邰虹月
(山东理工大学,山东淄博 255000)
某一大三宿舍由来自六个不同省份的同学组成,其中小辉是一名来自广西地区的少数民族同学。在某周日的下午,小辉同学打来电话“老师,我要换宿舍”“我和他们都合不来”“要是后面我跟他们打起来别怪我没提前跟你说”电话中小辉的情绪很是激动,但不愿提及换宿舍的具体原因。随后,老师联系小辉的班长及宿舍其他五名成员了解事情具体的经过。从五位室友那了解到,小辉中午在宿舍吃饭时,因其中一位室友不允许小辉坐在宿舍某一个位置上就餐而发生争执。当时宿舍内其他同学并没有特别在意,以为只是舍友之间的玩笑话,后来得知小辉想换宿舍的想法后,才意识到上午的“小冲突”引发事件后果的严重性。
通过向小辉的班长、舍友、同学了解发现:小辉平时很少参加班级集体活动以及宿舍活动(尤其需要费用支出的活动);情绪起伏较大,不主动与同学聊天,更多的时候是自己独来独往;几乎不外出锻炼,下课后就在宿舍玩游戏,有较严重的网瘾,有三门挂科科目。据五位舍友回忆,在大一到大三上这两年半的时间里,小辉曾出现过两次一周时间都不与室友讲话的情况,若后期室友主动接近小辉,小辉就会恢复往常的样子。同时从舍友那了解到,小辉父母长期在深圳打工,平时小辉与父母联系较少,有时会听到小辉在电话中与父母争吵。后期查询小辉入学时所做的心理测评,结果显示小辉属于一级心理问题学生,其自卑值系数较高。
1.深究问题背后的“问题”
本案例表面是学生之间的宿舍矛盾,实则不然,我们需要探究其深层次的原因。通过前期向其他同学了解得知小辉是留守儿童,他所表现出来的不合群、自卑、脆弱的自尊心、情绪波动大、沉迷网络等一系列问题都是童年留守时期所形成的心理问题的集中反映。因此,我们应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帮他破解童年期间因留守而形成的“心理枷锁”。
2.探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影响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具体而言,主要分为内部自我认知和外部环境的影响两个方面:
1.内部自我认知的影响:由于长期缺乏父母关爱,留守儿童有种被“遗弃”之感,他们渴望得到外界的关注,但对外界的评价十分敏感。案例中的学生出生于经济较为落后的广西农村地区,家庭较为困难。为节省日常生活开销,该生尽量减少与同学间的集体外出活动。久而久之,他们不敢和别人主动交往,不敢参加群体活动,长期地封闭自己以致形 成较强的自卑心理[1]。“曾留守大学生”自我认知较低,导致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只看到自己的不足,渐渐与同学的关系疏远最终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2.外部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校园环境、网络虚拟世界、社会环境等因素。当曾经的留守儿童进入大学校园后,不同的生活环境使他们感觉局促不安,社会大众为他们戴上的“留守”标签也增加了他们适应大学生活的心理压力。因与人沟通能力不足,缺乏交流技巧,即使在人际交往中他们内心渴望与人交流,但也显得十分被动,他们会选择逐渐淡出交际活动,开始变得独来独往,日渐孤僻。然而,他们也需要情绪宣泄的出口,内向敏感的他们在生活中出现问题时不愿向他人求助,更多地倾向于封闭的网络世界。网络交流使大学生面对的是缺乏直接面对面的人际互动,而人格与交往情境双重分裂的环境和氛围,容易使大学生放任自己并不再关心现实世界,而他们下网后回到现实就会产生一种孤独感,从而变得更加孤独自闭[2]。更有甚者沉溺于网络游戏无法自拔,通宵达旦地打游戏,不仅损害了身心健康,而且会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
针对以上影响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本文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思路和实施对策,以帮助其在大学期间走出童年“留守阴影”,鼓励他们积极主动乐观地参与社会群体生活。
笔者借助查寝、查课等方式,深入学生宿舍和课堂。第一次在宿舍见到小辉时,他躺在宿舍床上,整个身体蜷缩着背对着我玩手机游戏,听到舍友喊辅导员来了也没有任何反应,不与我进行任何交流,我问他玩什么游戏也不予理睬。后来我跟他讨论了几款游戏的特点,他才慢慢跟我交流起来。考虑到直接询问小辉同学想换宿舍的原因可能又会使他产生防御心理,我选择与之谈论他感兴趣的话题,交流谈心开导小辉。在后来的几次聊天中,我以自身在广西的学习生活为经历,与小辉聊广西地区“壮族新年”“螺蛳粉”等习俗或美食等共同话题,拉近与小辉的距离,逐渐与小辉建立信任关系。
与小辉同学聊天时发现,他很排斥别人叫他做一些事情。比如,室友让他帮忙拿个东西,他感觉别人在命令他,但他不会表达处理,总是把不满的情绪积攒在心里。发现这一点后,我运用共情方法,通过“自己人效应”,以朋友而不是老师的身份去与他交流,拉近与小辉的距离。我会经常与小辉约饭、一起约着去跑步,每次将选择的主动权放到他那里,站在他的角度和立场去考虑,更多的时候是去倾听,引导小辉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再有一次聊到考研想去哪座城市时,小辉哽咽到说:“想去深圳,因为那里能经常见到爸妈”,说完小辉红了眼眶,泣不成声。在后来的交谈中,小辉说到自己从小被寄养在舅舅家,只有过年才能见到父母。这次谈话以后小辉对我卸下了防备,看我的眼神不再是戒备与怀疑,开始主动来找我说一些生活和学习上的琐事,并且告诉我想换宿舍的原因是室友经常拿他“开玩笑”,感觉室友不尊重他,在这个宿舍感受不到友爱和温暖。
之前小辉与室友发生过几次摩擦,主要是因为室友几句“玩笑话”伤害到小辉的自尊心,导致小辉想“逃离”宿舍。笔者与小辉室友进行多次交谈,他们认识到自身行为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不能因为自己觉得是玩笑话就随意说出来,所谓“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他们应学会换位思考,把握好说话的尺度,需意识到自身与小辉的童年经历的不同。其中与小辉起争执的室友已主动与小辉道歉,并且五位同学表示待小辉情绪稳定后,主动约小辉一起参加活动,以外出聚餐的形式让小辉说出心中积攒已久的不满,解开心结。在后期谈话中,笔者采取情绪疏导、认知调整和行为指导等方法,以帮助小辉了解自我、接纳自我,学会情绪自我管理和人际交往技能,挖掘其内在潜力,引导小辉学会自我认知[3]。让该生明白逃避问题并不是最终的解决办法,以后还会遇到各种人际交往的问题,要尝试着与他人沟通。尤其是当别人的行为让自己觉得不舒服时,不要把不满一直压在心里,要敢于说“不”,主动表达自己的情绪。
小辉并不是因为本身对学业失去了兴趣,从主观上主动放弃专业学习,而是因为长期的自我封闭不愿与外界交流从而沉迷于网络世界,面对上学期三门挂科感到压力太大,表示更不想学习。了解到该生真实想法后,针对学业上的问题,笔者连同班导师、学习委员一起为小辉制定相应的复习备考方案,通过教材内容梳理、针对重难点进行反复练习,帮助小辉树立信心,缓解学业畏难情绪。
为缓解小辉的经济压力,帮助其申请学校的爱心基金、勤工俭学等其他经济援助,让小辉感受到来自学校学院的关心和温暖。通过经济帮扶措施,不仅提高了小辉的生活水平,也为他提供了与他人沟通交流的平台。
小辉从小的留守经历导致他敏感多疑且自卑,有极强的自尊心,所以我慢慢地发掘他的兴趣爱好、潜能特长,帮助小辉增强自信心。虽然小辉之前选择逃避现实的世界,一直沉迷于网络,但他对网络技术很感兴趣,空余时间自学了很多网络相关课程。本学期小辉所在专业开设微机原理课程,当班级其他同学听得一头雾水时,小辉听得津津有味,一听就懂。当了解到这一信息时,我鼓励小辉可以课下帮助同学们答疑解惑,讲解课程。一开始小辉表示拒绝,自己不敢在那么多人面前表现自己。我鼓励他可以先为室友讲解。在为第一个室友讲解后,室友很是感激,并称赞他是学习网络信息的高手,后来班级里很多同学慕名来向他请教问题。渐渐地,小辉开始主动与班级中其他同学打招呼,与室友的关系越来越融洽,也变得自信、乐观起来。
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很多来源于原生家庭,因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从小“寄人篱下”的小辉与父母缺乏沟通交流,渴望得到父母的关注却不知如何让开口。因此,笔者与小辉的父母取得联系,希望其父母在工作之余多给予小辉关注与肯定,不仅仅给予生活物质上的帮助,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以及精神生活。小辉现已成年,在寒暑假期间可以带小辉去父母工作的城市,与父母共同生活,既能让小辉感受父母日常工作的不易,又能增加彼此陪伴的时间,感受家庭的温情,早日解开内心的心结。
“留守儿童”这一称谓似乎已经被媒体、社会、大众标签化,成了问题儿童的代名词。然而,“留守儿童”并非都是问题群体,社会不应该戴起有色眼镜,将他们视为“就是应该重点对待的群体”。某些有过留守经历的大学生,他们可能因为某一段成长经历与普通人不同,导致现在产生一些人际关系紧张、自我评价偏低、负面情绪较多等心理问题,这些影响只是一定程度上的,并不能都上升到心理疾病的程度,并且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在独立性、吃苦耐劳、自立自强等方面要远远超过普通大学生。曾经成为一名“留守儿童”并不是他们自己能选择的,但是现在他们有权选择和普通大学生一样的生活,当他们在大学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我们应理性平等地给予对待与帮助。
当我们遇到一个问题时,首先想到的就是怎样去解决这个问题,而没有去发现问题背后的问题根源,经常会导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那问题根源或者说背后隐藏着什么,往往就被我们在匆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遗漏了。当我们接收到学生求助信号时,首先要沉着冷静,不能因为表面症状掩盖了事实真相,进而开始调查研究。在充分了解事件真相,寻根问底之后再做出正确决定,既要治标又要治本。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往往会伴随着学业困难、心理困难等一系列连锁问题,需要分清轻重缓急,逐个攻破。资助困难家庭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是教育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利用院校两级的资助政策,对学生进行精确资助,做到发展型资助育人。此外,对学生存在的学业困难问题,要通过系主任、班导师和学生干部形成合力,制定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案,加以督促鼓励和跟踪反馈。针对心理方面的问题,联合心理中心的老师定期对学生开展心理干预,坚持多渠道、多角度与学生谈心谈话,全面掌握学生最新情况,家校联系通报最新情况,如必要及时送学生就医。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然而,对于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来说,来自父母的关爱他们是缺失的,在童年时父母的缺席会使孩子对父母产生抵触,很多留守儿童会认为在他们最需要父母的时候,父母离他们而去,在他们已经长大成人有自己的思想时,长时间的托管会导致父母与孩子之间隔阂已深。因此,对于留守儿童的心理解困并非一日之功,需要找准“系铃人”这个关键角色。我们在与家长沟通时,应引导家长重视问题,剖析学生成长的历史,告诉家长如何配合干预和教育工作,不能过多地干预他们的自由,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并且要把对孩子的爱大胆地说出来,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关爱。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立德树人、资助育人的工作要求,高校应形成“扶贫+扶志+扶智”的帮扶体系,不仅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进行一定的物质帮扶,解除他们生活上的后顾之忧,还要为他们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实现由“他助”到“自助”的理念转换,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信自强、感恩诚信等优良品质,进而实现精准帮扶。作为辅导员,在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的学习发展过程中,应引导他们做好职业发展规划,使他们充分了解自身职业性格,并结合他们的特点和所处环境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我们要通过开展各项技能培训,提升“曾留守大学生”的综合实力,提高其未来求职就业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