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华
(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苏州 215104)
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素养已成为高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同时,旅游行业进入新时代,旅游活动更追求文化和精神的满足,文化成为旅游的灵魂,古典园林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具备良好的园林审美素养成为提升旅游专业学生社会竞争力的因素之一。
基于国家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旅游专业逐渐形成“夯实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培养综合素质”的人才培养理念,即良好的审美素养+扎实的专业基础。美育主要培养认识美、欣赏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是突破以就业为导向重技能轻素养的职业教育观的有效途径,对提升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优秀人才有重要作用。
本次调查对象为旅游专业1-4年级在校生,接受过专业课程的学习,已有一定的古典园林知识储备,能够体现高职学生的审美倾向。其中男女生占比分别是19.34%和80.66%。
美育是一门范围广、内容多并具有一定实践性的课程,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1]。审美素养是人所具备的审美经验、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审美理想等各种因素的总和。审美素养既体现为对美的接收和欣赏的能力(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又转化为对美的鉴别和创造能力(鉴赏美、表达美、创造美),并按照美的规律完善自身、打造美的生活,确立以“真”为美、以“善”为美的标准,享受欣赏美的过程[2]。
古典园林是运用艺术手段,通过掇山理水、种植花草、营造建筑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场所。园林的审美是一个综合各种感官进行全面领悟的过程。中国园林文化经历了三千多年发展,荟萃了文学、哲学、绘画、书法、雕刻等门类,组成精致的美学殿堂。园主借园林要素含蓄地表达情感、思想以及抱负。因此,对于园林美,不应该只是停留在表层上自然美的鉴赏,还应该认识到,园林中所蕴含的丰富精神文化塑造了更深层次的园林美。古典园林被赋予了人格化的内涵,景有尽而意无穷,反映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它使园林成为文化的载体,需要我们揣摩、探求、感悟,认真地欣赏。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共20 道题,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审美素养,包括审美倾向、日常生活中对美的感悟、对美学的接触和审美素养的体现及其意义;第二部分为古典园林审美素养,包括园林主题、园林构景元素、园林美的表现和园林审美价值。希望通过调查了解旅游专业高职生审美素养水平以及对古典园林审美能力,将美育和园林审美结合,通过专业素养的有效培育来实现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方案的落地。本次调查发放问卷200 份,收回有效问卷184 份,有效回收率为92%,问卷全部为线上发放。
(1)47.83%的学生会从自身兴趣爱好出发,即个人审美倾向,对自然、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和事物,以及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做出直接的、感性的审美评价[2]。同时也观察到近30%的学生会随心而为;11.96%学生会受流行时尚影响;1.63%的学生有从众心理,跟随大家的意见。这些学生的审美倾向具备一定的可塑性。
(2)日常生活中对美的感悟方面,通过矩阵选择,发现学生对接触对象的趣味性(比较符合46.74%与完全符合34.24%)关注度比较高,善于发现事物的独特魅力(比较符合48.37%与完全符合23.37%),两者均体现出一种特别的感知和评判能力,是推动审美观点形成的有利条件。看到美景或听到动听音乐会陶醉其中(比较符合52.17%与完全符合27.72%),体现出学生对生活美、艺术美有一定的感悟。能专注地欣赏事物(比较符合47.28%与完全符合21.74%),“专注”的品质意味着学生具备细腻的感受力。
(3)在“美学”的认知方面,46.2%的学生对此有一定了解,在此范围内:85.53%的学生通过书刊阅读获得;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的推广日益广泛,75.29%的学生通过信息媒体获得相关知识,善用网络也是学生提升自我的重要途径。总体上讲,美育课程的设置存在不足,学生主要因专业学习需要通过进行课外自主探索获得审美素养。在展现“美”的主要用词方面,确定九选二的原则以体现学生的主要审美倾向,其中选择“自由”的占比41.3%、“天然”占比32.61%、“善良”与“漂亮”均为30.98%,表现出学生对个人心灵追求、事物本质、他人道德品质以及事物(包括人物)形象的关注。
(4)85.7%的学生认为具备审美素养对自身的成长很重要,选择愉悦身心、完善人格、欣赏事物、艺术创造和提升格调的均占2/3 以上,表明具备良好的审美素养对人的自我提升作用非常明显。最早提出“美育”这一概念的德国美学家席勒曾经指出,美育就是实现人的自由或培养全面完整的人。学生对审美素养的认定,41.3%认为是欣赏美,39.67%认为是发现美,而分辨美和表达美仅为8.7%和10.33%。学生的审美素养主要表现为发现和欣赏美,审美能力已初步具备。
因我校旅游专业职业证书以导游资格证为主,考证内容涉及专业知识笔试+园林讲解口试,专业教学过程中涉及的古典园林方面的知识常以苏州园林为例,因此有94.57%的学生至少去过一次古典园林,其中有59.24%的学生都较为仔细地观察过园林。问及为何会到访园林,原因中100%选择为了进行现场观察和讲解练习,为考证做准备。
对园林特质认知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已能捕捉到其精髓,选择“自然”“恬静”“含蓄”的比例占前三位,分别为80.98%、75%和64.67%,隐逸山林、回归自然和对天人合一的追求成为古典园林永恒的主题,学生对此已有一定认知。在10 类构景元素中,学生较为准确地捕捉到花木、山石、楼阁、池水是展现园林美的关键要素。中国古典园林总是展现出亲近并融入大自然的特质,并通过造园师的精心规划、细致营造,让人们感到和谐的氛围和深厚的文化意境,最终创作出浑然天成的艺术作品。此类对园林文化的认知与《园林文化》课程的学习联系较紧密,学生对园林审美有了知识上的储备。
在关注园林元素的自然特性之余,更需体会到其文化象征意义。华夏美学展现的是以儒家思想为主题的中华传统美学[3],43.48%的学生认为古典园林的审美价值在于有若自然和诗情画意,通过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交融而获得审美愉悦。不过这一数据也表明仍有近半学生不能体会到深层次的园林美学,对园林审美还有些模糊。尤其是当需要用文字对园林山水进行审美意象的表述时,学生审美素养的不足就很明显。这也说明学生缺乏深层次的园林审美意识,在表达美、分辨美方面还需加强。
在问卷调查中学生表现出对美学、园林审美有一定认知,面对选项内容能展现审美认知,但缺乏深刻的理解,文字表述内容显示出学生对美、园林审美没有明确的定位和准确的概念;学生记住了专业知识,但更多停留在照搬教材,讲述专业知识,未能触及园林的人文情怀,也并未得到美学熏陶,主要症结在于学生对美学文化与园林美学的认识不足,无法把握审美的内涵[4]。
在课程教学方面,虽然调查中仅有近半数学生感受到园林美的熏陶,但在课程设置上仅有高年级段《园林文化》体现出园林审美,总体上仍未摆脱高职学生以专业知识和技能素养为主的教育理念。院校更多关注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学质量的保障,而教学过程的现代化和多方评价机制的运用,以及与各类教学竞赛、技能大赛紧密结合的以赛促教促发展模式相对不足,学生美学理论知识缺乏、美学鉴赏阅历不丰富,导致学生只能进行浅层次的审美活动,对园林美缺乏鉴赏与感悟的能力[5-6]。
(1)加强审美教育课程建设。
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需要做出调整,改变专业教学与审美教育之间彼此孤立的状态。因此,院校顶层教育体系必须增加审美教育的权重,为美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撑,大力建设美育课程体系,系统讲授美学知识,推动学生审美素养的培育,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实现高职学生审美素养+专业素养人才培养目标的落地,达到完善学生综合素养结构的最终目标。
(2)以园林审美推动美育建设。
长期以来人们都将美育视为艺术特长教育,忽视了美育的其他实施路径。古典园林是自然美的集萃,儒、释、道主流文化又构成了园林构景的深层意义,对天、地、人的思考以及自然崇拜都融合在这一方天地中。思想内涵的表达赋予园林更丰富的美感,展现出独特的华夏美学韵味。在此,以苏州园林为切入点,提炼古典园林美学元素,将分散的资源整合为一,构建园林审美培育的理论素材,感受古典园林的美丽、美妙与美好,在提升专业素养的同时增加审美积淀,也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基于自身专业定位,用专业的美育推动审美教育健康蓬勃发展,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3)拓展美育实践活动,突出特色优势。
审美素养不仅根植于人们的内心中,也会外在地表现为人们的实践活动。借助院系学生工作平台,结合丰富的苏州园林文化资源,探索具有实践性的园林审美培育新途径:一方面通过主题演讲,弥补专业教学之不足。极强的参与性将推动每个学生主动去搜集、整理资料,主动去认知一座座古典园林。学生通过演讲的方式将自身的园林审美认知表达出来。另一方面借助数字设备,走出校园、走进苏州这座园林城市,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去探寻美,用眼睛发现美,用设备记录美,用心灵感受美。通过网络平台分享这些美的瞬间,引发学生共鸣,提升学生审美情趣。通过将美育精神融入特色活动,进一步促进学生审美素养的发展,塑造出美的人格[7]。
高素质人才不仅要精通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具备较强的职业能力,还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通过美育工作的内化,提高学生人文素养,陶冶情操、滋养心灵,用唤起美感的方式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趣味。再推动综合素养的外化,使美育在职业教育中得以延伸。对古典园林审美素养的调研,正是依托苏州园林文化,引导学生关注地域文化,推动美育教育的实践,通过进一步培育园林审美素养,培养出高素质的旅游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