?互动性强、趣味性浓、易于传播的微信朋友圈广告无疑是较好的选择。区别于传统广告形式,微信朋友圈广告以大数据分析为支撑,能把社区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内容精准触达辖区乡民,强化宣传效果。不仅如此,微信朋友圈广告的形式也更加丰富有趣。便于乡民扫码了解、参与线上公共文化服务[7]。

综上所述,积极发展酒泉市移民乡社区文化建设,是开发移民乡人力资源,促进移民乡社区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在移民乡社区文化发展中,必须要确立移民乡社区文化建设的路径,丰富移民乡社区文化建设的形式,提升移民乡社区文化建设的质量,提高移民乡居民素质,促进移民乡经济发展,从而加速酒泉市乡村振兴的步伐。

猜你喜欢
酒泉市移民社区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酒泉市耕地土壤养分状况评价
移民火星
酒泉市养老机构老年人体育健身现状调查
12项移民出入境便利政策措施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内陆移民(外二首)
酒泉市举行新当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向宪法宣誓仪式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