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莉/文
美国女权主义的文学创作先驱凯特·肖邦终其一生都在刻画女性人物与性格。她笔下的女性有温柔贤惠的家中天使,也有个性独立的新型女性。对于这两类女性,凯特·肖邦都是爱恨交加。本文着重从凯特·肖邦所处的男权社会、女权运动的发展和她的家庭生活、婚姻社会经历等方面分析了造成凯特·肖邦矛盾的女性观的诸多因素。
凯特·肖邦是美国女权主义文学创作的先驱之一,擅长写短篇小说,有《牛轭湖的人们》《阿卡迪亚之夜》和未出版的《一种职业和一个声音》三部短篇小说集。但最能代表凯特·肖邦的杰作当属长篇小说《觉醒》。书中对通奸同情的笔调震惊了当时全美的评论界,立刻被列为禁书,凯特·肖邦也近乎被封杀;在沉寂了半个世纪后《觉醒》终于重见天日,并被尊为女性文学的经典。
凯特·肖邦作品中有大量各具特色的女性人物。根据她们的性格、特点及所处的环境,这些女性可以大致分为两类:家中天使和觉醒女性。但细读肖邦作品,不难发现肖邦对这两类女性分别持有的矛盾的态度:一边对家中天使进行肯定颂扬,一边又对家中天使失去自我而倍感悲哀;一方面对觉醒女性大加赞赏与支持,一方面又设定了其觉醒后的悲惨命运。
本文着重从凯特·肖邦所处的男权社会、女权运动的发展和她的家庭生活、婚姻社会经历等方面分析了造成凯特·肖邦矛盾的女性观的诸多因素。
凯特·肖邦出生于美国19世纪末期,此时美国虽然没有英国那么刻板守旧,但依然沿袭了英殖民帝国时期留下的框架,男性依旧是历史的书写者,社会的主宰者。
在这样的社会里,女性作为附属品,必然遭到思想和精神的迫害与摧残。女性不能像男性一样享有自由的生活和平等的权利,甚至不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虽然女性在结婚以前可以得到一些由慈善学校提供的教育,但这些教育的目的都只是教会女性应该更好地服务男性,扮演好女人应有的角色。女性在婚前受父亲支配,结婚后成为丈夫的附庸。当时社会所提倡的“‘真正女性’应具备四种品质——虔诚、贞洁、服从、温顺”[1]。长期在这种文化的压抑下,越来越多的女性只能接受了自己的社会和家庭地位,并将其内化为其自律的标准。
为了维护向前发展的“文明社会”的光辉形象,男性也从另一方面让女性接受自己的命运,他们告诉女性,《圣经》上说做家务可以让人心灵愉悦,待在家里不仅远离噪音、确保安全,还不会受到社会污染与侵袭。他们为女性待在家里赋予一层圣光,给女性冠以“顺从的妻子”“家中的天使”“圣洁的母亲”的美名,让女性自觉遵循着“虔诚、贞洁、顺从、爱家”的妻业、母业和妇道,甘愿成为社会和家庭的二等公民。
凯特·肖邦在这种大环境下,深深地体会到女性作为二等公民的卑微。女性没有独立的社会地位,因而丧失了对社会的思考,无法获得与男性同等的生活方式。她深知“家中天使”只是有名无实;但要真的使其名副其实,在这样的男权背景下,几乎不可能。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尤其是欧洲中产阶级的妇女中出现女权主义思想,最初使用“妇女主义”“妇女权利”等词,表示妇女争取与男子平等的权利,以改善妇女社会地位和生活境遇为主要目的的社会运动性权益。
早在19世纪30代初期,大量的美国妇女积极地投身到解放美国南方的黑人奴隶的活动当中。然而当美国妇女代表要求出席世界反奴隶制大会时却遭到拒绝,这使女性认清了整个社会上不仅仅存在种族歧视,也存在强烈的性别歧视。男性对于女性的蔑视激发了女性为争取自身权利进行不懈努力的斗志,妇女反抗男性统治者,要求在社会、政治、经济、就业、教育、继承等方面享有平等权利。
19世纪60年代以来,女权运动让中上层女性有机会进入大学,而下层妇女也通过自身努力改善着工作条件。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些“新妇女”,她们想要选择自己的生活、掌控自己的人生。然而,在世俗社会中,她们被排斥在外,被区别看待。
肖邦生活和成长的地方,妇女传统的性别角色根深蒂固。南方上流社会的妇女从小就被要求成为温顺的女性。克里奥尔的女人总是扮演着“家庭天使”的角色。然而,女性主义的妇女组织改善了受教育的机会,拓宽了视野,这对她们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凯特·肖邦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孕育出的作家。她不是女权主义者,但却也是一个追求自由、敢于与世俗决裂的女性。正是在女性意识觉醒的影响下,肖邦才能大胆披露社会的不平等,痛斥社会对女性的压制和扼杀。但也是在这样一个根深蒂固的社会,妇女运动不能彻底解决女性问题,导致肖邦在其作品中对于“家中天使”和“新型女性”都表现出模棱两可、模糊不清的态度。当然,除了她所生活的社会背景之外,她的女性观与她的家庭环境也是密不可分的。
1851年,凯特·肖邦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是家中的第三个孩子。父亲是信奉天主教的爱尔兰移民,一位成功的商人,母亲是法国移民后裔克里奥尔人,出身高贵,部分祖先是阿拉巴马州太子岛的第一批欧洲定居者。她从小就接受了典型的维多利亚时代的礼仪训练和严格的天主教教育。
肖邦五岁时,父亲因公出差,死于火车事故。年幼的凯特只能与寡居的母亲、外祖母、曾外祖母一起生活,这也使凯特的生活完全在一个单亲的、女性的环境中成长。
在肖邦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对她影响很大,尤其是曾外祖母对她的影响极大。曾外祖母非常会讲故事。幼年时,肖邦经常听她讲克里奥尔人的婚姻和圣路易斯女人的故事,各种琐事和趣闻也是故事里常有的内容。聪明的小凯特很快就在曾外祖母的影响下学会了如何能让故事更有趣、大家更爱听。小凯特在良好的家庭熏陶下,养成了爱读书、勤思考的习惯。“正是曾外祖母的影响唤醒了肖邦探究人物性格的敏锐兴趣,特别是在探究那些独立的、有坚强毅力的女性时,表现得尤其有洞察力。也正是曾外祖母塑造了她思想行为的方方面面:她的语言、她的习惯、她的品德、她待人接物的方式等,对她思想、心灵和人生的影响贯穿了她的一生。[2]”
虽然生活在一个全是女性的家庭里,但这几位长辈都是法裔克里奥尔人,骨子里满是法兰西民族的浪漫情怀。她们才华横溢、开朗外向、个性独立、性格坚韧,这在当时的年代是非常难得的,也与当时社会所期冀的那种柔弱、顺从的女性形象大相径庭。在她们的影响下,肖邦很有主见,敢于大胆质疑、摒弃世俗的观念与常规的认知。这对肖邦性格的形成及其后来的写作风格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十二岁那年,她至爱的曾外祖母离世,之后其他三个兄弟姐妹相继夭折。种种不幸让几度痛失亲人小凯特开始质疑宗教的可信度。尽管家庭成员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但上帝似乎没有给予他们应得的庇护。再加上在学校开设的自然科学让她学习到了关于人类存在、人类起源的知识,凯特开始怀疑宗教,并播下了叛乱的种子。但宗教的影响是如此强大,凯特不得不把所有的疑虑都埋藏在心里。
毕业后的凯特随即踏入圣路易斯的社交圈,经常参加上流社会的各种活动。“她穿着摩登,打扮入时,频频出入大小舞会,生活热闹而忙碌。她特立独行,还学会了吸烟,即使面对众人诧异的眼光也毫无顾忌。[3]”两年后,在一次舞会上,肖邦遇到了年轻富有的克里奥尔棉花经纪商奥斯卡·肖邦,两人一见钟情,很快就结婚了。
婚后不久,丈夫投资失败,全家搬到了查尔维尔小镇,经营种植园和杂货店。年仅三十时,肖邦已是六个孩子的母亲了,虽然她也像小镇上的其他妇女一样忙于各种家务琐事,但凯特对文学作品的热爱保持不变。一有时间,她就会与书为伴。最受她推崇和敬仰的则是法国短篇小说大师莫泊桑,也非常向往成为莫泊桑那样一个不受传统和权威束缚的人。
除了保持阅读习惯外,婚后的凯特依旧活跃在社区活动中。她打扮时尚、裙装突出女性线条美,与朴素的当地妇女相比太与众不同;她经常单独出门,很晚才回家;和男性说话无所顾忌;当众抽烟;和男人一起打牌。这让周围的人不能忍受,不断提醒奥斯卡要约束好他的妻子。然而,奥斯卡非常欣赏妻子的特立独行、聪颖才智,以及她崇尚的自由、平等理念。尽管丈夫在精神上给她以极大自由,在经济上也毫不吝啬,凯特依然经常苦恼自己所处的社会是一个男性为尊的世界。
丈夫去世后,凯特勇敢地接管起杂货店和种植园的生意,并把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尽管她聪明、热情、善交际、乐助人,但思想守旧的小镇居民,无法接受她的标新立异、大胆前卫,处处排挤她。这样的生活处境让她孤立无援,于是她卖掉种植园,搬回圣路易斯与母亲一起生活,相依为伴。
为了维持生计,在朋友的鼓励下,肖邦进行专业写作。她在圣路易斯和查尔维尔小镇上接触了来自社会各阶层的人,他们中的许多都成为她后来作品中的人物雏形。大部分作品的主题都是探索女性的精神解放和地位平等,追求自由、释放个性。这有悖于传统观念,是父权社会中封建思想的精神独立与反抗。
肖邦关注女性形象、刻画女性性格与她的原生家庭、生活环境和社会背景密不可分。她的作品中的大量的独立女性形象和寡妇的生活故事都与她的单亲母性家庭息息相关。在一个仅有女性的家庭环境、一个反对男权压迫的大家庭中,肖邦受到了性别平等的教育和女权思想的影响。同时,肖邦自己的婚姻生活和不同寻常的经历影响了她的创作观念,也为她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开明的丈夫对于她的特立独行、挑战传统给予支持和认同,让肖邦一直生活在一个自由的家庭环境,然而当时的社会大环境却让肖邦不能为世人所接受,这也影响着肖邦在其作品中对于女性出路的确定。肖邦家中几位独立的女性长辈、当时世界妇女运动的兴起和女性意识的觉醒都为肖邦的创作提供了广阔的土壤和水分。但另一方面,她所处的夫权、父权社会的强势力量又压抑束缚了肖邦的思想和行动,使她不敢也不能完全放手。这些都导致了她在作品中流露出既想追求解放但又受到压抑的思想和心态,对于女性何去何从不能给出明确的指引。
一个人所生活的社会时代与家庭环境对其心智和思想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生活在维多利亚时期的男权社会、女权运动的蓬勃发展和肖邦本身的家庭生活、婚姻社会经历都极大地影响着凯特·肖邦对女性话题的关注与态度,也决定着她矛盾的女性观。■
引用
[1] 金莉,秦亚青.美国新女性的觉醒与反叛:凯特·肖邦及其小说《觉醒》[J].外国文学,1995(3):62.
[2] 万雪梅.爱在美和死—凯特·肖邦作品赏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29.
[3] 宋运田.凯特·肖邦及其《觉醒》[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6):1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