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雪
(贵州师范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18)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其内容丰富,韵味悠长,是周代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在《诗经》中,我们能够看到劳动与爱情、祭祖与宴会、风俗与婚姻、地貌与天象,这些富于律动的生活场景是特定历史时空下的必然产物,也深刻反映出西周社会的文明程度。诗三百真实地反映出周代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态度,其丰富的情感内核为后世儒家经典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诗经》对于周人礼仪活动的描写也体现出了周代高雅的审美典范,其中蕴含的美学思想对当下的诗歌创作研究具有重要作用。时至今日,《诗经》中的“生活图景”依然散发光芒,其文学底蕴和审美文化依然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本文将诗三百中的文学作品与时代背景结合起来,对《诗经》中生活行为所蕴含的文化审美表达进行研究与分析。
《诗经》以诗歌的形式展现出了远古时代的社会现实,堪称一部那个时代的档案史料。其在书写诗歌艺术的同时,也描绘了很多关于远古初民日常生活的事件,展现出了从商朝到春秋时期居民的衣食住行和风俗文化等生活图景,概括来说,大体可以分为衣、食、住、行四类。首先是服饰行为,远古时代的统治者往往会通过衣饰着装来彰显自己的地位,因此服饰就显得十分重要,《诗经》中也有不少关于服饰行为的生活图景。我国古代的每个时期都有专门的制衣生产机构,宫廷内部有专门管理服饰制作的官员,同时民间纺织业也有着一定的发展规模。《诗经·周南·葛覃》便描绘了先秦时期女子制作衣服的欢乐场景,《诗经·魏风·葛屦》也是通过描绘女子制作葛屦的场景来歌颂女子的勤劳之美。从这些诗歌中可以看出,制衣是远古时代女性主要的劳动内容,体现出了那个时代女性的纯洁美好和勤劳之美。除去制衣以外,《诗经》中还有很多关于赠送衣服的描述,女子会赠送衣服给心上人,天子会赠送玄衣给臣民。并且远古时代的居民穿衣和配饰也有着一定的阶级差距,贵族阶级和平民百姓在穿着上有着很大的不同,从衣物上就能够看出阶级之间的差异。
其次是饮食行为,《诗经》中记录的生活生产行为非常详尽,还经常通过描绘农耕劳作的场景来表达男女之间的爱恋之情。从农事行为开始,《诗经》中很多诗歌都通过植物的采摘来抒发作者内心的情感。如,《郑风·将仲子》便是一首描绘劳作场景的爱恋之诗,借用“无折我树杞”的采摘意象来表达主人公的思想情感,再现了上古时期先民丰富而神秘的内心世界。除去植物种植以外,远古初民还会通过狩猎来获取食物并维持生计,狩猎中的齐射技艺是当时社会人民必须掌握的六艺之一,也是检验男子品格的重要标准。《小雅·吉日》便通过描绘狩猎行为展现了天子精湛的射箭技术。
另外还有居住行为,诗三百中生活化的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出了先民与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1]。《诗经》中有大量关于打扫房室的场景描绘,具有一定的文化审美意义。如《诗经·豳风·东山》便是描绘妇人把房屋打扫干净,等待丈夫出征归来,于场景描绘中也寄托了一定的情感。《诗经》以诗歌的形式把平平无奇的生活图景描绘成了富有生活趣味的唯美画面,也从侧面展现出了先民乐观的生活态度。远古居民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音乐、舞蹈之类的娱乐方式,例如《诗经·大雅·鹿鸣》中所描绘的宴饮过程中的“鼓瑟吹笙”就展现出了远古初民对文化审美的追求,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
最后是出行行为,诗人经常借用山高水长的自然屏障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相思之苦或者郁郁不得志。例如,《周南·汉广》便是一首表达相思之苦的诗篇,除去乘船行为所展现出的压抑情感外,《诗经》中还有很多关于车马的描述,车马不仅是一种交通工具,还是重要的战争工具。《诗经·魏风·伐檀》就描写了工匠伐木造车的场景,显示出了车辆在战争中的重要性。远古时代的车辆具有很多用途,战争、日常出行、举办婚俗等场景都需要使用车辆,从这些诗歌的描写中我们也可以窥见远古早期居民的交通运输习惯。
文学作品能够反映出一个时代所具有的文化审美,展现出当时的文化形态。《诗经》在用诗性的语言表达描绘生活图景时,也表达出了一定的文化审美[2]。《诗经》所搜集记录的不仅是文学作品,还有很多过去的风俗礼仪。例如,《小雅·信南山》便记载了周人关于春天耕作的一种籍田礼。在古代,最高统治者能够通过观测天象来判断农时,所以便产生了籍田礼这一祭祀活动来宣布春耕时刻的到来。尽管古人凭借生活经验有着对天气时节的敏感度,但这种判断依然存在一定的误差,会影响到庄稼的收成。而统治者通过观测天象来预测天气的立法则更加准确且稳定。除此以外,古时先民还会在年末举行祭祀仪式,用耕种获得的劳动成果做成食物祭祀祖先,向先祖汇报一年的劳动成果。祭祀场景严肃庄重,在庆祝丰收的同时也是为了祈愿明年获得丰收。这种礼仪的延续也是文化的传承,蕴含着祖先对于生命之源的崇拜。
其次,《诗经》中所描绘的饮食行为也呈现出了周代的饮食祭祀文化。周人的礼乐教化几乎贯穿到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正如《礼记·礼器》所言,礼仪不仅可以明确长幼尊卑,还可以沟通亲情,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在古代,饮食文化与政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和外延。《礼记·祭统》便传达出了祭祀对宗法维护的重要性,古人通过向祖先供奉美食来达成一种“人神沟通”,并希望神可以保佑国家安定。饮食文化的内核实际上也是统治者的一种治世之道。
除此以外,《诗经》中的婚姻恋爱诗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出了周代的婚恋文化,既有交往过程中的恋爱行为,也有婚姻中的生活行为。恋爱和婚姻中的男女往往会相互赠物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例如,《郑风·女曰鸡鸣》中的“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便描绘了猎手与妻子之间赠送饰物之间的深情爱意[3]。夫妻之间的赠衣行为不仅仅是单纯地赠送衣服,而是为了寄托一些情谊和祝愿。
最后,《诗经》中关于车马文化的描绘也是十分丰富的。无论是农耕劳作还是军事战斗,车马文化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地位。车马意象在《诗经》中十分常见,是民众日常交通运输的常用工具。车马意象往往会和漫长的路途形成一种鲜明对比,更容易表达出作者的内心情感。例如《周南·苍耳》便是通过描绘车马路途来表现丈夫的孤苦艰辛,车马意象在后来的文学创作中也得到了极大的承袭,很多古诗句也会使用车马意象来表达诗人的漂泊之感和惆怅之情。例如元代诗句“古道西风瘦马”便展现出了车马意象中蕴含的哀伤之感,是对《诗经》文学特征的一种传承。
《诗经》是人民自由创作而成的,字里行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精神,在没有文化束缚的情况下尽管有些不够庄重,但却有着丰富而真实的情感。“天人合一”是我国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早期先民认为人是从自然中而来,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并且远古初民主要靠农耕来生存,十分依赖天气变化,于是通过祭祀活动与天沟通,试图与天相互沟通。因此,《诗经》中便有大量的诗篇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文化精神。在农耕社会中,人类与自然建立了密切的自然关系,人们在农事活动的过程中逐渐把自己的情感和愿望投射到了自然当中,从而建立起一种独特的审美关系。自然环境的风调雨顺为百姓的农耕生活提供了生产条件,远古先民也对天地自然产生了一种原始崇拜。远古时期以农耕文明为主,风调雨顺的自然环境推动了农业社会的发展,保障了百姓的家庭温饱。在早期的农耕社会中,远古先民将自身的情感寄托到农耕劳作当中,与自然建立起一种和谐相处相互依存的关系,其所表现出的也是对自然的依赖,这种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便是“天人合一”观念的体现。《卷耳》所表现出来的妇人在农耕之余思念夫君,祈求上天不要让夫君遭受太多劳役之苦,这种情感与劳动的融合也是远古初民对自然的一种依赖。季节更替和天气变化是人们农耕生产的重要依据,为人们的生存发展提供了沃土,《诗经》中关于农业生产的篇章也有很多关于先民观测天象的记录。例如,《谷风》中关于大风天气的描写便体现出了远古先民希望通过了解自然环境来更好地安排生产活动的愿望。诗中所描绘的大风天气能够体现出远古初民对自然天气细致入微的观察,以及希望能够通过这种观察更好地开展农耕劳作的愿望。除此以外,古人对天人合一的理解不仅有人定胜天的理想追求,也有顺应天时的生活途径。顺应天时作为远古先民认定的文化理念,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所体现。例如,统治者会根据农时创建立法,从而保证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早期的农耕劳作都是顺应四季进行的,由此可见远古先民已经洞察到了四季更替的奥秘。另外,政治领域中设置的天官、地官、秋官、冬官等官制也是统治者顺应天时的一种表现。《七月》中所展现出来的农耕状态便是劳动者顺应农时的过程,“七月流火”等诗句也能够体现出远古初民对天象的观察和了解。
自强不息的奋进精神是我国人民最为崇尚的一种精神风貌,在《诗经》当中也有很多体现。以周代时期的农耕社会为例,最高权力领导人对于农业生产十分重视,周人始祖励精图治,创造出了很多农业种植技巧,带领百姓耕种收获,为农业生产做出了极大贡献。《生民》记载了在农耕方面兢兢业业的实干精神,《大明》记载了周代君王从《诗经》中我们能够读出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和国家的民族情绪,这种文化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世的发展。《诗经》中的很多作品都具有鲜明的平民色彩,能够反映出各阶层人民现实生活的具体写照,具有很强的现实主义精神[4]。自古以来,我们国家对人际社会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群体性都是十分重视的,诗三百中很多的作品内容也能够反映出人伦道义、君臣大义等精神。特别是《雅》中的很多作品都是关于贵族生活的描述,呈现出了上层社会中人民的生活场景,蕴含着兄弟人伦和君臣大义的精神风貌。《大雅·皇矣》中便记载了周代王者的治国策略,要把敌人当作朋友进行友好联邦,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达到自己的军事目的。不仅是贵族阶级,庶人阶级也存在辛勤耕耘、理性崇拜的文化精神。诗三百的很多作品也反映出了平民百姓坚韧乐观的生活状态,记载了周人在农耕劳动中朴实的智慧。从周代开始,农耕社会就已经具备了初级的社会分工,人类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也呈现出了生命意识和理性崇拜的精神风貌。远古初民的崇拜对象是上天和祖先,在众多的祭祀活动中也呈现出了一种卑微的奴化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众逐渐呈现出质疑“天命”并重视“人事”的理性崇拜,逐渐出现了从“尊神”向“重德”的转变。《七月》就反映了百姓在农耕过程中的社会分工,男人在田地里耕种,妇人准备饭食或者采桑养蚕。理性崇拜也是早期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生命意识,远古初民会对天命和祖先有一种崇拜意识,因而会举办祭祀仪式并对其表现出服从和卑微。但这种崇拜也并非一味盲目的,而是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逐渐理性化,体现出了远古初民对生命意识的不断探索。
周代统治者是通过战争获得天下的,但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发现仅通过战争是无法富国强民的,还需要人才和政策来维持社会稳定,因此也就衍生出了注重尊贤重才的崇德精神。面对国家重建后百废待兴的局面,统治者需要提出新的统治思想来维持社稷稳定。上天只会帮助有智慧的人,人民只会拥护有德行的人,于是便出现了“尊贤重才”的统治理论。尽管周代的人民依然十分尊崇“天命”,但“人”的因素已经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德政已经成为了君王统治天下的本质要求和内在需求。在尊才重才的过程中,对于人的重视观念也有所提高,这是社会思想进步的一种表现。与以往单纯崇拜天命的统治思想不同,周代统治者意识到上天只会帮助有德行的人,辅佐贤德才能够自求多福。人的地位在提升的过程中,君王也更加受到百姓爱戴,在百姓心中具有了更高的地位。因此,国家对于君主的衡量标准也更倾向于对于品德的考量。在《大雅·桑柔》中记载了周大夫认为周厉王的昏庸无能是因为任用了无德之人,这才导致了王朝的灭亡,更加强调了贤才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性。《大雅·思齐》便点明了君王拥有“圣德”的前提是能够“齐家”,受人尊敬的君王都有明德的母亲培养自己,也有贤惠的妻子来辅佐自己,这样的君王不仅能治理国家,还能够保证家人的和睦相处,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以御于家邦”。
除此以外,在诗三百对于日常生活的描绘中,也能够看到隐藏在平凡生活中的真挚情感。例如,“温良恭俭让”的君子之德便十分具有代表性,孝悌之情、手足之情等都是德行的一种表现。另外还有关于爱情生活描绘中体现出来的淑女仪貌,将男女之间感情的坚定和忠贞表现得淋漓尽致。《诗经》中所描绘的女子形象体态优美且容颜美丽,让人自然而然地想要去追求。以《蒹葭》中的“伊人”为例,即便阻隔着滔滔江水,但人们也愿意逆流而上去追寻。《诗经》中展现出来的女性形象往往具有各自独特的个性,其美丽的容颜和美好的性格具有极大魅力,让人忍不住想去追求,这种对于女性形象的描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世作品。例如,《魏风·葛屦》中所描绘的“纤纤玉手”在后来的《古诗十九首》中也有所体现,以及《卫风·硕人》对美女的描写也引用了很多《诗经》中的语句,可见对后世影响之深。
《诗经》对于人文精神的聚焦为后世的诗歌创作积累了很多灵感,激发了人们对于个人精神的关注,也为后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灵感。诗三百中的许多诗篇都对个人生活和社会现实给予了高度关注,其对个人精神的细致描述有着极大的社会意义。首先最为明显的便是贫苦生活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远古时期的百姓生活往往是简陋而恶劣的,百姓迫于生计往往会有很多的忧愁和无奈。但是《诗经》中所表现出来的百姓生活并不是完全哀怨的,而是在贫苦的生活中产生了更加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诗经》中呈现出来的自强不息、居安思危的精神已经成为了华夏民族文化精神的内在核心,正是这种平凡生活中涌现出来的德行操守构筑了我们国家的民族精神。《诗经》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对后世文学家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文学创作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例如,苏轼的很多作品中也能够看到类似于《诗经》在贫苦生活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情感,他的《定风波》一词便能够表现出自己虽然身处逆境但却倔强不服输的人生胸襟。除此以外,《诗经》还刻画出了远古初民在经受天灾人祸之后对未来生活的希冀。西周时期,我们国家经常遭受旱灾,民众生活备受煎熬。《王风·中谷有蓷》真实地记录了旱灾的残酷,但是百姓并没有怨天尤人,而是积极想办法来解决旱灾带来的问题[5]。《大雅·云汉》中也有所记载,旱灾给百姓生活和农耕劳作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君王看到天下生灵涂炭的状况也只能哀嚎,希望旱灾早日结束。远古初民为了结束旱灾,也积极地采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自救,求神也好,祭天也好,都体现了早期人民对于生活的希冀。《小雅·鸿雁》中记载了使臣四处奔波建造宅地来救济灾民的情况,尽管微薄的救济难以抵御旱灾的残酷,但在苦难中呈现出来的乐观积极,正是远古初民生活态度的重要表现。
《诗经》中有很多外在显露出来的人性之美,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爱情中男女之间的单纯和质朴。诗三百是对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包含了大量的描写爱情和婚姻的诗歌,有《关雎》中的辗转反侧,有《蒹葭》中的热烈追求,也有《氓》中的爱恨决绝,关于男女爱情的记录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记录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这是后世儒家作品所难以呈现的。另外,还有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积极向上。先秦时期的文化艺术发展还处于启蒙阶段,内容极具张力,体现出了民众对于生活的激情所在。《唐风·蟋蟀》便描绘出了早期初民会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简单的快乐,会从飞逝的时光中把握住生活的美好。远古初民简单而质朴的人生观,蕴含着丰富的哲理。《秦风·车邻》也表现出了当时人民朴素的生活观念,尽管生活艰辛,但仍需要珍惜当下的时光,把握好眼前的人和事。《诗经》中外显的淳朴天真正是远古先民生活行为的一种审美投射,体现了当时居民的审美态度。除去外显的人性之美,《诗经》中还蕴含着人性中隐喻的个体尊严。人性中具有很多美好的品性,例如女子在爱情中的独立人格和个人尊严,相爱时忠贞不渝,但一旦丈夫变心,也有勇气冲破婚姻的牢笼,追寻自己的自由之路。诗三百中很多关于爱情的诗篇都体现出了女性在爱情中的个体尊严。《诗经》中女性形象在遭遇婚姻挫折之后没有放弃自己的人格尊严,而是大胆地表现出了不甘于命运的凛然气质。很多女性在爱情和婚姻中遭遇了丈夫的变心和冷落,她们在悲痛之时也敢于表现出对命运的抗争,这也是她们个人尊严的体现。不仅是男女之间,各个社会阶层都存在着个体中不屈的尊严,可以说是个人意识的觉醒。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社会发展进程中,个人的意识也得到了从无到有的发展。《魏风·伐檀》这首诗便讽刺了剥削阶级的丑恶嘴脸,这是劳动阶级自我意识的觉醒,他们已经逐步认识到了自己的价值,产生了“自己才是主人”的正确观念。在贵族阶级中同样有着尊严独立的智者,《小雅·鼓钟》中提及的“君子”便是为官清廉,为人刚正的正直之人,赞颂了官清廉正的美好品德。通过诗作来赞扬人性品德,能够起到启迪民众的教化作用[6]。
《诗经》就好似一部情感历史,在阅读诗歌的过程中,人们能够读取中远古初民的哀怨情仇,领略到以往先民的情感从产生到消逝的整个过程。《诗经》中最为注重的是对于爱情的表达,以最具代表性的《关雎》为例,其所呈现出来的男女之间懵懂的爱恋和相思之苦能够反映出远古居民对婚恋自由的向往,对爱情中苦涩甜蜜之流连忘返。《邶风·静女》也描绘了男女之间爱而不得的相思之苦。《诗经》中美丽而忧伤的诗歌向世人展现了爱情的纯真无邪,在甜蜜的同时也有相思的苦闷,以及远古初民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和一往情深。爱情中不仅有甜蜜,也有坎坷的烦恼。不同于现代社会,古代的爱情往往面临更多的阻碍。正如《郑风·将仲子》中描绘的那样,有父母家人的顾虑,有世俗眼光的阻挠,这些阻碍往往会把原本相爱的两个人置于艰难的处境当中。古代的男女想要顺利结婚,往往需要突破更多的艰难险阻。冲破重重困难之后,二人面临的便是甜蜜的新婚生活,就像《齐风·鸡鸣》所描绘的那样,即便是妻子督促丈夫起床这样简单的生活小事,也充满了甜蜜的味道,把夫妻之间的恩爱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但幸福婚姻的背后还会面临爱情消亡后某一方的背叛,而被抛弃的往往是妇人。《诗经》中有大量关于痴情妇人被不忠之人抛弃的诗歌,爱情从出现到消亡,在伤痛中也呈现出个人情感的轮回。正如《日月》中所描绘的,被抛弃的妇人既怨恨丈夫,又对他抱有期待,这种真实的情感流露往往能够引起读者强烈的情感共鸣。从爱情的萌生到最后的消亡,《诗经》向读者诉说着古代美丽而凄美的爱情画卷,尽管时代在变,但爱情的本质依然能够引起现代读者的共鸣。除去个人情感以外,《诗经》中还有很多关于民族情感的描述。在我们国家的文化体系中,人民依赖的是自然的力量,人们凭借自己的努力来获取“天命”,从而获取某种需求。不同于西方文学更偏向于神,中国早期的文学更偏向于人,个人与“天命”之间存在一种因果关系。远古先民会通过祭祀来向祖先和上天祈福,希望上天和祖先能够保佑人民生活并赐予福泽,像是一种情感寄托,在祭祀的同时还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来主宰生活。《诗经》中所呈现出来的悲欢离合往往是作者个人的情感投射,先秦诗歌的创作已经呈现出了以人为本的民族精神,远古初民通过个人劳动主宰自己的生活,在劳动中展现个人风格,并用劳动肯定自己的努力,为后世的文学创作奠定了以人为本的民族心理传统。
在文字的记录中,人类可以把自己的行为观念存储在语言之中,后世也能够通过对文字的解读来了解这些消失的人群,这就是语言文字的力量。《诗经》作为中国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向世人展现了远古先民的自我认知和文化精神,能够帮助后人更好地理解周代文化,更好地把握中国古代文学的基因和血脉。《诗经》中的作品具有很强的生活气息,有很多描写田间劳作和社会生活的诗篇,能够体现出各阶层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极具人文魅力。从这本包含了社会行为和生活行为的百科全书中,可以透彻地了解到先秦时期多维度的生活图景,对于了解过去的生产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过去人民的生活方式,就好像走近了他们的内心世界,一个平凡但却富有烟火气的世界。对《诗经》中的生活图景进行深入研究,能够剖析出诗篇当中所蕴含的文化审美表达和文化精神、审美价值,对于深入了解诗性文学中蕴含的美学价值具有极大的帮助,这是对中国文学的溯本求源,也是对民族精神的深入了解,值得后人不断地去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