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淑玲
(江苏省宜兴市新芳小学,江苏 宜兴)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实现小学语文和德育的融合教学,利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深入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品质,拥有越来越多的发展机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德育的教学策略有很多,教师认真负责,提供优质教学服务,高效化推进教学指导工作、德育实践工作,可以揭开素质教育的崭新篇章,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来说大有助益。
小学语文的课程教学,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基础知识,实现学科成绩、认知水平、思维灵活性的全面提升。小学阶段的德育极大地考验着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应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帮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习惯,形成良好精神,并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还要多角度探寻小学语文德育的有效策略,教学实践过程当中,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学生的可塑性极强,成为高素质人才只是时间问题。
小学阶段,德育的形式化现象较为明显,语文课堂的填鸭式教学无法激发小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他们无法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无法逐步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小学语文和德育的融合教学质量偏低,部分教师对此有着错误的认识,没有选好教学方法,没有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没有为小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如此一来,德育工作的推进阻力很大,语文学科的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道德教化应该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全方位、多角度渗透德育,贯彻落实各项育人计划,才有益于学生基础知识的有效学习、综合能力的不断发展、学科成绩的快速进步。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小学语文与德育的关联不大,教师授课环节存在互动表面化问题,师生矛盾随之增多,道德教化难度较高,学生很少思考道德问题,认知发展质量不高,能力水平和主体优势的提升更加困难。
小学语文课堂的德育氛围并不好,教师没有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心理变化、思想动态就展开教学指导,致使学生心理问题明显增多,容易受到不良内容的干扰,树立错误的世界观、价值观等。小学语文课堂的德育趋于表面,实际教学的启发性不足,甚至缺乏创新性、科学性、有效性,学生应付学习任务,无法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便更难走上个性化及成熟化的发展之路。
语文教材内容丰富,体现着各种有益的思想,多篇课文均配有插图,对于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播放视频和图片,将德育相关思想更好地渗透给学生,通过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促使他们主动学习理论知识,认真学好基础知识,并对接下来的课堂活动充满期待。如《升国旗》这篇文章就体现着爱国主义精神,笔者结合多媒体直观化展示视频课件,轻松激发了班级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十分主动,阅读理解的同时产生了深刻印象,课堂德育效果极佳,最后提问:“同学们喜欢参加升旗仪式吗?”“在升国旗的时候脱帽及行礼表示什么?”“你最想去哪里参加升旗仪式,如果有机会,你要如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这些问题可以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精准传递爱国主义精神。在多媒体技术的大力支持下,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的融合价值会有更好的体现。
小学语文教师要有正确的“三观”,要扮演不同的角色,引领学生走上正确的发展之路。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通过亲身示范,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成功开启智慧之门。小学语文教师也要摒弃传统观念,转变教学思路,调整教学策略,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使他们爱上学习,同时实现身心的健康成长。如某小学有这样两位教师,其中一位性格温和,另一位则十分严厉。性格温和的教师工作能力极强,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并给学生做出示范,耐心引导学生,所在班级一片和谐,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很高,德育工作的推进非常顺利,受到了学生的一致认可。比较严厉的教师工作能力虽强,却没有深入学生群体赢得学生的充分信任,所在班级出现了很多问题,许多学生自卑心理较为严重,且学科成绩较差,甚至对学习语文失去了兴趣。教师性格、工作能力、工作表现等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影响一目了然。注意提升自身修养,扮演好不同的角色,充分发挥重要的作用,加强小学语文德育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所在。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各位教师继续探索多元化的融合教学途径,深入研究针对性的教育教学策略,其必要性不言而喻。
语文教师应把握好小学生的心理特征,精心优化教学设计,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把握好不同学生的心理特征,开展教学指导工作时,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心理变化,再改善他们的不良情绪,挖掘他们的内在潜能,小学语文德育质量迅速提高,有望收获意外惊喜。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人格特点,及时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对于语文德育教学实践工作的高效化推进来说可以产生深远的影响,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何乐而不为?如在教学《小草和大树》一课时,为让小学生在阅读理解中受到启发,笔者特意组织了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进入不同的角色,去演绎课文内容,快速理解,深层感悟。班级学生年龄很小,他们的内心是十分纯洁的,教师的肯定、鼓励和评价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源泉。因此,可以利用鼓励性的话语,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质量;可以利用启发性的话语,启发学生小组讨论,展开激烈的讨论,在畅所欲言中充分活跃语文思维,有信心转化知识经验,从而提高综合性的学习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妨总结关键词、关键句子,以这些内容为主要的切入点渗透德育,推进德育工作。与此同时,教师应该掌握好教学节奏,对不同文章的教学价值有正确认识,通过挖掘不同的文章内容,找到关键的字、词、句子,有效地落实德育。如在学习《父爱之舟》这篇文章的时候,多个场景可以体现出父爱,父亲对于孩子那深沉的爱值得学生理解感悟。教师围绕关键词进行有效的教学指导;选出合适的段落,加深学生的理解记忆;尝试引入生活实例,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产生生活化的学习意识,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得以整体提高,小学生轻松树立“爱父母”的正确思想,德育生活化,融合教学成效显著,随之揭开素质教育的崭新篇章,可以端正更多学生的人生态度。
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同等重要,深化德育的过程当中,必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使学生在阅读中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实现写作水平的稳步提升,养成读写结合的好习惯。笔者认为,语文教材中的很多内容都可以渗透德育,同时深化德育,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使其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一边推进阅读教学,一边开展写作指导,语文德育环环紧扣,小学生的主动探究积极性更高,这样学生才能充分感受到学习语文知识的乐趣,真正地爱上读写,发现语文的魅力所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积极参与后续的学习活动,有着令人惊喜的出色表现。如在讲授《白杨》这篇文章的时候,笔者就组织学生朗读课文内容,要求学生带着丰富的感情高质量完成朗读任务。紧接着,提问学生:“你们认为,课文最精彩的部分是哪里?”不同学生给出的答案不同,不着急评价他们的回答是否正确,而是鼓励学生继续朗读,反复朗读课文最精彩的一部分,去了解白杨的特点,总结白杨的高贵品质,学会概括中心思想,将记忆最深刻的句子摘抄下来作为写作素材。学生带着情感反复朗读,可以拥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生产生模仿意识,然后规范自身行为,理清了课文脉络,主动加入小组讨论,展开深入学习,将获取到不一样的认知体验。阅读环节,语文教师可以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在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予以启发,在学生需要肯定的时候予以表扬,如此一来,学生的阅读理解兴趣十足,才能表现出更强的主体创造力。写作环节,语文教师可以布置不同难度的练习任务,尊重学生的主体意愿,而重点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塑造他们的良好性格,德育全面深化,学生优质完成写作任务的过程也就是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全面发展的过程。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德育策略的实际应用价值非常高,需要语文教师深入研究,做出全面总结,把握合适的时机,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指导,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从而学好基础知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继而拥有越来越多的发展机会。德育和小学语文的融合教学势在必行,新时期,积极探索多种途径,助力学生健康成长,将培育出大批高素质人才,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言非常有利。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德育品质得以更大程度的提升,促使其充分发挥主体优势,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