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奇平,宋生涛
(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重庆 404047)
乡村一般指主要以从事农业经济活动为主、人口分布较城镇分散的地区,具有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功能。乡村振兴起着关键性作用的是人才振兴,人才振兴的基础在教育,而教育的基础则在优质的师范生。三峡库区幅员面积达2.4 万平方千米,人口738 万,在我国的乡村中是具有特殊人文地理的地区。长期以来,三峡库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库区师资水平相对薄弱,教育质量也相对落后。振兴库区教育除了需要政府对办学硬件、教师编制和经费等方面给予必不可少的保证外,对于三峡库区的师范生而言,在从事教育、教学技能方面具有过硬“硬能力”的同时,还需要具备能吃苦、留得住,具有教育情怀和乐于献身乡村教育事业的过硬“软能力”。
三峡库区是指受长江三峡工程淹没,并有移民任务的县(市、区)地区。地理范围包括重庆、(湖北)宜昌的22 个行政区域。三峡库区的山地和丘陵占库区总面积的95.7%,其中山地又占74%,河谷平坝地仅占总面积的4.3%。山多坡陡,沟壑纵横,自然条件艰苦,生产生存条件恶劣。
三峡库区由于经济相对落后,农村产业水平不高,青壮年外出打工人数众多,农村孩子缺乏父母的监管,家庭教育缺失是普遍现象。以重庆市为例,2020 年尽管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但到当年的5 月8 日,外出务工人员仍达71.22 万人;2021 年12 月1 日,重庆市乡村振兴局提供的数据有77.66 万脱贫人口外出务工[1];重庆开州龙泉村2021 年全村劳动力1524 人,外出务工人员就达到1 043 人,占比高达68.44%以上,并且基本是文化水平较高的青壮劳动力。由于农村中小学(更不用说幼儿园)的办学条件相比城镇学校普遍较差——特别是师资条件较差,致使这些孩子在社会竞争中从起步开始就处于弱势地位。
1.家庭功能缺失
三峡库区乡村中小学、幼儿园孩子父母大量外出打工,孩子多由祖辈代为照看,祖辈对孩子要么溺爱,要么不管,他们的文化水平相对孩子的父母更低,家长长期在外,亲子分离,和孩子交流沟通很少,单亲家庭、失能家庭比例普遍偏高。由于孩子家庭教育的缺失,造成了孩子学业指导、父母关爱的同步减少,相比城镇孩子的差别很大,很容易形成人格发展缺陷。通过对来自库区高校学生的抽样心理测试也发现,来自库区的不少学生存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这从侧面也反映出学生家庭功能的不足。
2.生活能力低下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形成了农村的产业空心化。过去乡村那种乡邻守望相助、忠孝传承的文化,逐步沦为了老年人、妇孺和儿童的留守地。一方面是熟人社会、邻里相望的传统乡村社会逐渐消亡,乡村越来越缺乏“烟火”气;另一方面是农村孩子越来越少,农村撤销、合并的中小学、幼儿园越来越多。农村孩子离校遥远,经常是要么每天长途步行上学,要么选择住校就读,孩子正常的学习、休息难以得到保障,同时孩子之间交往较少,生活自理能力较差,教育成本增大。
3.办学水平不高
由于乡村孩子的日益减少,国家投入教育的资源也越来越少,镇里的高级中学撤销的越来越多,乡村初级中学、小学和幼儿园的办学条件也日益落后。最直接的表现是乡村学校编制不够,有编制教师到位率也不高,特别是艺体课教师缺乏。多数时候是乡村教师不愿来,好不容易到位了也很难留得住,教师的流动普遍。留下来的教师往往是一个顶几个用,教师担任混合班教学、多门学科教学,不仅教师专业素质难以提高,教学质量也很难保证,学校教育功能无法有效实现。乡村小规模学校、流动教师、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成为提升办学水平的重要难题。
4.乡村教师“软能力”亟待提高
人才振兴的关键在教师,因为教师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要振兴乡村,必须振兴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规划、系列文件精神无疑给振兴乡村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乡村教育中存在的以上问题,从高职院校的角度看最直接的解决路径就是造就一大批不仅具有过硬实力,更需要过硬软实力的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过硬的软实力对于振兴乡村教育,提高农村孩子的教育质量是必过的“槛”。要造就一批“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乡村教师,必须具有过硬的软实力做支撑。
“软能力”是针对“硬能力”而言。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提出的“终身教育建立在4 大支柱的基础上”——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四个“学会”基本上都是属于“软能力”范畴。通常,“软能力”包括驱动力、团队意识、分析能力、自信心、关注费用、效率、精力充沛、诚实和抗压能力等[2]。也有的把“软能力”概括为团队精神、工作态度、职业道德、职业操守、创新能力和为人处世能力等。
“硬能力是可定量的专业能力,是你从事某职业所必须的工作技能。相反,专业以外的能力都可称为软能力,软能力通常没有证书执照作为考核的指标,大多很难定量。[3]”长期以来,大学教育注重知识、技能等方面的“硬能力”培养,较少重视或者忽视了工作态度、职业操守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软能力”。“软能力”不“硬”已经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
结合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与发展要求,加强大学生“软能力”研究,开发大学生“软能力”课程并组织实施,是培养未来高素质人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保证和确保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有力支撑。但高校的人才培养在新时代、新时期也面临一些新的问题。
1.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念变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几乎都是未定的,对每个人的生存来说,存在的只是可能性,在众多的可能性中选择何种可能性,把可能性变为现实性都要靠主体自身的努力。因而市场经济产生的是一切靠自己的观念。大学生要求作自己成长的主体,尽可能地根据兴趣爱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在多样化的发展模式下选择成长道路。因此,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是高校的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如何指导大学生成长成才,是高校教育工作的一个永恒话题。
2.单位用人观念的变化
若要培养大学生的“软能力”,首先我们要知道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大学生,对大学生有什么要求。在当代市场经济条件和高校不断扩招,每年毕业900 到1 000 多万大学生的情况下,由过去的“分配”工作到自主“择业”,高校也有一个如何培养适合市场需要人才的问题。有关专家分析认为,“软能力”不“硬”是导致应聘者找工作受挫的主要原因。只有“硬能力”而缺乏“软能力”的人是“跛子”;只有软硬结合,才能胜任职业岗位的需求,具备更大的发展潜力。因此,加强大学生“软能力”培养,正在逐渐成为大学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3.高校人才培养观念变化
当前,高等教育正不断从传统的“工具性”的谋生型教育,向着“发展性”的适应性教育转变。现代的高等教育既要培养就业者岗位的胜任能力,也要培养就业者的职业适应能力;既要培养就业者上岗的基本专业技能,也要培养就业者具备适应科技迅速进步、适应经济快速发展和适应社会不断变化的“软能力”。在高校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开发中,仅仅培养掌握单一的专业技能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培养就业者具有“与人合作”“与人交流”“信息处理”“数字应用”“解决问题”“自我提高”和“创新能力”等“软能力”,已成为成为世界职业教育、人力资源开发的发展趋势。
根据对渝东北、渝东南等各州(县、区)乡村中小学、幼儿园师资调研数据情况看,三峡库区乡村教师师资主要还是来自于三峡库区师范高校毕业生,因此,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提升三峡库区师范生的“软能力”是一个重要的现实课题。
那么如何提升三峡库区高校师范生的“软能力”呢?
构建三峡库区高校师范生的“软能力”必须首先弄清楚库区需要哪些方面的“软能力”。调查表明,大学生的软实力在语言表达、形象礼仪和危机处理等方面的能力都有待提高[4]。比照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6 大素养18 个要点看,与之相应的三峡库区高校师范生“软能力”最直接的需要则体现在人文情怀、批判质疑、勇于探究、健全人格和问题解决等方面。
针对三峡库区高校师范生“软能力”不“硬”的实际,结合乡村振兴的特殊需要,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软能力”培养。
高职院校学生“软能力”培养路径问题已有一些专家学者做了研究。比如,李才俊、刘星彤和何知蔚的《现代高等教育视阈下大学生软能力培养模式建构》;曾国勇的《论职业院校学生“软能力”的培养》;周铭、徐金寿的《基于“全程式”实践人才培养模式的学生软能力培养与开发》等都从不同的维度对当代大学生“软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究。这些研究大多着眼于大学生“软能力”培养的整个体系构建和理论探索,对于大学生的“软能力”构建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从高等学校自身层面直接立足于三峡库区高校师范生的“软能力”培养方面的研究很少,可操作性也有较大难度。本文正是将重点立足于高校自身的角度,围绕“高校师范生”本身这一特殊群体的“软能力”培养,从以下四方面着手加强三峡库区高校师范生“软能力”的培养。
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而高职师范院校又是培养教师的“母鸡”。根据《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要高度重视师范生师德修养和教育情怀的培养。高校师范院校培养的对象是能够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师范生),而这个“人”从事的工作对象——中小学、幼儿园学生也是受教育的人,而不是在生产流水线上制造出合格的工业产品。这就决定了师范生既是知识的消费者,同时也是知识的生产者。因此,在专业人才培养的方案制订上,就要“坚决改变用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做法”“切实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和增强综合素质。[5]”必须改变过去那种重视服从教育、文化教育和智力开发,忽视人格教育、素质教育和情感教育的现象,“具备发自内心的爱党爱国的能力和品质,这样才能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加底气”[6]。
对于三峡库区的师范生而言,“从教意愿、工作热忱”应该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考察内容。换句话说,对于三峡库区的师范生而言,热爱祖国就要从热爱家乡的山、家乡的水和家乡的人开始,就必须具有扎根山区、献身库区教育事业的思想情怀。对于师范生人才的评价在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硬实力的同时,也必须把厚植专业伦理、人文情怀作为衡量学生软实力高低的重要组成部分。
培养学生高尚的师德,主要通过“活动体验”来实现。学校可以通过举办身边优秀教师(校友)报告会、优秀教师事迹展(演)览会、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教育认知实习、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等活动,通过对库区教育的现状、问题、需求和改进等进行了解、调研和学习,把深入感知、感受和感悟作为从教理想的第一步,在认知、认同和践行的过程中,将感性认识内化为自己的从业理想,从而把从事教育事业化作构建自身“软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生首先是被教育者。大学生以课程教学为主平台,在学习中实践是提升“软能力”的重要路径。高校师范生毕业后面对的都是一个个鲜活的学生,而每个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又都是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过去,我们实际上把“德”和“专”分离:“德”多是写在书本上,一个分数定“高低”;“专”多是注重操作实务,以为只有掌握了使用技巧才是最为有用的东西,缺失对所教学生真正意义上的伦理和生命关照。
要改变这种状况,在培养师范生的教学能力和育人能力过程中,需要从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是从课程设置上,通过对高校师范生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和完善,在注重硬实力课程的同时,有意识地开设思政课程、创新创业课程、大学语文和演讲与口才等作为提升学生“软能力”的重要课程,从而加大培养学生人文底蕴、科学精神素养的力度[7];二是从教学方法上,改变过去那种“思考太多,感受太少”的现象,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实施过程中,通过润物无声的渗透教学,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将学生的人文修养与学生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8]。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课堂教学的时间和内容终归是有限的,所能达到的效果也是有限的。特别是高职师范生在课堂教学方面的时间更是有限。要提高师范生的“软能力”,还必须大力构建师范生第二课堂体系,将其作为提升大学生“软能力”的有效途径[9]。有效地开展第二课堂可以实现学生自我教育、养成良好的思维模式和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最终促使学生学会学习、健康生活,促使学生的集体观念、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等“软能力”得以提高。
相对教室、实验室里的固定教学而言,第二课堂具有组织灵活、形式多样和学生各取所需等特点,对学生提升“软能力”是极大的帮助和补充。目前,许多大学搭建了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如各种各样的大学生社团活动、模拟教学、结合各种节日开展的主题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活动和各类知识竞赛等多种活动,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实际需要,有意识地弥补第一课堂的不足[10]。
课程教学、第二课堂的绝大部分都是在校内进行的,但大学培养人才的最终目的还在于服务社会,适应社会需求——既是大学生走上社会的实际需要,也是对高校人才培养水平的检验标准。因此,以社会为平台,实现学校、社会相结合的全程式实践育人,在现实社会中学习、提升软实力也是必不可少的部分[11]。
高校师范生在高校期间接触社会的主要途径包括开展社会行业调查、教育见实习(包括认知实习、跟刚实习和顶岗实习)、暑期三下乡活动及参与校内外兼职等。这些活动使大学生能够接触到真实的社会现实,感受到“具体”的社会状态,在实际生活中体会到社会的实际需要,让大学生在社会大课堂里转变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学会与人相处、与人合作,学会宽容和理解,提升师范生的责任与担当,从而对大学生适应社会、提升实践创新素养都是有效的途径。
总之,探索高校师范生过硬“软能力”的培养路径,不仅是高校师范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师范生自身就业、在三峡库区乡村振兴和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更好发挥自身聪明才智的需要,对实现国家需要和个人发展、个人意愿的有机结合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