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现实挑战及优化对策

2022-11-24 10:50李瑞苹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2年9期
关键词:走出去国家文化

许 婕,李瑞苹

(东北林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中国拥有源远流长的文明发展史,孕育出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延续下来的文化,凝聚了无数中国人民的智慧。中国文化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在不断发展中散发无限生机和魅力。随着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成为势不可挡的趋势,中国文化“走出去”这一战略思想,为提升中国的综合国力提供了机遇。

一、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一)中国文化的重要性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为人民生存和发展提供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撑。文化意蕴深远,不同国家文化各异,体现不同的民族特色。中国作为唯一没有中断文化发展的文明古国,拥有悠久的文化历史,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尽磨练而积淀下来的优秀思想遗产,是中国人民深入实践、不断探索的结果。中国文化是多元发展的文化,五十六个民族汇聚一堂,展示各具特色的文化底蕴,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积淀,凝聚了中华民族不懈的价值内核和精神追求。中国文化以其自身独特的文化特质,不断向世界展示中国的文化魅力。文化的力量是巨大的,在历史发展长河中,中国文化历久弥新,始终为人们提供一种价值引领,其中的核心观念构成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并在悠久的历史发展中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国文化的发展关乎国家昌盛的发展,中国文化中的精神品质和价值追求,始终是支撑中华民族绵延不断和薪火相传的不竭动力源泉,并为以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文化兴则国兴,国家的兴旺发达始终离不开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新时代更应该高举发展中国文化的伟大旗帜,弘扬中国精神,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重大贡献。

(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现实意义

1.中国文化“走出去”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需要

综合国力是展现国家地位和发展能力的重要因素,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不仅包括硬实力,同时包括文化软实力。和平与发展虽然仍是时代主题,但世界上各个国家之间多种竞争仍然存在,这种竞争不仅体现在经济和军事战略上的比拼,同时还表现在文化上的竞争,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因此,中国必须大力提升文化软实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方面实力都有显著提升,世界各国也开始对中国有了崭新认识,但同时我们也要清楚地看到,中国同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在文化软实力上还存在落差,这提醒我们应该努力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主动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接触,不断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2.中国文化“走出去”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当前,我国在经济“走出去”和文化“走出去”方面呈现出极不对称的现象,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迫切需要提升,要认识到经济“走出去”与文化“走出去”的同一性。在此基础上,我国应该大力激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潜力,在国际上展示中国文化风貌,阐述好中国文化故事,不断提升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文化作为一种产业,对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推动作用。文化产业包含门类多种多样,其中影视文化产品具有较强影响力和带动力。近年来,国内有很多影视产品开始尝试开发影视产业,扩大中国影视影响力。以2017年我国上映的电影《战狼2》为例,该部影片在国内外都获得了良好口碑,为拉动我国电影产业发展以助力中国经济增长提供了新契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随着中国文化不断走出国门,以中国功夫、中国剪纸等优秀文化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吸引了无数外国友人的目光。越来越多的人被中国文化吸引,从而带动了我国的旅游文化产业。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有助于向世界展示最真实、最全面的中国,在世界上树立积极正向的大国形象,同时还有利于促进国家互信和经济合作。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间联系越来越紧密,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国经济的波动,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他国家经济。面对这些挑战,任何国家都难以独自应对,合作共赢成了促进国家发展的必然趋势。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符合我国提倡的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为我国同世界各国进行更长远的经济合作提供发展机会。

3.中国文化“走出去”是推动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需要依托我国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是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内在要求。一个国家和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应该具备能够广泛影响世界的文化。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增强中国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当今世界科技迅猛发展,物质财富的多寡已经不是衡量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唯一因素,抓住推动“文化发展”这个战略制高点对促进国家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源泉。新时代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国门,一方面可以让世界各国民众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另一方面还可以展现中国形象和中国智慧,可以更好地向世界宣传中国梦,阐述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现实挑战

(一)西方文化霸权问题凸显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自古就有与西方文化交流的传统。近代以来,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我国的大国地位和发展的独立性开始遭到严重破坏,中国在世界上的话语权被削弱乃至丧失,西方世界开始主导国际规则。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中国日益走近了世界舞台中央,但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却并没有与综合国力相适应,而是仍处于弱势地位。在很大程度上,一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反映了这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然而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西方国家推行文化霸权主义,这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殖民扩张的新形式。面对中国的发展壮大,西方某些国家开始散布“中国威胁论”的不实谣言,这些谣言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中国的国际形象,为中国发展制造了阻碍。西方国家通过文化霸权扩大自身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企图以此对其他国家进行政治控制,进而达到文化殖民目的。文化霸权主义压榨了中国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的生存空间,给中国文化“走出去”带来了巨大挑战。在新形势和新动态下,如何提升我国话语权,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意识薄弱

“人类社会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人类文化进步史,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进步,都是以相应的文化觉醒为前提和基础的。”[1]文化自觉是指对文化地位作用及其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和主动担当。文化自信则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对自身文化持有的坚定自信心。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体现在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充满信心。

近代以前一直到鸦片战争和新文化运动时期,我国经历了从文化自信到文化自卑的转变过程。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在我国掀起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热潮。新文化、新思想的涌入,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在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的倡导下,传统文化思想根基受到了动摇,改良过的西方文化代替了旧文化,社会上出现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由于受到中国落后经济基础和低落民族自信的影响,新文化运动中存有部分激进者,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一味批判,主张推崇西方文化,呈现出否定本民族文化、积极肯定西方文化的弊端,中国的文化自信经历了重重困境和现实打击。[2]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大,很多西方文化涌入中国,诸如一些洋节日、洋衣服等,开始逐步地出现在人们眼前。面对新事物,人们持有一种好奇心态。新事物的出现和发展不断迷惑着人们,有人开始过度崇拜西方文化,忽视中国文化,盲目追求国外高端产品,更有甚者还产生了“国外月亮比国内月亮圆”的想法。这种思想割裂了国家和个人之间的联系,是过度崇洋媚外的表现,完全忽视了自己国家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三)文化产品创新性不足

中国文化“走出去”不仅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而且也是时不我待的追赶过程。在快节奏追赶和发展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忽略文化质量和创新的问题。在推进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进程中,我们面临着流于表面,不能充分挖掘文化价值和文化精神内核的难题。当今世界,科技在不断快速发展,各种人工智能日新月异,我们国家也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但是,很多企业依然对品牌文化缺少认知,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研发的核心技术,而只是一味地去模仿,缺乏创新思维;同时对于一些产品文化也没有相应的营销手段,在传统固有思维的影响下,我国的产品高质低价却缺少文化内涵,导致了我国企业不能得到快速有效发展。如何扭转这一局势成为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精神财富上的追求是人们基于物质财富上的更高追求。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注重精神娱乐方面的享受。文化市场上开始出现了很多娱乐节目,而这些娱乐节目大多是购买于国外,以国外节目框架来填充中国内容,没有丝毫创新。节目缺乏创新背后体现的是中国文化产品创新能力不足问题。创新力的缺失使原本丰富的中国文化缺少表达方式,时移世易,忽略了人民群众的文化接受方式喜好,成为新形势下推动创新发展难以跨越的鸿沟。

三、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优化对策

(一)提高国际话语权,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

当前,从世界范围看,中国文化走出国门的最大障碍就是西方国家鼓吹的“中国威胁论”。这一错误言论的出现,使其他一些不了解中国的国家开始产生质疑,这些质疑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因此,当务之急就是改变这种质疑。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3]因此,要想打破西方文化霸权现象,消除文化隔阂,就需要我们加快提升国家软实力,着实推动国际文化传播与交流。全球化发展势不可挡,我国应该持续保持对外开放状态,在对外开放过程中,我国文化必会和其他文化发生碰撞和交流,在此基础上要注重保持国家文化安全,始终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着重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同时提升抵御文化霸权主义的能力。

应对文化霸权主义需要提高我国国际话语权,话语权问题关乎一国在国际上地位。面对这个问题,我国应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遵循国际交往原则,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向世界展示中国文明大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同时,还要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平发展道路,向世界各国表达和谐发展的善意,主动担负起负责任大国的职责,阐释合作共赢的想法,赢得其他国家的信任和支持。不断加快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扩大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文化的力量是巨大的,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通过我国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不断交流和磨合,向世界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有利于打破国际上某些国家对中国的偏见,为我国抵御文化霸权主义,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更多发展机会。

(二)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同时具备比较优渥的物质基础,人们对文化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当前,我国文化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人民群众要在文化熏陶中理解文化自信内核,在文化发展中获得文化效益,从而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发展契机。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国梦注入强大精神力量,需要我们始终坚定文化自信意志。近几年随着中国文化不断走向世界,社会上开始流行一种“国学热”思潮,部分外国友人被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所吸引,一些国家也开始相继成立“孔子学院”学习中国文化。“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4]文化在交流中变得丰富多样。

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需要我们认清目前我国的文化发展历史和现状,不断增强文化自觉意识和文化自信意识。同时,还需要我们准确把握文化发展规律,以自觉担当的精神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让中华文明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更加充分地展现在国际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讲要坚定文化自信,不能只挂在口头上,而要落实到行动上。”[5]坚定文化自信需要以身践行。青年一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需要牢固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意识。新时代必须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这是历史和人民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三)提高文化产品创新力

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不能仅仅依靠口头上的输送,还要站在创新的起点,不断创新文化发展模式,让中国文化以一种新兴的方式出现在国际上。提高文化创新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它要求我们积极转变思维模式,在与其他国家进行文化交流过程中,认真学习他们的文化传播方式,而不是一味地模仿和抄袭。推动文化创新发展需要不断深入挖掘中国优秀文化的精神内涵,主动担当起传承中国优秀文化的职责,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无限魅力,塑造好中国的国际形象,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一场新的产业革命悄然而至。由于科学技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文化产业衍生出了许多新的发展模式。文化产业凝聚着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理念,直观地体现着一个国家的文化实力。文化产业进入了大变革时期,抓住这次变革带来的机遇,用先进技术、高端模式,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对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具有重大的发展意义。新科技为新发展提供方向引领,当前文化产业面临重大发展机遇期,我国应该抓住良机,继续保持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强国际合作,坚定“合作共赢”理念,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发展道路,主动投身于国际创新网络建设,全面提升我国科技创新的国际合作水平。

“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6]新时代要立足中国国情,坚守中国文化立场,积极应对各方挑战,善于抓住发展机遇,始终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为推动中国文化更好更长远地“走出去”作出卓越贡献。

猜你喜欢
走出去国家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