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秀娟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在“基本理念”部分提出“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改进教学方式”的要求,明确指出:“要通过议题的引入、引导和讨论,推动教师转变教学方式,使教学在师生互动、开放民主的氛围中进行;要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在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在一线教学实践中,“情境—问题”式教学既可以使教师转变教学方式,也可以使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巧设情境,激发兴趣—问题驱动,启迪思维”来获得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理论性、思想性、政治性较强,概念、理论比较抽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主动探索、获取知识的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学生对某种事物产生了强烈兴趣时,就会对该事物表现出特别的关注,积极主动地去探索,进而深度思考其背后的原因。教师在实施“情境—问题”式教学时,要巧设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的、时效性强的情境,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学科的兴趣,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从而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1.巧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本课程着眼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长远发展,使理论观点与生活经验、劳动经历有机结合,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历练中、在自主辨析的思考中感悟真理的力量”。那么,只有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将学生置于符合其年龄特点、心理特点的生活情境中,才能引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第一课第二框“积极维护人身权利”教学中,笔者选择了教材“探究与分享”提供的情境:杨某在参加高二新学期开学典礼时,突然腹部剧痛,晕倒在地,学校紧急将杨某送入医院。医生诊断其脾脏严重出血,于当晚进行了脾脏切除手术。手术后,杨某才向父母道出一个秘密:自入读该校起,他就经常被某些同学无故殴打。两天前,杨某又一次遭到同班同学夏某、林某和张某的围殴,他忍痛两日终致这危险的一幕。
问题:夏某、林某和张某侵犯了杨某什么权利?应当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校园欺凌案例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在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驱动下积极思考,学生容易有话可说、有话想说。课堂上学生热烈探讨 :一是引导学生从被害者和施暴者的角度认识校园欺凌的危害;二是引导学生体会生命健康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增强珍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意识;三是引导学生增强依法维权的意识,提升自我保护的能力。在互动交流中学生还列举了现实生活中侵害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的行为。还有学生在互动中提出生成性问题:案例中的夏某、林某和张某是否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依据民法典,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高二学生已满十六周岁,应当负刑事责任。由此可见,设置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至关重要,是激发学生思维层层递进,进而能够提出课堂生成性问题的“第一步”,这也使课堂教学提升了学生知法、懂法、用法的法治意识。
2.巧设真实的情境
要选择来自社会生活、学生实际的真实的情境,创设以实际生活为基础的真实情境,不宜胡编乱造、随意杜撰。创设真实情境,既符合课标要求,又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知、探究,直击学生的心灵。
例如:在选择性必修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第一单元“各具特色的国家”的教学时,教师设置了乌克兰的前世今生为教学情境:乌克兰曾是苏联非常富裕发达的加盟共和国,号称“欧洲粮仓”,工业体系完备,矿藏资源丰富,交通设施发达,地理环境优越,经济发展潜力巨大。1991年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独立。独立后,乌克兰移植西方模式,经济上开始全面私有化,政治上实行议会民主制、选举制。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乌克兰内部民族矛盾日益激化,东部与西部的隔阂日渐增加,经济下滑,民生困难。如今,乌克兰经济仍未恢复到原有水平,国内矛盾重重,武装冲突不止,国家面临分裂,社会陷入混乱之中。西方民主模式在乌克兰遭遇了“水土不服”,使乌克兰陷入“民主化陷阱”。
问题:阅读材料,联系政体等相关知识谈谈你的感想。
在探究中学生深深感受到:政治制度不能照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同时,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我国要提高综合国力,维护国家安全。这样的课堂教学很好地实现了政治性和学理性的统一。巧设时效性强的情境能够及吸引学生眼球,及时解答学生存在的困惑,帮助学生达到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统一,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符合我国历史、我国国情、我国国体的制度,进一步提升政治认同。
3.巧设时效性强的情境
在信息社会的今天,学生接收信息的渠道明显增多,如果设置的情境陈旧、不新颖,或重复使用,就很难引起学生的关注,进而影响教学实际效果。这就要求教师时刻关注不断变化的实际,抓住学生关心和感兴趣的事件,从中筛选出与教学内容相符又具有重大影响的素材,创设具有时效性的情境,才能使学生产生新鲜感,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
例如:在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第一课第二框“积极维护人身权利”中关于“隐私权与个人信息保护之间的关系”这一点,教师选用真实情境“杭州野生动物园人脸识别第一案”作为探究情境:2019年4月27日,郭兵与妻子向野生动物世界购买双人年卡,并留存相关个人身份信息、拍摄照片及录入指纹。后野生动物世界向包括郭兵在内的年卡消费者群发短信,表示将入园方式由指纹识别变更为人脸识别,要求客户进行人脸激活,遂引发本案纠纷。
问题:你如何看待野生动物园收集人脸信息的行为?
学生对此表现出极大兴趣,纷纷发表看法。有的学生提出自己所在的小区就在用人脸识别,难道我的个人信息已经被侵犯了吗?这时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相关法条,从而引导学生了解个人信息的含义,加深对个人信息与隐私权的关系的理解,明晰真实生活中侵犯自己个人信息的情形以及如何维权。巧设这样真实的情境案例,使学生在对真实案例的探究中不仅学会了书本知识,更学会在真实生活中如何鉴别个人信息是否被侵犯,以及如何依法保护个人信息,进一步明白维护自身权利的同时更不能做侵犯他人个人信息的事情,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进一步提升。
总之,教学中要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的、时效性强的情境,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学习知识和提升能力敞开大门,助力学生迈出主动探求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思维从问题开始。明代陈献章有言,学贵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巧创情境,更要精设问题进行驱动。只有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科内容才能与具体情境相融合,学生才能在情境中迁移知识、启迪思维,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在实施“情境—问题”式教学时要依据情境精设开放性、思辨性、序列化的问题,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情境,以问题视角来审视情境、探究本质,启迪学生辩证思维、批判思维、创新思维,从而实现由“被动学”到“主动学、有效学”的转变。
1.精设开放性问题
哲学家伽达默尔指出:“如果问题缺乏这种开放性,那么问题从根本上说就是没有真实问题意义的虚假问题。”教师要在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为学生设计答案不唯一、多元化的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打破常规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学生提出不同看法并进行论证,多角度提出解决问题方案,才能走出封闭,走向开放,发展发散性思维。
例如:在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四课第二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教学中,教师选取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勇于追梦”的历程作为本节课的情境素材,以育人为出发点,围绕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形成了三大教学环节:一是在“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的活动线中展开教学。二是在活动中明理。通过任务和问题驱动,明晰中国梦的本质、特点与实现路径等。三是在明理中实现育人,厚植爱国主义情怀,鼓励学生要将个人梦想融入国家梦想之中,做新时代的有为青年。
在活动一“中国北斗,敢于有梦,勇于追梦”的基础上,教师布置了以下问题:“我国为什么要建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结合中国梦本质,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在活动二“中国北斗,勤于圆梦”基础上教师布置了以下问题:“我国为什么能建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结合北斗圆梦的过程,想一想中国梦应该依靠谁来实现。”
在第一个问题的驱动下,学生认真思考、全班交流分享,生成知识——中国北斗如何助力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在第二个问题的驱动下,学生深度思考,讨论生成并分析所学知识——中国梦的特点及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在第三个问题的驱动下,学生讨论分析落实知识——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人民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
教师创设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在真实生活情境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2.精设思辨性问题
教师在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下,依托真实的情境,找准学生认知冲突点,设计恰当的、具有争议性的思辨性问题,让学生在辨析中理解学科基础知识,引发学生思考和探究知识的欲望。全班同学围绕特定的论题辩驳,各抒己见,互相学习,在辩论中主动获取知识。这既有利于学生准确掌握知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
例如,在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六课第一框 “价值与价值观”教学时,教师给学生提供了“钱学森赤子归国、孤胆英雄杨利伟、备份航天员邓清明”的航天人事迹的情境素材。在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教师设置了“钱学森回不回、杨利伟去不去、邓清明值不值”的辨析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坦诚展现自己的观点,尝试在哲学原理中寻找理论支持,发表自己的看法,在不同观点中勇于据理力争……实现价值性和知识性的统一。
辨析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亲历自主辨识、分析的过程,在辨析中澄清事实分辨道理,知晓是非,在价值冲突中深化了理解,在比较、鉴别中提高了认识,实现了政治认同、坚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领。在教学中,教师依托真实情境、思辨性问题驱动学生思维,以辩论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风采的空间和机会,让课堂不再枯燥,从而培养学生思维,提升课堂实效。
3.精设序列化问题
古人云“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难者”。问题的认识往往遵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繁化简、循序渐进的规律。教师要遵循思维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规律,根据情境和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设置合理梯度的序列化问题。这样可以更好地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易操作化,也可以很好地分散难点,逐步深入,各个击破,使学生在层层深入的问题解决中,感受思维的力量,拓展思考的深度,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讲授选择性必修1第七课第一框“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时,教师以“中国制造”为情境案例设计多个问题。
(1)在国际竞争中,“中国制造”有哪些优势?
(2)“中国制造”走出国门面临哪些挑战?
(3)为什么要提升我国国家竞争优势?
(4)我国如何形成竞争优势?
通过对序列化问题的探究,教师引导学生在客观上直面“中国制造”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和挑战,明确提升我国国际竞争优势的必要性,感受我国在提高国际竞争优势方面做出的努力,让学生看到我国竞争优势的变化,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用变化、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本文立足一线教学实践,经过思政课堂教学实践反思和相关理论学习,从微观层面探索思想政治学科“情境—问题”式教学法。“情境—问题”式教学创设的教学情境,既要贴近学生生活,又要反应当代社会进步的新发展和科技发展的新成果,使教学情境具有时效性;既要有利于教学,又要有益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在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的基础上,教师可通过设置具有开放性、思辨性,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序列化问题,更好地传递知识、引发多角度思考。
总之,“情境—问题”式教学通过“巧设情境—问题驱动”推动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助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在“情境—问题”式教学中,越是复杂和具有挑战性的“情境—问题”,越是能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在“情境—问题”式教学中,学生能更好地融入、积极思考,在“情境激趣—问题启思”中学得有趣、有法、有效。经过深入的学习和思维过程,学生在走出课堂面临社会生活复杂情境时,能够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