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钱,詹一览
(铜仁学院,贵州铜仁 554300)
各个行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创新型人才,高校需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高校可充分利用新时期各种教育资源,制定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在教育资源应用优势的基础上,提升人才培养效率。目前很多高校都已经构建“双创”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资源和平台保障,满足行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高校应积极构建“立足实际,勇于创新”的新型教育形态,使创新创业教育机制具有科学性。本文从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入手,结合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困境展开阐述,针对高校如何摆脱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困境进行全面探讨。
新时期全面落实教育改革工作,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的一项重要保障性工作。高校在对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要将现阶段的教育状况作为主要依据,分别从“创新”“创业”这两个角度,制定符合新时代教育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大学生“双创”教育工作既能够为高校培养人才指明方向,也符合素质教育要求。
高校着重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明确人才培养的新方向,要逐步进行人才培养转型,积极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1]。在高校教育体系中科学合理地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内容,有助于提升高校人才培养效率和质量。
在教育变革工作全面实施的背景下,高校要提升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就要做好基础性工作,如认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性,逐步完善教育体系。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高校不断优化各项教育内容,合理搭建新型教育平台,优化人才培养和考核机制,为后续形成新型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奠定基础。
高校需全面结合新时期发展状况,确定教育改革工作的关键内容。高校应始终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素养,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创新高校教育形式,优化人才培养结构[2],满足市场需求,提升高校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在注重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时代背景下,高校通过落实创新创业教育,为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拓宽渠道。很多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构建了比较完善的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了相应的训练场地,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教育方式单一、缺乏内在动力。目前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主要为以下几项内容。
很多高校全面结合新时代“双创”趋势,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中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日益完善的“双创”人才培养机制能够为高校落实该项工作提供重要保障。但是近年来高校构建的教育体系缺乏个性,存在同质化现象,不利于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水平。目前大部分高校都能够积极响应教育政策,将立德树人放在重要位置,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但是仍然有一些高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实效性不足。
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构建工作时,存在将传统形势下的教育模式作为主要依据的问题,不仅难以在模式和内容方面达到要求,也会降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水平。针对这项问题,亟须采取措施,保证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和模式具有先进性,充分利用各项教育资源,提升教育效果。目前部分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时,教育模式单一,缺乏内在动力。
一是高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忽视教育体系构建工作,与高校人才培养和发展要求存在差异,不利于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3]。二是不具备科学合理的教育资源配置和管理体系,在构建创业实践和创新教育平台时,无法全面满足新时代教育要求。三是未能按照标准要求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未能对大学生进行一对一教育和引导。
新时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受到了社会关注,为了能够提升此项教育工作的整体水平,政府部门应结合实际状况,出台相应政策,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保障[4]。目前创新创业教育机制不完善,无法适应教育新环境。此外,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需要持续进行,但是一些高校存在落实难和注重形式的问题,不利于全面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时,要以学生为主体,保证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具有先进性。高校要结合新时期教育要求,积极搭建创业平台、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完善教师队伍结构等,为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环境。目前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响应教育部门的号召,合理增设创新创业课程,积极构建创业孵化园,制定具有多样化特征的创新创业教育方案。
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时,应及时更新创新创业教育观念,严格遵循“以生为本”原则,细致分析高校学生学习和发展需求,紧跟新时期“双创”教育发展步伐,为实现高质量教育目标奠定基础。
例如:高校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重视度,打造一支能力强和素养高的教师队伍。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可以来自企业一线,可以是企业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或是客座教授。创新创业课程教师不仅要具备较强的认知和实践能力,也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教育方式[5],坚持“走出去”理念,到其他高校或企业学习,积累创新创业实践经验,为后续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效率和质量创造条件。除此之外,高校教师也要不断提升专业能力,从而进一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机制改革。
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时,要将搭建创业孵化园平台的工作落到实处。在建设和管理创业孵化园过程中,要构建具有多元化特征的管理机制。在创业孵化园充分发挥平台载体功能之后,可以更加高效地开展日常运行管理工作。在将创业孵化园与其他类型的平台进行对比之后,可知其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自主性,有助于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
例如:以创业孵化园为主要载体的创新创业教育,要解决实际问题,就要不断深化合作,从“政府+”“企业+”等多个角度出发,充分利用各项资源,培养创新型和实用型人才。结合新时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发展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扶持政策,同时也要在资金和人才方面给予支持,这样可以更好地完成初级孵化工作。
高校需优化“双创”教育环境,将培养综合能力强、综合素养高的优秀人才作为主要目标。单一的教育方式存在诸多弊端,高校采用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模式应具有多元化特征[6],以市场为导向,在新平台和新模式创建过程中充分发挥教育效能。以项目孵化模式为例,将科研项目、企业平台等作为主要依据,不断拓宽创新创业教育渠道,为后续更好地实现“双创”教育工作与企业的对接提供保障。
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面临诸多挑战,要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就要细致分析现阶段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进方案。通过更新教育观念、充分利用创业孵化园平台、优化“双创”教育环境等多种方式,满足新时代高校教育变革要求,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水平,从而为后续提升高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