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用建筑设计中建筑防火技术的运用

2022-11-24 09:13:06倪发银
建材与装饰 2022年28期
关键词:民用消防火灾

倪发银

(启迪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 苏州 215000)

0 引言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市场的快速发展,对民用功能建筑产品的应用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以后民用功能性建筑应用和价值创造的实际需求,除了注重这些基本功能性需求外,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未来质量基础功能安全管理功能要求的设计优化,减少未来建筑中的明显隐患和潜在安全问题事故。在此基础上,要加强对建筑智能化防火设计技术方法在民用智能建筑设计环境中成熟有效应用的规范,特别是要解决当前存在的防火分类和消防设计方法不完善的问题,特别是要完善规范,全面提高民用智能建筑的整体消防技术要求,确保我国民用智能型建筑智能消防系统的安全。

1 民用建筑发生火灾的特点

1.1 疏散人口难度大

城市社区生活中大多数工业民用企业通常建筑高度在24m以上,单位人数较多,如果单位发生突发性重大火灾,爆炸时往往伴随大量易燃、有毒腐蚀性气体,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如果单位安全通道疏散不够,将直接造成一种混乱局面。特大火灾或爆炸引发高层建筑火灾后,现场人员不立即对所有来电管井、水管和生活垃圾通道紧急封堵,那么如果人们聚集到另一个更容易到达的疏散区域,火灾可能会继续蔓延,如果人们住在更高的楼层上,就更难逃生。较低楼层的建筑物和民用或工业性质的建筑物的设计,如果位置不完全合理,可能会增加火灾和随后蔓延的风险[1]。

1.2 火势蔓延速度快

如建筑外已发生火灾,而缺乏防火保温及隔层材料会导致火势进一步蔓延。一般来说,如建筑外发生蔓延性快的火灾,建筑物内B2以上的建筑材料会大大加快火势的蔓延。

1.3 扑救难度比较大

对于那些消防级别较高的建筑,由于消防云梯室的数量和建筑物高度有限,消防自救工作本身难以有效开展,导致消防救援处置水平较低,水枪和各类水炮本身无法发挥作用。一般来说,裙带关系裙房被设计在较高层以上建筑的外围,这进一步阻碍了消防人员的登高活动,并使救援行动变得更加困难。

2 民用建筑防火设计现状分析

结合现阶段我国民用建筑防火设计工作的落实,虽然人们对于消防安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相应防火设计水平也越来越高,但是在具体执行中同样也存在着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和缺陷,其中较为明显的防火设计问题表现在以下8个方面。

2.1 建筑材料选择不当

在各类民用公共建筑消防设计工作规范的具体化和落实方面,存在的问题隐患和潜在缺陷往往表现为建筑的防火性能效果不达标。虽然在我国目前的建筑设计中已经制定了一些完善、合理的消防安全建筑设计标准规范,但是在实际应用设计中,选择进行防火安全性设计的人还是比较少的。随着我国城市民用建筑复杂程度标准的提高,对防火系统设计水平的要求会越来越高,难度也会越来越大,在建筑设计的某些方面容易发现建筑防火体系设计水平明显不符合标准[2]。

2.2 防火设计不规范

大型民用建筑防火设计不完整、不合理也给消防安全带来威胁,局部消防设计的缺陷主要表现在防火分隔不适合民用建筑工程项目,民用建筑的整体防火布局不完善。比如,多层民用消防建筑规划中的防火卷帘系统和防火墙体系的规划设计,很容易导致各种明显火灾缺陷隐患和防护不足,对应的防火卷帘区间空间布局不详细、不合理,最终影响其建筑的整体消防安全效果。此外,多层防火墙设计和多层防火卷帘体系的实际应用相对简单、混乱,容易导致各种复杂、明显的防火结构问题和设计缺陷,对火灾事故的整体控制和防护效果不理想。

2.3 建筑结构防火设计不合理

对于民用建筑防火设计工作的落实,其在具体结构方面的设计不合理带来的威胁同样也是比较突出的,这种建筑结构方面的防火设计缺陷主要表现在防火分隔不恰当,无法对于整个民用建筑工程项目形成较为理想的防火效果,在火灾发生时,很容易导致较为快速的火势蔓延问题,最终形成较为严重的火灾事故。比如对于民用建筑中防火卷帘以及防火墙的设计,其就容易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缺陷和不足,相应防火区间的划分不够合理,最终影响其消防安全效果。

2.4 消防系统设计不当

为严格落实民用公共建筑防火系统设计和工作程序,建筑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建筑火灾报警系统的消防系统的设计不够充分、合理。结合先进的火灾消防应急报警联动系统的设计和处理,火灾的主要技术问题是相应系统的设备安装或布置不合理,不能及时掌握火灾情况。例如,在火灾传感器设备和火灾自动灭火报警设备系统的早期设计和处理中,潜在问题点和风险威胁特征仍然比较明显,需要设计者在今后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逐步优化和完善。

2.5 防排烟系统问题

要想真正提高既有民用住宅建筑的整体消防安全水平和设计防火,合理设计防火方案和正确安装防火排烟逃生系统是非常关键的,但是大多数民用建筑和施工建设部门对防火不重视,大部分受灾人员都会因吸入浓烟、有毒颗粒烟尘火灾而造成窒息。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建设工程的工程基础性成本,我们往往忽视提高建筑项目的应急管理组织水平,导致建筑物内部疏散通道空气流通性不畅,使得在建筑中的人在疏散过程中丧失最佳救援时机。

2.6 门和窗户的设计问题

在很多民用建筑中,窗户缝隙的设计也会出现类似的问题,民用住宅建筑的防火内门窗设计有严格的标准,楼梯井的防火设计和门窗设计可以防止电梯火灾的蔓延。在城市高层建筑的设计和施工中,电梯周围建筑物的消防设计往往同时存在很多风险隐患,只要电梯系统不符合国家防火技术设计等级标准,就会对建筑物的整体施工和整体消防质量产生很大影响,往往会导致整体防火设计能力大幅下降[3]。

2.7 火灾预警和灭火设施

火灾监测预警装置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出室内外火灾的发生情况,发出紧急警报,对现场人员迅速组织疏散和转移也有很大的帮助。但是,目前我国所有的工矿民用结构建筑住宅中,仍有少数房屋没有及时安装火灾预警检测装置,也有一些房屋安装了消防预警监测装置,但缺乏经常性的维护和保养。同时,在一些农村简易建筑防火的防火工作中,往往存在各种火灾探测预警指示装置设施与现场灭火辅助设备不能有效衔接和应用的尴尬局面,或者灭火辅助设备不能安装或放置得很合理,不能保证所有突发火灾的及时、迅速扑灭。

2.8 民用建筑的疏散问题

为了方便室外火灾的发生,能够保证人们的够安全、快速的疏散,要考虑合理设置火灾疏散通道设施。主要包括增加控制安全疏散入口的安全距离,设置安全疏散通道,科学合理地设计火场疏散的宽度通道。在设置防火安全疏散入口时,应逐步提高消防疏散出入口的技术等级标准和耐火设防等级,室外防楼梯间和室内楼梯间的出入口应分开设置,应考虑到地面设置消防疏散楼梯间的便利性。为了防止地下室管道中残留的爆炸性气体直接扩散到地面的上部,应注意设置独立的乙级防火门和防火外隔墙,以免造成上不可挽回的伤害。

3 建筑防火技术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措施

在未来民用建筑防火设计处理中,为了更好提升其消防安全效果,需要重点围绕着相应建筑防火技术进行恰当运用,促使其能够表现出更强的实际消防安全效果,其中较为关键的建筑防火技术有以下7点。

3.1 做好建筑材料选择控制

对于民用建筑防火设计工作的落实,其需要重点围绕着相关材料进行恰当选择,确保建筑材料能够体现出较为理想的防火效果,避免因为材料的耐热性能不足形成较为明显的问题威胁。结合建筑材料的恰当选择,其需要首先结合具体民用建筑的建设需求进行详细分析,促使相应建筑材料的应用能够具备较强的实际性能,进而也就能够针对具体的施工材料进行严格把关,分析其耐热性能是否符合相关要求,杜绝存在消防隐患的施工材料运用。此外,还需要重点分析施工材料是否会在后续燃烧中石方有害气体,这也是以往火灾问题发生时威胁较大的一个方面,对于人体安全的威胁较为突出,需要做好一个重要的评价审查指标进行控制[4]。

3.2 做好民用建筑结构防火分区处理

在现代民用建筑建筑物水平的优化方案设计中,需要重点对相应的防火等级分区进行优化设计,这无疑是有效降低建筑工程建筑工程火灾风险威胁水平的最重要的设计内容。在新建民用智能化建筑的施工中,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的防火功能分区设计,进行消防功能分区设计,确保其相应的消防功能分区方案最终能够体现实际的防火实际分区效益,更接近理想分区,能够初步形成较为明显的火灾分隔效果。要加强结构在防火墙、防火卷帘系统中的科学有效应用,使结构的应用能够体现整体的防火阻燃效果,避免一些应用中的设计偏差和设置错误,提高整体结构和消防体系的安全性。

3.3 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处理

在民用类建筑的防火性能设计的后期,需要围绕建筑的防火技术等级标准进行详细的研究和分析,这样才能使这些技术的防火设计工作更加合理,才能更好的符合现行国家建筑设计防火技术标准的要求,在民用建筑的后期设计施工中,也必然能够体现出更加社会实际应用效益。要立足新型防火技术产品的实际和具体应用,不断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自身可能存在的火灾违规,要依法予以彻底纠正,最大限度地避免今后可能仍然明显的消防措施和威胁。

3.4 合理安置消防装置

如何有效合理地设置灭火器,也是现消防设施灭火技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关键步骤,其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灭火器建筑消防灭火装置能力的提高。例如,每个烟雾传感器、自动消防报警系统装置、自动灭火喷水泵系统位置的合理设置也需要进一步详细研究分析,这样才能使系统位置的实际安装和使用也能体现出比较接近理想效果的最佳效益,这样设计才能有效提高产品的整体防火安全设计应用价值。

3.5 强化电气防火技术管理

随着社会文明的快速进步和国家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各种建筑产品中电气设备的使用逐渐增多,这就自然要求电气火灾应急防范方案部门要特别注意各种新型电气设备性能安全系数,防雷漏电接地防护技术等。同时,要科学整合现有电气设备线路维护和维修体系,合理完善电气自动化供电系统安全控制网络结构,完善设备火灾分析和管理的技术效果,优化火灾事故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提高工程民用和建筑设计中建筑结构消防技术措施的质量和综合水平。

3.6 优化建筑总平面布局

在进行消防系统平面布局设计时,要注意消防环境的优化。可以说,通过逐步建立起较为先进、科学的灭火疏散与抢险救援活动、消防救援与应急现场布置、建筑物内部消防应急疏散系统布置等各类规范完备的体系,即使短时间内不发生火灾,其他消防车也能确保救援人员快速安全到达,更有利于组织开展应急消防事故和灭火救援抢险灭火活动。在发生突发性火灾时,也要考虑防火门的合理有效间距,这样才能保证对突发性火灾的有效安全的控制,而且面积较大的火灾也能控制火势。在考虑房屋建筑物本身的总空间平面布局的基础上,应考虑毗邻住宅建筑单体结构的建筑物与可能有危险的建筑物(例如火灾爆炸)之间的风险等级,以及其他可能的控制因素,例如建筑物的风向、地形坡度变化的程度和辐射热作用条件对住宅楼宇的影响。总之,在选择和安排住宅建筑的总空间建筑平面时,首先要尽量合理安排住宅建筑的总建筑空间布局方案。

3.7 外墙设置防火隔离带

在高层民用结构建筑外墙性能的选择上,A级是高层民用建筑外墙性能的最佳选择,在选择高层民用建筑墙体保温材料性能时,必须选择高度不低于100m的高层建筑外墙,并考虑A级或以上的外墙保温防火材料性能;长度在60~100m以上的高层建筑应尽量选用≥B2级以上的保温、防火材料。在B2级保温材料的应用设计中,应考虑外墙各层的水平式防火保温隔离带。对于24层、60m以下的建筑,应慎重选择等级≥B2的防火隔热性隔热性能。在室外保温设备系统的施工实践中,难免会直接在室内易燃可燃轻质保温材料保温材料的屋顶上发生高温热熔,当室外保温系统接近室外室外火灾保温材料时,应采取科学、可靠的保护隔离措施。

4 结语

总之,在民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科学有效地综合运用消防建筑设计防火新技术手段重要性将十分突出,企业要围绕消防设计和建筑设计施工防火着对各项防火基本技术设计技术和消防关键技术措施进行全面严格的考核和控制,避免当前消防设计和施工中出现的各种明显的火灾隐患和消防技术安全水平威胁。

猜你喜欢
民用消防火灾
《消防界》征稿启事
民用直升机在反水雷中的应用探讨
全国消防日11月9日
本资民用 切莫为殃
当代陕西(2019年22期)2019-12-18 05:32:20
漫画说消防
消防界(2019年2期)2019-09-10 07:22:44
消防也幽默
读者(2018年18期)2018-08-31 05:40:02
民用安防的新势力
民用GPS自主式欺骗技术与应用
电子测试(2017年23期)2017-04-04 05:06:54
遇火灾怎么办?
掌握火灾逃生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