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辰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发〔2018〕4号),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出台的第一个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专门文件,将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职业学校作为一种类型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022年5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明确“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水平的重要途径。其中,企业实践是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必要方式。
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师企业实践活动,各级部门出台相关的文件规定,诸如《教育部关于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的意见》(教职成〔2006〕11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制度的意见》(教职成〔2011〕16号)、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的通知》(教师〔2016〕3号)等。昆山市历来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昆山市教育局每年下发《关于做好昆山市职业学校专业教师进企业实践工作的通知》,明确当年度的工作目标,同时从2015年起,市财政安排专项经费支持教师下企业实践活动,并对教师下企业活动进行过程考核,考核合格者列入当年度教师继续教育学时。
教师下企业实践活动关键在于学校的组织与实施。为认真做好教师下企业工作,学校层面要制定教师企业实践实施办法。通过编制实施办法,以文件的形式明确下企业的对象、实践企业、实践时间、实践内容和形式、工作要求、实践经费等。以江苏省昆山第二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学校”)实际情况为例,实践对象为在职在编的专业教师,包含备案制教师。实践企业主要是由各专业系部结合日常校企合作情况统一安排与联系(无校中厂情况)。在实践时间上,一方面明确教师企业实践的时长要求,另一方面在具体的年度安排上主要安排在暑期集中实践。在实践经费上,主要是依靠昆山市财政进行专项贴补(包括对企业的贴补和教师交通住宿补贴)。在工作要求上,主要是明确了管理职责和安排落实的基本原则、对教师考核的基本要求。工作要求方面,从比较宽泛的企业实践小结过渡到提交研究论文和企业调研报告,逐步给出了年度企业实践主题。如2021年明确了三个实践主题。主题一:结合企业生产实际,每人完成工艺流程、工具设备改进的创新设计方案至少一项;主题二:结合自身专业,完成所实践企业的某一个特定岗位的职业能力分析并结合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进行人才培养定位的研究(在同一企业实践的专业教师,应分别研究不同的岗位);主题三:结合学校发展和自身专业,完成所实践企业与学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调研报告,推动校企合作深入开展。
经过不断完善实施办法,逐步使教师企业实践活动从全员参与向全员定向解决学校发展问题转变,使教师企业实践活动有更加明确的指向性,让教师更有动力。
自2015年以来,学校专业课教师均按要求完成了下企业实践活动,2019年有100位教师参加,在24家企业完成了实践活动,其中飞力达国际物流安排了20位教师;2020年有111位教师参加,在37家企业完成了实践活动,其中通力电梯安排了12位教师;2021年有116位教师参加,在35家企业完成了实践活动。大多数教师实践周期为1个月。
在总体的实践内容安排上,重点了解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产业发展趋势等基本情况;熟悉企业相关岗位(工种)职责、操作规范、用人标准及管理制度等具体内容;学习所教专业在生产中应用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和用人标准,不断完善教学方案,改进教学方法,积极开发校本教材,切实完善职业学校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
在企业实践活动期间,各类专业教师主要通过体验、培训、考察、参观等形式对各专业的目前企业实际工作情况进行了解与熟悉,及时更新专业知识。
教师下企业对教师、学校、企业都有一定的帮助。2020年9月,学校教师下企业工作领导小组对部分企业进行了回访,回访企业中既有昆山龙头企业(如丘钛微电子),也有民营小微企业(如明创电子),从企业人事和生产主管两个层面了解教师下企业对双方的影响。总体上看,教师下企业活动加强了企业与学校的联系与认识。企业了解了职业学校目前的教学状况和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活动(现代学徒制、职工技能培训等),学校明确了企业对职业学校学生的知识技能、职业素养等要求。
专业教师在下企业前,学校要求所有专业教师根据学校要求,制定下企业实践方案,并对每个专业教师的方案进行了审核。因此,专业教师对实践要求比较清晰,对实践的内容与目标明确,能将自身专业的特长、学校教学的实际情况,与实践企业实践岗位的特点、企业创新项目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参与学习实践活动,从中提炼出学习成果。教师能深入分析相关职业岗位能力,对学校现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规格提出改进建议,提交的成果质量整体上有较大提升。
各系部组织专业教师,以教研室为单位,针对下企业实践方式、内容、预期成果等进行讨论和分析,根据专业实际发展情况,找到创新、改革的切入点,形成个人实践方案,力争做到下企业成果能应用于专业建设与提升,并在下企业实践期间,加强相互之间的交流,不断修正、完善实践成果。
专业教师通过对企业生产岗位的职业能力分析,明确了学生在校期间应该学习和掌握的技能与素养,探索了如何通过合理设置课程、改进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让学生满足企业实际生产需求。为企业、为社会培养专业人才,成为每个专业教师深入思考的问题,对专业教师今后的专业教学,培养学生的理念和制定“十四五”规划方案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从更大的范围看,教师下企业实践的成效主要是关注实践活动结束后的成果转化。成果转化是指将成果从创造的、接收的等转移到使用的,让使用的劳动者的素质、技能或知识得到提升,劳动工具得到改善,劳动效率得到提高,经济得到发展。教师下企业实践除了能提升自身教学水平、促进企业人员参与到课堂教学、把企业文化引进课堂之外,同时加强了校企合作,拓展了科研开发领域的成果[1]。
学校教师下企业实践活动已经开展了很多年,昆山市出台补贴政策也已经有7年时间,教育局出台教师进企业实践工作的要求对教师切实进企业起到了积极作用。总体上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或多或少都能将在企业学习的知识技能进行应用,教师能切实担负起“双师型”教师的职责。
学校和企业是职业教育的两个本质要素,两者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从本质上讲,两者都应该是职业教育的组织实施者和考核评价者,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其表现不同,前者主要表现是承担专业的基本教育任务,为在企业开展生产实习教学奠定基础;后者主要表现是承担实际职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任务,为校企合作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保证以及实际动手能力质量培养的保证[2]。
在下企业实践过程中,昆山地区IT制造业对职业学校的要求也在发生转变,从单一的劳动力供给逐步向多元化要求发展,包括技能人才培训、技术合作、新技术研发、小规模生产试验等。笔者认为,职业学校和企业是两条并行螺旋发展轨道,各自有自身的责任与使命,学校不能只是跟着企业发展,更要成为企业新技术、新应用的研究者、探索者。这样才能更大程度地发挥职业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作用,而学校要发挥这样的作用,首先需要一支强有力的师资队伍作保障,教师下企业实践正是培养这样的师资队伍的关键手段。
根据职业学校专业教师考核要求,专业课教师需要在5年内累计完成6个月的下企业实践活动。目前教师下企业实践的结果认定方式相对比较单一,主体是满足累计时长和撰写实践总结,并通过日常考核。这样的方式在活动初期效果较好,可以使教师真正从学校走到企业,体验企业生产实践,但是长期来看,这种简单的活动形式不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从企业反馈来看,每年1—2个月的下企业实践活动,企业无法安排深层次的工作内容,教师很难融入企业,成为企业的有机成分。因此,对下企业的认定不能仅仅依赖时长的考核,更应该从完成的内容上分析研判,包括企业产品开发、生产专利应用、企业营销方案设计等,充分发挥教师(教师团队)智慧的成果认定。让教师不能只当紧随企业的学习者,更要成为企业发展的合作者。
从职业学校教师下企业实践这个名词提出到现在,已经过去十多年了,最早一批进入企业实践的专业课教师已经成长为专业骨干,因此对于教师下企业应该采用分层管理的方式。根据每个专业课教师企业实践成效的不同,可以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跟随者,需要通过在企业中做学徒的方式了解和认识企业,适合于初入职教师;第二层次是并行者,教师可以参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适合于骨干教师;第三层次是领跑者,教师能独立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展开各类服务工作,适合于领军型教师。根据三个层次的差异制定相应的考核认定管理办法。
教师下企业实践,本质上要解决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上的差距问题。在教师下企业实践的过程中,教师体验了企业工作的艰辛,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书本知识和实际工作需求存在的距离,熟悉企业相关岗位职责、操作规范、用人标准与管理制度,从而让教师在教学理念上有更深的认识。通过企业实践,教师要能对学校的实践环境、教学内容提出更新的要求。教师下企业实践最终要切实围绕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和水平来考评。
职业学校教师下企业是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教师下企业实践,一方面是练“技”,练就过硬的专业技术本领,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是炼“心”,深入企业开展一线劳动,深刻领悟工匠精神精髓,筑牢思想根基,加强师德素养,做真正的职业教育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