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云昊,刘志威,龚翼
(四川农业大学,四川 雅安625014)
自然材料存在于人类历史的时间远远大于人工合成材料,几乎伴随着人类的整个设计发展进程。可以说,人类在长期的实践中已经基本熟悉和掌握了大部分自然材料的特性及加工方法,对于常用自然材料的使用场景也有基础的认知,这就避免了一部分在材料选择上的困惑以及材料性能试验上的成本。
从环保角度来讲,自然材料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很大一部分来源于生物。在应用时一般采取简单加工或是不加工的形式,其主要化学成分不会改变,在遗弃后也能很快进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实现生物降解,这一点塑料等人工合成材料难以做到。尽管部分人工合成材料也具有了可降解的属性,例如PBAT、PLA等聚合材料,但其成本和降解时间也显著高于自然材料。因此,针对农产品包装这类很少循环使用的包装产品而言,自然材料对于环境更加友好。
从获得途径和成本上来讲,自然材料在农村地区和农产品生产基地相对容易获得。在总体成本方面,自然材料相对于工业生产的人工合成材料,例如塑料等,并没有显著的优势。但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本身会产生一些农作物废料,例如稻草、秸秆、谷壳等。如果将这些农作物废料合理地加工利用,也可以作为自然材料的来源,并且可以有效地降低包装成本。
从食品安全角度来说,稻草、秸秆等很大一部分自然材料的处理方式是脱水或暴晒,因此自然材料在面对高温、暴晒时相对稳定,不易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例如竹子,在经过简单的加工处理后就基本可以达到农产品包装的安全标准,即使在高温下也不会产生有害的物质,傣族特色竹筒饭便是很好的证明。
并且,相较于人工合成材料,自然材料更具感官上的亲和力。在人类的设计历史中,对于自然的模仿与讨论从未停止,而自然材料自身的质感和纹理也往往作为设计元素出现。同时,以植物为代表有机自然材料还可能具有特殊的芳香气味,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提升使用者的好感[1]。
随着近年来农产品销售量的大幅增长,农产品包装也在不断向工业化生产推进。工业化生产可以显著提升包装的生产效率,同时有效地降低包装成本。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在包装方面人工合成材料仍然比自然材料更加适合工业化生产。
其次,人工合成材料在种类的选择、可塑性以及功能性方面显著优于自然材料。以塑料为例,目前已知的塑料种类多达100余种,不同塑料之间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也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使得塑料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可以满足诸多不同环境下的使用需求,比如利用泡沫塑料(PUR)轻量质软的特性作为缓冲材料、利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柔韧坚固的特性作为外包装材料等。此外,大部分塑料都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而自然材料则在这方面相对欠缺。
此外,并非所有的人工合成材料都是不环保的。例如纸张等特殊的人工合成材料,不但具有可降解、可回收的属性,同时也利于加工和批量化生产。并且,由于纸张往往携带着信息承载的重要作用,因此在短时间内难以被自然材料所取代。
自2011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正稳步推进。其中,乡村不仅是农产品的主要生产基地,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产出地。乡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是该区域生活的人民数百年的智慧与经验沉淀的结果,其中就不乏对于自然材料的巧妙运用[2]。
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运用植物类自然材料的手工艺项目主要集中在木头、竹子以及稻草的雕刻及编织上,其中竹编和草编工艺就有18项之多。
以竹编为例,由于竹子生长极为迅速、力学性能良好、易于种植且成本低廉,因此其作为自然材料在我国使用极为广泛。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都有较为基础的竹编工艺,并以此制作工具或是容器。其中一些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的竹篮竹篓也可能随着农产品的交易一并售出,这也就形成了一种较为原始的农产品包装形式,而这样的自然材料包装形式至今仍在沿袭和发展,并也进入了工业化生产的阶段。
与最为传统的简单竹编工艺不同是,被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竹编工艺往往更具艺术性、美观性以及地域特色。以四川省眉山市的青神竹编为例,青神竹编以特色的人文景观、书法作品及名人画像等平面编织为重点,同时也包括一些精巧的竹篮、竹篓以及瓷胎竹编等立体编织[3]。相较于普通的竹编,青神竹编在功能性和实用性方面会有所逊色,成本会相应地增加,但是其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也会显著提升。如果能将青神竹编这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地农产品包装合理地结合、有限度地使用,就能有效地弥补现存的自然材料农产品包装过于简陋、缺乏美观性和设计感等不足。同时,这样的改良设计也能够体现农产品地域文化特色,将农产品与文化推广联系起来,协助打造农产品特色品牌;加速竹编、草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与传播,推动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向直接生产力的转化,可谓一举多得。
即使不考虑绿色设计理念,我国大部分农产品包装设计仍然相对欠缺。由于品牌意识的不足,大部分农产品只注重产品本身,而压缩包括包装设计在内的其他成本。因此,尽管产品本身具有一定的差异化和竞争力,但这些信息很难及时准确的引起消费者的注意。
相较于普通包装的材料,自然材料本身带有纯天然、原生态信息属性,这些属性与大部分农产品绿色、自然的特点相吻合。合理地应用于农产品包装中,能使消费者直观地感受到材料本身所表达的情感,满足消费者对于农产品需要绿色、健康的情感诉求,使消费者产生亲切感[4]。并且大量的自然材料应用于农产品包装,可以向消费者传达出环保的观念,引导人们的审美向绿色化理念发展。
从传统工艺层面,自然材料早已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所应用,通常以粗加工或者未加工的形态呈现。在古时人们便因为葫芦具有外壳坚固、密封性良好以及价廉易得的特点将其用于盛物。把易受潮变质以及需要避免阳光直射的中草药、种子、茶叶等作物存放在能吸收水分的葫芦中,可以使所盛物保持干燥、不易发霉腐坏。这便是一种较为原始的、未加工的功能性农产品包装。同时,经过进一步处理的葫芦能具有较好的液体阻隔性,可以用于储存食用油、酱油、酒等基于农产品的加工食品和液体。《本草纲目》就中提到用葫芦装出来的酒有着明目清火以及消食的功效。
又比如藤材,因其具有生长周期短、强再生性、耐潮柔韧等优点,在明代时就已经广泛用于日常生活。作为编织材料,藤材也逐渐渗透到包装领域,产生了更为精美细致的藤编制品,诸如藤编置物盒、藤编包、藤编提篮,用于盛放鸡蛋或与酒罐包装结合等。此外,一些植物的大型叶片如荷叶也会被用于保质期相对较短的农产品包装,其功能类似于塑料袋或食品包装纸[5]。
但是目前,这些自然材料大多存在着生产周期较长、获取存在季节限制、制作工艺繁琐且不能批量化加工处理等诸多问题。因此,上述提到的葫芦、藤编、荷叶等传统的自然材料包装正在逐渐退出人们的视线,这些相对原始的自然材料由于其自身的限制,大部分已经被人工合成材料所取代。原始自然材料作为农产品包装,在克服这些自身缺陷之前,还难以被广泛应用。
目前市面上使用自然材料作为包装的农产品以茶叶、药膳、土特产礼盒以及部分水果为主。这些产品往往具有较高的附加价值,因此可以有效地减少自然材料包装所带来的成本问题。同时,除水果之外,大部分采用自然材料包装的农产品都是经过烘干处理的,储存的条件相对宽松,储存时间也比较长,这也降低了对于包装材料性能的要求。
这些包装在自然材料的选择上仍以竹、木为主,其中竹子的使用频率又高于木材,其原因主要是竹子的生长周期较快,成本相对低廉且在作为包装的材料性能上与木材接近。被用于农产品包装的竹子以竹筒、竹板以及竹编的形式出现。其中竹筒有较好的密封性和防潮性,但由于受到大小、形式的限制,所以也仅在茶叶的包装中使用居多。而竹板材和竹编则可以进行再加工,形式也相对多样化,因此适用的范围更广。
竹子作为自然材料,在包装方面的应用相较其他自然材料更为成熟。竹筒、竹编、竹板等材料均可以实现工业化的生产,有利于实现竹子在农产品包装中的推广和应用。
从新材料新技术层面,部分应用了现代技术的新型自然材料有着明显的优势。这些新自然材料比之传统的粗加工自然材料弥补了后者难以批量化生产的不足。例如秸秆,作为小麦、水稻等农作物收割后的残余部分,其数量众多,人们通常直接在农田中焚烧处理,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一定破坏。后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人们才逐步注重对这种自然材料再加工,尝试把秸秆用作建筑材料以及发酵饲料等。当前,秸秆在产品包装领域中同样有不错的应用前景。由于秸秆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加工后可用于纸质及木质包装材料的生产,还可以与淀粉结合制成新型包装材料。这种复合材料耐水性好,可用性强。虽然目前由于技术和工艺还不够成熟,这种包装材料还存在强度不足、制作工艺繁琐等问题,但随着科技的进步,这些问题也正在逐步得到解决[6]。
除了秸秆,裂褶菌也被研究用于新型环保包装材料。裂褶菌具有易栽培、易存活、易降解的特点,将苹果木屑和小麦种皮放入所需形状的模具中,等裂褶菌的菌丝长满模具中的材料,就可以进行高温烘干,菌丝就会失去活性,最后就可以脱模做类似泡沫的包装材料使用。
此外,还有诸多利用农产品加工废料生产的新型自然材料。如采用甘蔗渣打碎后与其他木浆进行混合制成包装材料;将咖啡渣冲压处理后制成咖啡杯等[7]。这些自然材料经过处理后制成的包装,不仅符合了绿色设计的要求,同时也使包装更具独特性,有利于提高产品附加值。比如,我国云南的咖啡产业日益壮大,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大量的咖啡渣难以处理,如果就地掩埋处理,其在分解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甲烷,加剧温室效应。而设计师可以利用这种由咖啡渣而成的材料,结合云南咖啡的特点和当地的特色文化和元素进行视觉设计,制成一系列袋装咖啡的外包装。这样不仅有助于解决污染问题,还能以此为产品特色,提升产品附加值。
通过以上案例可得,现今自然材料已经逐渐脱离了传统自然材料的范畴,在包装中朝着精加工、批量化生产的方向趋进,这是一种良好的趋势,有效地推动着自然材料在农产品包装中的综合应用。
由于现今农产品包装过于依赖塑料等不环保材料,造成了一定的环境污染,违背了绿色设计理念,而人们的审美和环保意识不断提高,因此探索自然材料在农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合理运用愈发重要,但传统粗加工方式的自然材料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的市场需求。
早在《考工记》中,宋应星就提出了“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的朴素工艺观,知往鉴今,设计者更需要在对环境保护及绿色设计愈发重视的大环境下,使用自然材料替换现有农产品包装中的不环保材料,解决传统粗加工自然材料不能批量化生产、质量不稳定等问题。同时,要在包装设计的过程中突出自然材料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属性及信息属性,提升产品附加值;结合新技术和新材料的运用,探索将自然材料更好地运用到包装设计中的形式,提高包装的美观性、实用性和环保性。以此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环境保护的精神需求和审美情趣,使绿色设计理念进一步落实,推动生态和谐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