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燕鹏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 经济系,福建 厦门 361021)
自课程思政试点成功并开始全国推行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就高校开展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进行探究。学者万力从认识论、价值论、实践论和系统论四个方面梳理了课程思政的本质内涵及发展价值,为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的开展提供了理论依据。[1]沙占华在针对课程思政的研究中将“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两者进行了概念比较和差异辨别,沙占华得出了“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两者的内在逻辑具有必然关联性的结论,并提出了“课程思政”需要与高校的普通思政课程协同开展的发展方向。[2]赵鹤玲根据当前教育“德育为先”“素质教育为重”的发展要求,分析了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的开展现状,并基于目前各专业教学时理论与实践疏离、学生课堂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提出了“全方位、全员育人”的解决路径,与时俱进地为当前高校课程思政的开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3]庄梅兰基于课程思政的开展,针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庄梅兰根据我国高校教师团队的特性,从更新教师评价体系、专兼结合培训教师、提供教学后备科技支持等方面,在稳固教师现有工作的前提下创新开展课程思政体系,突出高校思政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的重要性。[4]
综上所述,众多学者通过对当下思政教育的研究,均肯定了课程思政开展的必要性和重要价值,且提出了课程思政应用在高校的多元路径。然而,鲜有学者探析课程思政应用在高校教育后的不足及课程思政如何做到真落地。因此,探究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开展路径具有创新性及重要意义。
课程思政背景下,教师将不同专业与思政巧妙融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课堂中的方方面面。课程思政与普通思政课程一样,其根本任务都是立德树人,因此,人文教育在课程思政中至关重要。2018年复旦大学基于课程思政的要求,在校内实行“大思政”课程体系,教师将人文知识结合思政观点,于不同专业课堂内进行教授。以复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桑玉成的教学成果为例,其在教授国际公共安全及个人财产安全等内容时,将我党在近期所召开的会议及党的决策结合安全案例进行讲解,教师在进行知识结合时的逻辑性及系统性较强,专业理论扎实,课堂案例具有代表性,教学成果突出,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了我党的决策,更通过社会案例教学警醒学生,提高立德树人的教学成效。
课程思政背景下,不仅汉语言文学专业、历史学专业及哲学专业等社科文学类专业协同思想政治教育同步进行,工科专业教师更应将思政理念融入课堂中,做到思政与其他专业结合教授、协同发展,发挥思想政治立德树人的效用。除各个工科专业课堂上渗透思政知识外,复旦大学也以公共课的形式,在工科学院新开设“人文与医学”“环境与人类”等课程。复旦大学金晓峰教授指出,学生通过课程思政计划的开展,逐渐跳脱书本思想框架,思想更具主动性和积极性。由此,高校思政教育从“专业成才”质变到“精神育人”。然而,随着现代各高校开设专业的类型逐渐增多,以及学生基数的倍数增长,课程思政需以更系统化、创新化的形式推行,传统的课堂讲授、公共课增设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全面落实需求。
在针对课程思政的研究中,沙占华、蒙丽媛、李赟、殷雪娇等众多学者,都提出了当前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交互融合不佳的困境。[2,5-6]一方面,二者目标皆为育人,本质都是渗透思想政治理念;不同的是,后者是显性教育,而前者是隐性教育。部分教师忽略了课程思政的本质,切断了课程思政与普通思政教育隐性与显性的逻辑关系,过于重视自身专业的知识系统,从而造成了政治知识在融入时出现过于牵强的情况。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育人,而育人是一切教育的前提,课程思政虽是将思政知识融入不同的专业课堂上,但其却是课堂上的“主要矛盾”。因此,学者蒙丽媛指出,教师需把握教育的主次矛盾,平衡本专业知识与思政知识,把控好思政知识在课堂上的切入点,做到课程思政到思政课的科学过渡。[5]
另一方面,非思政专业教师存在对于政治信息把控敏感度不足,在本专业课堂上融入的思政知识不对口等问题,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交互融合出现困境。基于此,2017年北京联合大学交通与物流学院开展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交流会中,高校教育工作者设定了百余本涵盖人生导引、专业应用等图书,作为思政辅助图书应用在非思政课堂上,旨在通过书籍内的案例及知识,将思想政治育人思想全面渗透在高校课堂上。由此,学生对思政的兴趣加强,教师也无需过多寻找思政案例融入专业课堂,节约了教师备课时间,弥补了非思政专业教师备课不全面的短板。然而,思政辅助类图书多具有故事性强、理论性不足的特征,取代不了思想政治教科类书籍,更无法替代教师的重要性。由此可见,教师团队的专业性是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交互融合的重点,更是课程思政有序开展的关键。只有整合教师团队,提升教师思想政治专业素养,才能推进课程思政的有效开展。
马克思主义原理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德育工作不仅要落实在课堂上,还要落实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人际交往、社会实习等方方面面的具体实践上。课程思政与各个专业进行融合,就是为提升学生在专业实践中的德行素质及政治素养,为培养新时代高素质的职业化人才奠基。[6]然而,目前我国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系统尚不完善,各高校学生的政治实践能力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另外,我国高校学生基数过大、校外实践机会供不应求,学生的政治实践能力提升渠道不足。
学者刘燕平指出,在当前的时代际遇下,“互联网+课程思政”具有实施的可行性。[7]互联网的自身特性不仅能够做到共享资源、系统化建设人文知识库,还能够通过学生的网络使用习惯,利用大数据分析出学生的价值供给侧,便于教师针对性培养职业人才。基于课程思政中人文知识系统性不足的困境,需依托互联网平台进行课程开发,有力把控课程思政在各个专业课堂上的人文教育环节。
一方面,开发课程思政的线上教育课程,通过互联网大数据搜集,不同专业的学生均可在线上找到与自己专业相匹配的思政理论知识及案例。依托互联网平台将课程思政中的案例进行整合,不仅契合习近平总书记课程思政需落实在高校课堂上的要求,还能够让学生在线下也接受人文教育的熏陶,彻底做到全方位育人。另一方面,借鉴课程思政背景下开发的“大国方略·中国系列”课程,依托互联网平台,结合各省市高校的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开发契合不同高校的“省市系列”课程,将不同省市的传统文化及传统精神,结合思政知识理论进行教学,契合思政教育中人文教育的要求。互联网的线上课程开发,具有时效性快、创新性足的优势,学生通过图像、视频、音乐及文字能够更深入的理解思政教育中的人文精神,从而更好地理解思想政治理论知识。
《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基于高校教师地位的重要性,以及考虑到当前高校非思政专业教师政治能力不足等问题,建设思政导师制教学模式,以思政教师教导非思政专业教师,非思政专业教师再分批次负责学生个体思政教育的教学模式,层级完善课程思政在高校开展的实效性。一方面,高校教师团队定期进行思政研学培训,促进非思政专业教师快速形成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重点针对工科类专业教师进行导师制的思想政治培训及传统人文教育渗透。除此之外,定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研学会,鼓励普通教师参与思政教育的研究工作,提升各个专业教师的政治敏感度,保障课程思政计划在各个专业课堂的有序进行。另一方面,在教授学生时以导师制进行,每班不同专业的教师根据自身擅长领域,分别负责不同学生的思政教育。导师制教学模式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来说,更能拉近师生关系,导师可时刻线上关注学生生活、监督学生的行为习惯,全面指导学生的思政知识、思政心理及行为。
思想政治教育要落实到学生的课堂教学、工作实习、社会活动的方方面面,以打通校内外政治实践平台的形式,为学生提供社会实习及社会政治参与的机遇,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政治品格、增强政治素养。首先,以校企合作、建设创业就业孵化基地等模式,增设校外实践平台。以往高校仅对学生校外实践的专业结果进行评价,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教育工作者需根据学生校外实践的行为过程进行评析,正确检验课程思政实行的成效。其次,基于学生基数较大且校外社会实践机遇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高校教师可以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在校内为学生增设行政实习岗位,考察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最后,在“立德”的前提下,教育工作者需把握机遇,加强“树人”成效。[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