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莉
(山东省青岛第四十九中学,山东 青岛)
“U 型学习”是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郭元祥教授对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经验教学过程理论的概括,即知识的学习需要经过下沉、潜行与上浮三个过程。
在单元教学中,概念对学生来说往往比较抽象。下沉就是将抽象的概念转化成具体的实物、实例。例如,将玉米种子、玉米幼苗、玉米植株带到课堂上,通过分析玉米的一生经历了哪些过程,就可以将被子植物的一生还原到学习玉米这株具体的植物上,还原到学生的生活经验中,而不是空洞的概念分析,从而帮助学生下沉到知识内部,略去知识的表象,将知识的本源凸显出来,提高课堂效率。
潜行就是学生体验与探究生物学知识产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调用以往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实验探究、分析与综合、比较与辨别、论证与推理,获得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能力的发展。用玉米作为单元教学的主线,依次体验通过实验探究种子的萌发、通过观察再认植株的生长、通过实验模拟开花和结果的过程。
课前指导兴趣小组的学生分别以玉米种子为材料设计探究实验: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课堂上展示并介绍实验装置,其他学生通过分析实验,结合生活经验和原有知识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种子的萌发需要同时具备三个环境条件和三个自身条件。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学生评价实验的方式,让学生换个角度考虑问题,加深对探究实验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利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的永久装片,并根据观察的图像绘制根尖结构图,分析对比不同部位细胞的特点,以此总结不同部位细胞的特点和对应的功能,这样的设计可以使抽象的知识点变得具体化。由于芽的发育是本单元学习的难点,玉米的芽较小,不容易观察,可以制作并展示芽的模型,结合玉米植株对比讲解枝条的发育。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更直观地展示芽的结构。
在学习这部分知识的时候,可以为学生展示玉米的花和百合花,通过对比分析,学生可以发现并不是所有的花都有芳香的气味和艳丽的颜色。在学习花的结构时,学生通过自学了解了花的基本结构,教师提供素材,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剖一朵完整的花,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教师进而提问:你认为对于一朵花而言,最主要的结构是什么?引发学生的深度思维,同时通过实验探究雄蕊和雌蕊的结构。在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中,学生掌握了知识,发展了思维,提高了实验探究能力。
为了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玉米果穗缺粒现象,可以通过问题串来解决:为什么玉米果穗会有缺粒呢?你有什么方法能够帮助小明解决这个实际问题吗?接着利用玉米植株模拟人工辅助授粉的过程。这样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可以通过“尝一尝,指一指,认一认,说一说,你手中的果实和种子的各个结构是由花的什么结构发育来的”的活动加深学生的理解。
表达是一个逐步学会运用生物学语言科学地描述生物学知识的过程。上浮还包括迁移与应用环节,即运用生物学学科知识在新的情境中解释生物学现象或者解决生物学问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呈现或组织学生创建多元化的知识表征,以寻找更加适合不同知识、不同学生的表征形式,从不同角度揭示知识的本质,加深对生物学学科的理解,丰富知识的表达,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以“被子植物的一生”这一章为例,教师在上浮阶段以框架图作为知识表征的方式,学生在课上利用框架图梳理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并在班内表达交流,同时反思自己的不足,达到思维的共享。与此同时,教师还选取了适于本节课达标检测的题目,学生在这些题目中巩固了知识,锻炼了思维。
基于U 型模式的教学方式,知识的学习首先要下沉,创设适合的教学情境,还原生物情境,使学生沉浸式学习。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进入探究研讨阶段,深度思考,深度体验,理解生物学知识潜在的科学思想方法,最终凝练探究结果,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落实生物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