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背景下民族艺术生态系统的转换

2022-11-24 03:40龚建成李姝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品牌研究 2022年26期
关键词:民族数字融合

文/龚建成 李姝(昆明理工大学 艺术与传媒学院)

融合是现当代民族艺术生态系统转换的社会背景,是多维视角交织下的复杂概念,是跨越不同领域、专业与技术之间的融合。从显性层面观察,当今传媒艺术生态格局所体现的“融合”特征主要体现在技术融合、媒介融合和平台融合三个层面[1]。

在传统的发展环境下,民族艺术主要是依靠族群之间的内部活动逐步向族群外部区域波动为主,手工制作、旅游展演与传习、节庆活动等发展为主要方式,传统的民族文化传播仅限于当地及周边地区,部分地区依托旅游产业来传播民族艺术文化遗产。但在融合的社会背景下,传统民族民间艺术和前沿创新技术的探索实践相互交融、相互渗透,民族艺术自给自足的生存模式转变为与科技相融的全新生态格局。

民族艺术具有唯一和共享的双重特性。唯一性在于艺术对象的唯一,在特定的时空内不能被不同主体共享。观者必须与客体处于一个时空,才能感受独特的魅力。共享性在于对于不同的族群或社群团体,能感受、传承、享有同一个文化成果。在科技时代,人们开始从艺术外的生产实践着手,让艺术创作、体验与科技携手共同赋能,让沉浸式体验成为现实,民族艺术生态系统逐步发生转化。

一、数字科普是民族艺术与科技融合的新型传播模式

(一)动画

动画是综合了绘画设计、影像制作、数字互动、文学、音乐与舞蹈等众多艺术门类的形式,其独树一帜的艺术美感深受新生一代的喜爱,充满趣味性、互动性、艺术性和商业性。动漫产业的融合不仅可以解决非遗传承与保护的困境,同时还可以进一步丰富动漫作品的内涵和文本的思路、提高作品的文化价值。

动画与非遗相结合的艺术形式,不断发掘非遗的历史传承、文化内涵、艺术审美价值、社会价值,加速非遗的传播。将非遗元素融入动漫中获得成功的有《哪吒》《大圣归来》《大鱼海棠》《白蛇》《天官赐福动画》等。以《天官赐福动画》为例,此片在B站一经播出,就热搜不断,引发了观众对于非遗的讨论,实现流量与口碑齐飞,成为国创动画领域的热门剧集。《天官赐福动画》在片尾上线非遗小课堂,向观众介绍传统非遗艺术,传承非遗,坚守匠心,为挖掘传统文化、推广民族艺术尽心尽力。希望借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传统艺术焕发全新的魅力。动画非遗小课堂有澄城刺绣、非遗面塑、福州油纸伞等,将国风动画经典元素与工序烦琐、用料考究的非遗技艺与作品相结合,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入活力。在数字经济条件下如何挖掘、整合、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动漫文化题材库,夯实文化内容基础,打造丰富的角色IP资源集群[2]。在社会文化、艺术欣赏价值、娱乐互动体验实现了多维立体的统一。对优秀民族艺术动漫知识产权开发和利用,设计一系列火爆的文创产品,产出高附加值产品。

(二)在线网络平台:以抖音为例

民族艺术在线网络平台,其目的是为帮助非遗传播,发掘非遗文化和市场价值的合作方式。抖音民族艺术口号式的宣传“被看见也是一种守护”,宣发上采用明星代言的方式,选择50位非遗传承人,深挖手艺人背后的故事。抖音的传播范围广,吸引不同年龄群体的关注。短视频App为传统民族文化的可视化呈现和病毒式传播提供了一种颠覆性的方式,其别具一格的“微叙事”模式顺应了媒体融合发展中知识碎片化和信息大爆炸的查阅习惯。中华传统民族艺术类短视频还采取了一些隐性的交流模式,具体表现为在选取素材时大众化、日常性以及表达时的常规化、趣味性。助力非遗传承人的现代化传播能力,开设抖音账号,展示自己的传统技艺制作、民间习俗、表演创作艺术、传统文化知识等。

例如,民族艺术家可以一对多的进行网络视频授课,将材料寄给学习者,制作好后邮寄回去,在网络课程中进行点评,在评论互动中解决受众的疑惑,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和购买非遗产品也激发了传承人的创作热情,产生良性互动。

(三)影像:以剑川木雕为例

云南非遗项目中传统手工艺较为突出,有着浓郁民族风格的剑川木雕和白族织染在我国传统手工艺中享有很高的声誉,是我国民族文化最珍贵的瑰宝之一。

近年来,我国全面强化对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和各大网络渠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专业的视觉呈现和知识传播,展示我国深厚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图像记录的方式,向观众展现了剑川木雕艺术家的手工技艺、情感世界与生活故事。微电影《木魂》拍摄的就是剑川木雕工艺的传承。影片以大理剑川木雕为主线,通过三代人在木雕制作理念方面的激烈摩擦,折射了当今社会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以利为重的快餐文化之间的冲突。剧中人物对机雕改良后推动剑川木雕技艺取得更大突破,宣传剑川木雕和自然风光,塑造剑川文化形象。从国家到地方,都给了很大的经济保障和政策支持,投入到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将地方特色转变为经济效益,将当地的文化特色与旅游相结合,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反过来也加强了地方的文化发展与传播。

以数字影像记录民族艺术文化遗产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申报片,民族艺术纪录片,非遗传承人文化技艺与生活故事记录文献片和民俗文化综述片系列。具有展示文化价值,能促人深刻反思、引发更多人群关注、保护并传播、关注文化传承结局和传承人命运的历史变化和演进,影视手段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3]

(四)数字博物馆

随着数字技术不断进步,人们逐步纳入数字化生存的状态中,为当下的社会语境产生一种新型的博物馆形态——数字博物馆,既具备媒介的属性,又发挥文化传播的职能,可以对文物进行数字化展示和数字化传播。数字故宫是故宫博物院开发的小程序,模块化程序和一站式搜索给体验者带来丰富的内容。内置的名画、文物库,V故宫、多宝阁等模块可以探索故宫的建筑、藏品、文化等民族艺术,附有详细的介绍和全景式浏览,VR在线参观故宫,让用户有身临其境参观故宫,艺术体验更加丰富,活动样式多变。民族艺术与可感知、可触摸、可视觉化的文化载体为“数字故宫”的文化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依托线上的多媒介渠道传播模式、线下的数字化展览和文创产品的创意表达方式,满足了受众的休闲娱乐需求、知识文化诉求和情感参与追求。

故宫博物院有180万余件馆藏文物,博物馆作为一个有限的空间概念,呈现给观众的物品也是有限的,每年展出1万多件,且文物体量太大、分布较散。线上的独特展演方式,可以给观众带来海量的知识享受,既节省了文化展出的成本,又扩大了传播的影响力,用户通过在线平台进行知识的沉浸,与文化产生精神的共鸣,为文创产品注入深层情感的灵魂。此时,程序的用户转变为文化的游览者,再次转变为产品的消费者。传统的文创产品依托于旅游经济的发展,在特定的展演空间形成文化的消费,但是随着科技的运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民族艺术市场经济的宽度和广度,民族文化生态形成一次系统流通。互动式传播模式突破了故宫博物院传统传播模式中传播互动的局限性、延迟性和单一性,实现了双向互动, 增强了文化的共享、互动与创新。[4]

在线的游览方式可以产生新的展示方式,以往的博物馆的呈现是以时间、朝代、种类等进行划分,在时间的历史中感受文化之美。而现在基于数字科技可以分析艺术品的器物纹样,识别出各种文物艺术品中的传统纹样,实现不同种类文物之间纹样串联的体验。用户可以在串联的路径多样化中发掘文物间的历史关系,依次欣赏同样纹饰的集合体。感受文物的魅力。

二、数字技术推动民族艺术生态系统的转化

随着工业化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如何传承民族手工技艺和保护民族文化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民族传统文化可以利用自身文化内核和手工技艺的优势,搭建互联网传播渠道,从而达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并合力推进当地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民族艺术的文创产业和文旅业可以依托新媒体成为经济发展和创建就业条件的有效载体。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带来了社交平台、短视频、直播、网络营销等行业新形态以及VR、AR等新媒体技术,受众的视野逐渐从传统媒体转移到新媒体中。新媒体具有“连接性”和“交互性”,新媒体必须要连接观众,让传播者与受众之间、或受众与受众之间产生互动与交流。民族艺术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是必然趋势,不仅能大幅度提高社会各界尤其是新生一代对非遗特色文化的关注,也能从形式上创新民族艺术保护手段,推动中国优秀民族民间艺术的保护和发展。“前沿科技+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模式在传播渠道、传播载体、传播影响力、速度和范围、用户参与和互动、经济效益等方面表现突出,从记录保存和“仅供参观”的单线传播形式到民族艺术融入当下社会生活中。

新媒体的多样形式增进了民族艺术与受众的互动,国潮的兴起,让民族艺术融入其中,仪式感与集体参与感让传统艺术渐渐脱离了“落后”“古板”等刻板印象,重新获得年轻人的认同和关注,给民族艺术传承增添了自信和动力。

当代艺术的新趋势是前卫、抽象、潮流、另类、先锋,且在呈现和传播的途径和方法上越来越依赖智能科学技术。有技术作为支撑,艺术家、博物馆、美术馆等作为内容的提供者,将他们的数字作品上传到人工智能内容库的平台,通过大数据的分析与传送,用户进行欣赏、装饰、收获和分享的互动。反之,用户的收藏和推送艺术作品,使平台能为内容提供者进行宣传推广和收益,完成了一次双向的良性互动。平台也为艺术家和观众之间提供技术支持、版权保护、无损压缩文件、智能交互、艺术滤镜、个性化定制与推送,云端储存等多样功能。

在这个共振共享的艺术生态融合,科技和艺术相互依赖,彼此促进,共存共生,不断提高和创新突破。

区块链数字技术的应用支持实体民族艺术的发展,为艺术的记录、鉴定和溯源提供了新路径,实现数字创作的真实价值流通,保护版权,并激发创意发展,为探索数字民族艺术产业与其他产业粘连互动的多种可能。以交互体验为载体,以民族艺术为背景,以传统文化为核心内容,以融媒互动为呈现方式。视觉艺术本身极具跨学科性和融合性,在现代,视听艺术已经渐渐地融入了高端科技元素,具有强大的冲击力、艺术美感和创意启发,将3D立体艺术的美展表露得淋漓尽致。科学与民族艺术融合在生产领域,科学领域都有自己的应用。但是民族艺术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各民族文化为基准,艺术的多样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深厚渊源。在“智能+”时代,利用区块链技术加快推动我国数字文化“走出去”,不仅有助于抵御外来数字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实现数字文化安全增量,也可以促进数字文化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提升国家文化影响力、辐射力和竞争力[5]。

三、科学与民族艺术融合的未来展望

艺术与科技之间互相依托、互相推动,共存共生。用艺术的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思维合力推动新型科技的进步,用科技的客观理性和精尖先进性来平衡艺术的前瞻性意识。同时,艺术借助科技手段开创新奇的艺术效果,科学调动艺术手段来证实自我,展示自我。两者都是为了唤起特定观众的特定感受而使用的手段或手法。

1992年,尼尔·史蒂芬森笔下的角色可以进入由三维计算机图形学创造的世界,提出第二时空概念。随着“元宇宙”的概念被提出,元宇宙的本质是在云端为现实世界构建“数字孪生”的物联网服务,生成一个与现实世界持久稳定连接的数字世界,让计算机生成的虚拟形象在线互动。通过区块链、物联网、网络及运算、人工智能、电子游戏技术、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混合现实等交互技术营造现场感的相关平台,让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置身于“实体网络之中”,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可以以自然语言进行交互。

在这个时代,民族艺术与AR、VR、元宇宙,5G等技术相融合,伴生出各种新科技、新思潮、新动力。艺术的理想模式是感性的情感抒发,科学的核心本质是理性的真理探寻,但两者的基础都是人类的创造力。科技的不断进步,使各项艺术创作都不同程度地呈现出多个领域相协同的合作趋势。以体感交互技术和增强现实感知技术为主的科技与艺术的融合是必然发展趋势。科技创新是技术的不断提升,为艺术创作的想象力提供舞台。在很多的创意中,各种视觉幻想都是通过科技来改变。

世界作为被观察的对象,文科的观察角度是偏向于关注形而上的概念,理科的观察角度是偏向于关注形而下的技术,而艺术作为一个交叉学科则是处于两者交叉的中间地带。科技与文化范式创造性转化,需要依托各行业、各学科的协同者与追随者的力量,才能让整个生态系统发生很大的转化。在经济发展、文创热潮、技术追逐和数字鸿沟的影响下,要以文化为基准,以内容为主导,以情感为方向,以人为本从价值权衡着手,拓宽民族艺术传播路径。逐步培养技术、创意、文化等多方位人才,扩大中华文化传播的影响力。

四、结语

未来民族艺术生态的融合,应该持一种发展的眼光,详细了解民族艺术生态的发生、发展与演变的轨迹。将民族艺术投入于人文和社会科学的整体语境中不断进行自我调适。我们应该更多地思考科学技术与人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在未来的变化。突破影响跨学科交叉研究的制度束缚,探索数字艺术产品生态的机制体制,通过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孵化新产品、新服务、新科技,引领民族艺术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更好地实现艺术与科学深度交叉融合,协同创新,实现“共商、共建、共享”的永续发展。

猜你喜欢
民族数字融合
《融合》
MINORITY REPORT
破次元
答数字
我和这个世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了
数字看G20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媒体的五个融合和两个不融合
成双成对