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企业法律风险管理实践及路径研究

2022-11-24 10:47关可欣司婉婷
法制博览 2022年18期
关键词:法务部法律企业

关可欣 司婉婷

河北科技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00

企业面临的风险主要是指在现行法律框架下,企业因自身生产经营活动违背了相关法律条款,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进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不利于企业健康发展。近几年,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法治化建设进程加快,企业不合规操作逐渐暴露,如逃税漏税、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等行为逐渐增多[1]。然而,当前企业不重视法律风险的防范,使得企业身陷法律风险的淤泥之中。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持,需要尽力解决其自身所面临的法律问题,进而助力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在重视法律风险防范过程中,企业应重视内部控制在法律风险防范中的重要作用,及时优化与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研究企业法律风险的成因,并深入分析企业面临法律风险的种类,进而从建立健全法务部门、提升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建立法律风险防范体系、制定切实法律风险管控策略等方面入手,为企业预防法律风险提供政策建议,以期减少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

一、企业法律风险概述

在经营过程中,企业面临着较多法律风险,严重影响正常生产与经营活动[2]。通常情况下,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主要包括非法融资、虚假宣传等典型的经营性法律风险。其中,非法融资是指企业为获得更多的利益,通过集资的方式吸纳社会大众存款,用于实际生产活动。而如果集资行为并未获得相关部门允许与批准,则企业极易陷入非法集资的法律风险之中。企业一旦发生法律风险,其合规经营将会受到影响,影响企业健康发展。除此之外,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还来自自身管理,如企业内部人员风险意识欠缺,难以快速有效识别相应法律风险,极易使企业陷入到法律风险之中[3]。如企业管理人员由于缺乏法律知识,在签订合同时,无法及时参透合同条款。这就导致当企业发生法律风险时,管理者难以利用合同维护自身权益。

二、企业法律风险成因

企业若违背相关法律法规,或者违反合同相关约定,极易使自身陷入到法律风险中,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由此,本文深入分析企业身陷法律风险的主要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缺乏法务部

对于大部分企业而言,忽略了法务部的重要性,也忽视了法务部的建设与管理[4]。因此,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许多企业并未成立法务部。法务部缺失使得企业难以全面了解行业法律法规,缺乏防范法律风险的有效策略。因此,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一旦陷入法律风险之中,便出现了缺乏专业人才解决问题的现象。加之由于缺乏法务部,企业对于法律风险的敏感度还有待提升,这就使得企业极有可能将潜在的风险转化为确定风险,而非积极预防合理规避法律风险。值得一提的是,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并非只是法务部门的工作内容。企业管理者与员工也应积累法律知识,有效识别企业日常运行与管理过程中的风险,减少企业因不必要的法律风险而造成经济损失。

(二)缺乏完备的法律防控机制

当前,大部分企业应对法律风险的主要措施是加大对法律风险的防控,但并未做出相应的实际行动。具体表现便是绝大部分企业并未形成完善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5]。对于企业而言,拥有完善的法律防范机制,能够从根源上减少面临的法律风险,为企业健康运行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在法律风险防范过程中,企业除要做好事前和事中防范工作,还需要积极完善法律风险防控机制,对法律风险后期结果进行有效处理。

三、企业法律风险类型

(一)合同法律风险

企业面临合同法律风险主要是指企业在签订合作协议过程前、过程中和过程后产生的法律风险。在上述各环节中由于企业法律意识淡薄,极有可能引发合同方面的法律风险。其中,合同方面的法律风险主要成因由以下三方面组成:一是企业合作协议经办人专业素养有待提升,并未及时发现合作协议中存在的漏洞与缺陷;二是企业在拟定合作协议的过程中,并未对合同内容进行细致的研读,没能及时发现合同中存在的法律漏洞;三是企业关于合作协议的管理有待加强,通常情况下企业会忽视合同管理工作,导致陷入法律风险时,企业未能及时根据相应的合作协议内容修正自身行为。由于上述行为,企业主要会面临以下几方面的合同法律风险:一是缺乏对企业公章合同的有效保管,现有法律规定,企业合同章与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只要盖上公章和合同章,合同就会具有法律效力;二是签约主体信用调查制度不完善,在签订合作协议时,企业需要调查合作者的财产状况、生产和经营能力,以及是否满足履行合同项目等行为。如若企业并未开展上述活动,极易使企业陷入合同法律风险之中。

(二)并购法律风险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产业结构便一直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中。此环境下,企业为实现利益最大化,会积极进行重组与并购活动。但部分企业因法务部与专业法律人才缺失,极易在投资并购中陷入法律风险。其中,企业面临的投资并购风险主要包括内控、财务等方面的风险。可以说,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企业面临的并购风险也会进一步增加。具言之,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可能面临以下几方面风险。一是客户关系风险。企业并购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了利用目标公司原有客户,节省开发新市场投资。一定程度上来说,目标公司原有客户留存概率越大,并购后公司预期盈利水平越高。因此,企业只有能够融洽处理客户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才能够加大目标公司交割后的运营情况。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客户关系管理风险也是其并购后面临的法律风险之一。二是资产价值风险。企业并购主要目的是获得更多资产,因此资产成为了企业并购的核心内容。并购行为看似简单,实则是隐藏着较大的法律风险,如公司资产财实是否相符、资产评估是否标准、无形资产权属是否存在争议等均是造成法律风险的成因。三是法律变动的动态风险。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逐步趋于完善,而企业并购行为尤其是大中型并购并不是在短时间内完成,因此,企业并购过程中,并购法律法规变动成为了企业需要面临的法律风险之一。

(三)财税法律风险

企业财务税收风险主要是指企业涉及税收的行为未能够根据法律规定进行操作,由此使得企业陷入财务风险中,继而影响预期收入[6]。企业面临财税风险可能是由以下几方面原因构成。一是国家税收政策变革带来的税收法律风险。国家税收政策变革主要是指国家指导税收活动相关制度的变革。我国由于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因此,指导税收活动的相关制度也处于变化之中。这便会造成企业管理者由于未能及时了解国家政策的变化,而陷入到财务税收的法律风险之中,从而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二是财务税收规范性条款仍有完善空间。税收法律条款不明确会使得各机关单位在执法时难以找寻精准的法律依据,从而加重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加之我国税务执行主体较多,主要包含了国税、地税、海关等部分。各部门之间在税务行政执法上极有可能出现重叠现象。在此环境中,我国税务行政执法不规范行为时有发生,给企业带来相应的税收风险。

(四)经营法律风险

企业生产活动中,通常会做出经营、投资等方面的决策。如若对这些决策缺乏充足考虑,则极有可能使企业陷入经营法律风险。在企业决定设立之时,企业管理者是都根据《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对企业进行充分的法律设置,是否履行了设立企业发起人出资资格,这些均直接关系到企业是否经过了一个合法、规范的设立过程。如若设立失败,发起人需要承担赔偿责任。同时,企业经营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法律风险是不可避免的风险。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各环节中,从招聘、面试、录用、签订劳动合同等环节,均需要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约束,若企业存在违背法律的行为极有可能给企业带来法律纠纷。如聘用了与上一家单位具有商业秘密协议且在有效期内的员工,此时企业将会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增加企业经济损失。

四、企业法律风险防范管理措施

(一)建立健全法务部

为有效应对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企业需要建立健全法务部。企业在建立法务部门的过程中,需要积极储备法律知识,对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全面的评价。在实际建立过程中,企业应积极引进专业人士对法律风险进行干预与防范。企业在建立法务部门时,除需要聘请专业的法律人才之外,还需积极规范法务部工作事项,助力法务部门能够积极参与到企业生产活动中,为其提供专业的法律支撑。另外,企业法务部还需要不断完善企业规章制度。可以说,企业建立法务部之后,可有效避免企业遭遇不必要的法律风险,也可为企业已经发生的法律风险后果进行相应补救。

(二)提升法律风险防范意识

企业在建立法务部基础上,还应加强对法律风险的重视程度。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管理者存在法律意识缺乏的问题,在管理企业过程中并没有法律风险内部控制管理意识,极易使企业陷入到法律风险之中。因此,企业管理者在积极构建法务部的同时,还需要提升自身法律意识。具言之,企业管理者需要加强企业内部法律知识的培训,可通过组织内部员工集体学习的方式,提升内部人员的法律意识,也可积极推出普法教育活动,如在企业宣传栏和海报栏中宣传法律知识。同时,企业还可组织员工积极参与外部法律活动,积极提升企业员工的法律意识,形成人人懂法、人人守法的内部运行环境,防范与管理企业可能面临或者已经发生的法律风险。

(三)建立法律风险防范体系

法律风险防范体系是企业应对法律风险的一个重要屏障。一个完整且系统的法律风险防范体系需要一套完善的风险预防流程,主要由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预防、风险控制等环节组成。基于此,为积极有效预防法律风险,企业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构建法律风险防范体系。首先,完善管理制度。企业应积极建立重大决策法律论证制度、合同管理制度,以及授权委托制度,宣传企业法律管理及控制政策。其次,建立依法决策机制,对决策和经营管理过程进行风险控制。企业在具体经营决策过程中,需要尽可能将法律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使企业利益最大化。最后,为合理有效控制企业法律风险,企业需要建立科学的法律事务工作流程。企业需要实现相关业务机构配合,从而及时发现法律风险,并制定相应预警体系,有效应对各方面组织工作,降低企业因法律风险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四)制定切实的法律风险管控策略

企业法律风险防控主要目标并非单纯追求风险最小化,而是实现风险承担度与预期利益之间的矛盾均衡化发展。对于企业法律风险防范过度,则会导致企业丧失商机,因此,企业需要制定切合自身发展需求的法律防范策略,在稳健经营中有效降低自身面临的主要风险。具体而言,企业应借鉴国外成熟风险防控经验,并切合企业具体情况,制定系统性的策略。首先,以业务主体活动和管理支撑活动为依据,建立风险识别树。具言之,企业应识别风险所涉及的法律、法规相关条款,进一步确认风险识别存在的法律风险。其次,对每一个业务主体活动和管理支撑活动进行分析。根据企业经营性有效识别可能发生的风险,并依据相应的评估结果找出关键,控制风险,进行重点控制风险。最后,对每一项活动形成具体的应急预案。企业应评估与控制防范企业法律风险,同时监督法律防控体系的有效实施。

五、结束语

随着我国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与升级,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逐渐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向前发展的速度,不利于企业提升自身盈利能力。通过上述分析发现,企业陷入法律风险的成因可能是尚未建立完善法务部门、法律防控意识薄弱、缺乏完备法律管控机制。深入发现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主要包括合同法律风险、并购法律风险与财税法律风险等方面。对于上述风险,企业十分有必要对其进行防范。对此,企业可从成立法务部、建立企业法律防范体系、升级管理者法律风险防范意识以及构建契合企业发展的法律风险预防策略等方面入手,旨在降低法律风险对企业的影响,提升盈利能力。

猜你喜欢
法务部法律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互助献血”质疑声背后的法律困惑
医院需要“法务部”
韩检察总长辞职再被驳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